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直径超深竖井基岩段中深孔爆破参数优化及应用

2023-03-15李芹涛李明辉杨建明

黄金 2023年2期
关键词:孔底雷管孔口

李芹涛,李明辉,杨建明,周 阳,杨 乙

(莱州汇金矿业投资有限公司)

引 言

随着浅部资源的日渐枯竭,国内外金属矿山陆续进入深部开采。竖井井筒作为整个矿井的咽喉,是深部资源与地面连接的唯一通道,其安全高效的建设在矿山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竖井掘进主要采用中深孔爆破法。与浅部岩层不同,深部岩层存在地应力大、地层岩温高、涌水量大等恶劣地质环境,给深竖井安全高效建设带来一系列挑战。

国内外学者从理论、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等角度对深部岩层爆破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白羽等[1]通过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不同地应力条件对双孔爆破的影响。付玉华等[2]考虑深部高地应力对光面爆破效果的影响,提出了爆破参数确定的计算方法。杨建华等[3]采用SPH-FEM耦合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深部地应力场对岩石爆破开裂范围、裂纹开裂速度及爆炸地震波能量的影响。赵建平等[4]采用隐-显式序列算法,综合分析了深部高地应力下埋深、侧压系数、炮孔间距对爆破损伤规律的影响。LU等[5]研究了高应力场对爆炸后裂纹形成规律的影响。戴俊等[6]研究发现高地应力环境下应减小炮孔间距。陈迎军等[7-11]结合实际矿山建设,研究了深竖井成井中钻孔机具、起爆方式、爆破参数、装药结构、掏槽形式等因素对爆破效果的影响。

综上研究成果发现,光面爆破成井技术在竖井掘进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大部分爆破参数设计没有考虑深部地应力影响,导致炮孔利用率低、井壁成形质量差,间接导致施工效率低。本文以山东某金矿副井掘进为工程背景,研究采用中深孔爆破法形成大直径超深竖井,结合现场施工出现的矸石块度大、超挖严重等现象,进行了起爆方式、雷管类型和周边孔设计等爆破参数设计优化,确保了大直径深竖井顺利掘进。

1 工程概况

该金矿位于山东省莱州市金城镇与朱桥镇境内,极值地理坐标为东经120°04′28″~120°05′58″,北纬37°22′31″~37°24′46″,面积6.65 km2。矿区所在区域地形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地势平缓。矿区的东及东南部是以剥蚀作用为主的丘陵区,分布面积20 km2,西北部为山前冲积平原,分布面积22 km2。该区域濒临渤海,为海洋和内陆特征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历年平均气温12.5 ℃(-17 ℃~38.9 ℃),平均年降雨量为595.77 mm。区域内有朱桥河和滚龙河从矿区西南部和中部通过,在矿区西部汇集。

该金矿采用“一主一副两风井”方式开拓,其在建副井井口标高18.5 m,井底标高-1 450.5 m,井深1 469.0 m,净断面直径为8.2 m,断面面积为4条在建竖井中最大的,在掘进钻爆中遇到工程问题也尤为凸显。本文以副井层位800~1 000 m段掘进为例,分析深部地质环境对爆破参数的影响,并将爆破优化参数成功应用于现场。

2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2.1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工勘地质资料,67.47~1 122.90 m(厚度1 055.43 m)岩层岩石为变辉长岩、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岩石呈灰绿色,鳞片-柱粒状、纤状变晶结构,条带状、块状构造;主要由角闪石、长石、高岭土、绿泥石等矿物组成。岩体坚硬完整,整体上裂隙不发育,岩石普氏硬度系数f平均值为6.49,岩体质量等级为Ⅱ类,整体结构,岩体的稳定性好。

67.47~1 122.90 m岩层线裂隙率3~7条/m,夹角以与岩芯轴呈35°~45°和65°~75° 2组为主,裂面平直光滑,附着少量碳酸盐,伴有绿泥石等蚀变矿物充填,弱富水性。岩芯以长柱状、柱状为主,少量呈块状、碎块状,RQD值平均为78 %,岩石为坚硬岩。878.40~881.00 m岩层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见表1。

