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句谚语引发的思考:艺术作品中表达的“意境”
——追求我们的艺术人生

2023-03-22吴世恩

戏剧之家 2023年6期
关键词:艺术作品境界意境

吴世恩

(内江师范学院 四川 内江 641100)

一、对“意境”的定义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1877—1927)在《人间词话》中有意识地引用中国古代三首不同词作中的名句来表达做学问的三层境界。第一层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层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其他任何事情,首先要立志,确立目标;然后持之以恒、不懈追求,虽有千辛万苦,然心向往之;最后达到忘我之境,才有可能获得成功,这即是我们要追寻的艺术人生。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1895—1990)在《新原人》一书中说:“人与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是他能有意识地自觉和自省,这使他所做的事情对于他自己有意义,他做各种事情,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了他的人生境界,因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他把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依次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1]

中国现代美学家、哲学家宗白华(1897—1986)在其著作《美学散步》中将人与世界接触的层次分为五种:第一,功利境界;第二,伦理境界;第三,政治境界;第四,学术境界;第五,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介于学术境界和宗教境界之间,以宇宙人生为具体对象,赏玩它的表象、秩序、节奏,窥见自我心灵深处的反应,化实景为虚境,创形象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美”。从中可以看出,“艺术境界”是艺术家通过感触宇宙万事万物获得的一种特殊的思想情感,这种情感是艺术家在高于学术境界的基础上所获得的体验,艺术家把最高的精神融汇到艺术作品的形象中,使有限的艺术形象体现出无限的艺术意蕴,这种意蕴就是“意境”,可见,“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2]

二、“意境”的思想根源

中国古典音乐追求弦外之音,“高山流水觅知音”是传至今日的知交典范,“……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琴声的“意境”使俞伯牙和钟子期相遇相知,成为知音;中国古典绘画追求画外之情,如王维的《蓝田烟雨图》使人观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古典诗文追求言外之意,“……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都是通过有限的艺术形象营造一种无限的艺术境界。

“天人合一”是中国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这种追求离不开中国儒释道文化的影响。“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被称为“诗圣”的唐朝诗人杜甫,一生坎坷、生活穷困,政治抱负始终未能实现,然而,在极度困苦的一生中,他所祈求的却不是个人的幸福,而是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温暖,在诗中他以情入境、以景抒情,通过这种意境,我们体会到诗人的人格魅力——努力使自己的人生合于“德”、合于“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理论和美学理论更注重提高人的心灵境界,使之达到超乎现实的境界。弗里德里希·西奥德·费歇尔(F.T.Vischer,1807—1887)认为,观念越高,包含的美的因素便越多。观念的最高形式是人格,所以,最高的艺术是以最高的人格为对象的艺术。[3]

道家学派以整体的观念看待万物,具有超功利主义、超道德价值的特点,他们追求的圣人境界即使人合于“道”,他们追求一种永恒的、本质的、普遍的、绝对的美,一种自然的美。《乐记》中说“大乐必易,大礼必简,简易之至,以至于‘无声之乐’”。无声之乐是在最高境界中突破了一般艺术的有限性,将生命沉浸于美与仁而得到的无限艺术境界。老子认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美的声音是没有声音,最好的形象是没有形象。庄子在《知北游》中讲“天地有大美而不言”。[4]美国作曲家约翰·米尔顿·凯奇(John MiltohCage 1912—1992)的4 分33 秒的无声音乐正是道家学派哲学思想的最好诠释。它突破了语言和形象的有限性,以有限表现无限,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符合中国古典文化和艺术所追求的无声胜有声的原则。

三、绘画艺术的“意境”

