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改革为人才强国战略提供基础性支撑

2023-03-22成尚荣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人才观强国基础

成尚荣

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心里充溢着特有的温暖,翻腾着澎湃的激情,飞扬着参与新领域开辟的昂扬斗志,在新赛道上奔跑的信心更足,能力也会更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将在新的征程中再次得到生动体现,也必将进一步得到极大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的战略部署,启动了复兴号巨轮的新航程。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中,教育也将乘风破浪、扬帆起航,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同样,基础教育也要积极回应,主动走上新赛道,其中一个重要命题再次被赋予重要地位:作为发展素质教育重要载体和突破口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何与人才强国战略同频共振?

毋庸置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定会不忘初心、不负使命,交出精彩的答卷。

一、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基:人才强国战略伟大而急切的呼唤

党的二十大确立了民族复兴的三大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报告第一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融为一体,列为专章深入论述、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可见,三大战略将落实在科技、教育领域,又聚焦于人才培养,党中央就“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做了科学布局和具体部署。人才强国战略的呼唤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急切。因为,面对着民族复兴,又面对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才资源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2021 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强国的战略意义和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党的二十大提出,民族复兴需要大力培养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总之,需要各类各级人才,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不论是哪种人才,他们都应是拔尖创新人才,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胸怀国之大者,能开辟新领域、提出新思维、探索新方法,有新成果、新经验。以拔尖创新人才驱动改革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

伟大的战略部署要落实,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必然要落在教育的肩头。教育,是人才成长的沃土;学校,是人才成长的摇篮。在人才强国战略引领下,教育改革有三个方面要格外重视。其一,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这一体系的实质是构建更高水平的育人体系,高质量归根结底是育人的高质量。其二,高质量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五育融合。首先要坚持五育并举,发挥各育独特的育人价值,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才的机会。其三,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人才强国战略下,立德树人的三个根本问题指向更加鲜明,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都要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重点。总之,教育担负起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重任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使命在肩,须踔厉奋进。

伟大的战略部署要落实,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必然要落在基础教育的肩头。基础教育重在基础,虽不能直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但绝不意味着无所作为、无可作为;相反,基础教育必须从自身的性质、任务、特点出发,为人才成长全面夯实基础。这要特别关注三个问题。一是确定一个理念:只有打好基础才能为人才成长提供多种可能,基础越宽,成人的可能性越多也越大。这一理念应坚定为教育的信念。二是确立一个策略:学生发现兴趣、爱好、特长,即发现未来的可能性。可能性是发展的一种倾向,说到底是一种创造性。这是一种方法,这一方法应当转化为一种教育理念与策略。三是用好一个比喻:播种。这一比喻似乎没有新意,但用在基础教育上最为准确,也最为生动。基础教育就是为人才成长播下一颗颗种子,种子会长成好大一棵树。播种是当下,长成大树是未来,但是当下与未来就在种子播撒与成长间发生了联系。基础教育担起人才强国战略重任,对此,我们同样是坚信不疑、坚定不移、大有可为的。

伟大的战略部署要落实,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当然也应该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肩头。从2001 年开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有21 个年头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变化和醒目的成果。如今,新时代新航程,课程改革必须按照新方案,走上新赛道,跑出新成绩。这是我们共同的信心和决心,也是我们的誓言和行动。

人才强国战略吹起了新号角,新号角响彻中国天宇,响彻教育的大地,我们教育人将开始新的奋进。

二、新方案、新课标、新教学:课程改革要为人才强国提供基础性支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21 世纪开启之时启动,新课改与新世纪形成了同频共振,也产生了新思想和改革的张力。进入新时代,课程改革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引下,迈进了一个新阶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了重大的进展,取得了突出的成果,课程标准修订、教材修改、教学改革,系列化的改革正在有序推进。2022 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正式印发,为党的二十大献上了一份礼物。党的二十大的召开,又将课程改革置于强国战略之下,我们必须以高度的使命感对课程改革进行新的审视,做出新的部署,迈向一个更高的阶段,为人才强国战略提供基础性支撑。

