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威市克瑞森葡萄丰产栽培技术

2023-03-09任学花潘存娥于柱英张世兴张明华

种子科技 2023年1期
关键词:温度控制白粉病树体

任学花,潘存娥,王 斌,于柱英,张世兴,张明华

(1.武威市林业综合服务中心,甘肃 武威 733000;2.凉州区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武威 733000)

武威市地处北纬36°~40°,具备设施葡萄生产独特的光热水土资源[1],是我国乃至世界葡萄生产的最佳产区。克瑞森葡萄无核,欧亚种,原产美国,由皇帝和C33-199 杂交培育而成[2]。果粒整齐紧凑,颜色鲜红透亮,味甜,果皮脆,非常耐储、耐运,既可鲜食又可制干,商品性很好,成熟后在植株上可以继续保留30~60 d。抗逆性极强,对霜霉病、白粉病等有较强的抗性。

1 温室建造

设施日光温室建造需东、南、西三面无遮阳,选在背风向阳地。框架偏西5°,跨度10 m,长度80 m。一般采用二四或三七砖混墙体,中间无保温材料,后坡以草帘、针刺棉及棚膜材料覆盖保温。后墙高度3.0~3.4 m,温室屋脊高3.9~4.2 m,墙体基部宽2 m,顶部宽1.5 m,后屋面仰角41°,棚膜采用优质无滴薄膜[3]。

2 建园技术

2.1 地块选择

选择疏松的沙质土壤或轻壤土,排水良好的平地或坡地,将pH 值控制在6~7.5,无霜期在170 d 以上的地段建园。

2.2 品种选择

选择晚熟品种克瑞森无核葡萄。

2.3 栽植方向及密度

按照南北行向栽植,行距2.5 m,株距1~1.5 m,栽克瑞森葡萄3 750~4 800 株/hm2,新栽苗木一般在3月下旬和4 月上旬定植。

2.4 改良土壤

开挖长、宽、深80 cm 左右的沟,在沟底铺15 cm左右的小麦或玉米秸秆,用腐熟发酵好的羊粪配比30%沙子混匀回填到沟内,灌水沉实,改良土壤品质,保证土壤的透气性、渗水性。

2.5 苗木栽植

春季在地下土温达7~10 ℃时栽植苗木,开挖深度30 cm,宽度35 cm 左右的种植沟,选择长势均一、地径1 cm 左右的1 年生扦插苗栽植。栽苗时要使根系向四周自然伸展,用土填埋根部位并顺架向上提苗后埋土20 cm,栽苗位置要整体低于种植沟沟底。

3 当年管理

3.1 苗木促活

苗木栽植后,栽植当天浇定植水,平整沟畦,覆黑膜保墒,7 d 后浇促活水。当苗木新稍长到30 cm 以上时牵引绑缚。

3.2 架形选择

一般采用“Y”型架栽植,第一层架距离地面高度1~1.2 m;第二架距离第一层架25 cm,开口40 cm;第三层架距离第二层架30 cm,开口75 cm;第四层架距离第三层架40 cm,开口120 cm。

3.3 夏季修剪

3.3.1 抹芽

苗木发芽待新抽出的枝条长出3~4 片叶片时,抹除羸弱枝,保留强壮枝,每株幼树选留1 个健康强壮的新梢留作主蔓培养,其他新长出枝条全部抹除。用嫁接苗栽植时,抹除发芽后砧木上新生长萌蘖。

3.3.2 去卷须

在人工栽培的情况下,卷须既影响植株生长,又消耗植株养分,必须在卷须幼嫩时及时除掉。

3.3.3 摘心

克瑞森葡萄树长势强、生长旺盛,为了避免枝条徒长,生长不结实,提高花芽分化率,确保来年结果,幼树栽植当年对新生枝条要3 次摘心。当植株枝条主蔓长到14 片叶时第一次摘心封顶,除顶端一级副梢外,主蔓上生长的一级副梢,全部留3 叶片进行摘心。一级副梢上萌发的枝条即二级副梢,除顶端副梢留一叶摘心外,其余萌芽、萌条全部抹除,后续生长的顶端三级副梢以及多级副梢统统一叶反复摘心。

3.4 管理措施

3.4.1 土肥水管理

栽植后采取重点采取滴管灌溉,根据设施大棚内温湿度情况,结合灌水施肥,全年漫灌3 次,滴灌若干次,施水溶性肥4~5 次。在树体发芽后至3 叶摘心前,穴施15-15-15(N-P2O5-K2O)复合肥300 kg/hm2,肥料不能碰到葡萄叶面,可采用追肥器施肥,施肥位置最好拉出三角形,施肥点不能平行在水沟内。

3.4.2 叶面喷肥

当苗木生长出5 叶片左右,对植株进行叶片喷肥,选用300 倍杨康叶面肥喷施。对生长缓慢、长势弱的设施棚,结合灌水施用腐殖酸水溶肥料枪肥宝。

3.4.3 秋施基肥

10 月中旬以后,树体地上生长基本停滞,地下根系生长旺盛,根系愈合能力强,根系受到伤害不仅愈合快还能快速促发新根生长。此时秋高气爽,土壤温度相对高,土壤微生物活动旺盛,适合秋施基肥。该时间段追肥,肥料吸收好,有利于养分积累,为翌年树体生长、结果、增产做准备。

