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娅姝 时空探险家

2023-03-09袁敏张娅姝提供

优雅 2023年2期
关键词:舞剧舞者跨界

文:袁敏 图:张娅姝提供

“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在宇宙空间里,我们一直都在追寻探索着生命的意味。它是舞者生命时空中的机遇,是舞者转瞬即逝间的蜕变,更是时间积累下的转化。在张娅姝35岁生日前一天采访了她。一位从时间年轮里自救的勇士,在空间转移间充满好奇心的探险家。她说:“好奇心,让我们充满生命力。”在生命的内核动力里,张娅姝像一颗大树,扎根在东方舞蹈文明的沃土中,野蛮生长,汲取时间给予她带来的动能,转换出一位勇敢、乐观、通透又特别的张娅姝。

致变化 时间轴线里绽放的多元之美

“女性的眼睛可以温柔地注视痛苦,也可以锐利地俯瞰繁华,世界有多美,女人就有多美”。及笄之年带着“桃李杯”舞蹈比赛一等奖荣誉离开成都的张娅姝,骨子里是一个特别“顶”的人。在艺术世家成长下的她,对自己的要求极为严苛。采访中她谈笑道:“我可一直是个好学生。”这是闲适淡然的四川人生活中独有的“娱乐”精神,更是一种自信与人生态度上的较真。锦瑟年华时来到江苏无锡,如猛虎般攫拏而出,连续12年的舞剧女主的经历,牢牢夯实了舞蹈在她心里的位置。

花信初展时,她却对媒体笑谈:“可能跳到25岁就不跳了。”她说:“现在回想起来,也许是在一个环境中麻木了,又找不到突破口。”也正是25岁,经历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伤病,给了她安静下来思考转变的契机。她说:“躺在床上不能动,有时间去发呆、想事情,更有时间去接触美术、雕塑等其他跨界的新鲜领域。”来路也许不明,但是也依然可以坦然面对,追求卓越,那一年我们看到一个劈波斩浪的张娅姝。

26岁那年,张娅姝又回来了!接纳着希望与批评、汇聚成力量的百川,她走进电视综艺节目。再次回到舞台上,情感中的“失去又回来”幻化出一个更具多元之美的“勇士”。她说:“热爱这个事情,会找很多理由回来。”在大众视野里出现的张娅姝,是婀娜蹁跹的《尤物》之灵,她用舞蹈之美淋漓尽致地展现着“夫有尤物、足以移人”;是随《风》而舞的轻盈之势,当舞台灯光聚焦那一袭碧绿:“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之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而这,只是她身体里体现的其中一种美。对于张娅姝来说,舞者的美是需要从全面的角度去评鉴的。镜头语言下的张娅姝,曼妙多姿,娉婷袅娜,之所以走上综艺,是为引导更多普通观众走进剧场,回归舞蹈艺术的观赏方式,去重新定义舞者的“美”。

回望张娅姝在其时间轴线里的变化,偶然发现了诸多巧合的10年:19岁的张娅姝以重情重义的《西施》,在爱情与战争的刀光剑影中,让我们领略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唯美,烙印下其沉鱼落雁之颜。但在张娅姝的时间命题里,“美”不是片面的概念,从内蕴化到外显性的表达,舞剧《西施》在内化人格中“凭借羸弱的女子之身成为越王反败为胜的辉煌”,承载着江南儿女生生不息的民族志气,这也让我们透过角色看到了19岁那个意气风发的张娅姝。10年之后,29岁的张娅姝以制作人与主演的身份带来舞剧《九色鹿》,从演员到制作人的跨度,如青年作曲家吴羿明亲自为其作品谱写的主题曲一样“那是一个远久的传说,这是一个身边的故事……”。用舞剧形式讲述张娅姝所理解的人性之美,一百个观众有一百个答案。投射与反射的互化,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一位从舞蹈演员自省独白中走来的富有文化自信、兼具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年舞蹈编导正蓄势待发。牵着梦回首过去,23岁的张娅姝,担任国家“五个一工程”奖民族舞剧《绣娘》中的女主角,在刺绣人生与青云之志间幻化,成为登上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的中国舞剧女一号。她用精湛的演技将中国近代反封建礼教、追求女性解放的新女性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人生如戏、世界为台,以剧演路,以本化生”,从舞台再到生活,让我们看到一个追求自由、勇敢、独立的女性形象。33岁的张娅姝,在经典典舞剧《红楼梦》中饰演“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时刻宁”的秦可卿,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向大众呈现出一个在时间沉淀里探索思想性转变,并蕴含东方美学色彩魅力的舞者。每一个10年都能看到那个在时间轴线中怒放多元之美的张娅姝。她说:“舞台艺术神奇的流动质感,让我每一次都会去感受突破和变化带来的喜悦与惊喜,这就是年龄带来的转变。”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致跨界 空间中的碰撞与融合

