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庄哲学视阈下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表演的美学表现

2023-03-22谢洋扬

戏剧之家 2023年6期
关键词:老庄丑角采茶戏

谢洋扬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丑角,是赣南采茶戏中最重要也最有特色的一个表演行当,舞蹈在赣南采茶戏丑角表演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它丰富了赣南采茶戏的艺术表现力,展现着赣南客家人独特的草根特质,具有清新自然、活泼风趣的艺术风格。对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表演的美学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观照下,特别是以老庄哲学为依托,剖析其美学表现是对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表演的本质升华。

一、不言之美

(一)“不言之美”的释义

老庄哲学讲“不言之美”,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知北游》)意思是天地最大的美德是沉默无言的,一年四季有明确的规律,万物有其固定的道理,然而它却不加以解释,所谓“圣人”,正是通过推究天地的美德而知晓了万物生成之道,因此思想境界最高的“至人”,是通过模仿天象而自然无为,大圣人也从不需要刻意去创造什么,如此说来,他通过观察天地大道而通达了这一切。因此,老庄哲学思想中的“不言之美”即“道法自然”,真正对美的欣赏是一种超越人的知识判断和情感活动的欣赏,是一种“道法自然”中的精神自由与超越,是一种“自然全美”。

(二)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表演中的“不言之美”

老庄哲学“不言之美”的理性思辨打开了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表演“道法自然”之门。客家人作为赣南采茶戏的创作主体,其族群文化、精神内涵等对赣南采茶戏的形成与发展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客家人源于中原汉民族,是汉民族的一支,在历史上经历了数次大迁徙,这使客家人养成了坚忍耐劳、勇于冒险、团结奋进的性格特征,锻造出客家人乐生迈进、勇敢豁达的精神。客家人是“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影响或选择下的适者”,“逢山必有客,有客必住山”,客家先民在扎根山区、艰苦创业中饱经风霜,他们习惯了在大自然中与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为伍,对天地万物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形成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观念,并把这种艰苦开垦的艰辛转化为“达自然之性,畅万物之情”(《老子注》第二十九章)的“自然全美”之境,深刻体现着客家人“道法自然”的美学观念与“不言之美”的审美认同。

从题材内容方面来看,众所周知,赣南采茶戏的题材内容有的取材于最底层劳动人民日常生活,有的是取材于手艺人生活,有的是取材于夫妻家庭生活,有的取材于人情来往,有的取材于江湖术士、三教九流生活,没有一个是表现公子佳人、王公贵族等远离平民生活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艺人们体验过、思考过的,也是观众清楚地看见过或体验过的。赣南采茶戏对重大政治斗争和激烈的武装冲突以及宫闱生活的题材显现出陌生化,即便偶尔要表现某个上层大人物,其也以普通人物的面貌在剧中出现。赣南采茶戏及戏中通过丑角的舞蹈表演所表现出来的内容,都以劳动人民自己为主体,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展露他们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他们自己的情操,回归自己的劳动生活,回归到不受束缚、精神快乐的“自然全美”之境,体现着赣南采茶戏在题材内容方面的“不言之美”。

从戏剧结构方面来看,也普遍体现着“不言之美”。如《睄妹子》是由几段歌舞组成的,从米童哥未见其人而先闻其声的“叫头”开始,一直到结束,通过一段单人歌舞和四段双人歌舞,充分展现了农家青年的情爱美,毫无雕琢之意,整段都流露出自然清新之感,表演得行云流水。戏中《米童上路》的舞段,米童手执彩扇,一路歌舞前行,运用“剪刀跳”“过横排”“上下水飘飘”等丑角舞蹈动作,结合“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的表演技巧,生动地表现了米童去妹子家中的欢快愉悦之情,表演自然活泼,充分体现出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表演“道法自然”之美。

综上所述,老庄哲学视阈下的“不言之美”,是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表演美的本体。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表演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丑角个体的感性存在,追求人的精神自由,以舞蹈畅万物生命之情,表现出一种自然和谐、顺应万物的生命境界。