基肥重点以有机肥料为主,施肥要施足。具体施肥量根据葡萄既定产量而定,沿定植行开挖宽30 cm、深60 cm 的施肥沟。开沟时,将表土和地下生土分开放置,施肥时,先将熟土与腐熟农家肥混匀回填到沟内,再将生土回填至沟平,施肥后应及时灌水。施肥位置应由里向外逐年展开,避免根系受损腐烂。

3.4.4 病虫害防治

克瑞森葡萄是欧亚种品种中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规范管理情况下树体很少发生病虫害,但1 年生幼树易感霜霉病和白腐病,日常管理中要做好预防措施。通常在新梢长到80 cm 时喷半量式波尔多液,每隔15 d左右喷科博600 倍液预防霜霉病,叶片上一旦发现病斑,应及时喷800 倍甲霜灵,防治效果良好。

3.4.5 冬季修剪

10 月底全园灌封冻水,待地面干燥可以进人时进行冬剪,主蔓修剪剪口直径1 cm,充分成熟木质化的饱满芽处,主蔓上生长的1 年生新梢一律留2 芽修剪。剪完后,及时清扫园内枯枝并集中掩埋,用5 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洒全园后进入休眠期,温度控制在0~5 ℃。

4 栽植二年及以上管理

4.1 萌芽期前管理

3 月初大水灌1 次萌芽水,设施棚开始升温,采用逐步起帘阶段式升温方法。第一周白天棚内温度15~20 ℃,夜间5~8 ℃;第二周白天20~25 ℃,夜间8~10 ℃;第三周白天25~30 ℃,夜间10~12 ℃;第四周白天30~35 ℃,夜间10~15 ℃。起帘投光依次为1/3、1/2、全光照,间隔7~10 d。

4.2 萌芽期管理

开始升温后,设施棚内温度控制在30~35 ℃,一旦有发芽的,开始开风口升温,将棚内温度控制在25~28 ℃,棚内温度不超过30 ℃,湿度保持70%以上。

4.3 萌芽后管理

新芽萌发后去弱留强,每枝留1 个壮芽,其余芽抹掉,一般10~15 cm 留芽1 个,枝条平铺到第二层架上。没有花穗的7 叶摘心,底部1~3 片叶摘除,4~6 片叶摘心,顶端副梢留3 片叶反复摘心;有花序及以上至梢头3 叶摘心,并掐除卷须,后续副梢1 叶摘心,花序以下部分只留叶片,不留副梢,顶端副梢留3 片叶反复摘心,开完花坐完果,落花后摘心,摘至14 片叶处。

4.4 花果管理

4.4.1 定穗、穗整形

花序分离后期固定结果蔓到第二层架面上,在绑缚上架过程中确定留穗量,保留生长均一、花穗生长健壮、整齐的枝条,每行留枝条110~120 个,留花穗110~120 个;开花7 d 掐去穗尖和副穗,一般1 个枝条留1 穗果。

4.4.2 疏粒

落花后15 d 抖穗,抖穗疏除发育不良、畸形粒、过密粒,留下果粒大小均匀、疏密合理。待果实进入膨大期,可用赤霉素处理果穗,以增大果粒。

4.4.3 去除二次果

克瑞森无核葡萄长势强、生长快,副梢成果率高,要及时疏除,避免产生二次果。二次果色深、皮厚、糖度低、酸度大、品质差,商品性不好,消耗树体养分,不利于树体营养的供应。

4.4.4 适时分批采收

受光照、温度、树势、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克瑞森无核葡萄着色成熟期长,着色不均匀。同时,果实内部输导管过短,葡萄果粒尾部容易萎蔫,造成果实商品性差,影响销售,葡萄成熟后要及时多次、分批采收。

4.5 土肥水管理

科学合理施肥和灌水能增强树势、减少落花落果,提高克瑞森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底肥施用生物有机肥2 250~3 750 kg/hm2+复合肥750 kg/hm2+磷酸二铵375 kg/hm2+中微肥750 kg/hm2、萌芽期施用平衡型水溶肥150 kg/hm2+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根施型)4 500 倍液;开花前冲施高磷型水溶肥150 kg/hm2;着色期冲施磷钾源库150~200 kg/hm2;同时注意中微量元素的补充,规律为见叶补锌、见花补硼、见果补钙、生长期补铁、后期补镁。

水分管理遵循前促、中足、后控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在整个生长期灌大水8~9 次,结果期每2 d 滴灌1 次。注意灌好萌芽水,果实膨大期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

