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及推广措施

2023-03-09刘梅燕

种子科技 2023年1期
关键词:高质秸秆病虫害

刘梅燕,左 治

(1.涟水县涟城街道农村工作局,江苏 淮安 223400;2.涟水县岔庙镇农业技术服务站,江苏 淮安 223400)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和生活的要求也全面提升,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现如今,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越来越多人在购买食品时对其是否安全健康有很高的关注度。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农业生产者必须响应群众需求,积极探索如何应用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提出更多能够应用于水稻栽培的绿色农业技术,这是当前我国水稻种植行业发展中必须要应对的问题。

在传统技术观念及思想观念下,目前水稻栽培种植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水稻的发展,所以需要加强对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思考如何做好技术推广工作,使技术能够真正在田间落实,使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能够真正得到普及,使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提升。

1 现阶段水稻栽培中面临的问题

1.1 施肥方面的问题

农作物的种植栽培工作需要重视施肥,水稻也是如此,与其他农作物相比,水稻具有鲜明的特点,其施肥必须在水中进行,同时需要保障施肥能够符合绿色农业的要求。水稻种植需要连续性栽培,所以水稻种植过程中对于土壤中养分的消耗量非常大,如果不能做好施肥工作,水稻田内的养分会失衡,导致水稻产量降低。因此种植户应该根据每年土壤种植情况,对种植区域进行施肥,选择合理的肥料种类,通过科学的方式施肥。

我国有些农民在种植水稻时对水稻施肥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仅使用农家肥,但这远远达不到水稻肥料需求,必须使用一定量化肥,这样才能提升水稻的产量和品质[1]。如果农民对施肥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到位,可能会在施肥过程中控制不好施肥总量,施用的肥料较少,导致水稻难以正常生长;施用的肥料过多,导致水稻吸收的营养过剩,水稻品质下降,同时提高了种植成本。因此水稻种植栽培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施肥方面的问题。

1.2 地域问题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跨度非常大。水稻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种植。由于全球变暖的趋势,水稻种植区域正在逐渐向北蔓延。

我国南方地区气温较高,因此每年能够种植两茬水稻,而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影响,只能种植一茬。由于环境条件不同,地区的光照情况也不同,因此应按照地域以及环境的变化,结合种植地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种植,这样才能使水稻产量和品质得到提升。

1.3 管理方式不科学

我国水稻产量较高,基本上能够实现自给自足,然而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水稻种植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原因是受到我国传统种植观念及土地政策的影响,使我国开展规模化机械化生产难度较大。

根据调查数据发现,我国每年都会因为病虫害管理、施肥、种植密度等方面的问题使水稻产量下降,这都是由于管理方式不当造成的[2]。

当前我国一些粮食主产区已经普遍使用机械种植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很大优势,但对于种植密度的控制不足,控制难度偏大。如果水稻的种植密度较大,秧苗将无法尽早晒田,导致病虫害有可乘之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水稻种植受到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或制约,将难以控制除草和灌溉时间,使农田内存在大量杂草,导致水稻产量降低。

此外,水稻非常容易产生病虫害,如果对病虫害的防治不到位,会严重影响水稻产量。我国各地区水稻病虫害存在很大差异,各地区种植人员应按照地区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防治病虫害,做好事前控制工作,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我国一些地区的农民种植水稻时,大量施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导致农药在水稻上残存,不但会降低水稻产量和质量,还会威胁我国粮食安全,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3]。

2 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2.1 选择合适的种植基地以及水稻品种

对于水稻种植基地的选择,往往要求生态环境好、空气污染低和土壤肥沃,同时选择的区域往年发生病虫害频率较低,地势平坦。水稻种植基地需要有良好的灌溉条件,水源充足、纯净且未被污染,能够便于排灌,产地的温度、土壤和水质条件应满足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隔离绿色水稻种植区域和普通水稻种植区域,这样才能避免绿色种植区的水稻被外界污染。