表1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2.2 工程水文条件

根据工勘地质资料,67.47~1 209.60 m岩层为上下盘弱含水层,位于基岩风化裂隙弱含水层之下。该层的透水性、富水性随裂隙发育程度有较大变化,富水性不均匀特点显著。岩层的地质年代久远,经历了多次构造变动,裂隙比较发育,但多为扭性、压扭性裂隙,裂隙闭合,连通性较差。因此,含水层的总体透水性、富水性弱,最大单位涌水量0.032 471 L/s·m,渗透系数0.001 974 79 m/d,属弱富水含水层。

该含水层与上覆基岩风化带弱富水含水层呈过渡关系,地下水水位埋深也与上覆含水层相同,属潜水,略具微承压性,水位埋深19.80 m,地下水主要接受风化裂隙含水层的补给,受所处地形地貌、含水层透水性、富水性等条件控制,自然条件下循环速度很慢,地下水的水质一般,矿化度1.26 g/L,水化学类型ClHCO3·SO4—Na·Mg。

3 初始爆破掘进设计及存在问题

3.1 初始爆破掘进设计

副井掘进凿孔采用的机械设备为YSJZ6.12型液压伞钻,配B32中空六角钢、长5.7 m钎杆,直径55 mm柱齿合金钻头钻孔,二阶直孔掏槽。爆破采用2#岩石卷装乳化炸药,高强塑料袋装药卷、药卷直径42~45 mm、药卷长度400~500 mm,毫秒非电雷管引爆、磁电雷管起爆,全断面光面控制爆破。

炮孔布置:同心圆布置,辅助掏槽孔5个,掏槽孔13个,辅助孔14个,崩落孔69个,周边孔63个,总计164个,采用大并联方式连线。预期爆破效率为87 %,每循环工作面进尺4.5 m,原岩炸药消耗量2.505 kg/m3,井筒炸药消耗量169.60 kg/m。初始爆破参数见表2,基岩段炮孔初始布置见图1。

表2 初始爆破参数

图1 基岩段炮孔初始布置示意图

3.2 存在问题

采用初始爆破掘进设计参数进行爆破时发现,爆破后矸石块度大、周边出现超欠挖等现象,这主要是由于:

1)矸石块度大,主要与炸药的引爆位置和传爆方向密切相关。初始爆破设计采用连续正向装药,孔口起爆方式引爆,其孔口起爆时破碎岩块在较短时间内到达孔口,导致大量爆炸冲击能在空气中转化为冲击波而损失。而且爆炸冲击波向孔底传爆时,受膨胀波影响,使得爆炸冲击能迅速衰减,孔内压力快速下降。其次,采用半秒延期导爆管雷管爆破,爆破间隔较长,即第一排药包爆炸完成后第二排药包才开始爆破,在这期间第一排药包产生的爆轰物动能部分用于孔壁做功损失,减小了与第二排药包所产生爆轰物间的碰撞能量,进而降低二次破碎效果。初始爆破参数爆破后效果见图2。

图2 初始爆破参数爆破后效果

2)超挖严重。初始爆破参数爆破后超挖系数统计见图3,根据数据统计工程,平均超挖系数超过1.6,其周边孔设计是主要影响因素。由于在竖井掘进期,井筒掘砌施工为井壁连续浇筑,即每模掘进结束后便进行井壁浇筑,滑动模板紧随工作面,导致伞钻作业空间受限。初始设计周边孔炮孔中心线与工作面垂直线间的倾角为89°,而实际周边孔最大倾角为88°,孔口圈径9.1 m,孔底圈径9.5 m,此时孔底已超出掘进断面轮廓线300 mm,导致超挖较大。

