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苗族蜡染工艺与图案在现代的创新应用

2023-03-13袁梦倪明

西部皮革 2023年5期
关键词:蜡染布料苗族

袁梦,倪明

(东华大学,上海 200051)

引言

苗族蜡染技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在千百年来的文化历史沉淀中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与风格。苗族蜡染的工艺体现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其图案纹样有着丰富的情感寄托与艺术感染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蜡染工艺与图案更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新的风格。在现代设计中,蜡染的运用也是十分常见的,如下主要以苗族蜡染的工艺和图案纹样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特有的文化底蕴、图案形式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1 苗族蜡染概述

1.1 苗族蜡染的起源

苗族蜡染是我国古老的防染工艺,也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与绞缬、夹缬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三大印花技艺。一块方巾,一尺蓝布,经由苗族女子一笔一画的绘制,呈现出蓝底白画的纹样。苗族女子用最简单的颜色,绘制出繁盛且富有韵味的美感。

苗族的先民们,早在秦汉时期就开始运用、掌握蜡染技术,并在隋唐时代广为流行,技艺也越来越完善。据《贵州通志》的记述,所谓蜡染就是“用蜡绘花于布而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在苗族的民俗传统中,蜡染是每个苗族女性都应传承的一项技艺,她们自己栽植棉花、纺纱煸棉、画蜡浸染,代代相传。正因如此,苗族群落的服饰、社交等习俗与文化都围绕着蜡染艺术而展开。

1.2 苗族蜡染的工艺

蜡染凭借着其富有魅力的艺术形式与民族特色,向世人展示着无与伦比的魅力。它是在棉、麻等天然纤维面料上用蜡点绘覆盖需要留白的花纹,然后再放入适宜条件下的靛蓝染料缸中浸染。被蜡涂抹的地方一般无法染上色彩,将蜡除去则会展现出蓝底白花的图样,别具韵味。

苗族蜡染有点蜡和画蜡两种技艺,使用的工具一般有蜡刀、瓷盆、骨针、染料、染缸等。蜡染的第一个步骤是布料的洗练与打磨。苗族蜡染使用的布料一般多为棉布、麻布,这些天然纤维织物中含有杂质,必须经过多次浸泡、捶打、清洗和日晒的方式清除,否则会影响染色质量[1]。再将布料用草木灰浸泡,或用开水、石灰水蒸煮,以此来脱去布纤维中的脂质,使其能更好的上色。

布料漂洗干净后,便可开始上蜡绘制了。待蜡液轻微冒烟,并能够渗透到布料反面便是理想的状态,此时即可使用铜刀在布面上作画,这也是体现苗族女子艺术创作能力的关键步骤,她们需要掌握好蜡液的温度、厚薄,使蜡液既能渗入到布料中达到防染的效果;又不会让蜡液温度过高而在面料上渗开而使得图案轮廓不清晰。

点蜡完成后便可以把布料放入蓝靛染缸中浸染上色了。在浸染前需将布品用温水浸湿后阴干,才能保证其上色均匀且透彻。一块成品的蜡染花布需要多次浸染3-5 天。苗族妇女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只有蓝靛色的染缸里,染出从浅蓝到深蓝的色彩层次差别。

最后一道工序是漂洗去蜡。此时的蜡染花布上沾有染液和浮色,在去蜡前须将布料置于冷水中漂洗,冲洗去除浮色后再置入沸水中一边蒸煮一边搅动,使布料均匀接触沸水的同时脱去织物上的蜡液。在蜡液充分去除并再次漂洗、晾干后,一块富有自然古朴气息的苗族蜡染花布便完成了。

2 苗族蜡染图案类型

贵州地区的山体蜿蜒崎岖,将苗族分为了许多不同的群落,因此不同地域的蜡染图案会呈现不同的风格,这也是苗族蜡染文化多样性的原因。黔东南地区的蜡染图案风格大气,相对夸张、变形,造型居于抽象和具象之中;黔中地区的蜡染图案点线面搭配恰当,构图严谨对称,主次明朗,节奏的变换尽在其中;黔西北地区其蜡染制品图案十分缜密,画面饱满精致,色调淡雅。苗族蜡染的图案风格虽然在不同地区会有所差别,但总体的图案类型可大致分为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几何纹样这三大类[2]。

2.1 动物纹样

动物纹样在苗族蜡染中占比极大,苗家人并不是对动物简单写实,而是通过其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现实动物的基础上进行变形与提炼。这些图案纹样中也包含着苗族人的精神信仰与文化风俗。苗族蜡染中常见的动物纹样有蝴蝶纹、龙纹、鱼鸟纹等动物形象。

