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历史继承、理论深化与意蕴延展

2023-03-12刘宗灵张雨桐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全党二十大同志

刘宗灵,张雨桐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 611731)

一、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的历史继承

任何理论的创新突破绝不是浮水依萍,而是扎根于前人的实践经历、理论成果。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登高望远,“三个务必”亦是如此。“三个务必”的思想内核离不开对“两个务必”的承续吸收,尤其在“两个务必”的主要思想属性上一脉相承,主要体现在人民至上的基本立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踏实奋斗的政党品格上。

(一)人民至上的基本立场

中国共产党想事情、干事情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艰苦奋斗的力量源泉,更是“两个务必”与“三个务必”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

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根本上就是为了警醒全党在伟大胜利面前要避免功臣自居、骄傲自满的错误思想倾向。当时许多同志打赢三大战役,取得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之后,都有了今后天下太平、以后要享清福的想法[1]299,这与我们入党的初衷完全相背,已经具有脱离群众、脱离一线的危险倾向。这样的错误认识在当时党内并不是少数,毛泽东同志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他在阅读了郭沫若写作的《甲申三百年祭》后,与郭沫若进行了一系列的书信往来。在“甲申书信对谈”中,毛泽东同志就已经认识到了骄傲的弊处,并明确指出要避免小胜即骄、大胜更骄、因骄而败的历史覆辙。同时毛泽东同志更意识到脱离群众就会使党的事业陷入挫折,为此他才将一系列的思考论述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总结为“两个务必”论述,警醒全党务必保持政治清醒,保持不卑不亢、艰苦朴素的政治作风,密切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彰显了“两个务必”人民性的属性原则。新时代提出的“三个务必”思想,在本质上继承了“两个务必”的人民性原则,体现了新时代人民观——人民至上的理论内核。“三个务必”是我们党在新征程上的宣言书,是我们党奋力夺取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胜利源头,强调“三个务必”是告诫全党继续保持优良作风、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定不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要领精髓,是我们党的根本思想路线与工作路线,是在科学理论与历史实践双重检验下的真理。毛泽东同志一生推崇实事求是,并用实事求是这一中国话语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在“两个务必”论述思想上更是得到了充分彰显。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开始就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实事求是思想,到《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明确指出“实事求是”的具体概念和内涵。通过全党上下开展的整风运动,“实事求是”的概念深入人心并在党的七大上被写入党章,要求党的一切路线、方针、政策必须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遵循事物发展规律,遵循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因此,在分析“两个务必”思想时决不能脱离当时的客观条件和使命要求,正是在当时即将取得革命胜利的关键节点、全党上下出现了骄躁不定的客观问题之时的清醒总结,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有力彰显。同样,“三个务必”论述思想完全继承了这一优秀品质,是立足于党的二十大召开、国内国际大背景交错的关键时刻提出的一次全党告诫,即使面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代环境,我们全党也要始终保持“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气魄,不因现实桎梏而沮丧,更不因一时胜利而自满,笃行不怠、矢志不渝地推进我们的事业。

(三)踏实奋斗的政党品格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踏实奋斗、艰苦朴素是我们党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关键法宝。从建党时期的筚路蓝缕,到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再到如今的百年辉煌,中国共产党人一次次在挫折中奋起,都是依靠踏实奋斗的政党品格。这也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每一次承诺掷地有声、每一次工作抓铁有痕,在踏实奋斗的政党底色的影响下,“两个务必”与“三个务必”思想也浸润其中。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临难无慑、迎难而上、排除万难的奋斗史,在百余年与天斗、与地斗、与一切阻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障碍斗争中磨砺出了我们党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也正是中国共产党人时刻愿意与人民群众甘苦与共,人民群众才愿意与共产党命运与共,历史与人民才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越是胜利,越要谦逊;越是坦途,越要铭记艰苦奋斗的历史经验。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都践行着我们党的这一优秀传统与优良品格。正因如此,毛泽东同志才在新中国建立前夕说道:“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2]1439习近平同志才反复强调,无论国家发展到何种水平,都不能丢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是一场接力赛,决不能因一时一刻的领先而丢掉根本的作风思想,全党只有时刻保持踏实奋斗的做事态度与优秀品质,才能将我们党锻造得更为坚实可靠。

二、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的理论深化

7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一直以来都警醒着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执政中务必保持高度的政治清醒与政治定力,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治党管党中的重要经验总结。习近平同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回顾这一重要论述,并将其提升为“三个务必”,这是对“两个务必”论述思想的理论深化。具体而言,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的意蕴延展,更新在时代、深化在内涵、强化在实践。