选择优质的水稻品种能提升水稻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在选择水稻品种时,应调查种植区域的生态条件,了解地区积温,明确区域发展目标及地方对绿色食品水稻品种的要求。从理论层面而言,选择熟期适宜、丰产性能较好的优良品种。这些优良品种一定要符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如果选择其他地区的优良品种,可能无法达到地区的要求。

种子处理工作是水稻种植前的重要工作。筛除瘪谷和病虫种子,留下颗粒饱满的种子,提升后续种子出芽率,种植前在地上摊铺塑料膜,均匀晒种,每间隔2 h左右翻动1 次种子,使晒种更加均匀,保持6 h 连续晒种。晒种之后进行浸种,将种植放置在45 ℃温水中浸泡12 h,再用清水种子洗净。最后一步需要拌种,使种子与杀菌剂、杀虫剂充分接触,大幅降低水稻病虫害发病概率,使水稻实现齐苗壮苗[4]。

2.2 减少化肥用量,多施有机肥

水稻绿色高质高产栽培过程要选择合适的肥料,最好以有机肥为主,尽可能降低化肥施用量。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秧床的培肥工作,在深翻耕地的同时,施加有机肥料6 000~9 000 kg/hm2,或者施用22.5 t/hm2农家肥。

如果在秧苗后期阶段出现脱肥情况,可以使用一次无害化处理的人畜尿共用肥来提苗。一般情况下,水稻生殖期间可以不施肥,但是如果在后期阶段出现脱肥、叶片发黄的情况,应该追肥,施加腐熟肥饼375 kg/hm2。通过降低化肥用量,提高有机肥用量,使肥料产生的价值更高,能够有效节约肥料,避免土地固结,防控污染,使水稻实现绿色高质高效生产。

2.3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在绿色农业生产的要求下,水稻绿色高质高产栽培技术应使用毒性较低的高效化肥、缓释肥以及控释肥等新型高效肥料,提升肥料以及灌溉水的利用率。在种植过程中开展无害化综合防治,并且开展相关的统防统治,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进一步降低水稻生产成本和人工种植成本,全面提升水稻的种植效率和效益,还能够进一步保障农田种植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全面提升稻米的品质、安全性[5]。

水稻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包括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在开展水稻绿色高质高产栽培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水稻田间管理工作,应尽快清除带病植株及田间杂草。对于虫害现象,可借助稻田养鸭的方式驱虫。使用化学药剂时,要选择符合绿色食品农药使用标准的相关要求、效果好、毒性低、不容易残存的农药,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尽可能选择有机合成农药,优先选择生物性农药。

二化螟是水稻种植中最常见的害虫,其在化蛹期的抗逆性较弱,因此应在水稻播种前,对稻田进行深耕,降低土壤中的虫蛹数量。施肥时应尽量施加有机肥料,使稻曲病、稻瘟病等病害发生的内在条件丧失,同时控制氮肥施加量,适当增磷补钾,配施微肥,提升肥效,提高水稻的抗逆性。

稻纵卷叶螟可以通过生物农药进行防治,12%井冈苯醚甲可以防治水稻稻曲病、稻瘟病及纹枯病,20%呋虫胺可以防治水稻二化螟、稻飞虱。还能在稻田中放鸭,建立生态圈,最大化清除田间杂草,有效防止稻飞虱出现,保护害虫天敌,减少稻田虫害。

在种植基地当中,可以通过使用频振灯诱杀害虫,这种物理防治方式能够有效避免农药残存,有着良好的灭虫效果,还能有效降低农资使用成本,使水稻实现绿色稳产与增产。

2.4 水稻秸秆还田技术

水稻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资源,秸秆粉碎后,经过消毒处理重新放回土地中,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水稻秸秆中有很高的纤维素含量,柔韧性较强,因此在粉碎秸秆时往往存在一些问题,使秸秆难以在土壤中被降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升秸秆还田的效率和质量,在生产当中可以采用机械化还田的方式,在还田的过程中,充分处理秸秆,避免秸秆对农田造成影响,同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土壤的通透性,避免出现土壤板结情况,帮助营养物质和土壤充分融合。此外,秸秆还田可以避免出现秸秆焚烧等情况,避免传统的处理方式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6]。