二、归复自然之道

(一)“归复自然之道”的释义

老庄哲学在对美的意境表达上,体现的是“归复自然之道”,是主体对自然的亲近以及归复自然的强烈渴想,从而获得生命个体的内在超越及对个人命运的释然。因此可以说,这种趋向个体心灵与宇宙万物、天地自然地合而为一,便是老庄哲学“归复自然之道”的内涵,反映在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表演上,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

(二)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表演中的“归复自然之道”

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从表演动作与表演创作两个层面来说都是以“归复自然之道”为旨归的,以便在艺术审美中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下面,笔者将从这两个层面进行论述。

1.表演动作层面

赣南采茶戏丑角的舞蹈表演是以“归复自然之道”为旨归的,其审美理想是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强调的是物我间的互感互动,就是在人与自然的交感融合中寻求美,表演者的心灵与自然万物浑然合一,从而使表演者突破有限的感性生命的局限,通达到顺任自然、与天地万物合一的无限之中。笔者将从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动作形态与动作要领、动作规律两个方面来阐释。

(1)丑角舞蹈动作形态与动作要领

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表演十分重视“归复自然之道”,在感性的自然形态中直探自然万物之机心。

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的动作形态中有许多摹拟自然,特别是动物形象的象生形造型,艺诀曰:“飞禽走兽老虎猴,采茶动作它都有”,如“黄狗伸腰”“青蛙戏水”“猫儿探夜”“蝴蝶采蜜”等,这些动作形象地凸显了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动作形态的“归复自然之道”;还有许多反映日常生活情趣的虚拟性动作,如摘茶、炒茶、上山、跳涧、划船、砍柴等,这些动作是对生产、生活动作的直接模拟,再经过艺术化的提炼、加工。由此说明赣南采茶戏丑角艺人善于从自然万物、生产生活中提炼动作以美化舞蹈,体现着老庄哲学中的“归复自然之道”。

舞蹈动作的表演要领也遵循着“归复自然之道”,生动体现在先辈艺人传下的艺诀中,如“矮子步”的艺诀:“老虎头,鲤鱼腰,双手柔如月,下身轻飘飘……”又如:“蛤蟆腿,狗牯尾,三节腰、筲箕背,画眉跳架,贼手侧脚侧背……”再如耍“单袖筒”的动作要领艺诀:“摆动像狗尾,站势吊马腿,游走像蛇过,龙头又凤尾。”这些表演动作要领艺诀都是老庄哲学“归复自然之道”的生动体现,充分反映出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表演者与自然互交互感,在感性的自然形态中直探自然万物之机心,从而在舞蹈表演层面直探“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

综上所述,赣南采茶戏丑角的舞蹈表演在动作形态与动作要领上皆以“归复自然之道”为其旨归,从外在来看是丑角表演者对自然外在摹拟的再现性合一,是身体与自然的互动,实质却是心灵与自然的合一,这是对“天人合一”美学境界的强烈追求。

(2)丑角舞蹈动作规律

中国哲学强调处处皆圆,圆形思维是中国传统美学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亦是老庄哲学“天人合一”思想的符号显现。

在赣南采茶戏丑角的舞蹈表演中,“圆”是一切动作的起始与准则,它是指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转换要浑然一体,动作衔接要自然柔和,它首尾相接,环环相扣,要求动作运转自如,不见棱角。在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动作运转过程中,手臂的基本形态就是要保持一个圆弧形,运行的线路也是走“圆”的路线,支撑手臂运转的力度更要圆润。如走“矮步”时,要求两臂始终成弧形上下自由摆动,其中的“双手娥眉月”亦是双臂如弓圆,三节成曲线,舞蹈时犹如滚珠在里面;又如甩“单袖筒”,从曲开始,经过胸前向外弧线一甩,此时各部位应是一个圆形,谓之大圆,同时手腕在胸前一晃,早已构成了一个小圆,大圆套小圆,小圆伴大圆。

