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景观耦合的工业设备遗产的活化利用

2023-03-12吕美丽王淼张牧园刘丽伟马利忠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3年3期
关键词:处理厂遗产活化

吕美丽,王淼,张牧园,刘丽伟,马利忠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381)

1 引言

近年来,工业遗产成为中国设计界的热门话题。对工业遗产的合理利用,不仅是对精神记忆的追溯和传承,而且可以促进当代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为时代创新赋能。目前,国内外的许多成功案例已经证明:合理改造和活化利用工业遗产可成为一条为城市增添活力的新路径。不少学者有针对性地梳理归纳了工业遗产改造的经验。我国对场地遗址和厂房建筑的研究取得了较大成果,而对工业遗产中的工业设备遗产,研究较少[1]。

鉴于工业设备遗产有多方面的弱势因素,本文结合已有的活化经验和相关研究基础,以天津市东郊污水处理厂为对象,结合遗产价值,探讨污水处理厂工业设备遗产的活化利用思路,以期为该厂区以及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2 污水处理厂更新

东郊污水处理厂是天津市继1984年建成纪庄子污水处理厂以后建设的第二座大型污水处理厂,于1993年投入运行,占地面积29.5 ha,收水面积7 441 ha,服务人口111万人,服务工厂企业约为730家。

2015年10 月,天津市实施了新的地方标准DB 12/599—201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为适应新的标准和服务更多的人口及范围,东郊污水处理厂于2017年进行迁建。迁建后的东郊污水处理厂(以下简称“新厂”)日处理规模为60万t,再生水日处理规模为10万t,总服务范围14 370 ha,占地面积4.223×105m2。响应绿色碳循环发展的号召,采用半地下的模式,将大部分工艺安置于地下,箱体上覆土设计公园,其面积达1.6×105m2。新厂是一个对周边环境友好、污染少、噪声少的生态型园区。

3 污水处理厂的遗产价值评估

3.1 行业先进水平

东郊污水处理厂属于天津市“八五”重点项目,于1989年8月破土动工,1993年4月投产运行。作为同期特大型污水处理厂之一,东郊污水处理厂总结了国内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经验,吸收国外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先进技术,在许多方面做了改进。采用多项国内首次应用的先进技术,在当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处于国内的先进行列。

3.2 国际援助典范

东郊污水厂是中法两国政府的合作项目,利用法国贷款从法国引进主要的设备和自检仪表,处理流程和单项处理构筑物则是在中方初步设计的基础上由中法双方共同完成技术设计,最后由中方单独完成施工图设计[2]。污水厂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效益,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单方污水占地面积当时在国内大型污水处理厂中占地最省,工程总投资比国家规定的投资估算指标900元节约44%,单方污水电耗比当时国内绝大多数污水厂电耗都低,全厂定员只及国家标准37.5%等。东郊污水处理厂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内的先进,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世界人民友好的帮助[3]。

3.3 同类型项目研究的样本

污水处理厂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见证了一个城市、一个行业的发展变迁,对于新时代的行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无论是相同行业的工作者还是普通市民,对于这些工业遗产都存在一定的感情基础。因此,进行工业遗产的改造和利用绝不仅仅是为了保护那些遗留下来的陈旧的机器和厂房,其更重要的意义是保存并延续城市的记忆和文化,更多的是展现所在行业、所在城市的历史价值。

东郊污水处理厂迁建以后,原厂拆除,厂址重新进行土地规划,保留了部分有价值的工业设备(见图1)转移到新厂,通过重新规划和设计融入新厂[4]。

图1 工业设备

4 活化利用方式

4.1 工业设备价值分析

4.1.1 工业设备遗产价值

工业设备遗产的价值构成和价值高低是决定遗产是否保护利用、如何保护利用的重要因素。而工业设备遗产的价值往往具有多元性,从客观角度出发,存在历史价值、科技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从主观延伸角度可分为区位价值、环境价值、集群价值、社会价值和情感价值[5]。

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当初参与设计、施工和污水厂的运营管理人员,收集污水处理厂工人文化与时代记忆的事件及实物资料,追溯集体生产时期工人的社会生活与精神样貌,重视历史事件、特殊物件背后的故事与所折射出的价值观念,综合整理分类,对设备的遗产价值进行分级。

