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四力”与媒体深度融合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2023-03-10张传香

关键词:四力乡土媒介

张传香, 金 盼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天津 300387)

“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还是整个民族过去的投影。”[1]然而,在乡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乡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却被部分城市精英主义的“刻板印象”所禁锢,阻碍了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融合与共享,影响了全社会对乡村文化的认知和传承,乡土文化传播力逐渐“式微”。本文选取2018—2021年共四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获奖作品中涉及乡村振兴的报道为研究样本,并辅以部分同样较有影响力的典型“三农”报道,将围绕如何在乡土路上走出“四力”这一主题,探讨伴随着现代化将“乡土中国”推向“后乡土中国”的转型中,在拥有不同规范和价值观念、利益诉求的受众面前,尤其在现代化进程中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尚存的当下,媒体人如何直面数智化媒介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践行“四力”要求,讲好媒体融合时代乡土故事。如何通过个体认知结构与新闻传播生产内容的契合,让新闻的乡村叙事在媒介协同和多元冲突中走向中和,进而深挖城乡情感共同体的内涵和价值。

丹麦学者克劳斯·布鲁恩·延森认为:“媒介融合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交流与传播实践跨越不同物质技术和社会机构的开放式迁移,关于传播价值的探讨深深根植于媒介生态的变革之中,并受到社会整体信息环境的影响。”[2]我国学者于成在其著作中指出:“信息的记录、整合和流通,根本上有赖于媒介之间界限的打破——将各种媒介形式整合为统一的信息记录、处理和传播系统。”[3]可见,“媒介化”已然成为探讨技术性媒介对文化和社会变迁产生影响的新的理论框架。丹麦学者施蒂格·夏瓦认为:“媒介使用和媒介效果的传统问题需要考虑到文化和社会皆已被媒介化的环境。”[4]基于发展传播学理论,“发展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赠予金钱、技术、物资的问题,对于所谓不发达地区的人们,其背后有着根深蒂固的文化、习俗和语境,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借助传播的力量。”[5]综上所述,媒介已经在社会发展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优秀的媒介机构和良好的传播实践,可以有助于实现更加和谐的社会以及社会成员的美好生活。然而,如何将当前技术的先进性与内容品质等效提升,就需要媒体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对“四力”要求的理解,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在融媒体“平台”和“互动”这两个关键词上做文章,在各媒介间“趋同化”和去“趋同化”的权衡中不断提升媒体的报道能力,勾勒出乡村文化全貌,唤起大众对于“三农”的集体记忆,成为泛众化传播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引导者。

一、 乡村文化振兴需要挖掘情感共同体的内涵和价值

路透新闻研究院于2023年6月发布了《2023数字新闻报告》,揭示了数字新闻消费的新变化。报告显示:“传统社交媒体平台对新闻业的影响力正在下降,新闻媒体和记者的影响力受影响;而通过TikTok、Instagram和YouTube等以视觉元素为主的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的内容变得越来越重要,大多数视频内容通过YouTube和Facebook等第三方平台被访问和观看。”[6]在日益数字化、移动化、平台化的媒体环境下,面对巨大的变化和严峻的挑战,媒体如何积极拥抱数字化“新常态”,并且为公众提供更值得信赖且能引起共鸣的新闻作品成为当下关注的热点。喻国明等认为:“在未来,传播的着力点在于从认知层面出发,解决个体‘以我为主’的信息关联性问题,凝结传播的价值逻辑。”[7]从“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升到“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陆小华认为:“媒体融合发展已不仅仅是新闻单位的事,更是考验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综合优势的能力,关乎国家国际传播领域的新战略、新部署的事。”[8]如今,国家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振兴被放在重要地位。乡土不仅代表着民族文化的基础,更是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关键环节,因此媒体从业者在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同时,仍需持续深耕乡土中国,以进一步挖掘情感共同体的内涵和价值。

