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煤制甲醇工艺设备及能耗的几点分析

2023-03-22

山西化工 2023年1期
关键词:一氧化碳气化氢气

付 勇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广发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山西 朔州 038300)

引言

甲醇不仅是当前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及产品,同时也属于未来清洁能源,使用甲醇来替代传统燃料已经成为当下主要趋势。甲醇生产主要采用合成法进行,将煤、天然气或石油作为合成原料,由于我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相对匮乏,所以甲醇合成主要采用煤作为原料进行,这就对相关工艺及设备提出了很高要求。1 甲醇合成过程

1.1 煤气化

在高温常压条件下,煤和气化剂将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如一氧化碳和氢气,这一过程即为煤气化。其中,气化剂为空气与水蒸气的混合气。经过煤气化获得的物质为甲醇合成主要原料,即一氧化碳与氢气的混合物,简称合成气。在炽热煤层上通入水蒸气,发生如下反应:碳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与氢气,碳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与氢气,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上述反应都属于吸热反应,由于向煤层通入水蒸气后会使煤层温度明显降低,为了使煤层的温度保持不变,应交替通入空气与水蒸气,在通入空气的过程中,煤主要发生燃烧反应,释放热量,使煤层被加热。在煤气中,主要成分(以下占比均指体积分数)包括以下几种:硫化氢占比48.4%、一氧化碳占比38.5%、氮气占比6.4%、二氧化碳占比6.0%、氧气占比0.2%、甲烷占比0.5%;在制甲醇过程中需要的氢气和一氧化碳体积比为2.21,在合成气当中,氢气和一氧化碳之间的摩尔比可通过使用催化剂进行调节,确保比值满足要求。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需使用高压水进行吸收去除[1]。

1.2 甲醇合成

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的过程属于可逆反应,为减少反应时副反应,保证甲醇的产率,应对反应温度、压力与催化剂进行严格控制,通常情况下,温度按照300 ℃~400 ℃控制,压力按照20 MPa 控制。在合成甲醇反应中,降低温度和压力可起到减少能耗的作用,但会使反应速度变慢,因此选择适合的催化剂十分重要。在合成甲醇时使用的原料气,其氢气和一氧化碳体积比为2∶1,如果一氧化碳的含量过高,则会影响到温度控制,而且还会使催化剂上产生大量羰基铁,影响催化剂活性的正常发挥,因此应适当增加氢气的占比,使其与一氧化碳的体积比达到2.2~3.0。

2 生产工艺与设备及其能耗分析

甲醇合成具体流程为:对煤炭进行加压气化—对产生的合成气进行净化—采用净化后合成气进行合成反应,反应制得甲醇—对制得的甲醇进行精制。基于以上流程,生产工艺包含四个主要过程,即造气过程、净化过程、合成过程与精制过程。

2.1 造气工艺与设备

煤炭气化是甲醇制取首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煤炭产气效率与后续反应,同时还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与产量。气化工艺和设备主要按照供热的方法、压力及气化剂进行分类,同时按照炉内煤料和气化剂之间的接触方式来进一步区分,常见形式包括以下三种:气流床、固定床和流化床。其中,固定床在反应中使气化剂和煤之间逆流接触,其气化过程相对完全,不会产生太多灰渣残碳,在出口煤气能对上部原料实施干燥与干馏,出口处煤气温度相对较低,目前气化工艺相对成熟的固定床炉型为Lurgi;流化床在炉底部将气化剂通入到炉内,通入的气化剂将炉中颗粒较小的煤炭吹起,使其保持在流态化的状态,通过燃烧与气化生成煤气,流化床炉型包括Winkler/HTW 和KRW;气流床使用气化剂把煤粉送入到汽化炉当中,在两者混合均匀后,采用喷嘴将其送入到反应室中,立即着火,开始火焰反应,使温度不低于1 600 ℃,在高温作用下使煤中的碳完全转化,并能对干馏产物进行快速的分解与转变,形成水煤气主要组分,目前常用的气流床炉型为Texaco 和GSP。

当前我国对Lurgi、Shell 与Texaco 几种炉型比较感兴趣,其中,Shell 在转化率、产能和运行周期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而且还能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与节能环保,有良好发展前景,但设备所需投资相对较大,当前我国还缺乏成熟经验;其它两种工艺较为成熟,运行过程稳定,有很高的国产化率,但Lurgi 具有一些明显缺陷,如工艺流程较为复杂,产生的废水处理难度较高,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等,经综合对比,以Texaco 较为适用,采用独特的水冷激流程十分适合氨与甲醇的制取,是当前氨与甲醇合成生产的优选工艺[2]。

