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劳动观的四重维度解读

2023-03-11王新燕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劳动者劳动精神

王新燕,鲍 婵

(太原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前提。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尊重和关爱劳动者,曾在多个场合多次赞美、讴歌劳动和劳动者。在习近平近些年的新年贺词中, “劳动”“奋斗”等是关键词;习近平连续多年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向劳动者致以节日问候。他深刻阐述了劳动的重要内容,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劳动观。

习近平劳动观内容丰富而系统。笔者通过分析习近平关于劳动的系列重要讲话,认为可将习近平劳动观的主要内容从关心劳动主体、助推劳动和谐、强调劳动价值、倡导劳动精神四重维度进行解读。一方面,这四重维度相互独立、各有侧重。在劳动主体领域,关心全体劳动者,激励劳动创新,强化劳动者主人翁意识的归属感;在劳动关系领域,助推劳动和谐,增强劳动者权益保障的获得感;在劳动价值领域,强调劳动价值所在,提高劳动者对劳动重要价值的认同感;在劳动精神领域,礼赞推崇劳动精神,强化劳动者重视参与劳动实践的责任感。另一方面,这四重维度又相互关联、相互贯通。习近平劳动观按照由谁劳动、为什么要劳动和如何有效开展劳动的逻辑展开。从这四重维度阐释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对于推进劳动实践和劳动创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关心劳动主体

劳动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劳动者是一切劳动的主体。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要依靠劳动和劳动者。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中最稳定的主体是劳动群众,习近平曾深情地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亿万劳动群众是主体力量。”[1]7在我国,亿万劳动群众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意义,都应该赢得社会尊重。国家关心和尊重不同的劳动主体,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

(一) 肯定职业工人劳动

职业工人是我国制造业的主力军,是推进制造强国和质量强国建设的劳动主体。职业工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将自己学习到的技能转化为劳动产品,是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力军。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已经成为职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重要的劳动力队伍。国家肯定了农民工为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不断健全农民工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解除了后顾之忧;大国工匠是职业工人队伍中的新型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进力量。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中国高铁、中国天眼、中国载人空间站等“大国重器”不断问世。习近平对“国之重器”在前沿领域的重大原创突破给予肯定,对富有工匠精神的杰出技术工人加以赞扬,进一步激励高素质技术人才在高端制造领域做精做强。习近平常常深入工厂车间,向职业工人了解企业生产和经营情况。如2020年,习近平到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进行考察,肯定了太钢技术创新取得的进步,勉励企业员工在不锈钢高端制造业领域勇攀高峰。国家制定和完善相应奖励政策,让“大国工匠”在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工作上受重用,增强时代荣誉感,进一步激发产业工人的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发展和壮大高精尖产业,为国家生产出更多高附加值产品,并让中国智造走向世界。

(二)珍视农民劳动

农业既是基础产业,又是战略产业。农业是“三农”的根本。农民是发展农业和建设农村的主力军,对社会的稳定起着基础性作用,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强调:“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2],“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2],“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3]。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条件基础差、底子薄,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活条件差,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精准扶贫理念的引领下,国家惠农政策在不断完善,逐步缩小和消除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值的增加;国家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力度,给予农民更多帮助,提高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截至2020年底,我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要从根源上解决已脱贫人口返贫问题,扶贫必须扶志扶智,帮助农民逐步实现思想脱贫。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富脑袋”带动“富口袋”,从思想上改变农民对贫困的认知,激发农民的内在动力,助力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三)重视知识分子劳动

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是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继承者、传播者和创造者,不断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毛泽东就曾指出:“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4]习近平强调:“要切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信任知识分子。”[1]6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关键在于依靠知识分子进行科技创新。我国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劳动,设立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奖项,特别奖励那些在科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我国坚持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并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国家重点人才工程”,全方位地、系统地培养和用好人才,努力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

(四)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

青少年朝气蓬勃,是最具活力的群体。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生活条件的改善,部分青少年开始忽视劳动,劳动意识越来越淡化。自媒体时代下,一些青少年热衷于当网红,产生不劳而获、炫富享乐的不良心态,渴望一夜暴富。当下,所谓“佛系”“丧系” “躺平”文化的出现使部分青少年劳动价值观扭曲,不愿意奋斗拼搏,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教育,让他们从小就树立起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观念。”[5]教育部出台了2022年版劳动课程标准,从2022年9月起,劳动课将独立出来,成为中小学生必修的课程,并且每周不少于1个课时,从而引导青少年加强劳动,并自觉地投入到劳动实践中去,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少年。“征途漫漫,惟有奋斗。”[6]新时代赋予青少年新的历史使命和重任,青少年要培养奋斗精神。习近平强调:“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7]在新的历史起点,习近平号召广大青少年继续发扬奋斗精神,激励青少年为实现中国梦而矢志奋斗。

