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应用型高校一流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建构与实施研究
——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

2023-03-22黄良永吴长汉戴艳媚

教育观察 2023年2期
关键词:师范学院一流应用型

黄良永,吴长汉,戴艳媚

(1.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广西来宾,545004;2.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广西来宾,545004)

2015年,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为地方高校发展的类型和定位指明了方向。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提出面向不同类型的本科高校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地方应用型高校,要在应用型高校的赛道中实现突围,专业建设是重要抓手,特色发展是关键,先进理念是核心。[1]梳理现有的文献资料发现,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研究、人才培养定位、目标研究与实践案例研究,对专业建设及其人才培养理念的探讨甚少。高校办学理念的落实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上,而在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还应结合办学定位和特色凝练出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理念是专业建设的灵魂,只有先进的培养理念才能更好地指导专业建设。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体,是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的主力军,更需要将自身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实现需要以适切的培养理念为引领,以完善的条件为保障,因此构建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成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必然。因此,本研究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提出“高素质、重基础、强技能、谋创新”的一流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并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进一步介绍该培养理念的实施过程及必要的保障措施。

一、人才培养理念的内涵

理念是概括具体实物共性特征的普遍概念,既来源于具体的社会现实和人类的实践活动,又可以指导社会实践。理念既包含认识、思想、价值观、信念、意识、理论、理性、思想、理智,又涵盖上述思维产品的表现物,如目的、目标、宗旨、原则、规范、追求等,这使理念这一抽象的概念具有了直观的形象。[2]而人才培养理念则是关于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高度概括,它是介于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概念,是培养单位对自身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及其培养经验的概括,更是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培养路径的引领。人才培养理念来源于办学实践,同时又是指导人才培养实践的一种对人才发展具有理性认识的、理想追求的观念体系。人才培养理念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来自教育实践的经验提炼,具有前瞻性、适切性、理想性的观念体系。

二、一流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建构原则

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既要立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又要考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高等学校作为地方经济建设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还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好引领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据此,本研究根据以下原则进行人才培养理念的建构。

(一)与时俱进原则

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题中之义。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把握时代发展的特点。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速度加快,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高等教育普及化、教育现代、教育强国建设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如何进行一流建设,需要主动研判新变化、新形势的特点,积极建构与时俱进的理念。一流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的制订需紧扣时代发展的背景,符合国家政策的要求。在《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中,可见新形势对地方高校的发展及本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应仔细研读相关政策文件,并以此作为指导。

(二)学生中心原则

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已成为当前每一个教育者的共识。早在2010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工作方针中就提出,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尊重和关心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以学生为中心”已经成为高等教育转型的重要方向,是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质量发展的衡量维度之一。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是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4]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的一流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建构,同样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从而更好地落实学校“五基本”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三)适度超前原则

高等教育不仅要满足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应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社会前进。潘懋元认为教育发展具有周期性和滞后性,高等教育需要适度超前于经济发展速度。[5]由于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滞后性,因此高校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就必须适度走在社会技术发展的前列。专业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所培养的人才如何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经济的发展,这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因此本研究提出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建构既要遵循社会需要的原则,又要有适度超前的眼光,培养的人才不但需要具备较高的素质、较强的技能,而且需要有深厚的基础知识、创新意识和适应能力。

(四)特色发展原则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应用型院校研究中心举办的首届应用型本科院校“双一流”建设高端研讨会暨骨干教师研修班参会专家和其他代表一致认为,应用型高校也要争创一流本科教育。[6]郭建如认为一流是一个范围,是不断追求高质量、追求卓越的方向。[6]顾永安等人认为,关于高校类型划分的“三分法”已成共识,其中的应用型本科面广量大、复杂多元、差异巨大。[6]因此,在新的起点上再出发、再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在坚定“应用型”核心定位的前提下,注重差异化、个性化、错位发展、特色发展,避免应用型本科的千校一面现象和趋同化发展。[7]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流建设,重点要落在一流专业建设和一流人才培养上。“专业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应对策略之一是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水平,把握专业建设的基本要素,突出专业的核心内涵,培育打造专业特色。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出,大力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结合办学特色努力建设一流专业。[8]做到一流需要有先进的理念,理念的建构需要坚持特色发展的原则。一流本科专业培养理念的建构须坚持特色发展的原则。例如,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落实学校“立足师范本色、服务职教发展、培养应用人才”的办学定位,培养的人才既具有专业技能又具备教学技能,同时突出科技特色,既能服务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又能满足中职学校教育教学需求。

