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伊春市黑木耳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化策略

2023-03-09王立强

种子科技 2023年1期
关键词:伊春市黑木耳栽培

王立强,高 艳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9)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世界上最大的黑木耳生产国,黑木耳产量占世界全部产量的90%以上。近几年,我国黑木耳产量整体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2018 年我国黑木耳产量为673.4 万t,产值为374.6 亿元;2020年我国黑木耳产量为729.6 万t,2021 年为757.37 万t。我国黑木耳产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其中黑龙江省伊春市是全国最大的黑木耳产区,该地区生产的黑木耳有着口感好、光泽鲜丽的特点。黑木耳栽培作为黑龙江省伊春市的主要农业产业之一,其在当地农业增效、产业扶贫、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文章结合黑龙江省伊春市黑木耳产业发展优势和现状,深入分析了该产业今后的发展策略,以供同行参考。

1 伊春市黑木耳产业发展优势

黑木耳也被广泛称之为云耳、树鸡等,其含有大量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如胡萝卜素、维生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并且在医学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具有补血养颜、益气强身、预防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功效。近年来,随着食品卫生技术的不断革新,人们对黑木耳的食用、药用价值的认识更加深入,黑木耳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常见,消耗量逐渐增加。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得知,我国黑木耳主要产区为大小兴安岭、横断山区、云岭地区、武夷山地区和长白山地区等,其中长白山、大小兴安岭都是东北所在地区,这也让东北被称为国内名副其实的黑木耳产地。伊春市作为我国东北重要城市之一,一直以来都拥有大量黑木耳种植场地,其黑木耳产业的发展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环境优势

伊春市位于我国东北边陲,行政区划面积达到3.3万km2,其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平均海拔为400 m,最高山峰为平顶山,海拔高于1 400 m。伊春市整个地形呈现出西低东高、南低北高的特点,其南北跨度为325 km,东西跨度为145 km,呈狭长型。伊春市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秋季节分明、冬季漫长而夏季短暂,常年积温2 400 ℃左右,年降水量600 mm,全年日照时间2 390h,年无霜期90~125d,适合北方大部分农作物的生长,特别是对栽培黑木耳极为有利。这种季节性温度差、日温差比较大的特点使得区域病虫害比较少,有利于优质黑木耳的生长。黑木耳本身属于中温型菌类,菌丝体生长温度要求为15~36 ℃,而伊春市的温度刚好符合这一要求,这也为黑木耳成长提供了天然的环境和气候条件。

1.2 基础优势

伊春市拥有充足的水源、便利的交通、良好的信号基础以及充足的劳动力。伊春市境内水系发达、河道密布,蓄水量为102 亿m3,其中地表水源为78 亿m3,全市共有河流676 条,这些河流分属松花江和黑龙江水系,水量十分充足,这给林木生长提供便捷的同时,也给黑木耳生长打下了坚实基础。由于伊春市位于大小兴安岭地区,水源充沛、水质清洁,使得黑木耳在生长中损失率较低,大大促进了当地黑木耳产业的发展。根据相关部门统计数据,伊春市现有林地300 万hm2,森林覆盖率为80.6%,是全国主要的国有林区,区域土壤以黑土、草甸土、白浆土为主,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森林中以桦树、山槐、枫杨、毛赤杨等树木为主,这些树木都是利于黑木耳栽植的优质木材资源,这给当地黑木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由于伊春市境内海拔比较低,境内信号设备普及率比较高,信号传输稳定,方便了黑木耳种植和营销。另外,伊春地区机械化程度比较高、劳动力充足,黑木耳种植的发展,不仅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提高了农民收入,而且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方便。

1.3 其他优势

首先,技术优势。目前,伊春市黑木耳种植模式主要分为全光照露地种植和袋料悬挂种植两种。在过去的技术应用中,由于当地对新技术掌握不足,导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黑木耳产业的发展。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伊春市先后从黑龙江省其他地方聘请业界专家进行技术指导,采取巡回授课、集中办班、现场解答等方式传授黑木耳种植新技术,提高了重视程度。

其次,品牌优势。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和“增值增效意识”,千方百计做好黑木耳的精深加工和销售,实现产、加、销各环节协调发展,努力提高木耳产品附加值,提升伊春市黑木耳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力培植黑木耳加工企业群体,不断提高其加工能力。将黑木耳加工成包装精美、营养丰富、食用方便的食品和保健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黑木耳加工产品系列。

