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究

2023-03-09

种子科技 2023年1期
关键词:小麦农户病虫害

蒋 波

(金沙县石场苗族彝族乡农业服务中心,贵州 毕节 551808)

小麦的产量以及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种植地的温度和土壤也会对小麦的产量以及质量产生很大影响。要想进一步提高种植产量以及质量,那么在种植时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品种,选择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1]。小麦在具体种植时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一旦病虫害对小麦进行侵害,那么会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以及质量,因此农户在种植时一定要重视病虫害防治。

就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小麦种类相对较多,各种小麦在具体生产过程中的生长周期存在很大的不同。相关工作人员在种植时,一定要对小麦种植区域环境、温度等因素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选择所需的小麦品种,这样才能有效增强小麦的产量及质量。

在具体种植时,小麦生理及形态会出现很大的差异。要想进一步增强小麦产量及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全面详细掌握小麦的各种特征,结合小麦的特征及生长需求,合理对其施肥及浇水,严格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

例如在小麦春化过程中,适合生长温度在0~3 ℃、发育时长通常在23~25 d 的小麦往往属于冬性品种,而适合生长温度在0~12 ℃、发育时长通常在5~15 d的小麦往往属于春性品种。相关工作人员要全面掌握小麦特征,严格管理水肥、光照等关键要素,有效减小病虫害对小麦产生的影响,促进小麦健康生长,有效提高小麦的产量及质量。

1 小麦病虫害的种类

小麦病虫害通常划分为病害以及虫害两种。小麦在生长过程中难以适应种植地的环境、气候以及土质等是导致病害发生的根本因素,从而造成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组织坏死等情况。虫害指的是在小麦正常生长过程中出现很多害虫,害虫对小麦生长产生侵蚀,进而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以及质量。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病虫害主要有3 种类型,分别是锈病、纹枯病以及蚜虫病。各种病虫害出现的时间以及特征都存在很大差异,需要使用的防治技术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农户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防治技术,提高小麦生长质量以及病虫害防治效率。

2 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2.1 选择优质小麦品种

要想保障小麦正常生长并有效提高小麦种植产量以及质量,那么在具体种植前应该重视结合种植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小麦的实际生产需求,科学地选择小麦品种。在小麦种植前,农户要在阳光充足的天气条件下对小麦种子进行晾晒,正常来讲应该晾晒2~3 d,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麦发芽速度和发芽率。对小麦进行晾晒能够有效消灭种子中存在的各种细菌,有效避免小麦在种植之后出现的各种病害等问题,使小麦实现良好生长,进一步提高小麦种植产量以及质量[2]。

2.2 精细整地,规范种植深度

土壤会对小麦的健康生长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在小麦种植前,农户一定要遵循相关要求开展土地整理工作。通常而言,农户在种植前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种植地开展耕地处理,在种植时应该保障耕地深度大于25 cm。在具体耕地时,需要合理开展2~3 次旋耕,这样才可以使土地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保障接下来的播种环节顺利开展。

在小麦种植时,应该严格规范种植深度。如果种植深度太深,会对小麦成活率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小麦出苗相对较晚,小麦苗相对较为脆弱,对小麦后期的良好生长产生很大影响,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以及质量。一旦种植深度较浅,那么很容易导致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发生根系外漏等情况,进而受到温度影响很容易导致死亡。

要想进一步提高小麦种植产量以及质量,那么应该重视结合实际情况严格把控土壤,保障土壤符合小麦生长需求;应该重视实现精细化播种,合理控制种植深度。这样才能够保障小麦苗茁壮生长,进一步提高小麦的产量以及质量。

2.3 科学施肥

施肥是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之一[3]。合理施肥,可以给小麦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保障小麦实现良好的生长。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施加底肥。施加底肥能够有效提高小麦的抵抗力,避免在冬季出现小麦植株死亡等情况,提高成穗率,保障小麦的产量以及质量。

在具体施肥过程中,要想进一步提高施肥效果,应该对小麦种植情况开展详细调查以及分析。结合土壤情况和小麦需求合理施肥,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有效提高小麦的产量以及质量。

在对肥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可以优先考虑猪粪以及鸡粪等,也可以掺入尿素等,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为小麦的健康生长提供保障。科学施肥可以有效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有效提高农户的经济收益。

2.4 正确使用栽培技术

在目前的实际生产中,大多数农户在小麦种植过程中会选择散播栽培技术。散播栽培技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有高效率的特征,同时在种植时不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能够非常高效地完成小麦种植工作。要想保障散播栽培技术顺利进行,并保障该技术的使用效率以及使用效果,那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在地表上合理开展有机肥以及底肥播施,然后再开展小麦种子的播撒作业。

在这个过程中,农户使用旋耕方式对小麦进行播撒,可以进一步提高土壤的紧实性。农户在进行旋耕时应该保障次数在两次以上。该技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应结合相应的机械设备开展,可以进一步提高小麦种植效率以及产量,有效提高农户的收益。

2.5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环节在小麦播种之后开展。农户需要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对其生长状态进行全面详细的观察,同时根据其具体生长情况科学优化田间处理方案,保障小麦实现健康良好的生长。当小麦刚开始出苗时,农户应该对缺苗情况进行全面详细的观察[4]。如果发现缺苗,一定要及时补种。

