APP下载

元宇宙背景下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

2023-03-22孙安冉徐微微大连工业大学辽宁大连116034

收藏与投资 2023年2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文化遗产数字化

李 鑫,孙安冉,徐微微(大连工业大学,辽宁 大连 116034)

悠长壮阔的华夏文明,留下了灿若星辰的文化遗产。传统文化保护一直以来都是难题,尤其是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其价值的有效传播。使用数字技术进行文化保护已经得到业内的认可,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文化遗产数字化让其不再被时间、空间等条件限制,背后的历史文化将会以更年轻化的体验方式得到传播,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零距离关注、了解、参与非遗保护。通过数字展示等各种方式,各类优秀的非遗资源通过网络平台被送达更多人群,让广大人民群众足不出户也可领略非遗魅力。同时前沿科技的不断迭代为文化遗产带来了全新活力,在元宇宙时代背景下,以数字化手段活化创新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造了更多可能。元宇宙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文化+科技”数字化浪潮是高度契合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创新实践需求的,可以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赋能。

一、研究背景

(一)文化发展繁荣

“所有文化都是历时而变迁的”,但“像今天诸多文化那么快速或大规模的变迁是罕见的”[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不断加快,越来越呈现数字化、城市化、商业化、现代化的状态,保护热潮掀起的20年,也正是“非遗”消失最快的20年。文化遗产数字化的主要目标是保护文化遗产免受损害,并确保其可持续性,从而恢复其可行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始于对其文化价值的保护,而数字化的过程就是描述、恢复和展示文化遗产的艺术和科学价值的过程。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形式不同于文化遗产本身,它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不需要其他媒体的帮助就能自我呈现,并创造了不同文化之间沟通、互动和交流的新方式。

(二)文化遗产境况窘迫

伴随着社会生产的变革,根植于这种社会环境的文化产业方兴未艾。文化遗产因社会发展、环境变迁面临着消退甚至消失的危险。所以,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刻不容缓。除了传统的传承和保护方法外,新的科学技术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新的土壤。例如,莫高窟的游客数量从1979年的2万多人增加到2014年的80万人,2015年的115万人,2023年年初的近165万人。参观石窟的人越来越多,即使采取分批申请和每日限流的方式,也只能稍稍减缓石窟的风化速度,而且在参观过程中也不能完全避免游客的触摸和拍照造成的物理损伤。然而,虚拟现实技术将庞大的敦煌莫高窟投射到一个流动的空间,文物本体可以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得到更好的保护,延长石窟的寿命。不仅是莫高窟,对于世界各地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虚拟现实技术都可以成为目前技术范围内一个相当理想的选择。这些逐渐消失的事物可以借助数字技术产生新的联结与跨界,有了复兴的大好机会。

(三)数字技术进步

“技术变革不是数量上増减损益的变革,而是整体的生态变革”[2]数字化新时代带来的不光是传播手段的革新,更是一种结构性的革新。通过数字技术的介入,文化遗产的价值可以得到有效的传达。数字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遗产,是文化遗产本身在媒体转化过程中的数字模拟形式。在传播过程中,它可以从不同的属性、层次和维度表现遗产本身的体系和价值。

我国在元宇宙相关产业积极布局,促进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2021年至今,国内相继出台了众多政策引导和扶持区块链等与元宇宙相关的技术发展[3]。在元宇宙如此火热的现状之下,怎样利用元宇宙相关市场,提升文化遗产的公共可能性、活态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深远意义。

(四)产业发展需要

费孝通指出:“这些东西之所以传下来就是因为它们能满足当前人们的生活需要。”[4]既然能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它们就属于现代社会。传统文化是内容产业发展的母体,文化遗产更是传统文化的活态生命力,是民族的文化土壤。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是信息与内容产业的汇流。二者之间超出了传统含义的关联性,加快文物数字化保护进程,发展文物保护新业态、新路径,增强社会影响力,满足人民文化生活需要。

