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CLO3D软件在服装结构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2023-03-13刘佳

西部皮革 2023年5期
关键词:试衣纸样款式

刘佳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广东 广州 510800)

21 世纪以来,随着信息化应用技术在中国的井喷式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结合我国现阶段教育教学体制的发展和完善,逐步建立健全了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全面拓展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形成了我们称之为信息化教育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CLO3D 软件具有的直观性、快捷性、准确性、易操作性能够帮助设计师们节省完成服装效果图及进行虚拟服装展示的时间,将虚拟试衣技术运用于服装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等生产过程中,能够提供更生动、精确的服装展示效果。

目前国内高校的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主要仍然是采用平面教学方式,依靠公式、切展、经验去实现服装款式中比较立体的部分。对于常规的款式,平面教学实现起来比较快捷,而且容易把握造型,但是对于创意性的款式及特殊部位的造型就比较困难了,特别是针对课程初学者而言,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操作,才能了解、理解二维和三维转化的相互转化过程。以及部分高校服装专业的课程之间的衔接性不强,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思考意识的欠缺,教学效果不理想。如何将CLO3D 软件的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服装结构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1 CLO3D 软件引入服装结构设计教学的优势

抽象理论直观化,服装结构设计是一种二维与三维相互转化的过程,对于服装初学者来说是比较复杂的,理解相对有难度。特别是对没有做衣服的学生来说,二维的纸样跟立体成衣之间无法建立直观的联系,缺少立体化演示过程。通常需要教师事先做好纸样、裁剪、缝制或立体裁剪给学生展示,但势必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一旦在课堂上引入ET 和CLO3D 软件技术,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从二维结构到三维服装的转变,将课堂知识通过计算机生动、形象、快速、准确地演示出来[1]。

制版制作快捷化,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一般为服装工艺的先修课程,款式的规格设计是否符合款式图,需进入制作环节才可进一步验证其准确性。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同学们可能需要不断的试错练习,在有限的课堂中势必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CLO3D 软件提供的虚拟缝制功能,以及褶裥,如图1、折叠安排、熨烫等工具,将为学生提供快捷的服装制作的方式,便于学生理解不同的结构结合相对应的工艺制作形成的服装造型差异。同学可根据虚拟服装快速判断结构是否合理及如何对纸样进行调整,从而对该款式结构进行优化。

图1 不同褶裥的外观

各课程关系紧密化,基于CLO3D 软件在服装设计各环节的优势,教师在服装结构设计的课程讲述中,可结合服装结构讲授相对的服装工艺、面料设计等内容。体现了人才培养方案的连续性和发展性,使每门课程不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2]。CLO3D 软件可向学生直观、快捷地展示二维纸样的三维效果,将复杂的关系动态化,便于理解和掌握复杂的结构设计理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服装制作工艺对服装外观的影响,观察到结构工艺对服装与人体贴合度的影响;与CAD、PS 等智能软件一起,帮助学生理解同一款式下不同面料对服装外观的影响,如何选择符合当下审美的纹样,衔接了服装系列课程,简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

2 CLO3D 软件融入服装结构设计教学内容

衣身结构设计环节中,女上装结构主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即胸部的立体造型、胸腰差。因此省道转移这个内容是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中使用CLO3D 软件提供的3D 画笔工具,授课者可直接在虚拟模特上绘制出款式图的结构轮廓线,即可在软件2D 窗口获得平面版片、如图2,学生可直观的了解款式由三维向二维转化的过程、省道如何转移、内部分割线与人体特征的关系等;二维的各版片通过结构分割的方式,再通过缝制后即可获得立体造型。了解省道形成的方式后,学生再学习省道转移的相关内容则更容易吸收。同样地,CLO3D 软件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快速的验证省道转移的准确性及衣身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图2 3D 笔绘制服装、2D 窗口展开纸样

袖子结构设计环节中,刚接触结构设计的学生普遍难理解的知识点便是:袖山高和袖肥的关系。很多同学只是死记硬背式地记录它们的反比例关系,但其原理何如并不知晓。通过ET 和CLO3D 软件技术的结合使用,授课者设计几款袖窿弧线相同,袖山高不同的配袖纸样,通过ET 软件的一片袖工具快速生成对应袖山高的纸样,并在CLO3D 软件中虚拟试衣,让学生观察不同纸样对应的袖子造型;同时授课者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归纳总结袖山高和袖肥的关系,增加该环节教学内容的掌握度。

