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住房公积金插上“数字翅膀”

2023-03-21王丹妮

中华建设 2023年2期
关键词:公积金住房数字化

本刊记者 王丹妮

住房公积金,作为民生保障的组成部分,为缓解购房、租房压力注入强大新动能,让市民住有所居、心有所安。过去,公积金业务几乎都要到窗口办理,如今随着公积金数字化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办事更方便——打开手机扫描全国住房公积金小程序上的二维码,按步骤规范填写,便可迅速完成公积金交接手续;数据实现互通,异地提取公积金不必“多地跑”“折返跑”……

2023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加快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将加快推进全系统数字化发展,到2025年,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新模式基本确立,数字化发展成果将更多更公平惠及住房公积金缴存人和缴存单位。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即将迈入下一个新阶段。

公积金数字化,助力业务模式重构,提升服务管理效能

以需求为导向,从小切口入手,推动大领域改革,破解群众的痛点堵点难点,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治理效能;坚持问题需求导向,持续聚焦便企惠民,是公积金数字化的根本举措。

《意见》明确,要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住房公积金管理服务,推进业务流程优化、模式创新和履职能力提升,更好地服务缴存人和缴存单位,服务住房工作大局,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25年,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新模式基本确立,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更加好办易办,住房公积金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在全国各地公积金中心,加大推广人脸识别、电子签章、电子合同等技术应用力度,依托网上服务厅等各类数字服务渠道,推动高频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蔚然成风。工作人员可通过大数据科学评估提取人、借款人基础信息、房屋信息等内容,实现基础档案、统计、风控数据标准梳理和增补。

在山东青岛,公积金异地办理曾让许多职工“跑断腿”。2021年11月,电脑端网厅推出“网上帮办”功能,补齐了职工因跨地区和行业数据共享不完善无法全程线上提取的短板,打通了网办服务“最后一米”,实现了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类型“全网办”。一年后,“网上帮办”服务登录微信端智慧网厅,为职工足不出户“零跑腿”办理提取业务提供了更多渠道。并在省内率先实现8项公积金业务“跨省通办”、27项业务“山东省通办”, 截至2022年6月末,青岛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共办理异地联办业务1800多笔,为客户节省大量时间和费用,有效缓解了职工异地办事难的问题。

在湖北武汉,36家公积金旗舰店遍布三镇。为了促进民生服务提质增效,武汉市公积金中心在全市200多个受托银行网点中,择优选取36家旗舰店启动运行,开设专区专柜办理业务,并选取6家网点深入推广“周六延时服务”解决部分市民“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痛点,促进公积金服务更加便民化。

而在湖北的另一个城市荆州,住房公积金也可用于支付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费用。2021年,荆州市曾出台《荆州住房公积金中心支持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提取住房公积金实施意见(试行)》文件,提出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也可提取住房公积金,房屋所有权人及其配偶均可办理此项业务,提取金额不得超过房屋所有权人签订的加装电梯费用分摊协议的实际支付费用(不含电梯运行维护费用)即可。

在中国,多个省市级住房公积金中心正按照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统一标准对自建业务系统进行改造。未来,省级统一用户认证体系下将完成与市级政务服务网的数据对接,实现了业务办理系统、政务数据共享系统互联互通,从而有效解决服务渠道分布散、办事入口多、事项查找难等问题,真正实现“一网通办”。

不仅如此,公积金中心还积极采取数字化转型措施,聚焦业务端和办公端,充分利用公共云平台基础环境各项支撑能力,建立大数据开发管理中台和数字化业务服务中台“两中台”双轮驱动战略,探索建立数据汇集全面、数据开发统一、数据标准务实、数据治理高效、数据应用智能的运行机制,打造业务梳理广泛、需求分析深入、场景应用精准的业务应用集群,推进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和业务协同。

公积金数字化,健全共享利用体系,实现数据高效共享、有序利用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我国具有数据规模和数据应用优势,积极探索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加快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明确,健全共享利用的数据资源体系。全面加强数据治理,建立健全多主体协同的数据治理机制,提升数据治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实现数据高效共享,建立标准统一、动态管理的全国住房公积金政务数据目录;促进数据有序利用,依法采集住房公积金管理服务涉及的相关主体、客体、行为等数据,持续汇聚多源数据。

2021年,陕西省住房公积金系统便已全部实现“跨省通办”业务办理,共开设145个“跨省通办”线下服务窗口,44个线上专区;8项高频服务事项全部实现“跨省通办”;“全程网办”的事项所有管理中心均已实现;以“代收代办”形式办理的“出具贷款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证明”事项已有6个管理中心实现“全程网办”,其他中心均实现“代收代办”;通过“代收代办”方式“开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全部还清证明”事项已有7个管理中心实现“全程网办”,其他中心均实现“代收代办”。

同年,兰州住房公积金中心与太原、呼和浩特、济南、郑州、西安、西宁、银川的住房公积金中心共同签署了黄河流域城市住房公积金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8个城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将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协同发展。依托全国公积金数据共享平台,贷款、提取、异地转移接续等业务实现深度共享应用。建立健全信息查询协同机制,实现跨区域信用、房产交易、不动产登记、婚姻、户籍等信息协助核对。建立互认互贷机制,实现城市间全国住房公积金数据信息互认,推动申请异地贷款的职工与所在地贷款职工享有同等权益,实现合作区内“一网通办”。

住房公积金数字化转型正以以“更好满足住房公积金缴存人基本住房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用数字技术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升住房公积金普惠性公共服务效能,让数字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将大大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做数字化同行人,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快速发展,政府治理方式也发生很大变化,数字政府的功能作用日益明显,越来越成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路径。

除住房公积金中心进行数字化转型,近年还有更多机构或政务部门成为数字化同行人,借助数字孪生,统筹推进各行业各领域政务应用系统集约建设、互联互通、协同联动。为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做出贡献。不久的将来,各行业各领域的政务系统将综合集成在一个复杂巨系统内,以数据连接赋能政府治理体系,各领域各环节之间将形成深层交互关系。

我国数字政府建设正面临难得历史机遇、处于关键历史节点。住房公积金数字化作为数字政府打造的一部分,作为数字中国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是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动能。

猜你喜欢

公积金住房数字化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一种车载可折叠宿营住房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数字化制胜
住房保障与住房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