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务微信标题如何“接地气”“聚人气”

2023-03-13○刘

新闻世界 2023年1期
关键词:六安市接地气政务

○刘 进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相继开设政务微信,作为发布政务信息、解读政策文件、推动政民互动的重要渠道。但一些政务微信点击量少、关注度低,导致其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大,成了少人问津的“小透明”。邓拓同志生前曾诙谐地说过:“谁要给我想出一个好标题,我给他磕三个响头”,可见标题制作的重要性。与之相应,因内容折叠,政务微信的标题,其引导阅读、激发兴趣的意义及作用更为明显。尤其是让人感觉内容严肃、刻板、有距离感的政务微信,想要借助微信平台更好、更广泛地传播政务信息资讯,不能不在标题制作上狠下一番功夫。目前,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政务微信,标题制作正日益成为其“独门秘籍”,不仅成功吸引了众多粉丝,也能借助标题展示“个性”,形成独特风格,从而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因此,笔者试以国内多家政务微信为例,浅谈政务微信标题的制作技巧,达到“吸睛”目的。

一、用“标题”以小见大,把“大事情”说清楚

政务微信,是政府部门对外发声的重要网络平台,代表着政府形象,发布的信息当中,包括了很多与政策文件、工作部署相关的内容。因此,在制作标题时,须遵循准确、权威的原则,要求编辑从准确把握内容实质入手,精准提炼重点要点,制作既能够准确传达意思,又能抓住受众阅读兴趣点的标题,从而用“小标题”来说清楚“大事情”。

标题要有“新意”。因工作需要或自身定位,不少政务微信还承担着领导活动、会议报道等信息发布工作,这部分信息往往因为有着“规定动作”要求、固定格式等长期形成的报道形式,对受众来说,内容本身就显得不是那么吸引人。这就要求政务微信编辑在制作此类内容的标题时,要善于出“奇”不意、求新求变,在准确把握报道的内涵及舆论方向的同时,又能精确提炼重点要点,从而制作出“夺目”的好标题。比如“庐阳发布”微信的标题:“虞爱华:城市更新‘减法’要变成老百姓获得感的‘加法’”。正文内容为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赴庐阳区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调研老城区“减法”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编辑从一篇常见的领导活动信息中,准确提炼出了与老百姓生活关联紧密的内容,并制作成标题,这样的标题当然会让受众更容易接受。再比如,有关六安市2022 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召开的信息,“六安市人民政府发布”微信用这样的标题:“113.3 亿元,涉及这些项目!有你期待的吗?”。该标题突出会议中受众最关心的内容,同时,用提出问题的形式,进一步加深受众的好奇心,达到提高点击率的目的。

标题要“实用”。对于受众来说,政策文件、工作部署等,往往都与严肃、程式化等相联系,如何生动传递其中有价值的信息,让受众乐于点击查看内容,在标题上花点心思,必不可少。如“中国政府网”微信标题“试用期怎么定?工资怎么发……快收好这份试用期知识帖!”,内容是关于试用期的相关政策规定,在标题中突出“时间规定、工资待遇”等受众的关注点,让人感觉提供的信息很实用,受众也就增加了点击阅读的兴趣。

再比如,“每人1500元!广州这项补贴即将开始申领”这一标题,提供的是广州市一项教育补助发放工作的信息,突出了“1500元”这个数字,显得更加实用,从而吸引受众继续阅读正文。

标题要“贴近”。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也体现着政务微信标题的作用。政务微信相对于其他新媒体,往往让受众有“距离感”,而好的微信标题恰恰能够缩小,甚至消弭这种“距离感”。比如“中国政府网”微信的标题“@个体工商户,这些税费优惠可以享受!”“@高校毕业生:就业手续怎么办?这份指南送给你!”,说的是人社部门给个体工商户和高校毕业生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政策文件的宣传解读,往往枯燥乏味,即便精心制作正文内容,但如果标题不“抓人”,受众也容易错过。这样的两个标题,突出“服务性”,更贴近受众,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再比如“六安市文旅局发布”微信的标题“吃货看过来!皋城最全美食线路出炉!”,介绍的是六安市旅游部门推出的美食线路,用这个生动活泼的标题,明显提高了该条信息的点击率。

标题要“生动”。要改变人们对政务微信的“刻板印象”,往往一个生动的标题就能够达到目的。如一篇反映上海黄浦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的文章,如用“黄浦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很‘新奇’”这样的标题,显得较为平淡、无趣,而“上海发布”微信采用的“智能座椅、彩绘树洞……黄浦这些‘城市家具’上新了”,标题就生动了很多,也让受众更有阅读的欲望。再比如“深圳卫健委”微信的标题“被狗咬,认准这39家门诊打狂犬疫苗!被对象咬的就别添乱了”,用生动活泼的形式,给受众普及了打狂犬疫苗的知识与接种点,同时略带调侃的口气,主动放下身段,进一步拉近了和受众的心理距离。