正如赵月枝所言:“在‘乡村振兴’的热潮中,媒体和学者正以积极的姿态,以各种形式深入乡村、了解乡村,并在‘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中,改造自己、发展自己。这是媒体界和知识界重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必然,也是讲好中国故事和繁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一环。”[9]面对主流媒体数字化、智能化、移动化的转型,数字工具重新定义了新闻工作者的实践,但媒介的融合最终要回到信息本身,回到新闻内容上。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不断深入践行“四力”,从而释放新闻作品的生命力,增强主流媒体的引导力。

媒体的动态变化与乡村治理发展紧密相关,从中可以看到一个鲜活的媒体参与社会发展进程的轨迹。传统纪录片与长篇通讯报道的网络化融合,新闻传播方式的不断创新,使传播效能在地域覆盖面和人群覆盖面都得到拓展,也赋予了农民更多的话语权,使他们真正成为了新闻的主体。媒介的打破、整合与重塑,提高了用户的亲近感、参与度以及沉浸式的体验感,媒体融合赋予了中国新闻实践强大的创新驱动力和时代影响力。

在现代化、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曾经一度落后的乡村,如今正在以跨越式的发展模式前进。如果说费孝通将“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界定为农民的劳动和收入能否维持其生存的安全问题;陆益龙将“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演变为农民何以获得平等的市场机会问题[10],2000年以后,以数字媒介的全面崛起为标志的信息化社会开始形成,开始了以信息产业为标志的三产的碰撞与融合,中国乡村社会进入第三次文化裂变期。乡村数字化景观出现之后,农民的身份发生改变,纵观目前的“三农”报道中,明显看出对发掘情感共同体的内涵和价值方面仍略显不足。目前,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主流媒体新闻亟需转向传承、发展与提升农耕文明,致力于对乡村文化繁荣之路的报道,找到破解如何留住乡愁,媒介如何助力乡村振兴等诸多问题的传播路径,媒体人也需要将不断增强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运用到专题策划和创作过程中,切实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社会责任。

二、 数智化融合带来乡村叙事的颠覆性挑战

随着网络用户生成内容的爆炸式增长和数字媒体的互动潜力(转发、点赞、评论功能设置)不断增强,新闻活动已经从职业语境走向社会语境,从传统媒体转向社交媒体平台和自媒体平台。那么,如何将“脚力”由传统渠道向互联网渠道转移,深入新闻现场,寻求情感共鸣点,创作出更具人文关怀,正能量、时代感和烟火气的新闻作品,在城市化叙事中,新闻报道中的村镇话语权是亟需破解之难题。

新闻报道不能仅仅满足于“原汁原味”记录事件本身,而应挖掘新闻背后的价值。当下,“无论是方言、乡村美食、建筑,还是刺绣、纺线、蜡染、漆器等各种民间手工艺,这些乡土文化资源缺乏市场、很少有人问津。受众对乡土文化的认知还停留在‘落后’‘土气’‘陈旧’‘无趣’等刻板印象之上,缺少充分了解乡土文化内涵的窗口。”[11]需要媒体人将“眼力”聚焦乡音、乡乐、乡趣、乡情,使非遗老手艺、传统民风民俗、农耕文明成为新时代的新流行,让乡村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阅读,让一批能代表媒体融合新水平的创新成果,展现在公众面前,从而为原本式微的乡村文化注入一剂强心针。

传媒技术样态的整合打破了印刷、音频和视频媒介之间的隔阂,新媒体势如破竹来势汹汹的攻势,使得报纸、广播、电视被边缘化。因此,传统媒体亟需从“单向度”媒介时代所遵循的从上至下的传播模式,转向用户与创作者之间不断的互动中,渐渐达到一种记忆共鸣的双向传递。未来传播的理想目标是通过对社会各个圈层的打破,连接个体与社会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触达基础上的价值共建。

《未来媒体蓝皮书:中国未来媒体研究报告(2022)》指出,随着数字化、智能化在未来媒体行业领域的应用从探索阶段进入实质阶段,未来媒体行业将迎来颠覆性变革,将呈现出数智化、虚实混融和共治性发展的趋势和特点[12]。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刚刚披露的《2023数字新闻报告》中看出,具有深度内容、解释性的新闻播客和长篇访谈节目是比较受欢迎的播客类型。 正如麦克卢汉所言:“一种新媒介通常不会置换或者替代另一种媒介,而是增加其运行的复杂性。”[13]