(一)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更新在时代

“两个务必”着眼于中国共产党即将获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即将掌握国家政权的历史背景。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即将赢得历史性胜利之时,许多党员干部出现了骄傲自满、贪图享乐的情绪,对此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并批评道:“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2]1438由此,毛泽东同志适时提出“两个务必”论述思想,及时刹住了党内可能出现的腐化倾向,稳住了全党在即将成为全面执政党时的政治定力。自此以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发展的70多年里,我们党始终牢记“两个务必”思想,无论在任何历史时期都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投入轰轰烈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取得了彪炳史册、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与长期以来党坚持“两个务必”具有重要关联。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交汇期,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的现实挑战更为复杂,面对的时代使命更加艰巨,机遇与挑战并存,更对全体共产党人提出了新期待、新目标、新要求。习近平同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3]27-28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理论,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理论。在此契机之下,“两个务必”的理论内涵必将升华丰富,必将被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要想厘清“三个务必”的时代新意,必须先明确新时代的时代特征与历史使命。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人类社会必将经历五种社会形态,而我们现今仍处于资本主义占主体地位的历史时代。社会主义形态仍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社会主义终将战胜资本主义形态是唯物史观的真理,但是摆在共产党人面前的首要任务是要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建设出比资本主义发展更快、更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基于这一历史任务,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完成了不同阶段的时代使命,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卓越成就,无愧于习近平同志所提到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3]27-28。越是走得远,越是不能忘记初心;越是接近胜利,越是要保持清醒;越是接近成功,越是要肯下苦功夫。在此关隘,强调“三个务必”势在必行,警醒全党“不可沽名学霸王”。抖落杂念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在于武装全党思想,清楚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责任无比重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无上光荣。越到山顶路越陡,愈到黎明天愈黑。当前国际力量对比加速变化,地区冲突仍然存在且热度不减,全球发展鸿沟也更加突出,这使得大国博弈竞争加速,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提出新要求,我们必须做好长期斗争的心理准备,以斗争求和平、求合作、求发展。这是新时代的时代要求与战略定位所决定的,也决定了“三个务必”必然将丰富“两个务必”的时代内涵,熔铸进新时代的时代特征与时代要求[4]。

(二)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深化在内涵

相较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1438-1439的重要论述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三个务必”实现了对其的凝练超越,既继承了我们党一贯强调的谦虚谨慎、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又彰显了在新时代“四个伟大”引领下,坚定了“四个自信”的共产党人的崭新风貌。

“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赶考路上的理想信念。习近平同志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结束时曾提到,“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5],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时刻牢记这一根本问题。我们党的事业发展宏伟远大,越是走得远,越要常常回头看,确保精神不变色、思想不变质、理论不变味,确保全体共产党人站得直、坐得牢、走得稳。

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讲道:“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6]409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再次重申了要勇于面对且坚决战胜“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复杂性决定了党员干部和党内生态很容易受到商品交换原则的渗透影响,甚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不知不觉就受到了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逐渐走上将手中的权力当作特殊商品进行交易,以获取巨大收益的错误道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时刻进行初心使命教育,时刻告诫全党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关键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党员同志耳提面命的警醒告诫下,把稳全党的政治定力,确保中国共产党这艘百年大船行稳致远,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流砥柱。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坚持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群众密切相连、始终与基层一线同甘共苦的政治本色与工作作风。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本身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一直强调的修身、齐家所要践行的优秀品质。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锋队,自然也应赓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马克思在巴黎公社原则中也强调,所有公职人员工资不应高于工人的平均工资,强调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工农政党,必须保持与基层工人群众一致的人民性原则,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人民性和纯洁性。在党的八大开幕词中,毛泽东同志也郑重指出:“即使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极其伟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自大的理由。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2]1438在此后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再次明确提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7]162古人云,知易行难。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作为我们党自我建设中的关键内容,更值得我们在当下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赶考路上着重强调。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继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时刻保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党才能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时刻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发扬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惧艰险、迎难向前的精神气象和能力本领。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立足于“两个大局”交织互动的重要关口,立足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立足于调整姿态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当此之时,我们事业前进的每一步都是一次知重负重的艰难攀爬,都是一次披荆斩棘的闯关夺隘,正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只有保持战略定力,不讳言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在深刻复杂的国际形势中赢得时代先机与历史主动。国际环境中,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斗争形式出现新形态、新方式、新手段,经济交往间诉诸“丛林法则”,全球治理中谋求“大国先行”,文化交流中秉持西方中心主义等,单纯从道义层面予以反击只能被谣言“牵着鼻子走”,更需要以国家实力为支撑的斗争信念与斗争艺术进行有力反击。“我们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8]226同样,面对国内改革日益进入深水区,必须着力“啃硬骨头”的现实情况,更需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共产党人不畏险、不惧难的先锋作用,坚决攻克改革事业的“娄山关”“腊子口”。

