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种业上市公司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2023-03-16于冠鑫崔丙群

中国种业 2023年3期
关键词:低度种业创新能力

于冠鑫 崔丙群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泰安 271018)

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如何推进种业科技革命,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构建现代种业自主创新体系,已成为种业振兴背景下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首要解决的重要议题。种业上市公司作为种业的龙头企业,是种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代表着种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尽管我国种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与国际龙头种企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行业科技创新水平不强、种企核心竞争力不足。通过对种业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现阶段下中国种业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发现其创新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企业的综合创新能力。

目前,国内针对种业上市公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的财务绩效、资本结构、内部管理等方面。例如纪孟君等[1]通过熵权TOPSIS 对种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和研发创新能力进行经营绩效评价。刘虹燕等[2]运用超效率DEA 和Malmquist 指数模型对中国种业上市公司生产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造成企业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其次为企业管理水平较低;刘进涛等[3]基于熵值法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研究表明,企业经营业绩分化明显,上市公司间偿债能力差异较大,建议通过控制资产负债率和速动比率来提升企业经营业绩;倪冰莉[4]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企业生产效率进行评价,发现规模效率低下是影响综合效率的关键因素;郭晓玲等[5]运用因子分析法从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和偿债能力构建指标体系,横向评价敦煌种业财务绩效。

有关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文献较多,为本文在评价指标的建立、评价方法的选取上提供了参考。孙立新等[6]等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中国上市涉农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发现中国涉农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呈现上涨的趋势,但是仍处于中下游水平,农业领域缺乏科技领军人物。钱政成等[7]针对山东省44 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创新投入产出转化效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王丹等[8]对省际间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我国省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但总体创新能力偏低。林友华[9]采用定性的方法论述了科技成果评价对于提升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冷波等[10]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创新指标评价体系,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农业科技企业集群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企业集群需要进一步提升创新水平。现有针对种业上市公司创新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一,缺少以种业企业为研究对象的评价,因种业相关数据难以获取,所获得的结果往往比较片面;第二,评估指标体系单一,依据企业建立的创新评价体系,要么仅仅评价企业研发投入忽略研发产出,要么单方面以专利产出为指标进行评价;第三,缺乏对评价结果的进一步思考,以往文献仅仅局限于对创新进行评价,却忽略了对阻碍创新因素的探究,使给出的建议针对性较差。基于此,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搜集中国上市种子企业宏观数据。选取以隆平高科为代表的30 家A 股种业上市公司,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2 个维度选取10 个二级指标,使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种业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30 家企业进行聚类分析并利用障碍度模型分析阻碍企业创新发展的因素,通过对实证结果进行讨论分析,从而给出合理化建议。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以A 股种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选取2021 年度以隆平高科为代表的30 家企业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极个别离散型缺失数据采取平均值的方法进行补齐,对连续型数据的缺失采用回归估计法补齐,使得到的结果能最大限度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本文数据来源于各企业2021 年年度报告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

1.2 研究方法

1.2.1 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法可以将各种相互重叠、相互关联的数据进行降维,使得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公因子可以反映出所有的原始变量。因子分析法排除了主观因素,使评估结果更具科学性,其公式如下。

1.2.2 障碍度模型种业上市公司关键障碍因子诊断方法如下:用因子贡献度Fi表示单一指标对总目标(创新能力)的贡献大。Ri表示第i 个指标所属的分类指标权重,Wi是i 的二级指标权重,Ii为指标偏离度,即单项指标评估值与100%之差,Xi为单项指标的标准化值,Yi为障碍度得分。具体公式如下[11]。

1.3 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参考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从创新投入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2 个维度选取10 个二级指标变量,具体指标及其解释见表1。

表1 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 实证分析

2.1 因子分析首先利用SPSS 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Z-score 法标准化处理,然后对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Alpha 系数越接近于1,表明所选数据可靠性越强,所得到的结果越准确。由表2 可知,Alpha 系数为0.837(>0.5),证明所选数据可靠性比较强,可用于进行数据分析。

表2 可靠性统计

进行因子分析前需要对数据进行KMO 检验和Bartlett′s 球形检验。KMO 值越接近于1,证明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Bartlett′s 球形检验显著性越小,表明越适合进行因子分析。KMO 检验和Bartlett′s 球形检验结果见表3。

表3 KMO 和巴特利特检验

由表3 可知,KMO 值0.818>0.6,Bartlett′s 球形检验的显著性<0.001,说明10 个指标间的相关性较强,适用因子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特征值>1为依据提取3 个公因子,因子分析的总方差结果见表4,采用最大方差法变换坐标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结果见表5。

表4 总方差解释

表5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

将10 项指标进行分类,最终结果如下。

(1)公因子F1。在公因子F1中,变量研发总费用X1和研发人员规模X3的因子载荷量达到了0.9以上,表明这2 个指标对F1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公因子F1可以衡量企业的研发投入情况。