二、研究意义及现状

(一)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历史遗存,是社群记忆、身份认同、情感维系的纽带,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与特定时代、特定社群相依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摆在各国面前的重大命题。

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大众中重新落地生根,萌发新的生命,必须借助现代化的“东风”。其中,兼具跨界融合与传播能力的数字IP,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丰富的文创衍生生态,将成为一种创新的保护与弘扬手段。推动非遗走向人民大众,最重要的就是“活态传承”。“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其中的“活”,不仅在于文化在大众中的流动性传承,更基于日新月异的生产生活过程,从人类发展、世界文明进步的视野,凭借创造性的转化,“活化”非遗,使之实现创新性的弘扬与发展。

(二)文化遗产数字化现状及趋势

在国内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相关理论研究较少,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论著仅有两部,主要讨论非遗的数据库框架及其关键问题。而数字化实践成果较多,关于数字化实践,国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VR戏曲、书画文物数字化和沉浸式非遗空间等。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尤其是元宇宙的到来,使非遗传承、国潮品牌、IP打造、数字藏品等蕴含着巨大投资需求和庞大潜在消费市场的领域得到关注,发展前景广阔。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信息技术的加速创新,推动了以数字经济+文化创意为发展趋势的变革浪潮。数字文创已成为文创产业的重点领域和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非遗的传承,不仅需要人,同样需要与数字文创相结合,借助互联网科技的力量从幕后走到台前,以更加多元的形态迈向创造创新炫酷的数字文化遗产时代。

图1 需要修缮保护的敦煌壁画

三、全链条加快数字化保护的进程

(一)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在现代化和新时代全球数字化的背景下,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诸多挑战。文化遗产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文化遗产的材料很容易受到自然力量和人力的影响,文化遗产的材料很容易受到自然力量和人力的影响。对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的投资有限。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之间矛盾十分突出。将数字技术与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使用技术来重塑观众探索文化遗产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整体的满意度,也有利于提升文化遗产的生态和文化价值。2022年6月,微信小程序“云游长城”成功上线,集中体现了数字技术在多维度展示文化遗产价值方面的独特优势。这是世界上首次通过虚拟游戏技术实现最大的毫米级高精度、即时性、互动性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修复工程,成为虚拟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传播领域的标志性案例。长城是中国最大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然而,经过几千年的风吹雨打,部分长城城墙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甚至濒临消失。技术和通信的赋能已经成为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力量。长城“数字化”的概念已提出多年,但大多数数字化的举措仍限于简单的图片、视频和三维模型的收集和展示。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全面介入,用户不仅可以360度自由切换体验长城景观,还可以还原周边的山川、湖泊等场景,使用户可以非常完整地看到长城的自然环境。

图2 数字长城与修缮前的长城对比

图3 非遗数字藏品“苗绣福龙”

(二)推动文化遗产传播

从文化遗产的传播和推广的角度来看,文化遗产作为文化记忆的载体,是物质空间和历史时间的集合。如何突破时空的限制,是遗产价值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在现实世界中,大多数文化遗产的展示都不友好,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可以解放触觉和视觉上的限制,允许观众打破区域内的大距离,跨越文化遗产之间的小距离,从而获得零距离的观看体验。相关报道中提到,文化遗产本身的作用受到了质疑。专家认为在文化遗产的传播中,观众不应该被动地接受信息,而应该像其他媒体一样在促进文化和研究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数字化的文化遗产形式重组了文化遗产本身,消除了其地理局限性,给了观众更多的自由和选择,并扩大了文化遗产本身的深度和广度。因此,由数字技术塑造的文化遗产可以作为一种模式,而文化遗产体验的传播可以更广泛,这可以鼓励更多的人来体验数字化形式。

