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鼻—鼻窦炎内窥镜手术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3-03-14王丹凤吕建刚姬光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5期
关键词:术腔乳突鼻息肉

王丹凤 吕建刚 姬光辉 孙 岚

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 450000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鼻腔及鼻窦的慢性炎性疾病,据相关资料显示[1],CRS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0%。针对该病临床多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操作方便,对鼻窦解剖结构损伤较小,有利于术后鼻腔及鼻窦功能恢复,但部分患者术后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2]。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是CRS患者内窥镜手术后并发症之一,相关资料显示[3],鼻内窥镜术后OME的发生率可达到5%~55%,OME患者主要表现为中耳积液与听力下降,该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致患者出现永久性听力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需引起高度重视[4]。目前关于CRS患者内窥镜手术后并发OME的病因及系统化报道较少,需进一步探讨,而探讨CRS患者内窥镜手术后并发OME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防治对策,从而降低CRS患者内窥镜手术后OME的发生率,改善预后。鉴于此,本文中特对218例CR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内窥镜手术后并发OME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对CRS患者治疗期间进行防控建议,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医院2016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218例行CRS内窥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其中男121例、女97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35.86±5.73)岁;病程1~25年,平均病程(9.35±1.47)年;非息肉性CRS患者173例,息肉性CRS患者45例;海口分型:Ⅰ型82例,Ⅱ型94例,Ⅲ型42例;上额窦炎98例(单侧75例,双侧23例),筛窦炎69例(单侧53例,双侧16例),蝶窦炎51例(单侧40例,双侧11例);咽鼓管功能鼓室导抗图分布:A型189例,As型10例,Cs型19例,合并吸烟史46例,酗酒史39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局部麻醉。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①经诊断为CRS的成年患者[5];②均进行内窥镜手术治疗且有完整的临床资料者;③本人或家属同意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者。(2)排除标准:①主动放弃治疗者;②转至上级医院接受治疗者;③伴有神经或认知功能障碍者;④伴有肿瘤、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者;⑤免疫系统缺陷者;⑥严重感染、出血者;⑦自然失访者。

1.3 方法 OME的判断方法[6]:(1)听力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并伴有耳鸣、耳堵;(2)耳镜检查显示鼓气时鼓膜活动差,鼓膜上有发丝样液平线或见鼓膜增厚呈油纸样;(3)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耳聋或混合性耳聋,声阻抗股室压图呈B型或C型。将出现上述症状≥2项者记为并发OME。CRS内窥镜手术后并发OME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总结可能影响CRS内窥镜手术后并发OME的危险因素,具体如下:性别、年龄、病程、伴有变应性鼻炎病史、哮喘史、吸烟史(将吸烟指数>150支年者记为有吸烟史)、酗酒史(将每周饮酒>1次,持续饮酒时间>6个月者记为有酗酒史)、反复呼吸道感染、乳突气化不良、鼻息肉、术前长时间应用鼻减充血剂、术后定期术腔清理、术后应用鼻内糖皮质激素、术后应用抗生素、术后应用黏液稀化剂等,将上述可能危险因素设为自变量,将CRS内窥镜手术后并发OME情况作为因变量,分析其危险因素。

1.4 观察指标 (1)统计CRS内窥镜手术后并发OME的情况;(2)对比发生者和未发生者可能危险因素的构成比;(3)统计CRS内窥镜手术后并发OME的危险因素及其危险系数。

1.5 统计学方法 将SPSS20.0软件作为统计学工具,计数资料以n(%)描述,行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RS内窥镜手术后并发OME的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RS内窥镜手术后并发OME的情况 本组218例CRS内窥镜手术患者术后3个月内共有16例并发OME(14例患者为单侧耳,2例患者为双侧耳),发生率为7.34%(16/218),其余202例CRS内窥镜手术患者未并发OME。

2.2 并发OME的发生者和未发生者可能危险因素的构成比对比 本组发生者与未发生者性别、年龄、CRS病程、吸烟史、酗酒史、伴有哮喘史分布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者伴有变应性鼻炎病史、反复呼吸道感染、乳突气化不良、鼻息肉、术前长时间应用鼻减充血剂构成比均高于未发生者(P<0.05),术后定期术腔清理、术后应用鼻内糖皮质激素、术后应用抗生素、术后应用黏液稀化剂构成比均低于未发生者(P<0.05),见表1。