(三)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强化在实践

“两个务必”的内涵要求是毛泽东同志在即将取得全国政权、建设新中国的关键节点对全党提出的告诫、希冀,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同样,“三个务必”作为党在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上提出的重要目标要求,在理论指导意义上更具有强烈的实践指引作用,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锤炼精神品格、锻造行动作风的宣言书。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两个务必”的论述最早可以追溯到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其文章《国民精神总动员的政治方向》中第一次提到的艰苦奋斗作风。他指出:“我们民族历来有一种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要把它发扬起来。要把现在许多人中间流行的那种自私自利、贪生怕死、贪污腐化、萎靡不振的风气,根本改变过来。”[9]在抗日战争胜利后,面对党内部分党员干部骄傲自满情绪的滋生,毛泽东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再次撰文强调:“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0]1027最终,他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将党性修养相关的这两个方面要求融汇为“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和战略考虑,对全体党员干部确实起到了重要的警醒作用,避免了全党在即将胜利的关键时刻被冲昏头脑。但是“两个务必”的论述思想本身并未建立在成体系、成系统的实践探索上,更多来自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审时决断。而“三个务必”的理论内涵则建立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的五次集中性学习教育基础上,包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系统完善的党内主题教育为“三个务必”内涵的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全党时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党员同志在日常学习之中就在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观念、发扬优良传统[1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在完善的实践教育基础上,“三个务必”的内涵应时而出、应势而成,紧扣时代要义、回应现实诉求。全党同志对“三个务必”内容价值在长期的党建学习中就有了轮廓框架,对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务必”,全党同志的认识更深入、理解更深刻,更增强了全党的思想自觉、理论自觉,并帮助全党同志更好地将“三个务必”转化为自觉行动。

三、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的意蕴延展

“三个务必”对“两个务必”的超越更体现在意蕴价值的延伸上,“三个务必”立足当下、紧扣时代,既包含了具体实践的引领作用,又彰显了科学理论的进步发展,更是我们党开展学习建设的重要内容。三个意蕴延伸由个体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由宏观到微观,层层递进、步步加深,是党的二十大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

(一)“三个务必”是新时代共产党人迎接挑战的行动指南

“三个务必”具有重大的宏观指引作用,更具有微观指导价值,尤其是对新时代广大共产党人提出了具体切实的实践要求,确保每个党员个体作为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率先在大变局中持身守正,确保全党同心同德、勠力同心地跨越新征程、新航路上的暗礁逆流,稳步达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既定目标。全体共产党人应当自觉地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把握“三个务必”的价值内涵结合起来,把贯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使命任务与落实“三个务必”的精神实质融合起来,将“三个务必”内化吸收为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工作原则、做事准则、处事细则。

理解“三个务必”的深刻内涵,关键在于全体共产党人在准确把握新时代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之上,学深悟透“三个务必”的战略实质。历史发展本身就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从我们党的百年历史来看,我们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担负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斗争内容和形式也会呈现阶段性特点。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不再面临革命年代血与火的生死考验,也不再陷入国家建设初期一穷二白的窘境,但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依然存在并具有新的战略威胁。从世界范围来看,“两个大局”相互激荡;从党自身来看,党外的社会革命与党内的自我革命同步交织;从历史任务来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在眉睫,斗争形势复杂艰巨。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充分明晰伟大斗争的战略全局下,吃透“三个务必”的内涵实质,科学把握新时代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充分做好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以谦虚谨慎的心态、艰苦奋斗的状态和敢于奋斗的姿态应对新风险、新挑战、新考验。

践行“三个务必”的本质要求,关键在于全体共产党人结合具体工作内容将“三个务必”内核实质融会贯通。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深入学习“三个务必”根本在于帮助党员同志在日常生活中贯通“三个务必”精神,将“三个务必”联系实际,学而思之、知而信之、信而行之。“三个务必”的具体内容本就具有高度的抽象指导意义,9 600多万党员同志应结合面临的具体问题、具体情境、具体工作来具体思考践行“三个务必”论述思想。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秉持“三个务必”论述要求,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只有政治方向是不够的,而且还要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12]225在日常所思、所想、所言、所行中贯彻“三个务必”内核要求。其次,注重对“三个务必”论述思想的融会贯通学习。“三个务必”论述思想是党的二十大精神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要点,对它的学习践行决不能止步于向壁虚构、闭门觅句,更应放在整个思想体系中思考学习,放在整个客观世界中改造认识。掌握以上两点才能真正将“三个务必”论述思想学实、学透,将“三个务必”的理论认识转化为切实可靠的方法论,指导全体共产党人更好地开展实践。

