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以西南民族大学动物科学专业为例

2023-03-20熊显荣李志雄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畜牧业

熊显荣,熊 燕,李志雄,付 伟,李 键

(西南民族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

畜牧业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民族地区的基础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对保障国家的食物安全、增加农牧民的收入、推进农业的现代化、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推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作为普通高校,西南民族动物科学专业主要围绕西南民族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随着我国大学办学规模的扩大,招生范围逐步由西南地区扩大到全国各地,该校的动物科学专业从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因此,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多样化的人才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

“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是实现教育强国战略和建设一流高校的必经之路与重要举措。“双一流”建设的基础和任务是实现一流本科教育,从国家战略高度将“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作为我国未来高等教育改革和与发展方向与目标[3]。作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是其本质职能,将“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具体落实到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教学中,这是当前高校亟待推进的共同课题。畜牧兽医作为我国农学领域的主要学科之一,其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选择[4]。西南民族大学是一所拥有七十多年历史的综合性大学,秉承“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畜牧学学科重点围绕民族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努力建设在民族地区畜牧业基础和应用研究综合实力居国内领先地位并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学科。以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为起点,以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点为拐点,学院认真贯彻教育部的办学指示及西南民族大学优势学科发展规划的精神,根据畜牧学学科的特点,积极探索畜牧人才的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能服务于民族地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创业型、复合型高层次优秀畜牧兽医人才。

1 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以该校2017—2020级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为对象,共发放329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该校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第一志愿报考率较低,约17.3%(表1),大部分学生均为调剂录取生(82.7%)。由此可看出该校的动物科学专业属于“冷门专业”,与其他农业院校面临同样的难题[5]。对学生生源地统计发现,该校动物科学专业学生主要来源于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西北地区(约75.4%),而经济相对发达的东南地区生源对本专业不青睐(24.6%)。

表1 报考志愿与生源地调查

报考动机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认可度和满意度。由于该专业学生大部分为调剂录取,其对专业的认同及专业情感较低,从心理上不愿从事畜牧相关行业学习。为此,在大学学习期间,转专业的欲望强烈(图1),尤其是刚入校的低年级学生,认为动物科学专业前途渺茫而滋生转专业的想法(约30%)。随着专业课程学习的深入,对专业的认知逐渐提升,转专业意愿逐渐下降。专业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专业的了解程度。高年级的学生通过研修专业课程、与专业老师交流等渠道提高了专业的认知度和满意度。调查发现,2017和2018级学生对专业满意和很满意的约占80%(图2),而低年级的学生对专业的了解程度较低,对专业的满意度也较低(约60%)。

图1 各年级转专业意愿统计Fig.1 Statistics of willingness to change majors of all grades

图2 各年级学生对专业满意度调查Fig.2 Survey of professional satisfaction of students of all grades

经过4年的专业学习,能够投入畜牧业的发展动向和研究进展学习的学生逐渐增多,大部分学生愿意从事畜牧业岗位和畜牧学研究。对2019—2021年毕业生去向统计发现,约30%的学生考上畜牧兽医相关专业研究生,继续深造,积累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图3)。28.5%的毕业生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企业签约就业,主要从事畜牧行业的研发、养殖、销售、推广等工作。但仍有20.9%的毕业生不愿意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放弃了“喂猪放牛”的专业相关工作,从事房地产、电信、银行等相关工作。此外,毕业后回到民族地区工作的学生不足30%,大部分学生更倾向于留在一线城市发展(图3)。

图3 2017—2021年学生就业去向统计Fig.3 Statistics of students’ employment in 2017-2021

综上可知,新形势下高校畜牧兽医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①专业的认同度和了解程度低,急需加大科普与宣传力度,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专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②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均衡,低年级的学生主要是通识必修和文理平台课程,未开设与专业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影响学生对专业的了解与热情,急需调整培养方案;③人才培养质量不够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急需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多元化的社会需求;④为民族地区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弱,民族特色急需融入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及育人过程中,需全面提高为民族地区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2 构建具有特色的复合型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新体系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普通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以及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如何提高“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意识和能力等问题[6]。针对动物科学专业当下所面临的难题,该校动物科学专业通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分类指导等综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了既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又具有特色的高水平畜牧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顺应“双一流”时代的发展要求,实现高校的办学宗旨。

2.1 明确培养目标,加强社会影响力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招生并轨改革后高校的各类人才培养面临的首要问题[7]。如果完全与全国同类专业同质化竞争,不能履行“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使命,那么该校动物科学专业就失去了办学意义。相反,如果只强调民族特色而违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那么培养的学生就不能满足发达地区畜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难以向高水平一流大学方向发展。针对上述问题,经过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代畜牧业和民族地区需求深入研究和分析后,在遵循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结合高校肩负的社会责任以及该校动物科学学科长期的历史积淀,确立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有特色”的畜牧兽医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既能面向全国,又能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综合能力较强并富有创新精神的畜牧兽医复合型人才。专业知识的具体目标定位是:培养能从事畜牧业生产、教育、管理和科技研发的复合型人才,能综合应用动物营养代谢与调控、畜禽产品安全生产、畜禽遗传育种与繁殖、饲料加工、生态安全与环境控制等基本理论与技术,在确保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用最低的生产成本和最安全的组织方式生产出在质和量上都能满足人类需求的各种畜产品。