再次,政策优势。在伊春市种植黑木耳环节,采取农民自筹、政府补贴的政策,鼓励每个试点乃至乡村建立全光下黑木耳园区,并且对区域内袋料悬挂种植黑木耳的农户在资金、物资调配等方面给予倾斜,在黑木耳农户生产用水、用电和用地方面给予优先审批和政府扶持。

2 伊春市黑木耳产业发展现状

2.1 品种单一

就目前伊春市黑木耳种植现状进行分析,不少种植基地都存在黑木耳品种单一的现象,导致菌种性能出现了一定的退化。就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分析,主要是因为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导致的,使得黑木耳品种在创新和技术研发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另外,新品种在引进的时候大多依赖于国家和政府部门的推广,缺乏主动的引入,整体创造性比较低,此时一旦国家备案品种发生短缺,必然会导致引进品种成熟度以及配套设施出现不合理的现象,最终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一些农户和种植基地管理人员为了方便生产和管理,不从正规、统一的渠道购买菌种,导致黑木耳在种植方面存在潜在风险,同时销售的时候容易在价格上受到其他种植户的影响。

一些种植基地在种植黑木耳的时候存在保存条件不规范、保存制度不科学的现象,出现了菌种同种异名、同名异种等问题,导致黑木耳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最终限制了黑木耳产业的健康发展[1]。

2.2 标准化生产程度低

伊春市当地从事黑木耳产业的单位和企业相对比较少,在黑木耳种植和生产中工厂化、集成化、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比较低,多数都是以农户简单、粗放的生产方式为主,自行进行包装。在这种背景下,不仅无法达到无菌生产和包装需要,也谈不上标准化生产。同时,因为黑木耳生产环境可控制性比较差,导致黑木耳生长中病虫害的发生率增加,也增加了病虫害防治难度,最终造成黑木耳减产,影响了农户收入。

另外,伊春市黑木耳种植普遍采取农户承包种植为主,这些农户本身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低、栽培管理意识浅薄、标准化和专业化认识不足,导致黑木耳栽培过程中缺乏专业技术的应用,加之基础设施不完善,出现了黑木耳产品质量差、产量低、销量少的现象,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发展[2]。

2.3 专业技术人员短缺

黑木耳种植对于普通种植户而言是一项简单的事情,但是要想种植出高品质、高产量的黑木耳可没有那么简单,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给予指导,可谓是一种专业性非常强的技术活动。但是就伊春市目前黑木耳栽培和种植技术人员分配情况分析,专业技术人员极度欠缺,一般大型基地和企业为了满足生产需要,都会从其他地区高薪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前来指导,而这些人员大多都是兼职人员且本身具备一定的保密意识,不愿意将核心技术教给其他人,也不乐意做“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买卖,这就导致专业技术匮乏,黑木耳种植效率不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黑木耳产业的发展。

3 伊春市黑木耳产业发展优化策略

3.1 加强资源保护

首先,黑木耳属于木耳科,是我国较为珍贵的药材、食材,也是世界上公认的保健食品。我国作为黑木耳的故乡,早在4 000 多年前便有了黑木耳种植历史,在《神农本草经》中有明确的记载,在之后的社会发展中人们不断对黑木耳的栽培、生产方法进行了创新。根据当前生物科学分析,黑木耳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铁,其中以赖氨酸、亮氨酸的含量更为丰富。但是在目前黑木耳种植中,传统的黑木耳种类逐渐无法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以黑木耳菌种为基础进行研究成为业界关心的重点。基于此,需要重视国内外菌种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并且将研究工作与伊春市当地实际结合在一起,根据当地环境、水文、地质等条件进行菌种栽培、复壮、登记备案,形成黑木耳菌种库以及当地资源优势品种库。对于复壮的优势菌种,通过菌丝生长对比、抗倒伏对比、抗病虫害试验等方法分析其栽培效果,筛选出其中综合性能良好、商业价值高、营养含量高的品种作为重点推广和栽培的黑木耳品种。其次,要加强黑木耳品种的选育工作,采用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远缘杂交等技术方式选择出更适合伊春市山区、林区栽培的优良品种,确保该品种具备耐寒、耐品种退化等特性。此时,政府部门要积极鼓励和支持黑木耳研究工作的开展,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提高企事业单位以及相关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自主创新技术的研发力度,加快培育出适合伊春市当地栽培的黑木耳新品种。

