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人冬天易摔倒,为何练臀能救命

2023-03-11王建炜

祝您健康 2023年2期
关键词:卧床卫生间骨骼

◎ 王建炜

摔一跤丢了命,绝非危言耸听

有数据显示,我国65 岁以上老年人中,平均每10 人就有3—4 人发生过跌倒。跌倒风险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80 岁以上的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可达到50%。

老年人摔倒可引发脑外伤、骨折、脱臼、软组织损伤,这些情况引发的严重后果都在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其中,髋关节骨折最为严重,也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其死亡率高达20%—30%,且致残率高,约42%的患者不能恢复伤前活动力,35%不能独立行走。

之所以髋关节骨折会带来如此高的死亡风险,其原因在于骨折后的行动能力丧失。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最直接的应对方法便是

制动3 个月左右。而如果这发生在髋部,便直接意味着行动能力的丧失,很多老人需要长时间的卧床。活动减少期间,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风险都会大幅度增加,很多老年患者并不是因为骨折本身,而是由于这些行动能力丧失带来的并发症,最终失去了生命。

另一方面,撑过了骨折愈合期,也并不意味着危险的消失。卧床1 周骨量会衰减约1%,如果因为脊柱、四肢骨折卧床3 个月时间,相当于12%的骨质流失了,患者即使骨折康复,骨骼质量也较同龄人相去甚远。很多老人本身就存在骨质疏松,在这样的骨量流失下,骨骼会变得非常脆弱,后期恢复正常活动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也很高。反复骨折带来的反复活动受限、卧床、骨质损失将是一种可怕的“死亡循环”。

当然,肌肉衰减只是老年人摔倒的原因之一。2020 年发布的《老年人跌倒风险综合评估规范》显示,神经和骨关节疾病、药物使用、感知觉障碍、居家环境不合理,都可能增加老年人的摔倒的风险。

神经和骨关节疾病:这2 类疾病会影响患者的行动能力,增加完成常见的动作和维持体态的难度,更容易发生跌倒。

药物使用:很多老年人存在多病共存的问题,会服用多种药物来控制疾病。比如抗抑郁药物、镇静催眠药等可能让老人出现头晕、体乏、神志不清的情况,所以这类药物最好坐在床边吃,服完药后立刻卧床休息。降压药、控制心率药、利尿药,都可能引起血压下降而导致头晕、乏力等,诱发跌倒;服用4 种以上药物也会增加跌倒的风险。

感知觉障碍:常见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尤其是脑卒中等脑血管病变后常见感知觉障碍,会导致患者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判断能力下降,影响活动及活动期间的自我保护等。

居家环境不合理:如卫生间地面湿滑、家中有明显凸出地面的门槛或装饰等,以及居家拖鞋选择不合理,都会增加老年人摔倒的风险。卫生间与卧室是老年人发生跌倒的常见空间。

3 块肌肉有力量,摔倒之时能救命

老年人摔倒的时候,常会表现为步行时的突然腿软,髋、膝、踝3 个关节发生猝不及防的瞬间无法支撑体重、屈曲软弱等情况。这与肌肉的衰减有着密切的联系。

对于人体来说,肌肉有2 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参与运动、保护骨骼。如果有强健的下肢肌肉,伸展髋关节的臀大肌、伸展膝关节的股四头肌、伸展踝关节的小腿三头肌,那么势必走路等动作的稳定性更佳,不容易发生“腿打软”等情况。同时,如果真的发生跌倒,这些肌肉将会扮演“抱紧下肢”的角色,让老人稳稳站住,或给他们足够的反应时间应急。

除了能够让老年人摔倒的风险大幅度降低,肌肉本身对骨骼的保护作用也不可忽视。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是一层重要的缓冲垫,可以缓冲骨骼受到的外力冲击。如果肌肉薄弱,骨骼则会受到更强的冲击,更容易发生断裂。

● 臀大肌

臀大肌可以让大腿后伸,躯干挺直,也可以帮助我们在步行中随时踩“刹车”。

【锻炼方法】双手扶着椅背,将一侧大腿向后抬起后伸大腿绷直,这时能感觉到臀部的肌肉绷紧,持续10—15 秒。每天做2—3 组,每组做15 个,两条腿交替进行。以第二天不会出现明显疼痛和疲劳为限度。