2.1.1 蝴蝶纹

苗族蜡染中的蝴蝶纹样来自《苗族古歌》的传说故事,该神话故事中的蝴蝶妈妈孕育世间万物,在苗族人心中是美的化身,代表了对祖先的崇拜以及生殖崇拜。苗族蜡染中的蝴蝶纹样在写实的基础上,也有对蝴蝶抽象的主观描绘:最常见的便是张开翅膀的蝴蝶,其线条优美流畅,布局合理且富有特色。蝴蝶的翅膀是着重刻画的地方,里面填充着各种纹饰,极富美感。

2.1.2 龙纹

在中原文化中,龙是至高无上的皇权象征,其形象威严,头角峥嵘,见图1。而苗族蜡染中的龙纹却极具特色,其外形与文化内涵和人们印象中的龙纹大不相同,它不具备封建皇权的色彩意义,外表天真憨厚,形态可掬,亲近于人和自然,见图2。且苗族蜡染中的龙纹形象并不是特定的,有水牛龙、鱼尾龙、蚕龙等,大都是命名的动物与龙结合的形象,充分融合两者的特质[3]。龙纹具有纳福消灾的寓意,常出现在苗族人祭祀的活动中,最常见的就是榕江苗族牯藏节的蜡染长幡。每个苗族人都能将龙纹的蜡染花布穿在身上,这也是一种人人平等的思想。

图1 石青缎蟒袍(局部)缎织金龙

图2 苗族蜡染龙纹样

2.2 植物纹样

植物纹样是苗族蜡染中丰富多彩的一抹存在,多取材于山野自然间常见的各种花草植物如梨花、棉花、水草等,常常以辅助的形式出现在蜡染图案中,夸张抽象但又不失原本的特征,有将花蕊、花瓣、花枝叶一并画出为表现花朵盛放的景象;有大、小花画在一处体现枝繁叶茂花争艳的景象;也有将花瓣抽象成蝴蝶翅膀状或鸟头状。苗家女子通过想象,将自然生命的活力和山野的情趣描绘于蜡染图案中,也将她们最美好的愿望寄托于其中。

2.2.1 梨花纹

梨花纹是最具有地方特色性和代表性的植物纹样,代表了苗家人的自然崇拜。相传在苗族祖先艰难的迁徙路途中,看到了漫山遍野盛放的梨花。这些富有生命力的梨花给了当时筋疲力尽的苗族先祖们生活的信心和希望,他们认为自己的族群也应该像梨花一样蓬勃盛放,因此在现如今的苗家人心中梨花就代表了自然和希望。在苗族女子的巧手中,梨花被描绘的栩栩如生,花蕊粒粒分明,花型饱满,象征着吉祥与美好。

2.2.2 石榴纹

石榴多籽,其造型十分独特,寓意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石榴纹样是苗族人对生殖的崇拜,它在苗族蜡染中的呈现形式为叶茂的缠枝形,枝繁叶茂而饱满,细节部分虽然刻画的简洁,但也十分的精致和生动。石榴图案的蜡染花布常常用于苗族女子出嫁的被褥和裙摆上,或单独出现,或与鸟纹等其它图案一同出现,这是一种祈求多子多福、吉祥的象征。

2.3 几何纹样

苗族蜡染中的几何纹是一种和谐且高度抽象的纹样,富有秩序和美感,在构图上呈对称状,层次分明且富有变化,极具风味的同时给人以别有特色的视觉感受,常见的几何纹样包括太阳纹、螺旋纹、铜鼓纹、马蹄纹等等。这些独特的纹样都是苗家人将大自然中奇特美好的景色经过抽象后运用到了蜡染图案中,是他们对自然的一种崇敬和依恋。

2.3.1 太阳纹

太阳是苗族人信奉的神灵,在古老的苗族传说中,太阳是万物之源,象征着生命与家,他们追随着太阳的光照一路来到黔岭并安居于此。苗族人将太阳纹画下来并染成蜡染花布,这有着他们对太阳崇高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太阳纹多为圆形构图,常与鱼鸟纹、植物纹、锯齿纹样相结合,形成丰富多彩的复合型纹样。其纹样中心由四组鱼纹组成并通过点、线交织的方式向外扩展,外围由线条或植物花瓣模拟太阳散发光芒的效果,变化多样。