3.2 创新栽培技术

由于伊春地区存在冬季严寒且时间漫长、夏季短暂的特点,在黑木耳种植的时候需要加强栽培技术和栽培模式的创新,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当地黑木耳生长的种植新技术。在工作中,通过对伊春市常用的袋料栽培、露天栽培进行对比试验,在试验中发现,袋料栽培方式下的黑木耳产品的抗污染率、生物转化率、栽培成本、产量以及价值等指标都要高于露天栽培,因此在进行黑木耳栽培的时候可优先选择袋料栽培技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袋料栽培技术也延伸出许多的新策略,如冷棚袋料悬挂技术等,这种技术的应用避免了不良气候给黑木耳生长带来的影响,能有效缩短黑木耳生长时间。根据相关部门调查数据,冷棚袋料悬挂技术与常规露天栽培技术相比,黑木耳生长时间缩短20d 以上,这也使得科研部门和工作人员不断加大这种技术的创新和研发,逐渐探索出了黑木耳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为伊春市黑木耳产业提质增效、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以袋料栽培技术为例,在栽培之初提前对栽培产地和栽培内容进行调查,采用林下栽培黑木耳的方式来进行种植,栽培区域确保场地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水源和土质,选择一些地势比较高、水源方便、水质优良、树木枝条整齐、林下灌木比较少且通风透光良好的区域进行种植。

3.3 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

人才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关键,也是各行业得以生存和进步的基石。在黑木耳产业发展中,人才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人才培养中,政府可通过研修班的方式进行人才培训,积极鼓励和支持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黑木耳栽植从业人员进行交流,鼓励农户参与市内、省内的培训班,开阔农户视野、了解市场动态以及最新技术,掌握黑木耳栽培相关的专业知识。另外,政府与科研部门加强合作,依托市场行情、政策指标、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平台,组织开展大型黑木耳基地培训活动,给农户和专业技术人员交流创造基础平台,确保产业信息沟通良好,培养出一大批会管理、懂技术、高素质和实干型的专业技术人才。技术推广部门在工作中也要与政府部门、基层工作人员联合在一起,形成不同部门协作的工作模式,为基层管理人员、工作人员提供技术指导,进而为黑木耳产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3.4 落实集约化发展模式

目前,全国各地区、各行业都掀开了集约化、高效化发展篇章,黑木耳产业当然也不例外。在伊春市黑木耳产业发展中,需要转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和方式,控制产业规模的有序扩张,通过全面提升地区综合产业实力,加速棚室化生产、袋料化生产的方式来最大限度节约原材料、劳动力和土地等资源,依靠挖掘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以及管理潜力,让黑木耳产业迈上优质发展的新道路[3]。

3.5 推行科技化发展体系

发展科技创新和战略性产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是增强国民经济实力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在黑木耳产业发展中,要强化科技支撑力量,深刻把握科技创新对该产业带来的影响,明确其内在驱动力。近些年来,伊春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技术、新方法的融入,设立了黑木耳相关的多种基金和奖项,旨在鼓励业界人士研发新技术、创新新模式、改进新体制、创造新品种,以科技支撑为依托来提升黑木耳产业的发展潜力。在具体工作中,通过以人才战略为引导,积极创建科技研发机构,大力引进高端专业人才并且挖掘乡土人才潜力,扩大当地黑木耳产业基地与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的协作,广泛开展新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为黑木耳产业的深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3.6 推进组织化发展

依靠政府主导、协会自治、合作社引领三轮驱动,大力提高产业的组织化水平。突出发挥政府在政策规划、监管规范、协调服务等方面功能,强力主导产业科学有序发展。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黑木耳产业发展,在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园区建设、灭菌厂建设、产品加工、品牌培育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全面扶持产业发展。重视协会自我管理、互助服务、行业自律功能的发挥,全面推进行业自治。广泛创建黑木耳专业合作社,整合从业者力量,依靠组织水平的提高强化市场竞争力。截至目前,伊春市黑木耳产业的发展战略、重要决策、重大项目都通过市委、市政府常委会议和常务会议定期研究,产业管理办组织协调,督办室定期督办,形成了高效有力的推进落实机制。

猜你喜欢

伊春市黑木耳栽培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德江黑木耳
自然栽培的味道
伊春市旅游形象提升策略
伊春市森林食品第三方物流体系构建分析
西藏林芝地区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的探索
黑木耳多糖对大豆蛋白乳化性的影响
黑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