图3 初始爆破参数爆破后超挖系数统计

4 爆破参数优化及应用

4.1 起爆方式

与孔口起爆不同,孔底起爆冲击波向孔口传播时,受孔壁和装药的束缚,使得爆轰碎岩不能向四周飞散,而将大量的爆炸冲击能用于周边岩块做功。同时在爆轰波后会形成一个高压区,直至传播到孔口,这可以大大降低爆炸冲击波衰减,致使孔压下降缓慢,高压持续时间长,为此将孔口起爆改为孔底起爆。同时将半秒延期雷管更换为毫秒延期雷管,由于毫秒延期雷管起爆间隔时间短,连续起爆可使岩石受到叠加振动[12-14],岩石易于破裂,可以有效改善爆炸冲击能作用于邻段炮孔现象。

4.2 “双周边孔”爆破

根据现场工作面条件,伞钻最大作业角度为88°,将周边孔孔底放在掘进断面轮廓线上会导致掘进段上半部欠挖较多。因此对周边孔进行优化,在上半部欠挖位置,新增1圈炮孔,从而由单周边孔改为“双周边孔”,即最外圈周边孔钻浅孔,孔底落在井筒掘进轮廓线上,爆破上部;内圈周边孔全段高钻进,孔底落在井筒掘进直径的轮廓线上,爆破底部。“双周边孔”炮孔布置剖面见图4。

图4 “双周边孔”炮孔布置剖面示意图

由于周边孔炮孔间距的布设直接影响光面爆破的效果,因此对周边孔炮孔间距重新进行了计算。根据爆破施工工程经验,炮孔间距一般为炮孔直径的10~15倍,即:

E=(10~15)dp

(1)

式中:E为周边孔炮孔间距(mm);dp为炮孔直径(mm),取55 mm。考虑岩体整体结构,稳定性好,且较为坚固,式(1)中常数宜取较小值。

根据现场试验,统计超挖系数和查看半孔率发现,周边孔炮孔间距取值为11~12倍的炮孔直径时,可以明显改善超挖现象,其超挖系数基本稳定在1.3左右。最终确定次外圈炮孔间距599 mm,最外圈炮孔间距642 mm,双圈周边孔倾角84°,设计炮孔布置见图5。

图5 优化后炮孔平面布置示意图

爆破参数优化后超挖情况和岩石块度施工效果见图6和图7。从图6、图7可以看出:采用“双周边孔”控制爆破后,半孔率90 %,有效控制了井筒周边超欠挖,且块度大小适中,有效提高了井筒的成形质量和施工效率。

图6 设计优化后井壁爆破效果

图7 设计优化后破碎岩石块度

5 结 论

1)施工现场爆破效果表明,孔底起爆优于孔口起爆,孔底起爆充分利用了炸药的能量,有利于克服孔底岩石的夹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正向爆破造成的邻近炮孔的“挤死”或“带炮”现象,提高岩石爆破的破碎率。

2)利用毫秒雷管连续起爆,在短微差时间内使爆破能量迅速释放,可使岩石受到叠加振动,岩石易于破裂,因此爆下的岩石量多块度小。这既可以提高爆破效果,又可以减少爆破地震效应、冲击波和飞石危害。

3)当井筒掘进采用中深孔爆破配合大段高模板砌壁时,可利用“双周边孔”爆破技术,能有效解决由于伞钻不能以较大的垂向角度钻周边孔,以致于爆破后形成模板位置下欠挖而孔底超挖的问题。

猜你喜欢

孔底雷管孔口
孔口管锚固技术在穿江工程中的应用
一种筒类零件孔口去毛刺工具
逆作法孔口边梁内力计算
电子雷管在矿业工程爆破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数值模拟的上向扇形孔孔底距优选研究
浅谈内孔孔底精整创新技术
冲击成孔灌注桩桩底零沉渣施工方法
基于炸药力和余容的引信中雷管爆炸气体压力计算
煤层钻孔孔口除尘装置设计
导爆管雷管网络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