在田间管理工作中,农户可以合理使用化学除草方式,但是在具体喷洒除草剂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避开小麦植株。农户在对小麦进行田间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相关要求进行水分以及肥料管理,根据小麦实际长势科学合理进行灌溉以及施肥,严格管理好灌溉以及施肥的次数和数量。一定要重视田间管理工作,并将其具体开展过程落实到小麦生长的各个环节中,这样才可以保障小麦实现健康稳定生长,进一步提高小麦的产量以及质量。

2.6 收割保存

收割与保存工作的效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小麦产量以及质量产生很大影响。收割与保存工作是小麦种植的最终阶段。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农户一定要重视收割以及保存环节。在具体开展这项工作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收割时间。通常而言,最优的收割时间是蜡熟期[5]。这个时期的小麦不但颗粒饱满,而且更容易储存。在具体收割时,一定要结合具体情况和小麦长势等确定收割时间。

在对小麦进行保存的过程中,农户应该对小麦进行合理分类。根据不同小麦的特征,设置差异化的保存方式。这样可以避免在保存中对小麦的质量产生影响,有效提高小麦的质量。

3 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3.1 生物防治技术

小麦在生长期间会受到很多病虫害的影响,从而导致小麦的产量以及质量下降。因此农户在具体种植时一定要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6]。结合小麦的品种以及病虫害的情况,合理地选择防治技术,可以保障小麦实现良好的生长,在提高小麦种植质量以及种植效率的同时,有效减小资金成本的投入,减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生物防治技术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式,已经得到了积极的推广以及广泛的使用。结合生物防治技术特征进行分析,该技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不但有着较强的环保效果,而且在前期能够有效降低投入,进一步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该技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的使用效果会受到气候的影响。要想将生物防治技术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应该重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使用[7]。

例如,蚜虫属于小麦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害虫之一,要想更好地对蚜虫进行控制,应该合理地引入其天敌——瓢虫,进而有效提高杀虫效果。在具体引入时,应该及时咨询相关技术部门,保障引入数量合理,这样才可以顺利实现对蚜虫的防治,同时维持生态平衡,避免引入过多瓢虫对小麦的健康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3.2 物理防治技术

杂草在生长过程中不但会吸收土壤中的养分,而且会给部分病虫害提供生存空间,进而对小麦的健康生长造成威胁。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出现,那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物理防治技术消灭病虫害,并对小麦附近的杂草进行清理。

在应用物理技术防治害虫时,经常使用声音或者灯光等方式,把小麦种植地的害虫吸引到杂草密集的地方,然后利用有关技术对其进行统一灭杀。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可以有效保障病虫处理效率,减小化学药物的施用量,减少资金投入,进一步提高小麦的产量以及质量。

3.3 季节性防治技术

小麦的生长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季节影响。春季是小麦生长期间非常重要的阶段,夏季是小麦生产非常旺盛的时期。各个季节的气温以及气候等有着很大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壤的湿度产生很大影响。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时,一定要根据季节以及气候的实际情况,对防治方法进行合理调整及优化[8]。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将防治作用充分展现出来,进一步促使小麦实现良好生长,有效提高小麦的产量以及质量,从而为社会的良好发展提供保障。

3.4 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属于经常使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方式之一。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农户通常会利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在喷洒化学药剂前,农户一定要全面、详细地调查小麦病虫害的种类以及规律,然后结合调查的实际结果,科学选择化学药剂。同时,应该尽早喷洒,有效提高防控效果。根据小麦病虫害造成的具体危害以及相应规律,选择最合适的防治时间以及具体的药剂用量,避免出现用量过多等情况对小麦产量以及质量造成严重的威胁,同时避免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破坏。

在化学药剂选择过程中,农户一定要交替使用各种不同化学药剂,这样能够有效预防病虫害出现抗药性。要想进一步降低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农户应该将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联合用药[9]。积极使用一药多防技术,合理降低药物施用次数以及用量,不但可以有效减小投入的资金成本,也不会对防治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3.5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手段多样,例如可以在小麦种植前对种子进行科学处理,从根源上降低病虫害出现的概率。在种子处理时,可以运用苯醚甲环唑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进一步提高小麦种子的质量。农户应该及时对杂苗等进行处理,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在小麦种植以及田间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及时观察小麦的实际生长情况,及时清除生长非常快或非常慢的小麦苗,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病虫害寄生在这类小麦苗中。农户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可以合理应用钾肥等,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小麦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以及效果,从而有效提高小麦的产量以及质量[10]。

3.6 杂草防除技术

据相关调查了解到,很多病虫都存活于小麦附近的杂草中。要想更好地控制病虫害对小麦产生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及时对小麦附近的杂草进行清除,有效减少病虫害在杂草和小麦之间的传播,有效避免病虫害对小麦质量产生影响。

要想保障杂草防除工作顺利开展,并进一步增强杂草防除工作开展效果,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结合小麦种植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除草方法。在除草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化学药剂。要保障用药的安全性及准确性,有效增强杂草防除效果,在消除病虫的同时,保障小麦良好生长,进而有效提高小麦的产量及质量。

4 结束语

小麦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小麦的产量以及质量不但会对人们的生活水平产生很大影响,而且会对社会的良好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在小麦种植时,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小麦品种,科学选择小麦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对小麦进行种植以及培育,保障小麦健康生长,进一步提高小麦的产量以及质量,推动小麦产业实现稳定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为人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小麦农户病虫害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哭娃小麦
粮食日 访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