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内蒙古经济运行情况及2023年展望
2023-03-21杜勇锋佟成元李媛白宇欣
杜勇锋 佟成元 李媛 白宇欣
一、2022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
(一)主要经济指标运行良好
主要指标实现较快增长,增速排全国前列。202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国第9,较上年同期排名(25)提升了16个位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财政收入(自然口径)增速分别为17.6%、8.1%、20.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5个、4.5个和19.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1、第3和第3位。
(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22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9%、33.6%,软件业和互联网业营业收入增长21.8%。能源供给结构优化,新能源发电量约占总发电量的20%,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工业经济效益提升,1-1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3860亿元,排全国第5,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4个百分点。“五个大起底”行动起效,缴回沉淀资金64.6亿元,消化批而未供土地、处置闲置土地共超18万亩。科技投入快速增长,1-1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0.7%。
(三)发展环境更趋优化
减税降费政策效果明显,全年新增减税降费、留抵退税、缓缴税费超600亿元。营商环境更趋优化,自治区出台《以更优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行动方案》(3.0方案),压减办事时限49.4%、环节20.8%、材料26.5%,“蒙速办”APP接入各类应用3636项,市场主体新增36.84万户。招商引资力度加大,自治区政府组织政企接洽66次、对接企业257家,全区引进到位资金3300多亿元;实际使用外资3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6%。
总体来看,2022年,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短期与长期、周期性与结构性矛盾相互交织引发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在特定条件下或影响内蒙古经济持续平稳运行。一是消费需求持续疲弱。3月份后,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持续处于2%以下,特别是呼包鄂等主要城市疫情封控期间,居民服务类消费大幅下降,并成为下拉消费到负增长区间的主要因素。根据中心问卷调查结果,上述城市在疫情封控的10—12月,83.3%的居民主要减少了餐饮、健身、娱乐等服务消费;10、11、12月,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分别同比下降0.3%、1.7%、1.8%。二是产业结构性矛盾尚未明显缓解。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行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超八成,高新技术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不足10%。三是发展质效仍待提高。随着“五个大起底”行动持续推进,提升资源要素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发展质效仍然较低,碳排放强度、能耗强度、单位GDP水耗仍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是惠企政策落实力度有待加大。根据中心问卷调查结果,34.3%的受调企业对当前实施的惠企政策并不知晓。五是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一方面,失业率处于高位,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达6.9%;另一方面,企业“招工难”问题突出,特别是技能型人才短缺仍是劳动力市场供给的重要难题,中心发布的《企业经营生产状况调查问卷》显示,经营困难企业中有42.5%的企业,“招工难”是其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
二、2023年发展环境
有利方面:一是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调整,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内蒙古发展的外部环境趋于改善。二是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同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保持合理充裕流动性,将推动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更好发挥带增量、优结构作用。三是随着国家优化疫情防控政策的落实,内蒙古居民服务类消费需求有望持续释放,带动消费市场恢复;加之国家着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将对内蒙古居民消费提质升级提供有利支撑。四是国家将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新能源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同时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这对内蒙古加快推进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及能源经济多元化、低碳化、高端化发展将产生利好。
不利方面:一是市场预期不明朗。2022年,较高的能源原材料购进价格致下游制造业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市场预期普遍偏弱。随着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下游行业企业市场信心或将提升。但据多家研究机构研究结果,2023年,我国大宗商品价格大概率呈高位波动态势,内蒙古下游行业盈利能力将继续维持较低水平,企业预期改善情况或将不够理想。二是终端消费与服务业完全恢复尚需时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有33.8%的受调查者选择在确认没有疫情感染风险的情况下才完全恢复接触性消费,通过对呼和浩特地区餐饮企业电话调研,截至1月中旬,小型快餐类企业上座率和营业额恢复至上年同期70%左右的水平,大型酒店仅恢复到上年同期的20%左右。同时,2022年,在居民收入增速下降情况下,全区住户存款同比增长17.7%,高于上年5.7个百分点,表明内蒙古居民消费倾向出现收缩、消费意愿下降。三是转型发展后劲有待加强。产业投资仍集中在能源、冶金等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投资比重总体偏小,转型升级后劲不足,短期内内蒙古很难在产业转型方面有较大改观。
三、对策建议
(一)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后劲