4.1.2 工业设备景观价值

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量大,工艺流程复杂,工业设备通常体量大且重(见表1)。经历数十年的高效运转,甚至一些长期与污水接触,工业设备通常变得斑驳粗犷。工业设备这种尺度大、材料质感沧桑的特质,在进行景观营造遗产空间氛围时成为承担记忆的最佳载体。

表1 工业设备表

4.2 新厂厂区规划

东郊污水处理新厂为生态型园区,厂区规划为活力运动区、科普教育区、休闲游憩区、生态景观区和生产办公区。活力运动区设置了足球场、篮球场等运动场地,科普教育区以水为核心,展现各种与水处理技术相关及一些带给人们体验感的景观装置,休闲游憩区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及游憩的场地,生态景观区主要通过植物景观实现处理污水厂与外部的有机融合,生产办公区体现新时代乐活办公的场景氛围。图2为东郊污水处理厂厂区平面图。

4.3 景观耦合

基于以上分析,对污水处理厂工业设备遗产的活化利用,应以合理认识遗产所蕴含的价值为前提,发挥其价值为初衷,在尊重场地现有肌理的基础上,借助于艺术的手法和创新的设计,将工业设备遗产转变成契合场地精神,满足人们的游赏需求、更好地服务于人,同时体现工业遗产美的新的景观形式。

工业设备遗产的加入,会在新厂厂区内产生历史与现代文化的碰撞,新老设备对话和功能的复合化,丰富厂区形象和绿色共享空间,完善人们对环境的不同需求,促发更多的交往和功能,体现着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图2 东郊污水处理厂厂区平面图

4.3.1 场景再现

对污水处理厂部分设备和设施资料进行了整理重置,通过现代化的声光电设备,模拟再现出逼真的生产场景,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留住历史记忆。在新厂再现过去生产情景,既展现了其一脉相承的属性,也体现了污水处理厂在时代变化下的演变[7]。

4.3.2 个体展示

真实,是遗产价值的关键,蕴含着历史空间变迁的自身逻辑。对于一些能够代表当初污水处理技术水平的历史珍藏,可以考虑保留这些核心生产设备的整体或部分,进行工艺静态展示,形成强烈的工业历史意象。

4.3.3 改造利用

保留原有工业设施,加以巧妙利用,在其内涵、逻辑与工业文明相联系的基础上,结合景观主题,激活整体艺术氛围,构建独特的景观意境,形成了地标性景观或有趣味的活动场所,为人们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体验场所。

工业废料可以成为植物生长的机床,纵横交错的管道可以变成大地艺术作品,利用旧的工业设施建造了雨水收集池和排水沟,曝气盘铺装成特殊图案的步道,将原污水厂的构筑物和机械零件大胆地拆分,变形成场地中的艺术雕塑、小品等。通过一系列的功能置换和借助艺术的语言来表达结构的景观意义上的美,使其获得新的文化品质而重新恢复活力。图3为沼气锅炉改造示意图。

图3 沼气锅炉改造示意图

5 结语

对于污水处理厂工业设备遗产的活化利用,本文提出的策略是在价值评估基础上结合场地需求的动态过程,为工业设备遗产的利用提供一种选择。

值得了解的是,部分经济价值表现较低的工业遗产并非没有保护利用的价值,其对于特定区域或群体的社会历史意义同样值得关注和发掘。基于景观耦合的价值导向只是工业设备遗产活化利用的方式之一,无论何种策略,本意还在于以性价比相对合理的方式挖掘轻工业设备遗产的内涵。既要避免工业设备遗产在进步的潮流中被遗忘,也要重视遗产价值的导向意义,防止因利用措施不当导致脸谱化结果。希望这一类工业遗产能够得到更多重视,并在实际研究中寻求到更多与现代社会共生的方法。

猜你喜欢

处理厂遗产活化
污水处理厂低碳节能的探讨与研究
人体的“废料处理厂”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生姜对亚硝胺合成及体内代谢活化的抑制作用
遗产怎么分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城市污水处理厂占地研究
千万遗产
污水处理厂沉淀池剖析——以乌鲁木齐某污水处理厂为例
遗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