● 股四头肌

股四头肌可以为步行、上下楼梯、蹲起等动作提供力量。若股四头肌无力,易造成髌骨移位、膝关节骨关节炎,是腿“打软”的最直接原因。

【锻炼方法】坐在椅子上,使用弹力带绑在踝关节上,然后向上抬腿,尽量将腿抬至水平,会感觉到大腿前方的肌肉明显紧张,持续10—15 秒。每天做1—2 组,每组15 个。左右腿交替进行。

● 小腿三头肌

小腿三头肌主要负责踮脚跟的动作,并保持膝和踝关节的稳定性。如果小腿三头肌无力,步行时,容易向前踉跄跌倒。

【锻炼方法】类似于平时的踮脚动作。操作时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双脚同时踮起脚尖,坚持10—15 秒后落下。注意踝关节不要外翻。每天做2—3 组,每组做15 个。

遇上老年人摔倒怎么办

当老年人发生摔倒,核心的问题便是他救与自救。

如果家中有老年亲属,一旦其发生摔倒事件,千万不能着急扶起来,应先通过对话,确定老年人的状态是否清醒、有没有明显受伤等。如果摔倒后,老人出现剧烈头痛或口角歪斜、言语不利、手脚无力等症状,可能因为发生脑卒中而摔倒,此时扶起老人可能会加重脑出血或脑缺血,家属应立即拨打120 急救电话。如果其他情况,建议扶起老人后,将其带去医院处理损伤、检查有无潜在损伤。

如果老年人在家中摔倒,身边没有其他人,应该怎么自救?首先,看受伤关节是否能自由活动,如果跌倒后无法站立和行走,甚至连坐起、翻身都困难,千万不要勉强站起来,以免造成二次损伤,要寻找家人或立即拨打120 求救。可以大声叫喊,敲打地面、墙壁、房门等,吹哨子、打电话,弯曲双腿,挪动臀部到放有垫子或毯子的椅子或床铺旁,然后让自己较舒适地平躺,盖好毯子,保持体温,等待救援。

如果能够相对自由活动,建议弯曲双腿,挪动臀部到椅子或床铺旁,休息片刻后尽力使自己向椅子的方向翻转身体,变成俯卧位;双手支撑地面,抬起臀部,弯曲膝关节,尽力使自己面向椅子跪立,双手扶住椅面;以椅子为支撑,尽力站起来,然后打电话寻求帮助。

家有老人,定期做个防摔排查

有调查显示,老年人的摔倒事件,有一半以上是在家中发生的。照护者要注意排查居家环境,减少隐患。

1.卫生间:浴室的墙壁上、浴缸旁、马桶旁安装扶手,许多老年人起身、坐下都比较困难,建议卫生间最好使用坐便而不使用蹲厕。同时,淋浴间中应为老人安排座椅(建议为坚固且轻便的材质,如硬塑料等),使用防滑地垫。家属打扫时尽量保证卫生间的地面干燥、整洁,避免老人因为水渍滑倒。

2.卧室:可在卧室墙角和走廊等通往厕所的地方,放个小夜灯,方便起夜;平时穿合脚的防滑鞋,避免穿硬底或不轻便的鞋。卧室大都为地板材质,建议使用防滑地板蜡增加防滑性;避免放置地毯,部分家庭地板可能存在变形等易导致老人绊倒的情况,应及时修理。

3.客厅:家有老人最好别设门槛;如果家里带楼梯,最好加装防滑板;可在过道处适当安装扶手,便于老人在室内活动。客厅地面也须尽量保持干燥,不留水渍。如果客厅为大理石材质,建议为老人购买方便穿脱的防滑拖鞋(要注意定期更换)。地板材质则参照卧室。

4.厨房:老人使用的厨房,应该把常用的东西放到伸手可及的台面上,避免频繁踮脚和弯腰。台面上放不下的东西,可以放到抽屉或者下面的柜子中。尽量不要在需要垫脚甚至爬梯子才能够到的顶柜当中放东西。

猜你喜欢

卧床卫生间骨骼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做家务的女性骨骼更强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健康骨骼
卫生间抢劫案
PLC和触摸屏在卫生间控制系统的应用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在卫生间里“玩一会儿”
骨骼和肌肉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