艺术作品的“意境”必须建立在艺术家对世界的体悟上,艺术家将对自然万物的仔细观察和体会融合在自己的人格修养中,形成一种独特的个人品格,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技巧进行艺术创造,这种“创造的”想象力不同于“复现的”想象力,因而,它才具有生命力,才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按照著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对美的理解,“意境”就是一种理想观念的最完美的感性形象的显现。被称为“宋画第一”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笔法刚劲有力,巍然矗立的大山像一把天斧劈开云雾,浑厚壮观,具有逼人的气势,观者从不同的视角可以领悟到不同的内容,实属画中神品。这种风格和他重视对自然山川景物的观察、体验,长期生活于名山大川之中,心师造化分不开。透过画家的这幅画,我们可以发现隐藏其中的三个秘密。第一,我们俯视画的下方,发现有两个赤膊的人物和四头拖着重物的驴子,美丽壮观的高山和瀑布并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的眼里只有现实的生活,眼下的道路使他们惯性地匆忙地向前赶路。第二,我们平视画卷,发现树丛旁有一个修行人正准备翻山越岭去对面山上的寺院,但画面中并没有通往寺院的路,这寓意着,我们的脚下有千万条路,但哪条路能引领我们到达精神的彼岸呢?第三,我们仰视充满着画面的雄峰,可以感受到其上与天接的雄伟,向下俯视大地万物,我们仿佛与山川融合为一,那一刻,我们体会到了人的渺小,感受到宇宙的永恒,因而,心中对人世间的执着都可以释怀了。此时,艺术的“境”已经不是柏拉图所反对的对自然的“摹仿”,而是艺术家面对美的形象,把美如实地反映在心中,再把它投射出去,凭借物质创造形象表达出来的意境。意境中既有艺术家主观的“情”,也有客观现实升华的“境”,“情”中有“境”,“境”中有“情”,“情和境”有机融合在一起。这种“意境”就是中国艺术所追求的最高理想。

四、音乐艺术的“意境”

相对造型艺术来说,音乐艺术具有特殊性,因为其使用的媒介不同,音乐更具有抽象性,作曲家赋予了作品以某种情感,这就是作品的“意境”,但往往还要靠演奏家或者演唱家进行二度创作,才能诠释作曲家赋予作品的这种“意境”。比如,世界小提琴名曲《流浪者之歌》,世界上几位著名的小提琴家的演奏所表达的“意境”就不同。安娜-苏菲·穆特(Anne-Sophie Mutter,1963-)在诠释这首小提琴曲时表达的是悲伤、悲凉、悲戚的意境;美国小提琴家埃里克·弗雷德曼(Erick·Friedman,1939—2004)则诠释的是悲愤、悲壮和悲怆的意境。穆特的演奏则多了一些宫廷贵妇人的哀怨,少了一些吉卜赛人的流浪精神,俄裔美籍小提琴家雅夏·海飞兹(1901-1987)在表达此曲时反而因为太注重技巧的严谨而少了一些虔诚,有了一丝匠人的味道。埃里克·弗雷德曼诠释的“意境”最贴近这首乐曲本来要表达的情感。这些细微的不同让我们感受到,这些不同的情感表达技巧融入了演奏家对宇宙万物的感悟,他们通过自己高超的演奏技巧赋予了作品以不同的“意境”。

我们在听拉赫玛尼诺夫的升g 小调前奏曲的时候,好像能看到广阔无边的草原、宽广的河流、茂密的森林。这表现了作曲家在异国他乡对祖国的思念,对祖国大自然的歌颂,这些内容是他内心情感最真诚的流露,我们通过优美的音符可以感受到情中之景、景中之情。拉赫玛尼诺夫说:“音乐是寂静的月夜,是有生命的树叶的沙沙声,是遥远的夜晚的叮咛声,是从内心而生,又回到内心深处的声音”,其展现出的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音乐画面,是音乐、画和诗的结合,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的交融互渗。

瑞士思想家阿米尔(Amiel)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艺术的意境因人、地、情、景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美。[5]所以,一幅画、一首乐曲、一首诗,甚至一句来自白俄罗斯民间的谚语,也会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而带给人们的不同“意境”美。

五、结语

总而言之,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意境蕴含一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艺术作品往往表达了一种朦胧的美,这种美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味——“意境”美,“意境”以一种有限的艺术形象表达无穷的艺术意蕴,带领欣赏者从有限进入无限,从感性世界进入超感性世界,超越自然的限制,获得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升华,“意境”与创作主体即艺术家所处的时代,所接受的文化哲学思想以及个人的审美品位有直接关系;对于欣赏者来说,能否正确理解艺术作品表达的“意境”,与其文化修养和悟性有紧密的联系。

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中,欲望、痛苦、迷茫充斥着人生,从某种角度来说,人只有回归简单、顺其自然,才能不被欲望迷惑,才能减轻现代生活带来的浮躁和苦恼,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和自由。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世界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虽然形式风格各有不同,然而,它们都通过“意境”表达了艺术家对“真、善、美”的最高追求,表达了人们追求美好的愿望——也是我们追求的艺术人生。

猜你喜欢

艺术作品境界意境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人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