三、一流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理念

高等学校教育既要培养人的知识与技能也要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既要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也要为社会精神文化的传承担负历史重任。立德树人、传承创新应当是一流专业建设的精神脉络,这样的目标不仅科学有据,而且易实践操作,利于高水平实现既定目标。[9]结合学校办学定位,本研究将一流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定位于高素质、重基础、强技能、谋创新。

(一)高素质

2016年3月,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被列为广西新建本科学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2017年12月,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正式加入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明确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2018年9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及本科生是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最大群体,教育强国必须坚持“以本为本”,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培养大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专门人才。[8]“素质”一词是个多元化概念,既指代事物本来的性质以及其品质、质量,也可指人与生俱来的性质、特点,还可以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在此,本研究认为素质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思想与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先天遗传与后天学习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综合体现。因而,把“高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理念的第一要素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也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具体体现。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提出要培养“四得”人才,“四得”中的第一得是下得去基层,这需要学生具备高素质。因此,一流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第一个理念是高素质。

(二)重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赋予高等学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学术研究的最高目标是探索知识,而不是实现具体的效果,大学的基础研究在知识积累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实用的发明最终都必须从积累的知识中产生。[10]高等教育要坚持方向性原则,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的大方向,二是坚持高等教育的学术导向,而非一味追求职业培训、完全的职业教育需求的取向。高等教育追求学术导向,探索知识是重要的任务。知识是创新的源泉,任何创新都是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重基础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保证。

重基础是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但是由于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应用型本科高校与其他类型的高校重基础的侧重点不一样,应用型本科高校定位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一流工科大学重视自然科学基础和人文科学基础,应用型本科院校重视技术科学基础。[9]顾永安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有“四个相对于四个更加的定位”:即相对于学术研究,更加突出技术应用;相对于某学科知识纵向精深,更加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相对于升学深造,更加突出职业就业。[6]他还提出应用型本科人才“四个方面的规格要求”之一是必要的学理底蕴。[6]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以科技冠名,具备科技底蕴,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应该重视技术科学基础。一流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重基础是重视技术科学基础。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提出要培养“四得”人才,“四得”中的第二得是留得住岗位,如何才能让学生留得住岗位,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技术科学基础。因此,一流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第二个理念是重基础。

(三)强技能

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旨在为社会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2015年,教育部等三部委颁布的《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导思想明确提出: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11]由此可见,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技能型人才,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技术的应用,技术的应用必须在强技能的基础之上,因此,结合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立足师范本色、服务职教发展、培养应用人才”的办学定位,本研究提出了地方应用型高校一流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还应该具有强技能的特征。顾永安等人也认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四个方面的规格要求”包括较强的实践能力、一定的技术特长。[6]因此,结合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科技师范”的特色,本研究提出的“强技能”既需要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又还要增强教学技能。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提出要培养“四得”人才,“四得”中的第三得是干得好工作,如何才能让学生干得好工作,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技能。因此,一流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第三个理念是强技能。

(四)谋创新

创新是高校的灵魂,创新性和学术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应用型高校和学术型高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虽然存在差异,但对于培养目标在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的要求是一致的。一所高校属于应用型大学或是学术型大学主要是看学术性和应用性谁起决定性作用,从学术性和应用性的关系看,学术水平越高,其应用能力也越强,应用型大学要提升应用水平,也要从提高学术水平开始。[9]因此,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也要求创新,只是二者创新的方式和落脚点有所区别,学术型高校的创新在于理论的建构,而应用型高校的创新落脚在技术的应用。《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提升以应用为驱动的创新能力。[11]为此,本研究结合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将“谋创新”作为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理念之一,即需要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提出要培养“四得”人才,“四得”中的第四得是出得了成果,如何才能让学生出得了成果,需要学生具备以应用为驱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一流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第四个理念是谋创新。