表1 发生者和未发生者可能危险因素的构成比对比[n(%)]

2.3 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CRS内窥镜手术后并发OME情况作为因变量(未发生=0,发生=1),以影响CRS内窥镜手术后并发OME的独立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对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素(伴有变应性鼻炎病史、反复呼吸道感染、乳突气化不良、鼻息肉、术前长时间应用鼻减充血剂、术后定期术腔清理、术后应用鼻内糖皮质激素、术后应用抗生素、术后应用黏液稀化剂)进行赋值,见表2。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伴有变应性鼻炎病史、反复呼吸道感染、乳突气化不良、鼻息肉、术前长时间应用鼻减充血剂均是CRS内窥镜手术后并发OM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定期术腔清理、术后应用鼻内糖皮质激素、术后应用抗生素、术后应用黏液稀化剂均是其保护因素(P<0.05),见表3。

表2 自变量赋值

表3 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CRS内窥镜手术后并发OME现状及探讨危险因素的必要性 OME是CRS患者内窥镜手术后并发症之一,多种因素会导致OME的发生。本文中,218例CRS患者中OME的发生率为7.34%,低于既往报道[7],可能是因为医院接受的CRS患者治疗状况、患者身体状况、疾病情况等不同导致。同时也证实CRS患者内窥镜手术后并发OME的风险较高,肯定了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分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2 危险因素分析 在本研究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中显示,伴有变应性鼻炎病史、反复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乳突气化不良、鼻息肉、术前长时间应用鼻减充血剂均是CRS内窥镜手术后并发OME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报道证实合并腺样体肥大、乳突气化不良、鼻息肉等均可增加CRS患者内窥镜手术后OME的发生风险[8],与本文报道相符。结合既往相关报道,分析本文结果中的危险因素,增加CRS内窥镜手术后并发OME的原因为:变应性鼻炎患者鼻腔黏膜长高反应状态,造成黏膜肿胀或者渗出,分泌物增多,局部产生炎性介质,导致咽鼓管狭窄、阻塞,进而导致中耳负压,引发OME。反复呼吸道感染引起黏液纤毛运输系统的渗出导致病原菌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造成感染,导致咽鼓管阻塞[9-10]。

3.3 保护因素分析 本文结果还显示,术后定期术腔清理、术后应用鼻内糖皮质激素、术后应用抗生素、术后应用黏液稀化剂均是CRS内窥镜手术后并发OME的保护因素,术后定期术腔清理、术后应用抗生素可降低CRS患者OME的发生。术后定期通过术腔清理囊泡、小息肉、肉芽、纤维素性粘连病变组织,使咽鼓管通气引流通畅,有助于降低OME的发生率。术后应用鼻内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抑制细菌繁殖,有利于减轻水肿,减少分泌物,促进术后愈合,降低术后OME的发生风险。术后应用抗生素可有效抑制病毒、细菌增生、繁殖,降低术后感染概率,有利于减少OME的发生。

3.4 防控建议 根据本文结果,结合既往相关报道,制定控制CRS内窥镜手术后并发OME的措施,具体如下:(1)对有相关病史人员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期找出最佳治疗方案;(2)对乳突气化不良、鼻息肉患者重视对症支持治疗,全面治疗出现的各种症状,尽可能改善患者预后;(3)对于术前长时间应用鼻减充血剂患者,应积极进行健康宣讲,呼吁广大患者合理使用药物;(4)术后定期做好复查、回访;(5)合理使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尽可能减轻对机体其他器官功能造成的影响。

CRS内窥镜手术后并发OME的风险较高,乳突气化不良、鼻息肉等均是CRS内窥镜手术后并发OME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定期术腔清理、术后应用抗生素等均是其保护因素,建议根据报道结果加强防控建议,降低CRS内窥镜手术后OME的发生率,促进康复。

猜你喜欢

术腔乳突鼻息肉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乳突根治术后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再植入病例分析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药物保守治疗一例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分析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鼻息肉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分析
口腔修复膜在中耳乳突根治术中的应用
乳突线边沿细节的观察与识别
乳突导静脉管的HR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