对于跨界融合,张娅姝以其最爱的画家夏加尔的艺术来解读了不同空间中的碰撞与融合。夏加尔的作品被称为“彩色梦境中的爱与离愁”,是梦幻与现实交织的色彩,是一种天马行空的浪漫。张娅姝的舞蹈也仿佛如同夏加尔的绘画,在不同的空间中游离穿梭、碰撞融合,在博采众长之后,用炽热的舞魂铸就出内心世界的价值,进而形成一个独特的张娅姝。2005年——2023年,共出演20余部舞剧,并刻画了无数经典传神的形象。在《中国好舞蹈》《中美武林争霸赛》《新舞林大会》《这!就是街舞》等综艺节目里与不同舞种的跨界融合,让我们看到她身体里的不确定性和强大的力量;参与各大电视台创作的《锦鲤》《侠》《鎏金》《卷珠帘》等与现代舞台科技跨界融合的春晚力作,为人民而舞,也获得全民的喜爱;尤其是人鱼共舞的水下作品《鲲》,获得全网超出5个亿的关注量。张娅姝多元共生且别具一格的特质,同样吸引了多家时尚品牌与设计师的关注与青睐。采访中,问询其最喜欢和哪位设计师合作?她即是,都喜欢。张娅姝认为:每次跨界融合都是她以舞蹈的方式去感受艺术门类的多样性,超越现实、又回归现实的尝试。对于她来说,无论意象的幻化还是现实的描绘,尊重其他艺术发展的规律,在独特的艺术符号中找到表达的融合,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们生而为人,所有的创作都是从人出发,不会去刻意,只是选择表达方式的不同。

在舞蹈剧场《2月3日·晴》里,与青年编导余尔格、装置艺术家马良,跨界突破了传统的舞蹈语言,围绕一个舞者的梦,创作新的舞蹈语汇,描绘着春天般的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希望。舞蹈动作是作为一个特定的艺术概念并有着自己的美学规律,不是刻意阙弱舞蹈,而是在包容中实现独特性。重视艺术的社会功能是张娅姝在舞蹈实践中“深入生活,反映生活”的体现,传递着对舞蹈艺术的自我解读,对内在生命的强大符号外化,并以身示范如何深入、改变、融合与发展,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解读舞者内心强大的情感力量及对生命的哲学反思。

新媒体视域下艺术的多维空间碰撞,为张娅姝的跨界水下舞蹈增添了诸多的可能性。当我们被水下舞蹈《鲲》里那个与自己对话的舞者惊艳时,其已经在时间的演变里找到了“显与隐”的对话,“艺术与自我”的空间互换。思想家老子认为:世界是以“有”和“无”来显露与隐藏的。艺术作品也反应着我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过程,将情感在显与隐中得到表达,形成强有力的艺术形式。在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水下舞蹈作品《红》中,她与红绸交相辉映,唯美动人又精妙绝伦,那是追逐光的革命者,亦是逐梦的张娅姝;水下第一次合作的双人舞作品《月影无极》,平均每天11个小时水下拍摄,挂在腰间十斤的配重,只为在水下构建一个“磨合、破圈、传承”的“月下巅峰对决”武林,舞与武的行云流水,水与舞相得益彰、武与水的强者愈强,正是她心中多维创新的舞林;《青女司霜》的创作故事,是我采访时最想了解的,问:“当你那一跳,进入零下20度的冰水中,你是什么样的心情?你认为这是一种冒险吗?当看到你手脚冻到麻木,我们满眼感动的同时更多是心疼,你的父母会担心吗?”张娅姝却笑谈:“我的母亲从小对我的选择都不会阻碍,只要有足够的理由去说服,并且她也知道我只是贪玩。我们是经过很科学的应对、专业的措施,运用运动学速冻治疗理论,这样充分的准备。这,不是一场冒险,只是一场全新的尝试。在有限的生命中去探寻无限的可能!”开朗的她笑谈所有“好奇心”带来的经历,总以一种舞蹈的方式去持之以恒地表达。古志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是有坚韧不拔之志,她亦是用自己的艺术作品引导着更多的观众去体验生活、热爱生命。御水翱翔、与山河共舞、在生命有限空间中无限的碰撞与融合,呈现出的是一个与时代共舞的张娅姝。

