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下散养鸡霉菌性肺炎的防治*

2023-03-14曹洪志李成贤吴玉疆胡皓

家禽科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霉菌性病鸡霉菌

曹洪志,李成贤**,吴玉疆,胡皓

(1.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3;2.宜宾市畜牧产业发展中心,四川 宜宾 644001;3.宜宾留诚养殖专业合作社,四川 宜宾 644003)

当前,林下养鸡已是农村适度规模散养户常用的一种养殖模式,它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林下资源,而且能增加林地的经济效益。林下养鸡,品种主要以土鸡为主,饲养周期相对较长,肉质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然而,由于一些养殖户饲养管理不当,每年春秋季很多雏鸡都会出现呼吸道疾病,其中以霉菌性肺炎为主,该病传染性快,发病率、死亡率高,给养禽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笔者长期从事农村林下养鸡的技术指导工作,对本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及防治方法有比较详细的了解,撰写此文为广大农村林下散养户提供一些技术参考。

1 发病原因

1.1 饲料霉变

饲料霉变是引起霉菌性肺炎的主要原因。四川气候类型属于盆地气候,夏天雨水较多,天气闷热潮湿,当地玉米、麦类等农作物含水量较高(>16%),且气候条件也非常适合霉菌生长,容易导致饲料发霉变质。青霉菌属、曲霉菌属及镰刀菌属是引起麦类、玉米、稻谷等饲料原料霉变的主要真菌,其中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危害最严重,能够影响畜禽对糖类、脂类及蛋白质的代谢,影响畜禽特异性免疫功能,最终降低动物抗病力[1]。鸡采食了受霉菌污染的饲料,就会发生霉菌性肺炎。有研究表明:若10%左右的饲料出现霉变,肉鸡采食后极易出现白痢或呼吸困难等情况,鸡群的健康水平及抗病能力降低;若40%的饲料出现霉变,则会对肉鸡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干扰,导致其生长受限或停滞,甚至死亡[2-3]。

1.2 饲养管理不当

鸡舍卫生条件差,如圈舍内过于杂乱,鸡群粪便没有及时清理,平时消毒不彻底;鸡舍湿度过大,鸡群密度过大,通风较差;一次饲喂的饲料过多,剩余的残渣清理不及时而发霉;购入的饲料存储不当,储存期过长而发霉变质等,容易诱发鸡发生霉菌性肺炎。其中,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和鸡舍内粪便不及时清理是引起霉菌性肺炎最主要的原因,需要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

2 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

2.1 初期表现

鸡群生长性能降低,均匀度差,精神不振,粪便有时变稀,部分鸡群出现大肠杆菌和支原体混合感染的症状。病理解剖发现心脏、肝脏表面有灰白色纤维素样渗出物覆盖,俗称“包心包肝”;有的肝脏颜色变黄,肾脏肿大;有时眼睛瞬膜上会出现霉菌斑;少部分鸡群上呼吸道出现炎症或者有少量粘液,肺部以及气囊会出现很小的霉菌斑。

2.2 中期表现

鸡群出现很明显的呼吸道症状,晚上可听见鸡群异常叫声(养殖户俗称“青蛙叫”)以及打喷嚏、咳嗽等;部分病鸡出现明显的肿脸、肿头现象。鸡群一天的死亡率一般在0.3%~4%左右。剖解病鸡发现严重的包心包肝变化,肝脏上面有时候会出现霉菌结节,肺部出现轻微的黄色结节,肺部气囊出现明显结节,如果继发大肠杆菌或者支原体感染还会出现严重的气囊炎,部分病鸡气管等上呼吸道有出血病变。

2.3 后期表现

后期因霉菌感染使鸡群抵抗力下降,鸡群容易发生传染性支气管炎和温和型流感。临床表现主要是鸡群呼吸道问题严重,怪叫声增多,张口呼吸增多;病鸡肿眼增多,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有时粪便出现黄白痢,死亡率增高至2%~40%。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肺部细支气管堵塞(图1),肺部出现明显淡黄色的点状结节,上呼吸道弥漫性出血;部分鸡腺胃肿大、腺胃乳头出血,肾脏肿大,肝脏有霉菌结节(图2);脸部皮下水肿,内有黄色干酪物(图3)。

图1 鸡肺部细支气管堵塞(肺部白点)(详见附录彩图)