四、一流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实施与保障

(一)对标政策标准,强化素质教育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造就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认真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印发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方案》,大力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育人工作,构建内容完善、标准规范、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与超星公司合作建设学校思政课教学辅助平台和无纸化考试平台。制订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开展 “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立项20门本科专业课程思政示范课进行重点培育。通过课程思政示范课培养学生的职业思想和职业操守,树立学生对国民经济和行业发展的信心,引导学生积极投身行业产业建设,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使之毕业后努力成为下得去基层的技术骨干人员。

2018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强调,要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12]在提升学生专业素质方面,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对标国家政策标准,实施分类培养。例如,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按职业教育师资要求进行培养。同时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对接2019年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印发《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完善实训条件,强化专业技能与师范技能训练,引导学生形成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素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

(二)优化课程体系,夯实基础知识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载体,是连接学生和教师的重要桥梁,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实施模块化课程体系,有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以及专业拓展课程几大模块,师范专业设置了教师教育课程,其中,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和学时约占该专业总学分和总学时的30%,其目的就是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而根据每个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有助于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从而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不同类型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应用型本科高校与其他类型的高校重基础的侧重点也存在区别,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定位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需要强化专业基础知识,深化职业技能,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可能在今后百变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中脱颖而出,这也是高等教育与短期培训的区别。教育不仅培养学生专门的知识与技能,而且帮助学生拓宽基础、开阔眼界、形成思维、养成习惯,引导学生形成学习迁移的能力,面对新情境、新问题仍可以泰然处之。

(三)完善实践条件,磨炼专业技能

为磨炼学生专业技能,夯实相关专业的实训条件,有效促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高一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近年投入大量的经费用于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另一方面,构建政校企合作发展平台,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与数字广西集团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航信技术有限公司、博世(BOSCH)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科曙光、中关村软件园等知名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合同,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利用双方优势资源,共同探索产业发展、专业建设、顶岗就业三位一体的实践实训机制。2021年,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与相关企业成立上汽通用五菱汽车产业学院、甘蔗种植大数据产业学院,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深化双创教育,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是当今高校人才培养的主题,是提升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13]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制度建设、课程设置、双创大赛、校企合作等方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的培养。对标《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实施了《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了相关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全过程地开展双创教育工作。

为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工作的指导,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面向全校遴选创新创业导师,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库。为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研制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及转换管理办法》,规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通过参加本办法所规定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分项目,并取得相应学分,在规定的2学分之外还可用于转换全校公共选修课学分,有效提高了学生参与有关学科竞赛、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此外,广西科技师范学院K-Lab Café创业孵化咖啡众创孵化基地是自治区级、国家级众创空间,以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等政策为导向,将双创服务与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社会服务有机融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

(五)加强内培外引,提高师资水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要”,为引进高素质人才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学校制订和完善了《高层次及紧缺人才引育和奖励暂行办法》《引进人才专业技术能力认定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流程的通知》等系列人才引进制度,近年来,学校引进了近百名具有行业、企业背景的高技能人才作为双师型教师,有效提升了师资队伍水平。

另一方面,学校制订和完善了《校外兼职教师管理暂行规定》,根据专业发展需要,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担任专业课校外兼职教师或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践。同时,制订和完善《教师素质提升促进办法》《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提升计划》《“双师双能型”教师资格认定暂行办法》《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实施办法》,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为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坚强的支撑和保障。

地方应用型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是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抓手,专业建设需要有先进的理念引领。本研究结合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坚持与时俱进、学生中心、适度超前和特色发展的原则,建构“高素质、重基础、强技能、谋创新”的一流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并从标准建设、课程设置、实践条件及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理念实施过程及保障条件。

猜你喜欢

师范学院一流应用型
遵义师范学院作品
通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通化师范学院报》 征稿启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洛阳师范学院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