三、 践行“四力”是讲好媒体融合时代乡土故事的有力保障

媒体融合改革自2013年开始,从中央战略性部署和前瞻性规划,到地方“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探索,在政策维度上,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纵深进路不断被突破。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从此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20年9月26日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进一步完善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市级媒体和县级媒体中心四级融合发展的布局。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为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随着“扎实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被首次写入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此背景下,官方、学术界和业界将会进一步合作,采取多种措施支持媒体深度融合。历经10年改革,我们已经步入媒体深度融合攻坚期。那么,如何在新媒体技术发展带来的环境变革中书写乡土中国?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可以看出,全国媒体融合从技术赋能优先,转向侧重以内容建设为根本,由表及里的显著变化体现了深度融合发展的方向和规律,也对新闻从业者不断修炼“四力”内功提出了更高要求[14]。深耕乡土中国就是要把这四种力量贯彻到广大乡村地区,用脚步丈量田间地头,以眼力洞悉乡土美学,靠脑力设置土味议程,凭笔力描绘乡村画卷。

1. 以“脚力”增强信息采集力,脚踏实地连通城乡文化

新闻报道本身是对“缺席”事件的“再现”,交互式记录则力图使“再现”变为“在场”,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参与感。要清醒认识乡村多元主体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当下,在互联网平台助力下,城市与乡村、现代与传统的二元景观呈现落差被拉平,使农村成为网络短视频最主要的表达对象,这也极大地激励了农民的创作欲望;媒介融合营造了一个城乡互连的新场域,形成了新的叙事模式,媒体在报道中应借力新技术应用实现自我赋能。媒体与受众可以通过媒介平台进行一场关于社会进程真实又真诚的对话。事实上,在线受众仍然把专业的主流媒体作为一个值得信赖的有效信息来源。

2022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明确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平台载体,应突出其在乡村治理现代化以及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由于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具有官方背景,大多数受众认为官方平台的内容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因此要发挥大众对传统媒体的信任优势,要深入实际感知受众的行为和偏好,更深入地了解他们在选择和使用媒体时的需求和期望,以及大众传播如何在心理和行为层面产生效用,真正体现“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记者走基层”就是要更好发挥乡村主体性作用,通过形式创新、话语体系创新、传播渠道创新,从而更好服务城乡统筹发展。城市和乡村原本互为“他者”,而媒介融合营造了一个城乡互连的新场域,这里既包含了乡村文化所凝结的集体记忆,又包括了城市化进程中现代文明的转型与流变,通过融媒体平台把城市和乡村连接在一起,形成了自下而上,“农村包围城市”的叙事模式,融媒体平台的多渠道、广覆盖使广大群众有机会群体出场,让城乡文化能够在平等的场域中互动交流。

2. 以“眼力”增强核查与判断力,尽职尽责担当媒介“把关人”角色

媒体人需要通过选择值得进入公共领域的故事,并阐释其社会意义来彰显其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由于普通民众的解读有时候会不准确或有偏差,因此需要媒体提供专业的解读来引领舆论,媒体并不只是在线播报突发新闻的传递者,换言之,我们仍然要强调媒体作为“把关人”的角色,辨别哪些新闻值得关注和传播。

事实证明,只有眼皮贴着地皮才能做好“三农”题材的新闻策划和新闻舆论的话题设置。首先,针对读者分众化、差异化的现实,把“想讲”和“想听”结合起来,将阐述请求与阐明道理相融合,让自我表达和他人陈述共同发声,从而形成更强的传播效用。其次,要想在新时代下继续发挥好“中继器”的作用,还要从多方面描摹人与社会、城市与乡村,从而有效增进信息、政策、舆论和社会公众间的联系和互动,回归到富有浓厚烟火气的生活中汲取源头活水,寻找情感的共鸣点和信息的传播点,从微观入手,让农村之外的大众认识到乡村文化异质多元的一面,使乡村的声音传得更准、更快、更远、更响。