(三)促进文物价值的数字版权保护

除了对于文物和文化遗产本身的保护之外,还需重视对于文物数字内容及其衍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打造文物影像档案的“云端”解决方案,让数字文物被更安全、长久地保存。另外,有效利用元宇宙、非同质化代币(NFT)等顺应未来趋势的数字项目,盘活一部分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可创新性地促进数字文物IP和数字文物经济的发展。

四、文化遗产数字化融合发展实践

随着数字技术在现代社会的深入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受到媒体转型的影响。数字媒体的独特属性影响着文化遗产的记录、描述、重建、解读、演绎和传播的整个过程。文物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改变了文化遗产传播的经验和范式[5]。计算机、互联网和新媒体等技术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中的应用,改变了文化遗产最初简单的客体关系,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客体关系,涉及遗产所有者—遗产管理人员—政府—专家—观众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数字技术划分了文化遗产的受众,创造了不同的观看、接受和参与互动的方式。文化遗产的文化性质和内容也以不同的方式被理解。

(一)时间性和空间感知相结合

从本杰明概述的机械复制到鲍德里亚描绘的虚拟现实,随着信息社会和数字时代的到来,文化遗产的传播正逐渐从传统的面对面的具体化存在转向超越空间和时间限制的数字传播形式,文化遗产数字化是一项与“时间和空间”“空间和地方”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目前,文化遗产与虚拟现实相结合已成为一个主要趋势。它不仅可以解决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矛盾,而且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推广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在由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虚拟世界中,遗产遗址成为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流动空间。观众不再需要旅行数千公里才能到达现场,数字化的文化遗产可以用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各种图像包围观众。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完成时间和空间之外的场景再现,为观众带来互动的具身体验和沉浸式空间感知。一方面,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融合了人、媒体和物理环境。借助高质量的界面设计,观众可以轻松地在两个世界之间穿梭,获得沉浸的体验和全方位的空间意识。另一方面,数字化将文化遗产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变化融合为虚拟现实技术创造的流动空间,在多个层面上展示了文化遗产的价值,推动了文物内涵和文化遗产的传播。加强虚拟现实,赋能文化遗产活化,促进文化遗产的时空融合,对于文化遗产价值的充分挖掘、非遗故事的创意讲述是有一定启发意义的。

(二)互动性的参与体验

文化遗产数字化,始终还是以人为服务对象和实践目标的,数字化需贯穿人在物的作用下产生自我反应的“感知—态度—行为”等各个方面。过去只有通过屏幕和书籍才能知道的文化遗产,现在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来体验,在互动的过程中,调动了观众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虚拟现实和三维影像等手段,观众可以看到遗产的原始形式,大大提高了交流的质量,激发了公众对文化遗产探索的热情,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化自豪感。通过这些互动,公众在没有任何特定领域的知识或适应计划的情况下,更容易与新环境进行互动,将他们以前的知识转化为适应新情况的储备。随着数字展示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化遗产的展示形式不再局限于物理文本或艺术形式,而是开始通过虚拟环境的构建将其更好地呈现给观众。

(三)多方位助力文博品质发展

运用二维、三维影像等手段,实现文化遗产的真实、完整、高清数字化采集,赋予文化遗产新的数字物理形态。助力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分析与诊疗,利用360度沉浸式展示技术、智能音视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手段,深入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领域。专注于多媒体技术领域的前沿技术探索、研发、应用和落地,以数字内容形态为载体,依托数字化工具,助力文博 IP 频繁“出圈”,范围涵盖文创开发、公共教育、学术研究以及社会公益等方面。用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可知、可感、可观的新形式走入日常生活。在数字管理方面,这类技术可提供小程序服务,包括预约、导览及线上文化遗产库等观众服务产品,提供智慧景区解决方案,助力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

五、总结

元宇宙的时代无物不虚拟、无物不现实,以虚实融合的方式深刻改变现有生活、生产方式,同时也会有新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展览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新的机遇,数字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这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通过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精神与文化的对话,突出文化特色,讲好中国故事,为我们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作出一点贡献。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文化遗产数字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REALITY BITES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