深入研究和准确领会国家政策要求,加强与国家相关部门沟通对接,争取更多重点项目纳入国家盘子。研究好、运用好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专项债券、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REITs等政策工具,建立推进重要项目协调机制,加大项目要素保障力度。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推进“十四五”重大工程建设,加大现代能源经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牧业、现代服务业、区域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项目建设力度。强化部门在项目储备、筛选、编报等环节的协调联动,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专项债项目包装和发行进行指导,推动更多项目获得专项债支持。利用好2022年财政增幅较大、政府资金较为宽裕的有利条件,科学有效发挥政府投资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支持企业加大技改、研发投资力度。
(二)促进消费恢复,拉动经济增长
因时因势优化调整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做好疫情监测预警和相关服务保障工作,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重振居民消费信心。加大对各地发放消费券、开展促销活动的奖补力度,带人气、升流量,促进餐饮、住宿、零售等行业恢复发展。以呼包鄂城市群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消费相关基础设施,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推出高品质、多元化消费场景,积极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后街经济、直播经济、品牌经济和夜间经济等。促进新型消费,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培育壮大智慧零售、智慧旅游、智慧医疗健康等消费新业态,积极拓展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新模式。将提高居民收入作为促进消费提质升级的根本与关键,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持续推进高校毕业生、技能型劳动者、农民工等等重点群体收入水平,同时通过政府投资项目以工代赈促进群众增收,切实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三)提振工业经济,夯实实体经济
抓住新能源历史性“风口”机遇,围绕“两个率先”“两个超过”目标,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内蒙古“绿电”外送通道建设,加快风光基地、源网荷储、风光制氢等场景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新能源外送比重和自身消纳利用水平。积极争取国家大型新能源制造业项目布局内蒙古,并给予内蒙古在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供给消纳技术体系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权限,加大储能、新材料、电网装备等领域重点项目招引力度,带动技术、人才、资金集聚,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加大技术、工艺、系统、装备等研发应用力度,推进现役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规划建设先进煤电机组,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制定和实施项目建设贴息贴费、研发投入补贴、科技贷款利息补贴、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奖励等政策,有效发挥自治区重点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作用,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促进生物制药、稀土、有色金属、农畜产品等优势特色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落实《内蒙古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估实施办法(试行)》,查找整改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并开展评估办法执行情况的跟踪反馈、后评估,及时调整完善。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思想,抓好营商环境“一把手”工程,落实优化营商环境3.0方案。将清欠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第一招”,成立工作专班,全面推进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并研究制定防止新增拖欠措施。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健全“好差评”评价、反馈、回访等工作机制,倒逼服务效能持续提升。通过入企调研、微信群信息转发、座谈培训等方式及时向企业宣传解读政策,推行政策高效兑现工作机制和政策落实日调度制度,确保各项惠企政策落实落地。营造“引得进”“留得住”人才环境,对自治区产业链建设及医疗、教育等领域急需的“高精尖缺”人才,给予薪酬补贴、安家补贴,并布局建设高品质人才社区,为其提供医疗保健、子女入学等综合服务。
(五)集约节约利用,提升发展质效
深入推进“五个大起底”行动,积极开展专项巡视整改,并在项目审批、资金使用、项目建设、土地供应等领域建立长效机制,杜绝资源要素利用低质低效、闲置浪费问题。以冶金、化工建材、煤化工等高耗能行业为重点,组织实施节能增效工程,全面开展节能诊断、能效评估和节能改造,提高重点行业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比重。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指导企业有效利用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鼓励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不断提升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健全居民用水阶梯水价、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农业用水终端计量水价等制度,通过价格杠杆促进全社会节约用水。研究出台《开发区项目准入管理办法》《开发区控制性指标准入标准》,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实现项目效益源头把控。推动园区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
(六)提高招引力度,做大产业规模
树立“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意识,把招商引资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抓手,鼓励各地因地制宜、依法依规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制定实行更加灵活有效的招商激励办法,营造招商引资浓厚氛围。绘制描清重点产业链缺链图、招商图,以头部企业、群主企业、链主企业为重点招引目标,建设缺链环节目标企业库、招商项目库,提升招商引资工作的精准度和实效性,推进“500强企业进内蒙古”活动。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搭建企业交流、银企对接、项目推荐综合招商服务平台,用好专业化招商机构、资产管理机构、基金管理机构、股权机构,综合解决项目和资金等要素问题。建立和落实专人专班、特事特办工作机制,主动高效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问题。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充分用好国内外重要展洽会平台,积极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各地蒙商商会作用,组织实施自治区重大投资促进活动和招商引资推荐会洽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