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子午岭杜梨的播种繁育技术探究

2023-03-11贾瑞刚

河北农业 2023年7期
关键词:子午岭杜梨幼苗

□文/贾瑞刚

杜梨是蔷薇科梨树属的一种植物,因其果实酸甜味美且富含营养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是目前在甘肃省肃南县发展比较好的早熟品种,其适应性较强且管理粗放、产量高。但在繁育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种苗不够健壮、苗木嫁接成活率低等。通过多年实践,对杜梨树苗繁育技术进行了总结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1]。基于此,本文结合甘肃子午岭杜梨的栽培实例,对有关的栽培技术进行了论述,以供果农借鉴。

一、播种繁育技术

(一)种子采集。九月中后期到十月初,杜梨的叶子基本都落光,已经步入种子成熟期,因此,在采种母树上,应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幼苗。首先要将树下的杂草清理干净,然后铺上塑料棚膜或旧床单,对树枝进行敲打(可用竹竿或木杆),这样可以将成熟的果实抖落到棚膜或床单中。在将树枝杂质除去之后,清洗果实,可将果浆清洗掉,将漂浮的果皮、果梗和小树枝等异物捞出,将清洗干净的种子放在阴凉地方,让它变得更干燥。用编织袋装种子,低温储存,并做好防鼠工作。

(二)种子处理。种子处理是确保育苗成功的关键环节,种子处理不当容易造成苗期死亡,降低苗木质量。杜梨种子发芽适温为20~25℃,但发芽最适温度可达40℃,在此范围内可以满足生长要求。现阶段,低温冷藏处理和热处理都是子午岭林区处理种子的常用方法,具体如下:

1.低温沙藏处理。在低温环境下,将种子进行沙藏,时间控制在50~60天,可以打破其休眠期,便于后续播种育苗。从子午岭的气温和土壤条件来看,在四月中的时候,种子就会开始发芽,因此,在二月底的时候,就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处理种子。首先,用30℃的水浸泡种子约10 分钟,以种子1∶3 或1∶4 的比例与洁净的湿沙进行搅拌,以沙子“手握成团、手松即散”为准则,置于凉爽的背风处,用草袋或麻袋覆盖,每一周翻动一次,其间进行补水,做好沙子的保湿,三月中旬以后,则将翻动次数提高到2 天1 次,让种子得到充分透气,防止发霉[2]。

2.热处理。在播种前10天,以温水(“两开一凉”,水温60℃为基本原理)浸种,并及时搅动,直至水温变凉。在此过程中,将这些种子继续浸泡3 天,在此过程中,每日1 次换水。3 天后,将种子捞出并控干水分,混合入4 倍多的湿沙,放置在背风向阳位置,注意堆积厚度需控制在20厘米,长宽视种子数量来决定。接着用温室塑料外壳覆盖住种子做好保温工作,每天12点翻两次,可以保证种子均匀加热,在此期间需要做好水分补充工作,避免种子缺水影响发芽进度,10天后,当种子发芽变白程度达到30%时,就可以播种。

(三)育苗地的选择。子午岭林区平定川林场老场苗圃地是目前的重点苗种基地,这里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年平均温度达到6.5~8.5℃,最高温度为36.7℃,最低温度为-27.7℃,降水量年均值达到590 毫升,大气湿度年均值达到60%,无霜周期达到110~150天。分析地理位置,这里地势平坦,背风向阳,而且很容易灌溉,排水顺畅,运输道路也很顺畅,适合幼苗的成长。

(四)整地做床。播种前先将土地深翻20 厘米,达到深耕细耙效果。在整地过程中要保证肥料充足,在翻耕后将土壤进行晾晒,同时在整地的过程中要充分混合土壤和肥料,基肥考虑腐熟的农家肥15 吨/公顷或45%施可丰复合肥1000 千克/公顷和12%过磷酸钙1000 千克/公顷。旋地时加入75 千克/公顷毒辛和750 千克/公顷硫酸亚铁,灭杀害虫和病菌。之后进行机械耙平,使土壤分布均匀,做床宽、高分别为100 厘米、10~15 厘米,长度则根据育苗地地形决定,苗床方向选择南北面,步道宽度控制在40厘米。

(五)播种育苗技术。4月中下旬,子午岭林区土壤开始解冻,气温稳定高于10℃,已经露白发芽的种子可以播种。播种前,将底水灌足,直至土壤松散并将床面耙平。采取条播方法,控制播种量在150 千克/公顷,床面4 行,定向选择南北,便于通风且透光性强,行距控制在30 厘米,育苗方法选择联合深沟浅埋及覆盖地膜,可以促使土壤保墒时间延长和提高地温,开沟深度4 厘米左右,均匀播种,用小木板镇压,可以确认其能充分接触到土壤,之后覆盖筛选后厚度1~1.5 厘米的腐殖土。完成播种后,用地膜覆盖好,可以加快种子出土进度。

(六)苗期管理。加强播种后的后勤管理,防止鸟类、动物和老鼠对种子造成危害,种子的萌芽通常要10天。在萌芽后,要注意打洞通风,以防被薄膜灼伤。在出苗后,尽量在阴天或16点之后尽快把薄膜移走,并在适当的时候喷水。由于幼苗非常矮小,可以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进行灌溉,通常每星期1~2次,视土壤的干燥和潮湿情况而定。在萌发2~3 个真叶期,用20 克的生根壮苗剂对水15~20千克全株喷雾,每隔10天进行1次喷洒,既能促进苗木的迅速成长,又能增强其抗逆能力。在这段时间内,可以按照出苗的疏密情况来完成间栽和移栽,让萌发少的地区都能有足够的苗木,一般控制在225000 株/公顷。幼苗在长出4~5 个真叶后,即表示进入迅速生长周期,需要每间隔10 天就要喷洒一次1000~1500 倍的叶面肥液。在幼苗长到10 厘米以上时,再配合浇水,施用150 千克/公顷的尿素,在此基础上,随着苗木的成长,逐渐增加剂量。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确保幼苗根系完整,避免发生影响幼苗生长的“荒地”现象。在8月份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幼苗断根,用铁锹把幼苗的主根从苗垄的两边移到离地60度的地方,在两边用脚踩实,接着浇水,以利于侧根的发育,也为以后的苗木移植成活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病虫害防治

在幼苗长出1~2 片真叶以后,为了防止突然发病,需要在10天内喷1次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然后定时喷2%~5%的有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可以对蚜虫危害幼儿稍起到防治效果,保证苗木健康生长。在苗木全周期,采取喷洒溴敌龙或灭鼠灵等药物或使用弓箭、捕鼠器等措施,强化鼠害控制,保证苗木的健康安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杜梨由于其独特的生存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林业建设项目,并在各地得到推广和种植,让我国的造林效果得到质的提升,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大力度去探索杜梨种植技术,加大其栽培力度,包括选种、育苗、造林和防治病虫害等环节,都要应用现代科技和生物技术来实现科学培育和种植,对促进当地经济效益提高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子午岭杜梨幼苗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子午岭国有林场皂角育苗思考
酿酒酵母对制取杜梨种子的影响
子午岭林区丝棉木育苗技术
子午岭茶条槭苗木培育技术
梨子变形记
瞎想什么呢
默默真爱暖幼苗
“五老”倾注心血 呵护“幼苗”成长
红色热土育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