例如,体现中华农耕文明《山水间的家》《大地家宴》《非遗里的中国》等节目的相继播出,中央级媒体作为融媒体先行者和领军者,充分利用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原创内容生产能力,让村落村寨、传统手工艺等蕴含乡土文化气息的载体重新活起来。节目注重本土化内核与价值共情、凝聚乡村受众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充分体现媒体真正胜任“把关人”角色。鼓励农民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从而对乡村文化振兴内容进行传播;同时,借助对乡村话语、符号的拓展与更新,使乡村主体对守望、乡愁、返乡的乡土叙事与城市现代美学实现融汇再造,最终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3. 以“脑力”激发新闻创作想象力,知行合一强化身份认同

媒体要确保具体的传播议题更接近大众的生活日常,传播话语更贴近受众理解习惯,让新闻真正走近大众。

高质量发展和特色产业将成为未来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工作,“强国必先强农”是着眼长远的重中之重。新闻报道也应转变内容生产方向,转换报道形式,从采用“电视大屏+融媒体平台”聚焦各地脱贫攻坚,从“直播带货”破解农民销路渠道不畅的难题中跳脱出来,更关注农产品的附加值以及附着在乡土生活、农业生产中悠久而厚重的古代农耕文明、农学思想,激活中华农业文明蕴含的文化基因。依托我国的乡村文化、饮食文化资源,通过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激发人们的乡土情怀,进而持续提高乡村文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媒体要注重与受众的互动交流,利用受众对古老中国神秘农业文明的向往心理,创作出代表乡村田园风光、精湛技艺的精品力作。在守住传统传播渠道主阵地的同时,要向抢滩登陆互联网主战场持续迈进,防止主流媒体缺位,走出宣传盲点,充分利用新媒体“短、平、快”的传播优势,积极探索互动新模式,打造宣传乡村振兴故事。

4. 以“笔力”提升宣传报道执行力,守正创新打造融媒体精品力作

约翰·杜海姆·彼得斯多次指出,所有媒介的底层机理都是刻写,如telegraphy表示“用无线电刻写”;photography表示“用光刻写”;phonography表示“用声音刻写”;electroencephalo-graph表示“用电脑电波刻写”[15]。因此,文字作为所有媒介之母,自然有栩栩如生的表现能力。媒体工作者应不断淬炼新闻生产的策、采、编、审、发全流程业务能力,全面提升内容生产效率,借助丰收节、赶集、赶会等具有乡村特色的事件进行报道,用“小人物”承载大命题,用“小故事”为大时代注释,挖掘基层创业兴业故事,充分表现最独特、最典型的人和事,传播新兴的、更有产业特色的新时代村镇发展理念。用传播形式多样化的产品赋予传统报纸、广播、电视新闻二次生产的新内涵,借中央、省、市、县四级融合媒体的联动乘数效应,让更加立体式宣传擦亮乡村品牌,为乡村振兴助力。

通过媒介手段革新,让“土味”文化成为推动城乡共同发展的内生动力。新闻作品创作要融入时代、地域、风情、民俗等多种元素,多维度呈现乡村生活的原貌,紧跟时代的步伐,让融合新闻真正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助燃剂,使乡村能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建构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蓬勃发展的生命力。

四、 结 语

我们正处在一个融合的时代,技术、渠道,甚至思想、观念、话语都在融合,乡村文化叙事研究自然不可能自我孤立于一隅,多元媒介作为沟通和融合城乡社会的桥梁,日益成为拓展农村社会空间和提升乡村话语权的重要介质。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面向受众能用各种媒介传播效能精准发声,方能胜任该领域特有的专业性要求。“四力”就是新闻工作者在融合媒体时代的看家本领,磨练“四力”就要做到“脚力”先行,“脚力”到位,“笔力”方能稳健,“眼力”护航,洞悉问题本质,慎思之,明辨之,“脑力”才能动起来、转起来、活起来。践行“四力”,就是从本土出发与当地传统文化相结合,采撷鲜活事件,用全局眼光考量农村发展宣传热点,用理性思维去引导舆论走向,实现传播目的。

猜你喜欢

四力乡土媒介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用好“四力”法宝 “走”深新闻一线
增强“四力”靠什么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