(二)“三个务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讲道:“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3]16长期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带领中国人民一路披荆斩棘、劈波斩浪,取得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独树一帜的伟大成就,根本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善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问题相结合、同中国所处的不同时期特点相结合。“两个务必”立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夕的中国实际,“三个务必”则扎根于新时代十年的伟大成就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伟大征程的时代背景之下。“三个务必”的精神实质与“两个务必”一脉相承,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新时期的理论创新与价值进深。

“三个务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无论是“两个务必”还是“三个务必”都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泽成就了中国共产党人常回头、常自省的优良传统。孔子就曾说“不忘其初”,《孟子》中说:“孔子在陈曰:‘盍归乎来!吾党之小子狂简,进取,不忘其初。’”孔子欣赏“吾党之小子”不忘记最初学习的志向初衷,发出了“盍归乎来”的感叹。而在“三个务必”中首先提到的就是“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党提出的殷切嘱托,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和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本阐释。同时,中国自古就强调“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艰苦奋斗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优秀基因。而我们党从弱小走向强大,也是牢牢倚靠着在逆境、困境中矢志奋发、坚韧奋斗的优良品质,从而走向了革命建设的辉煌胜利。“三个务必”中的“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更是深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德、对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继承与发扬,其中饱含着对中国历史文化精粹的充分吸收,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大地上与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相结合的成果。

“三个务必”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直都是共产党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对于这点,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13]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追随者,我们不能要求马克思、恩格斯能解决他们身后百年的问题,关键是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用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解决具体的问题。“三个务必”中的“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正是折射了我们党在新征程伊始就把握住主基调,在迎接新考验、新问题的征程上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气魄破解难题、破解困境。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3]27

(三)“三个务必”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点内容

“三个务必”绝不只是停留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一句宣言、号召,更应成为切实锤炼党员意志品格、提升党员理论认识的手段、方法。习近平同志早在2012年就强调要学习毛泽东的“两个务必”。他指出:“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两个务必’,主要基于哪些考虑?我们学的还有没有不深不透的?‘两个务必’耳熟能详,但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能不能深刻领会‘两个务必’,使之更好指导当前党的建设?”[14]而今,“三个务必”作为更具针对性的思想更应值得新时代共产党人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在全党形成“三个务必”主题教育学习,建设以“三个务必”为核心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建学习体系,以实际的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的理论学习理解“三个务必”、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开展落实“三个务必”主题教育。我们党一直有通过阶段性的全党理论学习来纯化思想、凝聚意志、统一行动的主题教育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已经开展了五次主题教育活动,在每次的主题教育中,党员同志、党组织都在教育洗礼中明晰当前党的主要工作任务,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最终实现在日常工作中如臂使指地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3]65。对于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把握必然包括“三个务必”主题教育。通过“三个务必”主题学习教育旨在深入理解当前党的中心任务,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锻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共产党员,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引领党员的思想自觉,最终将思想自觉转化为党员的历史主动和行动自觉,为夺取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胜利筑牢组织基础。

建构、健全以“三个务必”为核心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建思想体系。将党阶段性的理论思想、经验总结构建形成成熟的党建制度体系一直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有助于凝聚全党意志,帮助党在各个时期完成既定时代使命与任务。当前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党建学习的核心内容,其中“三个务必”更是关键中的关键,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开篇对全党同志提出的殷切希冀,推动“三个务必”学习的长效化、常态化、规范化具有重要的党建价值。首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与党史教育的长期规范化。初心教育、党史学习是一切党内学习之始,教育引导全党深刻了解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才能坚定“四个自信”,时刻保持“赶考”的清醒,真正从“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解认识提升为“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其次,坚持党的自我革命,坚持常态化的作风建设。“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15]312共产党员的作风绝不是一己之私、一人之事,而是事关党性原则问题。只有在持续严抓作风建设的治党理念之下,才能在全党形成钢板一块的共识力量,最终将“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品德作风提升为“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气魄。最后,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要义,结合现实诉求学深悟透“三个务必”的时代意蕴,持续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领悟“三个务必”绝不是我们党的“私家绝学”,更应通过我们党的学习、工作在全社会形成“三个务必”的学习风潮,在对“两个大局”“四种危险”“四大考验”的把握上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吃透“三个务必”,汇聚全社会的共识力量,汇成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强大队伍。

要想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就必须结合“两个务必”的思想内涵来学习理解“三个务必”新提法的重要价值。73年前,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关键节点上高屋建瓴地提出“两个务必”重要思想,确保了党和人民事业的兴旺发展,开启了新中国的宏伟篇章。再看今朝,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同样是我们党在新征程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三个务必”论述思想将指引全党在新的“赶考”路上奋步蹄疾。全党必须牢记“三个务必”、依靠“三个务必”,以历史主动精神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走向新的胜利。

猜你喜欢

全党二十大同志
二十大颂
罗亦农——“中国共产党全党党员之楷模”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OVER THE RAINBOW
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严良堃同志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