(一)新修订的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已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从修改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来看,课程方案把握了三个重要方面。一是课改的重大背景:“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现在看来,这一背景分析是准确的,也是深刻的,已敏感地触及人才培养的重大命题。背景分析让课改站上了新高度。二是从改革的精神看,坚持与时俱进。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让时代元素进入课程,让课程闪耀新时代的色彩,体现与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理念、新观念、新论述。三是坚持以创新为导向。“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更新课程内容,体现课程时代性。”创新,这根红线贯穿修订工作的始终,这一导向必然指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从课程方案本身看,“与时俱进”“创新导向”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落实。首先,培养目标鲜明而集中: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同时培养目标内涵中突出了创新素养,列举如下:“乐学善学,勤于思考,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提问,敢于质疑,学会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向善尚美,富于想象,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初步的艺术鉴赏、表现能力”……这些表述饱含着人才观的新内涵、人才发展的新思考,凸显了拔尖创新人才的特质,这些特质是永恒不变的。其次,研制了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一共五条,紧紧围绕育人为本,从方向、对象、内容、机制、方式上做了规定和阐释,“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基未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人才的要求。基本原则是指导思想的凝练,指导思想规约了课改的方向和重点。再次,在“课程设置”部分,从学生发展的素养结构出发,合理设置课程,加强课程综合,更新课程内容,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以及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载体、平台和机会。这样,就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有效的课程支撑。最后,在“课程实施”部分,从深刻理解课程育人价值、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落实因材施教、服务个性化学习等方面做了指导和规定,方向明确,要求具体,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按照课程方案去实施,高质量的教学和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基的目标是能实现的。

(二)课程改革要为人才强国战略提供基础性支撑

体现时代精神的课程方案,有新定位,在认真扎实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刻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三个第一”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并将其充分体现和落实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从人才强国战略的角度对课程改革重新审视、优化思路、深入实施,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优质的基础性支撑。这里涉及对课程定位认识的再深化再提升。课程方案对于课程改革的定位是明确的。党的二十大,“三大战略”的确定,“三个第一”的思想,促使我们对课程改革定位的认识要再深化、再提升。我以为有以下几个核心要义。

定位一: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是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后继有人的百年大计、根本大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一定要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文化认同;一定要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定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大德大爱大情怀上下功夫,在道德修养上下功夫,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这样,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才能真正得以落实。课程改革就应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来准确定位育人宗旨。

定位二:为了教育要跳出教育看教育。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多次提出要跳出教育看教育,在最近召开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座谈会上,他再次提出“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应具备这样的胸怀、理念和见识,唯此,课程才能呼应和回应国家发展、民族复兴战略,服从大局,服务大略,才能将课程与世界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相联系。跳出来,是为了走进深处。走进课程改革的内核,课程改革才会有更大作为,才会有生命力源泉永不停息的喷涌。

定位三:基础教育及其课程要着眼于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与发展。基础教育之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重在综合素质的增强,尤其是创新素养的培育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一再指出,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概括这一总的要求,我们将创新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造性人格。创新意识侧重在“渴望”,创新思维侧重在“创想”,创新能力侧重在“探究”,创新精神侧重在“合作”,创造性人格侧重在“健全”与“梦想”。创新素养又具化为具有儿童青少年特点的四个特征: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探究力。为此,课程改革应当有三个方面的坚持:以创新素养为纲——课程的总方向;以创新素养为基——课改的底层逻辑;以创新素养为本——课程内容的选择、确定与拓展。这一定位牢牢指向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

定位四:以自主培养为基点。2001 年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20 多年来,教育部组建了由专家学者、教科研人员、基层教师代表组成的课程标准研制团队,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校本研修方式与制度,将课改之根深植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沃土之中。与此同时关注国际课程改革的走向,汲取先进经验。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要立足本土,充分发掘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和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体系。以自主培养为重点,才能真正走出自己的路。

三、以人才观为引领,深化课程改革,要重塑基础观

基础教育自有自己的基础观。基础观具有稳定性,重在奠基,基础是不可替代的,也是不可超越的。但是,基础观还具有发展性。稳定性绝不意味一成不变,与时俱进是基础观的原本要义。当然,发展性又是在稳定性里生发出来的,绝不意味着抛却原有的“基础”,另外搞一套;反言之,正由于发展性,让基础观的稳定性更有生命的活力,进而重塑了稳定性。