2.2 净化工艺与设备

粗煤气不仅含有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还含有硫化氢、甲烷和氯气等杂质,其中,硫化物和氯都会造成催化剂中毒。净化主要作用在于将酸性气体完全脱除。目前常用的净化工艺包括以下两种:低温甲醇洗与聚乙二醇二甲醚法。其中,前者属于物理吸收法,吸收液为冷甲醇,甲醇在低温条件下对酸性气体有很高的溶解度,充分利用此特性对原料气中含有的杂质进行分段选择;该工艺有两种形式,即林德与鲁奇,这两者的原理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且技术都十分成熟,只在具体的工艺流程及设备等方面存在一定区别。后者是我国自主研发而成的新技术,采用物理吸收净化的方法,对硫化氢和二氧化碳都有很好的吸收能力。

前者技术成熟度高,过程可靠,净化程度高,设备能耗水平低,能将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降低到1.0×10-5以下,使硫化氢的体积分数不超过1.0×10-7,同时溶剂还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循环量较小,但存在需要在低温条件下进行操作的缺点,投资相对较高。后者虽然能有效吸收二氧化碳和硫化氢,将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降低到0.1%以下,将硫化氢体积分数降低到1.0×10-6以下,但硫化羰吸收率较低,需额外配备水解装置,将脱硫与脱碳完全分开,这样会使流程变得十分复杂,加之溶剂价格较高,吸收能力次于甲醇,所以需要对溶剂进行大量循环,操作难度和费用都很高,主要优势为对设备基本不会造成腐蚀,可通过采用碳钢设备的方式来降低初期投资[3]。

2.3 合成工艺与设备

甲醇合成塔有多种类型,如冷激式合成塔、冷管式合成塔、水管式合成塔、固定管板列管式合同塔与多床内换热式合成塔。其中,冷激式的转化率与甲醇制取浓度都相对较低,由于循环量偏大,所以能耗水平高,无法产生蒸汽,当前已经被淘汰;冷管式虽然转化率高,但只能在出塔气中产生低压蒸汽,无法在大型装置中使用;水管式将传热管从管内走冷气更改成走沸腾水,以此提升传热系数,将反应热转移,减小传热面积,可装多种催化剂,并能产生中压蒸汽,是当前较为理想的一种塔型;固定管板列管式实际上就是列管换热器,催化剂储存于管内,而管间为沸腾水,反应热可用于生产中压蒸汽,因需要使用特殊的不锈钢材料,所以造价相对较高,限制其大规模应用;多床内换热式以大型氨合成塔为基础改进和发展形成。在设备选型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对于大型装置,不建议选择冷激式与冷管式;现阶段以列管式在我国应用较多,但造价高昂;在大规模生产过程中,建议选择水管式、多床内换热式与列管式[4]。

2.4 精制工艺与设备

在精制塔中通入甲醇气体进行精制,通常需要有2 个~3 个精馏塔,通过后一个精馏塔上部将精制后的甲醇取出,其含量可达99.85%[5]。对于甲醇的精馏,可初步分为两塔流程与三塔流程。这两者的主要不同为三塔流程多进行一次加压操作,即额外设置一个主精馏塔,将塔顶的热量用于再沸器,以此减少冷却水及蒸汽的消耗。当前以三塔精馏为基础还增加一个回收塔,以此对从塔底部产生的废水进行回收,从中提取残留的甲醇,进一步提高产品收率,并且还能减少废水造成的污染。相比之下,二塔流程的工艺方法相对简单,能减少设备投资,但实际的能耗水平较高;而三塔流程所需时间较长,但能耗水平低于双塔流程[6]。如果从能耗与设备投资角度考虑,则对于大型和中型规模,以三塔流程为宜,以此保证环境效益。

3 结语

目前甲醇生产制备已经开始向大规模连续化方向发展,为达到生态工艺要求,煤气化要求不断提高。根据不同类型工艺及其设备具有的特点,在选择具体工艺的过程中要遵循下列各项基本原则:其一,适用性原则,不同类型的煤需采用不同的煤气化方法,以煤的质量与品种为依据选择适宜的工艺方法;其二,可靠性原则,所选技术必须成熟,保证过程可靠,可以在确保产品质量及实际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使设备装置可以连续长时间运转;其三,先进性原则,包括产品质量与性能,以及工艺与装备水平。实际的先进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场竞争力,需在掌握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先进技术;其四,经济性原则,所有工艺设备的投资都应尽可能较低,包括能耗与运行及维护方面的成本;最后,安全环保性原则,在煤化工生产时可能产生很多污染物,在技术工艺选择过程中应保证安全,创造良好的环保效益。

猜你喜欢

一氧化碳气化氢气
低碳氢在炼油行业具有巨大潜力
小型垃圾热解气化焚烧厂碳排放计算
小型LNG气化站预冷方法对比分析
蚂蚁
呼出气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在胸科手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氢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可能机制
粉煤加压气化新局难破
大型氢气隔膜压缩机的开发及应用
高压一氧化碳压缩机气阀及控制系统的改进
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