二、助推劳动和谐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和谐关乎企业和社会的稳定发展。由于劳动关系日益市场化,使利益关系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劳动关系,导致在劳动关系中出现不和谐的因素,劳动者正当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习近平强调:“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8]8国家不断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改善劳动者的福利待遇,实现职工和企业双赢,从而构建、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劳动者根本利益。

(一)重视劳动平等

劳动平等是劳动关系和谐的基石。国家关注劳动本身,重视平等对待每一位劳动者,使劳动者赢得充分的信任和尊重,进而营造平等、公正、和谐的劳动氛围。习近平强调:“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1]9劳动只是分工不同,劳动者的正当职业都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8]5绝不能把劳动阶级化和等级化,不能将劳动职业划分为三六九等,不能有地位高人一等的狭隘劳动理念,不能歧视和贬低普通劳动者。普通劳动者能够在平凡岗位上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习近平提出要改善劳动者的待遇,要求“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8]8,有效增加普通劳动者对薪酬分配结果的公平性感受,稳步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二)保障劳动权利

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保护等权利。然而在现实的就业过程中,一些劳动者在付出劳动义务时,合法劳动权利却被侵犯。一些企业将加班文化畸形定义为奋斗精神,强制推行“996”工作制。“996”工作制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严重违反劳动法,侵犯了劳动者的法定休息权,容易引发劳动争议,影响劳动关系和谐。在网络时代,一些企业泄露劳动者个人身份信息,侵犯了劳动者的隐私权。自2021年1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对个人信息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习近平指出:“要切实维护广大劳动群众合法权益。”[1]10他要求妥善解决劳动争议问题,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三)强化工会服务

工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的纽带,依法维护和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它关心职工、服务职工、保障职工生活。习近平提出,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9]47。工会为困难职工提供物质帮扶,为广大职工提供精神服务。习近平指出工会要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例如,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北京总工会举办了党旗绣制活动,各行各业劳动代表接力绣下神圣的一针,激励广大职工群众不忘初心、热爱劳动。工会对劳动者进行思想服务工作,发动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工会活动,增强职工劳动意识,提升劳动自觉性。2021年12月通过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强调进一步加强职工劳动保护,保障工会组织有序工作,从而促进劳动关系更和谐、更融洽。

三、强调劳动价值

劳动价值是人类劳动能力的价值体现,劳动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的基础和核心。马克思指出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恩格斯指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泉源,是一切价值的尺度。”[10]习近平提出:“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9]46为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全体劳动者必须持续奋斗,即使劳动的方式发生变化,劳动的价值也永远不会过时。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劳动将彰显出新的价值。

(一)阐释劳动创造财富的价值

社会上的一切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都依靠劳动的积累。恩格斯曾提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1]的科学论断。人类起源于劳动,人类用劳动来创造财富和改善生活。“劳动是财富的源泉。”[9]46一方面,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从万里长城到京杭大运河的修建完成,从载人航天飞船到国产航空母舰的制造完成,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港珠澳大桥到北京冬奥场馆的建设完成,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在劳动人民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劳动也创造了精神财富。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不断积累劳动经验和知识,用智慧创造出了优秀的科技和思想文化成果,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尤为宝贵的是,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系列与劳动有关的精神,如脱贫攻坚精神、劳模精神、抗疫精神等,这些精神成为人民踏实劳动、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劳动者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时代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境界要求,必须坚定不移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实现劳动精神的价值延续。

(二)阐明劳动创造幸福的价值

劳动是人类幸福的途径。马克思认为自由自觉的劳动创造人类真正的幸福。习近平强调:“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1]7幸福不会凭空产生,而是靠双手拼出来、干出来的。“拼搏不如拼爹”的错误观念只能获得短暂的,甚至是虚假的幸福,只有个人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才能过上更高层次的幸福生活。其实,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劳动的过程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理想的过程,也是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的过程。劳动者通过自由劳动追求幸福美好生活,不断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活力,进而实现自身价值和自我突破。劳动者更具持续劳动的热情和动力,能够更加真切体验、感受和享受劳动带来的充实感和满足感。因此说,劳动其实就是幸福的一种基本表现形式。