致自己 时空转换中的共处之道

人们常以年龄概括女演员的生命周期。在时空转换中,让张娅姝提出:当退去漂亮的皮囊与充满活力的身体,舞者可持续性发展的路径是什么?什么是流逝的特质?“年龄是一种魅力。”张娅姝在对30岁前后的舞蹈态度,有着自己的解读:“抬头看看,观察生活,观察自己的变化,以什么样的心态期待变化?”这是她字里行间里对每个时空中自己的对话。27-29岁的张娅姝患上了重度失眠,那种失眠的严重程度,哪怕是做胃镜时的全麻都能给她带去短暂熟睡的幸福感。为了正视这样的困境,她选择潜水,感受潜水中给到身体与心灵带去的治愈,那种深海里的寂静更是一种“空灵感”。30岁以后的张娅姝更像荀子笔下的“雅士”,隆礼义、有正义、轻外物、博学识更表里如一。所有的带着“好奇心”去感受的探险,都是她选择的一种在多时空转换下的相处之道。她的生活和工作秉承着“弹床理论”:越放松,回归的时候,就越勃发。无论是和“年龄跨度”的和谐共处,还是与“病痛缠身”的和睦相融,她正视“年龄”、“伤痛”、“困境”,更找到了共处之道。在摄影师徐宝轩为其创作的一副海报里,将她所有伤痛都记下了时间,那用彩色画笔勾勒出的绚烂,正是在激进的生命里奋斗过的痕迹,它被命名为“Ache”。她说:“那些伤痛只是代表着它们是怎么来的,其实更多是想告诉舞者们,不要害怕伤病,虽然它永远都会在这里,但是只要一直前行,学会共处,达成共识,那只是一种见证。”

当我看到《咏春》的先导宣传视频时,她那强大的气场,回眸之间,观照出的是其内心时空中生命的意蕴,仿佛就是在说:“我来了!”这一句“我来了!”,是历经伤痛与脱变的自我救赎,更是这些年来时空转换间的沉稳与内敛。这是张娅姝身上那多维空间里散发出来的能量。据悉,这次饰演的角色是一个双重叙事线的人物:一位是威风凛凛的八卦掌掌门、另一位却是极具生活体验又很平凡的电影女导演。这一次从表演方式上突破了戏剧化的方式去跳舞,生活化的去表演。张娅姝说,电影导演这个角色更像她自己。生活中的她,被朋友们亲切称呼“张哥”,更多的时候她像一颗“大树”,可以倚靠,可以倾诉,可以成为所有人的肩膀和港湾,这是一种“靠谱”的感觉。但是,不为人知的深夜,也有软弱、孤独、焦灼,只是看你如何与其相处与平衡。

为了找到武术和舞蹈之间的不同呼吸方式、运动轨迹,张娅姝与所有舞蹈演员,学习了1年的咏春拳,各大门派的武术指导齐齐上阵进行教学。刚开始的训练,所有演员因打木头桩,手臂布满淤伤,每次训练前1个小时的趟泥步,让膝盖、小腿及脚踝都超负荷。起初担心自己在武术表演上会体力不够的张娅姝回忆:“当日复一日的训练,激发了身体的潜能,精力的全身心投入,收获的便是身体简单粗暴的回应”。1年时间,让张娅姝静下心来感受武术的精妙之处,相生相融之后,再用舞蹈方式演之,她只是浅浅的一句“蛮有意思”,却包含着太多的不易。在张娅姝心中的《咏春》,是两代人的共振,即是英雄们的江湖武林也是普通人的追梦历程。作为英雄也会有困境;作为普通人,也能成为自己或者别人的英雄。平凡又特殊的张娅姝,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解读着身心在时间年轮里的“立体之美”,那是含真执着,艳阳入火、不畏不惧又温柔浪漫。

采访前,我用1周的时间翻阅她所有的故事,领略着她带给我们的乘风破浪与披荆斩棘.对舞蹈的执念,让张娅姝无论去哪里,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个舞者,“荷花奖”舞剧女一号、“五个一工程奖”舞剧女一号、国家一级演员等荣誉见证了舞者张娅姝的成长。采访结束,我提笔一气呵成撰写了这位无可替代的奇女子,在浩瀚时空中的探险之旅。舞蹈帮助她建立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她的艺术更加表现出其对自身发展的内心写照,也是她对世界生活形式的内在感受。格鲁比亚斯提出“从历史来看,美的观念是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变化的。从来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美,设计也从来不在于对传统的模仿,相反,传统是人的自我设计中具有的文化价值。”而今的张娅姝,“以心灵隐射万物,代山川而立言”,她用自己奇幻的艺术实践开启了自身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与审美现象反思的时空探险。

猜你喜欢

舞剧舞者跨界
舞者
舞者
跨界
跨界
百科全书舞剧
舞者
舞剧《瑞鹤图》剧照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美丽舞者再翩跹
跨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