学科的社会影响力是评价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学科综合实力的直接反映,主要表现在生源质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诸多方面。为此,该学科充分利用现代媒体,通过宣传塑造学科社会形象,通过互联网及现场宣讲传播办学理念。同时,该学科高度强调内涵发展,用成功的案例和人物感动社会,用国家级项目和实验平台吸引人才,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影响大众。最终实现吸引更多优秀生源积极报考该校动物科学专业,以达到一流生源与一流培养模式的双赢“双一流”。

2.2 构建国家需求与特色的动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贯彻全面素质教育理念,构建能体现学分制下素质教育的综合性、教学内容的前沿性、知识结构的先进性、人才培养的时代性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并能服务于民族地区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该校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核心[8]。课程体系是在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建立,由通识、文理、专业和实践四大平台构成。加强以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教育为特色的普通教育,通识与文理平台包括英语、政治、计算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数、理、化等课程,以确保文理兼容,科学与修养兼备。同时,完全满足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低年级的学生开设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前沿课程,如动物科学导论、畜牧学研究进展等,便于提高低年级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与热情,稳住他们的专业思想。在注重培养动物繁殖、动物遗传育种、家畜环境卫生与牧场设计、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畜牧场经营管理以及畜、禽等动物生产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开设了牦牛学、藏鸡学、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等针对民族地区畜牧业的特色选修课程,提升学生对民族地区的了解,提高为民族地区服务的能力。

2.3 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是畜牧学专业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社会责任感和就业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9]。加强“高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动物科学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该校在四川省阿坝州民族地区建立“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究示范基地”,且与周边的龙日种畜场、辖曼种羊场等合作,共同建设可用于教学实习、科研、试验、生产、示范的民族地区畜牧业科技园区。近年来,该基地在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和为民族地区服务能力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部分学生通过暑期实践、参与科研课题研究等途径深入基地实验实践,且有部分动物科学专业本科学生在基地完成毕业论文。加强产学研合作育人,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与社会资源共享,建立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活动,通过独立完成各年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及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培养学生研究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10]。

2.4 强化育人过程,增强民族服务意识动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后主要的去向有面向全国畜牧行业就业、面向民族地区就业、自主创业、考研究生继续深造等[11]。在指导学生学习4年大学课程体系要求课程的同时,导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志向、潜力等进行分类指导,实现在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色发展。为了切实贯彻“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民族高校宗旨[12],每学年组织学生深入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的民族地区及武陵山片区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实习、科普宣传、假期支教等。孵化了“三扶四助藏彝牧区科技支农科普宣讲项目”“畜牧缘民族情、民族地区畜牧业发展状况调研百人行项目”等公益项目。促使学生了解民族地区的文化及生产实际问题,增进民族感情,提高为民族地区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在就业方面,学科点积极推动校企互动搭建共赢渠道,加强校企合作办班,探索与民族地区定向培养模式,实现企业与学校无缝对接,全方位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学院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贯彻“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思路,积极开展与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单位的合作交流。一方面,积极邀请国内外优秀科研学者与企业家来校为本科生作学术报告和专业思想教育。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牦牛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大会”“全国动物遗传育种讨论会”等学术会议。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强化培养过程,拓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民族地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畜牧专业人才。

3 新培养模式的成效

经过一系列的学生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与满意度有了显著的提升,转专业人数逐年下降(低于10%)。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就业率连续5年95%以上,考研升学率一直在30%以上,其中一半以上录取到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重点大学,升学率及985、211高校录取率均远高于该校平均水平。推免研究生每年都被国内外一流大学录取。

在新构建的畜牧兽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注重国际视野与民族情怀并举,提高了学生为民族地区服务的意识和能力。2017—2021年培养的80余名来自西藏、新疆、宁夏等民族地区的学生,毕业后全部都回到生源地工作,真正成为民族地区“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据统计,在青藏高原地区从事畜牧行业的科研、教学、生产的人员中,毕业于该校的人员占30%以上,其中在四川省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的人员中占70%以上。为了进一步适应和满足民族地区畜牧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还为甘孜藏族自治州开办定向订单动物科学本科班,落实差异化民族政策,开展针对性人才培养服务。

坚持立德树人,发挥学科优势与特色,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教育创新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动物科学专业先后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10)、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2014)、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2019)、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等。此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升。2017—2021年,本科生完成了大学生创新项目国家级8项、省级项目11项、校级项目22项,以本专业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43篇论文,其中有30篇发表在核心期刊。本科生参加全国动物科学技能大赛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三等奖4项。

4 结语

在适应新时期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畜牧兽医科技人才需求的背景下,西南民族大学结合自身办学特色,推进“以本为本”的办学理念,探索了一条如何立足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畜牧业发展的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该校的办学经验来看,高校应立足办学特色,从畜牧业发展出发,准确把握当前畜牧业领域的发展方向,建立健全畜牧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的与时代相适应的培养体系,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发展,以满足当下畜牧业发展的需求,加快实现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与特色化办学目标,并向国家一流大学及世界一流大学靠拢。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