下装结构设计环节中,男装和女装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臀围和腰围的差量关系,当然还有人体的造型。但女下装的结构设计教学内容中比较重点的是裙装结构的变化。服装结构设计常用的两种制图方式是原型法和比例法。相较于比例法,原型法利用原型纸样的分割、省道转移、变形等手法,可快速获得不同款式的服装结构。授课者利用ET 软件可快速获得不同的纸样,再通过CLO3D 虚拟试衣帮助学生理解省道转移、纸样展开等方式获得纸样及成衣效果,如图3。授课者发现同学们对于波浪裙及褶裥裙的放量问题往往缺少概念,即抛开面料的影响,裙下摆与腰围的维度差值对裙子造型的影响。同学们对于差值越大,波浪与褶裥越多、造型越立体还是能快速理解的,但是具体的数值的差异其实是把握不准的。因此授课者调研分组同学们的预设值,并将其应用于结构设计中,通过CLO3D 软件观察不同数值差的裙子造型,同时再加入面料的设置,引入面料厚薄度、悬垂性等相关知识,做好服装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

图3 裙原型的结构变化设计及虚拟试衣展示

3 CLO3D 软件介入《服装结构设计》教学过程

虚拟服装试衣技术是信息化时代发展趋势下的必然产物,合理地使用CLO3D 虚拟试衣技术可以高效、高质地完成对虚拟服装的结构设计作业;不仅可以全面地展示和模拟服装的实体效果,同时还可以大幅度提高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效率;在课程设计教学实施环节中,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高效的学习环境,如图4。

图4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实施

课前自学,录制微课视频。受场地、设备特性等试验技术条件所限,制作一件样衣要经历制版、选料、缝制、熨烫、成型的过程,它需要经历较长时间才能看到理想的结果,同时占用了本就紧张的授课时间。授课者可通过录制微课视频的方式,提前在学习通或者微信群中向学生发送相应的CLO3D 软件生成的渲染图片及3D 版片安排及缝纫过程的视频,以便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授课者在课前通过手机或电脑在教学平台随时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展以及课前讨论情况,并解答大家部分问题,从而为优化课程内容及教学任务[3-4]。

课中讲解,演示课程案例。传统的服装结构设计课程,除了制作服装的阶段,其余环节均在二维视角中操作。因此对于初学服装结构设计的同学,服装制版后的缝制流程和工艺要求是完全未知的,缺乏直观性。授课者可在课程中利用CLO3D 软件演示课堂实例,即将绘制的cad 纸样导入虚拟试衣软件;在3D 窗口将版片放置对应的人体位置,通过安排点将2D 的版片转为随人体曲面变化的3D 版片;再使用分人线工具讲版片虚拟缝合,各版片的缝合关系,并借此加解该课堂的知识重、难点;完成虚拟试衣全过程,结合各角度的虚拟服装效果,讲解教学内容。CLO3D 软件特别之处还在于可在2D 窗口调整版片尺寸大小,可在3D 窗口即时观察服装造型的变化,直观了解二维与三维转化的关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课后反思,激发自主研究。以往的服装结构设计教学课后环节中,学生需要利用课后时间吸收课堂内容,但是脱离教师的讲解,他们往往缺乏主动性,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结构设计需要通过样衣的制作才能检验其结果,过程耗时、耗料、耗精力,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采用CLO3D 软件虚拟试衣技术精准地解决了以上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通或微信的方式将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案传给教师,教师可帮其完成虚拟试衣环节,并反馈该生或小组的问题,提供可视化的修改意见,大大节约学习验证时间的同时,增加了学生自主研究服装结构的积极性。授课者可将同学们的作业收录到作业图库中,为下一届同学提供参考,形成较为良好的教学循环。

4 结语

在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CLO3D 虚拟试衣技术给服装专业的教学带来新的技术和手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教学媒体、信息资源等尽可能建立一个良好、高效的学习环境。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CLO3D 虚拟试衣技术的引进对服装结构类课程教学改革,运用CLO3D 软件提前将课程所讲的款式制作完成,并试衣,录制视频和图片便于学生直观了解服装的款式;可以将学生的结构作业用CLO3D 虚拟试衣技术呈现,便于作业的评讲,学生直观理解知识点,促进了信息化教学的进程。

猜你喜欢

试衣纸样款式
局部加热服的款式设计及其舒适性评价
男西装两片袖纸样放缩方法设计
零下20℃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网购试衣机器人
Dream Bag
小尺寸纸样匀度测试方法研究
纸张光学特性对印刷图像再现效果的影响
最火的单品款式
翘肩装纸样设计的优化
虚拟试衣系统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