图2 肝脏出现霉菌结节(详见附录彩图)

图3 鸡脸部肿大,内部有干酪样渗出(详见附录彩图)

3 防治措施

3.1 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环境管理,保持舍内干燥、温湿度适宜,注意舍内通风与保暖的关系,合理控制鸡群密度,勤换垫料防止霉变,及时清理粪便,做好舍内外消毒工作。

3.2 加强饲料管理

3.2.1 饲喂优质全价饲料 对于已经出现临床症状的鸡群,应立即停止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改换新鲜优质、存贮良好的饲料;同时清洗干净饲喂用具,并彻底消毒。日常定期冲洗料槽和水槽,避免饲料存积于槽底被水浸泡后再度发霉[4]。

3.2.2 加强饲料储存,防止霉变 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在收割时一定要晒干,确保水分含量不高于11.5%,否则容易出现游离水,有利于霉菌的生长。购买的饲料原料最好进行霉菌毒素检测以保证饲料原料的安全。此外,饲料仓库要确保通风良好、干燥、不受潮;贮存饲料的袋子应设为内外两层,内层为封闭的塑料袋。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在贮存过程中一定要随时检查仓库的温度、湿度,避免高温高湿环境,仓库温度最好控制在25 ℃左右,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饲料中可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目前市售的霉菌毒素吸附剂种类较多,有活性炭类、铝硅酸盐类(包括沸石、蒙脱石、硅藻土、高岭土)等,多属物理吸附。郭凤杰等[5]报道按0.5~2 kg/吨饲料添加霉可吸,可较好地吸附饲料中的霉菌毒素。霉可吸的主要成分为酯化的葡甘露聚糖(EGM),是从酵母细胞中提取的功能性碳水化合物,对多种霉菌毒素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且一旦吸附不易解离,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广谱、有机物类霉菌毒素吸附剂。另外,对霉变程度不严重的玉米等粮食作物,肖佐奎等[6]建议可先将玉米等粮食作物粉碎后用清水浸泡,料水比按1:3 反复换水,直到浸泡水呈无色为止,之后再与预混料混合使用,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B,以增强肝脏解毒机能;减少日粮中玉米用量,用1%~5%的植物脂肪或固体磷脂来补充不足部分的能量,以降低鸡群中毒的机会。霉变严重的饲料严禁饲喂。

3.3 重视防治

本病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保证圈舍通风良好,及时消毒,降低饲养密度;同时保证饲料及饮水卫生,饲料中使用脱霉剂。治疗该病的用药方案推荐:8~15 日龄的雏鸡,可用制霉菌素拌料,1 片/kg 饲料,连喂5~7 d ;或用甘草+氟苯尼考+多西环素饮水,连用3~5 d,对防止雏鸡霉菌性肺炎有良好效果。有研究报道中西药结合治疗效果较好[7]:首先用1:(2 000~3 000)的硫酸铜溶液饮水,连用3 d,然后改为中药治疗,用鱼腥草90 g、蒲公英45 g、筋骨草25 g、桔梗5 g、山海螺40 g,加水煎汁供100 只雏鸡饮用1~2 d,服用中药3 d 后死亡基本停止,采食逐渐恢复正常,精神明显好转,为巩固治疗效果需继续服用中药5 d。

对于没有发病的鸡群,立即进行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 亚型)三联油苗紧急免疫接种。一旦疾病发展到中期,要加强通风,将发病鸡单独隔离,及时使用植物血凝素或者干扰素这一类药物,同时使用抗霉菌的药物以及常规的抗菌药物。如果疾病发展至后期,则没有太大治疗价值,建议淘汰病鸡。健康鸡群做好饲养管理与卫生消毒,并且紧急免疫。

4 小结

鸡霉菌性肺炎多发生于雏鸡阶段,呈急性群发态势,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日常饲养中要以预防为主。减少本病发生的关键措施:①合理贮存饲料,饲喂优质安全饲料,避免饲料发霉变质,可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降低本病的发病风险;②保证圈舍环境卫生,勤换垫料,定期消毒。如果鸡群发病,应仔细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霉菌性病鸡霉菌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霉菌性阴道炎咨询案例剖析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霉菌性阴道炎咨询案例剖析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蛋鸡得了疲劳症咋办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霉菌的新朋友—地衣
地衣和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