(2)公因子F2。在公因子F2中,主营业务收入X6和无形资产X9的因子载荷量较大,表明公因子F2可以衡量企业研发产出的规模情况。

(3)公因子F3。在公因子F3中,无形资产增长率X10的因子载荷量最大,且变量为相对值,表明公因子F3可以衡量企业研发产出的相对情况。

(4)因子得分与排名。由表6 可以计算出3 个公因子的得分情况,计算公式如下。

2.2 聚类分析基于因子分析结果对种业上市公司综合得分情况进行聚类分析。对各企业进行聚类,最终得到聚类图(图1),将30 个企业分为3 类,分别为高度创新类、中度创新类和低度创新类。分类得到如下结果:28 家企业属于低度创新类、1 家企业属于中度创新类、1 家企业属于高度创新类。

图1 30 家种业上市公司聚类图

2.3 障碍因子分析为了探索我国30 家种子企业创新发展的阻碍因素,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科学评估,以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运用SPSSPRO 软件对阻碍我国种业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从表8 可知,阻碍低度、中度、高度创新水平3 类种子企业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专利数量、研发人员规模、研究生以上职工规模、政府补贴、研发费用。影响低度、中度、高度创新水平3 类种子企业的前4 位障碍因素所占的比重分别为46.100%、50.065%、44.594%,说明排名前4 位的障碍因素对于种业上市公司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制约3 类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都为专利数量,这表明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企业专利的质量,增加专利的数量是种业上市公司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

表8 3 类种业上市公司排名前4 位的障碍因素所占比重

2.4 结果分析由分析的结果可知,创新能力达到高度水平的企业仅有1 家,综合得分为3.456,远高于其他企业,从研发投入的角度来看,这家企业的投入规模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从研发产出的角度来看,由于企业的研发投入较多,因此研发产出总量也较大。阻碍该企业的主要因素为专利数量,说明企业的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

中度创新水平的企业仅有1 家,就研发投入而言,并不存在优势,甚至处于下游水平,但是其研发产出得分为0.141,这明显优于其他企业。目前阻碍企业发展的因素主要为专利数量和政府补贴。由此可见,若这家企业加大研发的投入规模,则创新水平必然会上升一个层次。

从得分来看,处于低度创新水平的企业最多。这部分企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研发投入不足,一类是研发产出效率较低。在所研究的企业中存在研发投入得分很高而研发产出水平却处于下游的情况,以至于研发投入和产出极不对称。当产出效率普遍较低时,创新投资相对较少是造成企业创新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而在高产出效率条件下,研发投入的得分则相对偏低,这是由于公司的创新投资规模与其经营规模不相适应所致。总体来看,我国种子公司的研发投入不足,其影响因素为研发费用、研发人员、政府补贴等。因此,对于处于低度创新水平的企业来说,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产出效率。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对30 家种业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种业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根据本文聚类分析的结果,90%的企业处于低度创新水平阶段,从主因子和综合得分来看,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因素主要为研发投入不足。二是研发投入对于研发产出具有关键性作用,根据因子分析所得到的总方差解释,公因子F1旋转后的累计贡献率达到49.263%,而创新能力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大不断提高,且研发投入越多创新水平提升越快,因此二者为正相关关系,表明研发投入对创新能力起到关键性作用。三是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率较低,根据公因子得分情况,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得分较高,而研发产出得分却处于下游水平,由于研发投入是提升创新水平的主导因素,虽然这些企业的创新能力排名靠前,在提升企业创新效率方面还有较大进步空间。四是阻碍高度创新类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专利数量、研发费用、政府补贴、研发人员规模等;阻碍中度创新类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专利数量、政府补贴、研究生以上职工规模以及研发费用等;制约低度创新类企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专利数量、研发人员规模、研发费用以及政府补贴等。

3.2 建议针对种业上市公司整体产出水平较低的情况,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是企业需要加大创新研发投入。种业上市公司应摒弃传统发展理念,重视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企业需要注重产品创新升级,完善生产线和供应链,对技术和管理同时创新。关键是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率。二是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评估制度,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经营水平;政府要增加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强对假冒商标侵权的法律制裁。要制定完善的专利激励机制,增加对专利申请的支持力度,并引导企业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力度。三是要吸引和培育具有创新性的高水平研发人才。在企业创新中,研发人才是最重要的驱动因素。要与高校密切合作,制订具有特色的人才引进计划,使高校成为企业的人才储备库。在人才培养方面,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进行差异化的训练,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猜你喜欢

低度种业创新能力
青少年中低度近视控制中低浓度阿托品和角膜塑形镜的联合应用效果
中药日钟阴阳方控制低度青少年近视的效果分析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LEEP治疗中老年妇女宫颈上皮内低度瘤样病变疗效初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