人才强国战略的内在理论基础之一是人才观。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人才观。孟子早就提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是何等的气魄!孟子又提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又是何等的气度!乐育英才正是我们的人才观和教育观。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寄予“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厚望,这正是新时代的人才观。人才观与教育观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形成逻辑自洽。其道理并不复杂,因为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人才,可以说,从某个角度看,教育观应根植于人才观,而教育观之于基础教育而言自然内蕴着教育的基础观。因此,人才观提升,基础观也要相应提升,人才强国战略必然再一次提升基础观。如果做个大体的分析,基础观的内涵应发生以下变化:

一是基础观进一步聚焦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打好基础。基础观始终围绕着人的成长,要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还要促进学生生动活泼有个性的成长。基础观这一聚焦并不会让对人的发展在理解和行为上发生偏离,因为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各类各级人才,绝不是只针对少数学生的;促进学生有个性的成长也不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个性的发展与全面发展始终互相包含又互相补充与促进;将基础观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升了基础观的站位与着眼点。二是基础观进一步放开边界,加强与发展观的关联,形成新的“基础集群”。基础观有其固有的边界,但是,基础与人的一生发展、与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密不可分,基础又是在生活中锤炼而成的。因此,基础观不能自我封闭,只有放开边界,才会让新的因素走进“基础”,“基础”才会更为丰富和鲜活。学生在这样的“基础集群”里才会有怀特海所说的“五彩缤纷的生活”。三是基础观进一步走进实践,不只是停留在观念层面。观念只有在丰富、真实的情境里才会具有生命力,一旦离开实践,观念将会枯涩而死,实践将会让“基础”理论之树常青。基础观与实践观是关联的,抑或说实践观应在基础观之中。基础观有了这些重要变化,人才定会在“基础”上站立起来。“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而是要通过基础观去实现。

要坚持由人才观、基础观带动儿童观的优化。我曾有个基本判断:教育观根植于儿童观之中。这一基本认识我并没有改变。我们还应当建构起系统思维,即教育观亦会影响甚至修正儿童观。严格说起来,儿童观与教育观是互补互促的。我们可以从几个经典的论述说起。

中国有句老话:三岁之翁,百岁之童。那是说,儿童可以变成老人,而老翁可以仍像儿童。其根本原因何在?在“童心”。李贽早就说过:“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童心是赤子之心,是创造之心。所以,儿童观的核心在于童心,在于无可比拟的创造之心。在新的人才观下,应将拔尖创新人才视作儿童,保护他们的童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人类伟大史诗的草稿,并且说儿童是放大的比例尺。这两个比喻极为传神地道出了儿童的伟大的可能性。可能性即是未来性,是发展性,是创造性,当然也就充满着不确定性。在新的人才观下,儿童教育着力从关注现实性向关注可能性转移。其实,在儿童身上现实性与可能性不可分割,可能性就隐藏在现实性中,但是更关注他们的可能性会让拔尖创新人才的倾向显现出来,加以引导,培养兴趣、爱好、特长,将“比例尺”逐步放大。当然,极为重要的是要警惕忽略基础、拔苗助长的现象,这样的教训还是很多的,我们万万不可忘记历史的教训。“比例尺”放大与拔苗助长的区别在于,培养爱好、特长着眼于兴趣和素养,而不是刻意指向未来的所谓专家的培养。一如前文所述,基础越宽、越实,将来可能性就越宽越大。

有人说,儿童所有的问题都是好问题,并且指出,世界上没有愚蠢的问题,只有愚蠢的回答。这是优化儿童观的关键。好奇心是科学之母,想象力是创造的先导,问题意识是进步的起点。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经历,几乎都证明了保护、激发、提升儿童好奇的天性是成才、成功的密码。新的人才观,让我们再一次回到儿童的天性上去,同时加以积极引导,围绕兴趣培养形成发展的“疑趣—兴趣—志趣—志向”走向,将天性与价值引导结合起来。