二、用“标题”活跃氛围,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

政务微信,要体现政府部门的权威性和严谨性,既不能故弄玄虚,也不能断章取义,尤其要避免“标题党”嫌疑。不过,在网络信息更新“提速”的当下,政务微信也面临与其他众多媒体竞争的局面。而微信平台的正文,又必须通过点击标题进入,标题没亮点,阅读没保障,再好的内容,也可能失去传播的机会。在这个需要争夺注意力的“竞技场”内,只有通过“小标题”做好“大文章”,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政务微信发布的文章的点击率和阅读量,达到传播政府部门声音的目的。

标题要有“神秘感”。在标题中设置悬念,可以引起受众的好奇心,从而产生从内容中寻找更多信息的想法。比如疫情期间涉及网课相关信息,“六安市人民政府发布”微信分别用了“六安市线上教育教学第二周课程安排公布”以及“本周网课咋安排?赶紧来看,别迟到啦!”两个标题,内容虽类似,但前者阅读量约2万+,后者阅读量超10万。再比如“你,被国家选中了!”是一则广州市开展新一轮住户调查大样本轮换工作的新闻,从内容来说,属于比较普通的政务信息,但精心制作的充满悬念感的标题,确实给这则信息增色不少。同样,发布一位交警于关键时刻救助老人的信息时,如果简单地以“70 岁老人为救命恩人送锦旗”为标题,虽陈述了事实,但稍显平淡,而“六安公安交警微发布”微信使用了“70 岁老人敲锣打鼓来交警队找人,只为……”为题,则留下了悬念,吸引受众进一步了解更多信息。

标题要会“蹭热点”。如今,网络热点意味着流量,政务微信可以根据部门工作定位,合情合理地“蹭热点”,达到宣传自己的目的。比如“皋城反诈先锋”微信的标题“羊了个羊反诈版来啦!你能过几关?”“注意!‘羊了个羊’第二关别急着过”,这样的标题,对于受众尤其是习惯于浏览网络热点的受众而言,很难不点进去浏览一番。合理地将网络热点融入微信标题,不仅可以提高自身关注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宣传效果。比如,2020年,网络剧《隐秘的角落》热播,“中国广州发布”微信合理借助这个热点话题,用“广州这些‘隐秘的角落’,终于藏不住了!”作为推送旅游相关文章的标题,达到良好的效果。

标题要会“做算术”。在日常信息发布中,政务微信往往还会公布大量的数据,其中有不少是受众关心的内容。“六安市人民政府发布”微信在相关题材的报道中,曾用过“今年六安GDP 达到×××元”以及“1600000 万元!”这样两个标题,前者阅读量仅数千,而后者则收获2万+的阅读量,传播效果的对比很明显。再比如“合肥市人民政府发布”微信标题“最新!合肥增加159 万人!”的背后,说的是一座城市近年来人口增长变化的数据。“金安发布”微信标题“7天,2.6 亿元!”聚焦一个个冲击力强的数字,用数字“说话”,简明扼要地向受众传达出重要信息,更吸引人。

标题要善“提问题”。“提问”的方式,也是制作标题的常用手法。既可以直接用标题来“提问题”,引发受众自行从内容中寻找答案,比如“六安发布”微信标题:“名单公布!六安这些景美人少的省级康养秘境,你去过几个?”“央视新闻联播里的大美安徽,来看六安哪些地方“上镜”了?”;也可以“自问自答”,直接在标题中点出“答案”。比如“六安市文旅局发布”微信的标题:“为什么一定要扫“场所码”?因为非常重要!”“中国政府网”微信的标题:“货车司机:‘高速服务区夜间停车难,车位不够用怎么办?’交通运输部回应了”,采用了自问自答的方式,点出内容中受众最关心的点,引导受众进入正文,进一步获取更多信息。

标题要有“时尚感”。政务微信合理使用网络流行语,将其融入标题中,可以更有效拉近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达成好的传播效果。如“六安市文旅局发布”微信标题:“六安这个网红打卡点美爆了!”“一条街点亮文旅新‘夜’态,六安罍街凭什么出圈?”很自然地融入了网络流行语,显得更加亲切。而“上海发布”微信制作的标题:“‘自顾自’‘脚碰脚’……这些上海话里的ABA组合词,侬侪认得伐?”借着网络流行的方言热,让标题更接地气。再比如“中国政府网”微信标题:“一个是柿子,另一个也是柿子”,也是利用网络上流行的模仿鲁迅文字风格的句式来制作标题,虽旧瓶装新酒,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结语

流量时代,不同媒体奋力争夺着受众的关注度。如果缺乏一个好的标题来引导,即便是优质的内容,也会被埋没在日常数以万计的海量信息当中。对于政务微信而言,在制作标题时,不可追求“文题相离”“文不对题”的“标题党”,但也不能缺少小心思、小技巧,让标题更加生动、活泼,贴近受众,更能调动受众的阅读兴趣,把“高高在上”的题材和内容与灵活轻松的表现形式相结合,从而实现让政务信息更有效、更广泛传播的目的,这样的政务微信才能“接地气”“聚人气”。■

猜你喜欢

六安市接地气政务
六安六面
艺术天地
《晨曦》
政务
政务
政务
六安市金安区构建环保法治新秩序
中水电,在老挝“接地气”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