(三)揭示劳动开创未来的价值

中国人民依靠辛勤劳动和不懈奋斗创造了曾经的历史辉煌,创造了现在的伟大成就,也一定能够开创未来的美好生活。正如习近平所言:“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9]46从国内来看,劳动推动我国社会的繁荣与发展。我国社会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仍然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协调、某些产业发展不可持续等问题。只有劳动者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劳动实践中,不断辛勤劳动,用劳动托起中国梦,才能切实解决劳动报酬等劳动利益难题,才能推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才能推动我国未来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来说,劳动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暴发,使世界的不确定因素增加,逆全球化浪潮造成了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因此,世界各国需要共同协作去解决劳动安全问题,为人类生产劳动提供稳定有序的劳动环境。全世界劳动者,要在劳动技术领域加强创新性劳动和融合发展,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着力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难题,从而推动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

四、倡导劳动精神

劳动精神是新时代接续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培养时代新人必须倡导新时代劳动精神。习近平强调,“我们培育形成了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12],揭示了劳动精神的科学内涵。一个合格的劳动者要具备想干、爱干、苦干、实干的基本劳动品质。2021年,劳动精神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习近平号召全社会讲好劳动故事,希望劳动者弘扬尊崇劳动的传统劳动美德,从劳动精神中汲取进取的力量,让劳动成为每个人自觉性的行为,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时代新风。

(一)倡导崇尚劳动

崇尚劳动就是要求劳动者尊重并推崇劳动,秉持想劳动、肯劳动的劳动信念,形成劳动光荣、淡泊名利的价值理念。习近平指出:“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8]2无数劳动者坚守在不同的岗位上,在劳动奉献中实现其人生价值。在应对新冠疫情冲击时,不少劳动模范与无数普通劳动者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发扬了劳模精神,勇敢逆行,甘于奉献,为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贡献。倡导崇尚劳动就要抵制轻视劳动,杜绝铺张浪费,坚决抵制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就要学习劳动模范的崇高精神,培养对劳动美的认同感、对劳动果实的尊重感,从内心真正接受劳动价值观,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要让劳动最光荣理念深入人心。

(二)提倡热爱劳动

热爱劳动强调劳动者要树立职业荣誉感,干一行爱一行,积极主动地投入劳动,丰富劳动经验,提高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习近平强调:全社会都要热爱劳动,“在工厂车间,就要弘扬‘工匠精神’。在田间地头,就要精心耕作”[1]9。例如,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被网民誉为“故宫男神”,他几十年如一日,怀着对文物修复的热爱和责任心,让一件件馆藏古钟重新绽放光彩。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应该强化工作责任意识,用敬畏之心和饱满的热情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工作岗位上感受劳动的乐趣,最大限度发挥个人价值,力求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认认真真地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极致,为各行各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三)鼓励辛勤劳动

习近平引用“民生在勤,勤则不匮”[8]4的古语鼓励辛勤劳动。辛勤劳动要求劳动者要以辛勤劳动为荣,要有奋斗热情,要勤勤恳恳,要有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的意志,要埋头苦干、笃行不怠。辛勤劳动就要反对不思进取、贪图享乐、好逸恶劳,也要持之以恒地劳动,不断开拓进取。天道酬勤,勤能补拙。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烙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凭借辛勤劳动,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人们无私地奉献自己的光和热,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成果才是最高尚的。正是无数默默勤劳付出的劳动者辛苦工作,我们才能享受着琳琅满目的劳动成果。劳动者要肩负起社会责任感,迎难奋进,“撸起袖子加油干”,以顽强拼搏的信心和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砥砺前行。

(四)推崇诚实劳动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诚实劳动是劳动的基本准则,强调劳动者要履职尽责、要实事求是、要真抓实干。习近平指出:“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9]46不管从事何种劳动,都需要有诚实守信的态度、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劳动者不能投机取巧,不能偷工减料,不能弄虚作假,必须求真务实,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从本心出发,依法诚信经营,让消费者放心买单。诚实劳动者坚守本心、追求品质,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用诚实善良诠释着心灵之美与劳动之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此外,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构成有机整体,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传递着生活的正能量,是激励劳动者前行的精神力量。习近平强调:“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11]要让劳动模范和工匠人才成为社会的引领者、正能量的传播者,推动劳动精神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

综上所述,从以上四重维度来看,习近平劳动观拓宽了劳动的时代内涵,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习近平的劳动观,与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一脉相承,蕴含着深刻的劳动智慧,教育引导劳动者明确劳动的伟大意义,并积极地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美好生活源于劳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离不开全体劳动者脚踏实地的劳动。新时代劳动者是美好生活的建设者、奋斗者。因此,全体劳动者要坚定劳动信念,热情地投身于劳动实践,从而营造人人崇尚劳动的时代风尚,最终推动我国社会的繁荣发展。

猜你喜欢

劳动者劳动精神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劳动者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