舞蹈动作中的“平圆”“立圆”“八字圆”这“三圆”运动路线也是“圆”的变形与演化,在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表演中,“三圆”的运动路线被运用得出神入化。如属“扇子花”表演技巧中的“推磨花”,要求手腕稍提向右前推腕经前向左来回不停地划“平圆”;“滚龙花”要求抖扇的同时在身前划“八字圆”;“八字扇花”要求动作开始手腕转动划竖的“八字圆”将扇子转成圆球状等。同时,在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表演中,不但身体四肢的一举一动要注意“圆”,在动作与动作的转换衔接中也要注意运转自如。

由此可见,老庄哲学“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在赣南采茶戏丑角的舞蹈表演动作规律中被发挥得出神入化,以“圆”的运动路线作为其运动规律并贯穿始终,充分体现了身体与自然的“天人合一”,是“归复自然之道”在动作规律中的形象外化显现。

2.表演创作层面

赣南采茶戏丑角的舞蹈表演是以“归复自然之道”为旨归的,其表演创作方式是“不作”而任由自然的,是“天人合一”美学境界的体现。

在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表演中,创作者和表演者凭借自身对生活的体验去感受生命、思考人生。体验这一情感行为作为艺术本体论的范畴,直接切入生命真实,创作者和表演者以生活为经验,创造了形形色色的舞蹈形象、舞蹈语汇,这些都是他们对生活对象艺术化的认识,在体验中,凝聚了主体精神和生命意识。这种突入生命本体的“物我无间”,使他们体验到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的“天人合一”境界,使悠然享受整个表演创作的过程成为可能。

以《刘二上路》为例,刘二,反丑,是赣南采茶戏丑角表演中的经典人物,其舞蹈表演生动诙谐、滑稽幽默,在这段表演中,赣南采茶戏三大表演技巧——“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通过丑角演员生动的表演创作有机融合,完美呈现。在这一舞段中,一系列的“矮子步”“滑步”“蜻蜓点水”等步法形象凸显了刘二去见黄四妹途中急不可待而又满怀激动的心情。刘二以一系列轻快滑稽的“矮子步”上场,行至舞台中央定立,两个滑步后接“龙头凤尾”与“拉牛上坡”,提起黄四妹的样貌,刘二在“矮桩”后接“乌龟爬沙”,紧接着又从“滑步”中接“龙头凤尾”。舞至最后,“乌龟爬沙”紧跟一系列“矮步”“滑步”“顿跟步”,表现出他要去冷水坑寻找黄四妹急不可待而又热切渴盼的激动之情。在这段表演中,表演创作者将自然物(一系列摹拟动物形象的象生形动作)赋予形体动作(舞蹈表演动作)之中,而这一系列摹拟动物形态动作置于整个舞段也不显突兀,亦毫无违和之感,反而为整个舞段增添了生动诙谐的情趣,使表演更富生机,凸显其表演创作体验的天机自放。

在整个表演创作过程中,表演创作者始终保持身心与自然为一,在“心”与“物”互感互动中超越机巧,任由自然,是“物我无间”“天人合一”境界在表演创作层面的体现,也是老庄哲学“归复自然之道”的生动显现。

综上所述,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表演在表演动作层面与表演创作层面都是表演创作主体对自然的亲近以及归复自然的强烈渴求,从而获得生命个体的内在超越。老庄哲学“归复自然之道”的内涵,反映在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表演动作层面,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反映在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表演创作层面,体现的是“心”与“物”交感融合后的“物我无间”。

三、天地之美非与人活动的世界无涉

(一)“天地之美非与人活动的世界无涉”释义

天地之美并非与人活动的世界无涉,我们千万不要将此理解成:中国美学强调自然是最美的,人创造的东西不如自然。①老庄哲学强调的天地之美是一种“自然全美”,即自然才是最高的美,但这里的自然并非绝对的外在物质世界,也不是西方美学中说的感性实在,而是人内在精神与客观自然相互交感所产生的“大美”,并不是说人为的美不如外在自然物美。

