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你注视生活被遮蔽的角落(创作谈)

2023-03-22谢健健

延河(下半月) 2023年1期
关键词:角落写作者抒情

谢健健

诗,一经写出就有了明确的功能指向,或兴或观或群或怨。当我们把入诗的角度稍微向下,打量那些为我们漠视的,或被某种明亮色彩所遮蔽的角落,它所呈现出的陌生与疏离感是现代诗人所非常缺乏的素材与生活体验,这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能力:向下低头,让低处的事物成为诗人的导师。

曾经我也有过只注视穹顶之上的少年时代,那种波澜起伏的、云顶之上的风景令人着迷,具体到现实中,就是对正面的、顶层的,那些远离我们生活的新闻与风景。那种少年人对虚无缥缈的好奇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一开始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我作品的肌理,使其呈现空中楼阁般虚无的质地,没有海德格尔所提到的,作品应具有的坚实“大地”,重视于语言的抒情、词语的陌生化以及题材的大而无当,这是写作者或多或少都会经历的阶段。

当“在场”概念开始进入我的写作视野,我发现它是一个系统的写作观念,尤其是对于诗歌写作者来说,它不一定是写实的,但我们所处的生活场域是在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我们作为什么时代的人,写出的作品总是映射着这个时代的倒影。我们所用的语言,是在当代这样一个语境中,这就很好解释了我们的诗歌思想为什么脱离不了现实的藩篱,我们所时时接触的,就是所有生活的总和:无论是远方的消息,还是近在咫尺的风景。当我有意识地偏向自己内心所关注的立场,开始注视生活那为人所刻意隐晦的现实,“诗”的过程是先于我的文本而发生的,即在写作之前,一个诗人选择了他所坚持的诗歌理念,并愿意付出更多的技艺与心思,想方设法呈现生活这座冰山之下,那沉重的阴影部分。

正面的、温暖的事物一定来得令人抗拒吗?这似乎是一个难以成立的问题,人人都喜欢和谐,选择接受一种温和的言辞与令人振奋的力量,因为生活本身是现实且苦涩的,诗人对于诗歌抒情与温暖人心维度的滥用,令大众沉醉,但削弱了诗可以怨的功能指向。诗人从诗经时代,就有一种记录真实、反映苦难的古老传统,当然诗人还有更多的传统,而这种传统因其小众而显得生机荡漾。这其实也是一种双重选择的结果,对生活的注视决定了我的诗歌作品,我的诗歌作品也因此致力于写出这种注视的结果,而注视的机制就是一首诗完整的脉络。

这或许是一条漫长的小路,道路两旁少有先行者留下的火把,更多的是要我们注重听见自己内心的回声,观镜以察年岁在我们身上留下的纹理,它会比夜路更幽暗,比生活本身更复杂:当一个“自以为是”的清醒者充满了自证的意味,疑惑人群为什么歌颂得都比他卖力?在众声之中,我大多时候保持着假唱的沉默,只愿意更多地将目光注视他者难以自见的部分。路过他者,注视他者,因而成为我本身。

猜你喜欢

角落写作者抒情
春 日
给初学写作者的意见
我多想走遍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看看热闹的世界,做个鲜活的写作者
会抒情的灰绿
休憩的角落
写作
借物抒情
选对绿植 角落也有春天
文学的可能性(散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