四、开辟课程改革新赛道,探索并深化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新路径

(一)实施更高水平的因材施教,要有新提升

因材施教是中国教育思想里最珍贵的瑰宝,最精练最深刻,是中国教育智慧的凝练,不仅具有中国特色,也具有普遍意义。孔子创立的这一教育思想有一个完整的结构:“有教无类”,是因材施教的前提与原则,只有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地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性相近,习相远”,是对人的天性的承认,也是对教育影响价值的深刻表述,因材施教应当充分开发育人价值。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标准、要求和方式,利用差异化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才是合适的有效的教育;在为不同学生打好共同素养基础的前提下,充分开发他们的可能性。“成人之美”是因材施教的目的,也是育人的方式,因材施教充满着教育的核心关切和育人的审美愉悦,成为美的历程。

因材施教与分层教学有本质的区别。分层教学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实质上分成了不同的等级,主要依据是考试分数。因材施教则不然,是以人的学习风格和发展倾向为依据,扬其长,进一步发展他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又能对其“短”努力进行转化。因材施教追求的是教育公平,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以创新素养培养为主要导向。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因材施教遇到了不小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寻求对策。基本对策是以分类为主,即如前文所述,将不同学习风格与发展倾向的学生做初步的分类,设置不同内容、要求和方式,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进步,且呈现逐步提高的态势;协助学生从已有基础和兴趣出发组建学习小组,指导他们研制学习计划,并给予学习空间,放开学习内容,加大研究领域的选择性,鼓励他们有新发展;选择不同类型的学生(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学习兴趣、不同的知识和经验基础等),加强个别化指导,并跟踪观察和分析,扎实打好基础,引导他们发展自己的爱好;设计项目,供学生选择,开展个人研究或合作研究;高中阶段的选课走班研究试验要在坚持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和常态化,义务教育也可以有计划试验。总之,因材施教要真正落地,并走向更高水平,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构建科学、有效的平台,提供重要的支撑。

(二)有目的有计划持续开展以创新力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要有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一要求也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积极践行,开展以创新为主题的学习活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领域和方式。以创新为主题,即以创新素养培育、发展为目的,尤其是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有创意地学习;要立足学科实践,引导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尤其是运用学科思想方法,像科学家、工程师那样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学习,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要设计跨学科主题实践学习,开阔胸怀,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综合素质,设计小课题、小项目、小工程、小创想,鼓励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在实践中有新发现、新思路、新方向。以创新为主题的学习要发展创新思维,一如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得主们所说,“科学与爱好一样,足够值得为它‘燃烧’”,在其中学到的“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思考方式”。他们还提出要用“科研中的失败”启迪青少年,失败或许会带来极少涉猎关注的新领域。培养学生的兴趣、理想、信念、意志比创新学习活动本身更重要。

以创新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应当有目的、有计划、持续地进行,克服盲目性、随意性,形成系列,提高结构化程度和组织程度。鼓励学生想象、创想与制定必要的规则、制度并不矛盾,规则、制度恰恰是培养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科学伦理的必要条件。不过,规则、制度本身应以解放学生为核心理念和原则,让学生打开心灵、激发思维,不妨让学生有点奇思妙想,甚至允许他们有点“胡思乱想”——也许会有一天梦想成真。总之,守正创新,是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也应是以创新为主题学习活动的基本遵循。

(三)深化校本课程建设,要有新开拓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家课程重在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素养基础,而校本课程要重在面向不同的学生,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有个性地发展,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提供丰富的课程支撑。因此,校本课程有个加强管理、增强规范化的问题,也有个加强建设、提高质量的问题,牢牢指向培养学生创新素养这一根本宗旨与方向。

20 多年来,校本课程建设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显著的成果。今后,校本课程建设要重在丰富性,拓宽课程视野,开辟课程新领域;加大选择性,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搭建更高的平台。为此,校本课程要有三个面向:一是面向学生。分析新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发展的新特点和新需求,要增强针对性,为他们创造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二是面向科技发展的新走向和新特点。要增强创新性,反映新成果、新动能,点燃学生的爱科技、做科技、创新科技的激情。三是面向未来,增强前瞻性。重新构造未来,从现在迈步,一步一步走向未来。校本课程为拔尖创新人才奠基大有可为。

相信课程改革深化将与人才强国战略同频共振,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提供基础性支撑。我们,将在新赛道上跑出新成绩。

猜你喜欢

人才观强国基础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不等式”基础巩固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整式”基础巩固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我国企业人才观研究
——基于两期中国优秀雇主品牌企业的分析
龚自珍的人才观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