(二)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表演中的“天地之美非与人活动的世界无涉”

老庄美学强调自然是最美的,但也绝不是说人为的美不如外在自然物美,通过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表演中大量反映日常生活情趣的虚拟动作可以鲜明体现出老庄美学思想中的“天地之美非与人活动的世界无涉”这一观点。

由于赣南采茶戏反映的大都是赣南客家人的生活片段,因此丑角舞蹈表演动作很多都是从劳动生活动作中提炼而成的,有谚语形容——“上山下山推车挑担,关门开门梳妆打扮,上楼下楼绣花做鞋,摘茶炒茶乘轿坐船。”这些舞蹈动作形象都是对赣南客家人生产生活的直接模拟,再经过艺术化、美化的提炼加工。这些反映日常生活情趣的虚拟动作有:挖笋、砍柴、锄地、打猪草、捡菌子、种茶、摘茶、炒茶、补皮鞋、磨豆腐、打铁、卖杂货、补碗、补缸、划船、跳涧、过横排等。

再如道具的运用,这些道具都是人们在生活中常带、常用的物件。如茶农炒茶时用以扇茶和日常生活中人们用以扇风的扇子,如:摘茶时的“平端扇”、炒茶时的“搓手扇”、遮阴时的“遮阴扇”和摸黑时的“探路扇”等。扇子是茶农炒茶时用以扇茶的,在生活中是常用之物,舞台上亦是用得最多的、最具有表现力的道具。耍“单袖筒”也是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表演的独特形象,它区别于其他戏曲舞蹈双袖起舞的对称格局,男上衣左袖比右袖加长66 厘米。据说,这也源自日常劳动生活,传说它的来历是:旧时茶农出门劳作,腰上会系一根腰带,有时解下来扇风,有时用来擦汗,有时又会搭在肩上挑担等,“单袖筒”即从这些生活动作中衍变而来。左手耍“单袖筒”与右手舞“扇子花”的配合表演,使得其舞姿形态无拘无束,具有浓厚的乡野气息,极富草根性,这些摹拟日常生活情趣的虚拟动作亦是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形态的一大特点。

因此,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表演中大量反映日常生活情趣的虚拟动作体现了老庄美学思想中的“天地之美非与人活动的世界无涉”这一观点。

四、总结

老庄哲学视阈下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表演的美学表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不言之美”,“归复自然之道”和“天地之美非与人活动的世界无涉”。

老庄哲学视阈下的“不言之美”,是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表演美的本体。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表演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丑角个体的感性存在,追求人的精神自由,以舞蹈畅万物生命之情,表现出一种自然和谐、顺应万物的生命境界。

老庄哲学“归复自然之道”的内涵,反映在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表演动作层面,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反映在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表演创作层面,体现的是“心”与“物”交感融合后的“物我无间”。

同时,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表演中大量反映日常生活情趣的虚拟动作,体现出了老庄美学思想中的“天地之美非与人活动的世界无涉”这一观点。

本文以老庄哲学为依托,研究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表演的美学表现,是对其舞蹈表演的本质升华,为基于老庄哲学的赣南采茶戏丑角舞蹈表演美学建构奠定基础,为人民群众全面深入了解该剧种,走向“文化自信”,促进赣南采茶戏保护、传承与创新,提供美学支持。

注释:

①朱良志:《真水无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年8 月版,第43 页。

猜你喜欢

老庄丑角采茶戏
丑角的“通知”
采茶戏的种类及传统唱腔述要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吹响老庄全面振兴的“冲锋号”
国家优秀院团丑角专场演出暨丑角表演艺术学术研讨会综述
夏布谣(新余采茶戏)
京剧中的丑角
谎言
粤北采茶戏的保护策略研究
丑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