4.6 病虫害防治

克瑞森葡萄长势旺,抗病性较强,但易染霜霉病、白腐病、白粉病、白粉虱、蓟马等。病虫害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4.6.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主要是合理灌水、及时通风降湿,加强修剪,减少采前枝叶密度、叶幕厚度,降低发病环境条件;加强夏季枝蔓管理,提高果园透光度;强化中耕除草,科学水肥管理,强健树体,增强抗病能力。在葡萄生长期及时消除病源,一旦发现个别植株的少量叶片发生病害,应立即将病叶摘除并掩埋或烧毁。

4.6.2 生物防治

引进设施葡萄害虫的天敌,利用天敌生物有机体或其代谢产物以控制有害生物的防治方法,用食菌螨防治白粉病,真菌生防菌剂寡雄腐霉防治灰霉病、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等,投放草蛉、瓢虫防治蚜虫和刺吸性害虫。也可用植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及微生物源农药杀灭害虫,比如灭幼脲、云菊乳油、苦参碱等,以达到绿色防控目标。

4.6.3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器械,光、电、热、电磁波、温控等物理因素干扰和减轻有害生物为害的方法。安装紫外灯利用短波蓝光防治葡萄白粉病,安装太阳能杀虫灯、诱捕器诱杀葡萄透翅蛾、葡萄褐卷蛾等,棚内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和叶蝉,选用抗性品种及砧木嫁接苗避免病害发生。

4.6.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以预防为主,葡萄树落叶修剪后至萌芽前,用3~5 波美度石硫合剂在枝干、地面墙体上喷1 次,第二年萌芽前喷1 次,可有效杀死越冬病菌和螨类。5 月开花前,喷施1.8%阿维菌素乳油15 000 倍液、25%乙嘧酚磺酸酯微乳剂7 500 倍液、40%冠信腈菌唑可湿性粉剂15 000 倍液,预防白粉病及虫害发生。于5 月20 日前使用99%矿物油、苯醚甲环唑、戊唑醇、晴菌唑或生物制剂预防白粉病。灰霉病的防治适期是花期喷施寡雄腐霉1 000~2 000 倍液。50%咯菌腈WP 5 000 倍液、健达3 000 倍液;开花前10~15 d、谢花后喷施50%异菌脲悬浮剂800~1 000 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1 000~1 500 倍液、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 000~1 500 倍液、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800~1 000 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8 月底之后每隔7~10 d 喷1 次50%多菌灵1 500 倍液或68%甲霜灵·锰锌1 500 倍液,连喷2~3 次。

4.7 冬季修剪

冬季修剪葡萄时间在树体自然落叶后14~21 d,目的在于平衡树势、增加产量,修剪方法主要有短截、疏剪、缩剪。剪去多余枝条和花芽,保留来年枝芽生长养分,培养良好的树形骨架、选留良好的结果母枝,来年生长形成合理叶幕,有效利用空间和光能,提高果园管理效率,提升果园产量。

4.7.1 短截

短截即剪去大部分1 年生枝条,分轻、中、重3 种短截方法,留1~2 芽修剪为超短梢修剪,留3~4 芽修剪为短梢修剪,留5~7 芽修剪中梢修剪,留8~12 芽修剪为长梢修剪,留13 芽以上为超长梢修剪。结果母枝为1 年生健壮枝条,剪口下粗度0.8 cm 以上,剪口下芽眼在2 cm 以上。

4.7.2 疏剪

疏除过密枝和病虫枝,从枝条基部彻底剪掉过密枝条,为避免造成大伤口,修剪时要剪平,不留残桩;修剪时伤口尽量剪在主蔓同侧,避免伤口形成病害影响枝条生长。

4.7.3 缩剪

缩剪是将1 年生以上枝剪截到分枝处或1 年生枝处。对多年生弱枝回缩应在剪口下留强枝;对多年生强枝回缩剪口下留中庸枝,并适当疏除枝条下的部分超强分枝。克瑞森葡萄修剪多采用短截修剪中的超短稍修剪或短稍修剪,将1 年生枝条留1~2 芽超短梢修剪,或留3~4 芽短梢修剪,超短稍修剪相比短稍修剪抹芽、绑蔓、上架用工量相对减少。

5 光温湿科学调控

用自动卷帘机控温,待芽体达到大豆大小并全部变绿时,早晨直接打开棉被进行全光照管理,利用通风口调节温、湿度,将温度控制在28 ℃左右,夜间12~15 ℃。生长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8 ℃左右,夜间控制在15 ℃以上。11 月或果实采摘后,在全光照条件下通过控水、逐渐降温的措施,促进叶片、枝蔓老化。第一周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 ℃,夜间7~8 ℃;第二周白天温度控制在15~20 ℃,夜间5~6 ℃;第三周白天温度控制在10~15 ℃,夜间2~3 ℃,直至落叶后进入越冬休眠。休眠期温度保持在1~3 ℃。

猜你喜欢

温度控制白粉病树体
船舶主机温度控制方法优化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乔砧苹果密植园断根控水对树体生长的影响
蓝莓栽培过程中的简易修剪方法
锻造温度控制
拉萨设施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基于模糊控制的PLC在温度控制中的应用
用于黄瓜白粉病抗性鉴定的InDel标记
秸秆覆盖对苹果园土壤性状、树体及果实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