2.3.2 螺旋纹

从新石器时期的陶器中,就可以找到螺旋纹的踪迹,其纹样是先民们对水纹的摹画。这种图案鲜少出现在后来汉族的艺术品中,但是却能在苗族蜡染中找到其身影,是几何纹样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是一种对称且富有节奏韵律美感的图案,代表着苗族人的坚毅果敢。

苗族蜡染图案除上述的常见、富有代表的纹样之外,还有许多富有文化意蕴和美感的图案,如出现在祭祀幡上的人物纹、抽象写意的山川星辰纹等等。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认同感愈发强烈,越来越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弘扬宣传,使得苗族蜡染这大山深处古老民族的文化被人们知晓。新世纪苗族蜡染图案与设计的结合已步入了成熟阶段,这也为传承苗族蜡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未来,苗族蜡染图案纹样也会为艺术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也会有其更新更完善的表现形式。

3 苗族蜡染工艺与图案的创新应用分析

3.1 苗族蜡染工艺的应用分析

苗族蜡染工艺在当代科技的进步下,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创新,不断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苗族蜡染主要是用蜡覆盖住需要留白的图案,这是苗家人在审美观念上对蜡的运用[3],此时的蜡液仅仅起到的是防染的作用。由于石蜡的材质是有脆度的,染色过程中会发生蜡片破裂而染液渗透布料形成“冰裂纹”的情况,在传统蜡染中会认为这是一种瑕疵。现代蜡染中由于审美观念的改变,人们反而认为这种纹路有一种朦胧的自然美,因此在现代蜡染工艺中,人们利用不同蜡液的材质(石蜡、木蜡质脆,易断裂;蜂蜡粘性大,不太容易出现裂纹),根据实际情况用蜡液进行配比,能染出和谐且富有美感的裂纹,这是现代科学材料和审美的合理运用的体现。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在苗族蜡染工艺上的创新方式也包括与其他工艺手法相结合。传统扎染的上色方式是需要高温浸染的,而蜡染一般需要常温或冷染操作方可完成;但在科技的进步下,现代低温染料及蒸化上色工艺的出现使两者的结合成为可能,可以先扎染后蜡染,也可以先蜡染后扎染。这种创新的工艺方法不仅可以使蜡染与扎染的肌理美感同时呈现在一块布上,也能使面料的纹样、色彩等更加丰富,在传统苗族蜡染“蓝底白花”的基础上再添韵味。蜡染与刺绣工艺的结合在现代也是十分的流行,刺绣的手法不仅能对防染渗出的地方进行修饰,多彩的绣线也能点缀在蜡染的图案中,使其更为丰富与多彩;且在蜡染蓝布周围还可辅以刺绣的包边工艺,以此增加布料的牢固程度,延长布料使用寿命。

3.2 苗族蜡染图案的创新应用分析

苗族蜡染经过代代相传,到如今已有其自身悠久的韵味和文化寓意,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为了更好的弘扬传统文化,设计师在设计时需要与时俱进且不断更新。对于苗族蜡染的图案,应结合现代的流行趋势和审美观念,更好的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笔者将苗族蜡染图案中的蝴蝶纹、植物纹等纹样提取出来,在其纹样形状的基础上加以修饰与删减,并巧妙的与服装设计相结合,灵活的运用在袖口、荷包等部位做装饰。在整体设计上中式风格的内搭与现代的外套相结合,蜡染的花布又与牛仔面料相结合,古朴又具有现代感,在简约的同时又不失传统的底蕴,见图3。

图3 苗族蜡染图案应用——《苗韵》

在苗族蜡染图案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制作的成衣《光阴的故事》也于2020 年3 月由设计师成昊带领的团队受邀参加了英国伦敦国际时装周,这也是蜡染首次登上国际四大主流的时装周舞台。他将苗族蜡染的图案与自己的设计相结合,在传统图案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且将蜡染的精神与情怀也融入了他所设计的服装中。

如今,越来越多的苗族蜡染的创新图案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也应用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对于蜡染的传承与弘扬以及乡村振兴的建设都是大有帮助的。

4 结语

苗族蜡染是苗家人世世代代相传的手工艺,也是一种文化和情怀。本文主要探讨分析了其手工艺和图案,并围绕图案方面拓展分析了其文化寓意和内涵。新时代人们在保护和传承苗族蜡染的同时,也需要结合时代的趋势进行创新,使其更好的进入大众的视野,更好的发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行走中的艺术。

猜你喜欢

蜡染布料苗族
蜡染的纹饰探讨
用布料拼图形
烧结机布料器的改进优化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马丽蜡染作品
蜡染手绢寄深情
苗族民歌
苗族老照片
按约定付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