秸秆还田技术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高留茬还田,在水稻收割过程中,通过高茬收割的方式,将高度控制在30 cm 左右,然后向地下深耕15 cm 左右;另一种是粉碎还田,是指在水稻收割时,直接借助机器粉碎水稻秆,粉碎的水稻秆直接翻入地下一定深度中。水稻秸秆还田技术的优势诸多,为后期水稻的生长补充有机物,使水稻生长的营养更充分。稻田秸秆在还田之后,能够增加有机质400 kg/hm2、碳酸氢铵23 kg/hm2、过磷酸钙19 kg/hm2、氯化钾10 kg/hm2。同时,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会得到提升,土壤的物理性质能够得到改善,土壤的酸碱程度会更适合水稻种植。研究证明,秸秆还田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解土壤中残存的农药以及重金属,使水稻品质更高。

3 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策略

3.1 加大宣传力度

农业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推广水稻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层政府以及基层农业技术部门要做好宣传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大力宣传绿色栽培,成立相关的工作宣传队伍,帮助宣传工作真正从理论层面落到实际层面。在水稻种植生产前,应组织农民进行动员会议,登记应用绿色栽培技术的示范农户,建立相关档案以及相关台账。在生产时,农业技术部门应该去到种植现场,对农户进行现场教学和指导,使农民更科学地应用绿色栽培技术,更加规范化地种植水稻[7]。

基层政府和农技部门应该与时代接轨,积极创新宣传形式,通过新媒体进行宣传,增大宣传的覆盖面,让更多农民了解和掌握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的优势,帮助农民掌握相关技术要点,在选择种植方式时能够更倾向于选择绿色高效高产栽培技术,使该技术得到农民的认可,从而自发应用。

3.2 建立绿色水稻高效种植示范基地

在推广应用水稻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时需要相应的场地,因此可以通过建立示范基地,使绿色水稻栽培区域和普通水稻栽培区域区分,通过展示实际种植情况,使农民亲眼看到水稻绿色高效种植技术的成果,进而达到更好的推广应用效果。

基层政府应把握资金投入,扶持示范基地建设,统一推广水稻品种,统一做好田间管理和肥水灌溉等相关工作,这样才能够帮助示范基地的水稻种植达到规模化和专业化。

示范基地除了要应用水稻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外,还要积极探索秸秆还田、稻鸭共育、水稻减肥减药等技术的高效应用方式,使更多的新型绿色农业技术能够在示范基地中进行试验,积累大量数据和经验,为日后大规模开展应用提供可参考的经验。示范基地应对农民开放,农民可以随时前往基地观摩和学习,与农技专家讨论绿色栽培技术的应用方式和细节,使更多农户能够感受到新技术应用产生的经济效益,使水稻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能够被更多农户认可,进而使农民自愿应用该技术,实现高产提质的效果。

3.3 发挥技术骨干的作用

技术骨干是保证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顺利落实的重要人才,基层政府和农技部门应该加快组建人才队伍,组成植保、农机、栽培等相关领域的人才队伍,使他们真正进入农村,进入稻田中,发挥专业人员作用,将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8]。

在提供技术指导的过程中,技术骨干应该和农民进行深度沟通与交流,明确自己的责任,充分落实责任制度。对使用该技术种植的农户进行定期访问,解决农户种植过程中实际出现的问题。技术骨干可以在田间对农民进行定期培训,使农户在生产现场掌握技术的使用方式,保证水稻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更加规范化,从而使其能够在生产种植活动中普及。

4 结束语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在水稻种植过程当中,应积极应用绿色高质高效种植栽培技术,在提高水稻产量,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水稻质量,使消费者消除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疑虑。通过应用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提高农民的农业收入水平,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这对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有着重要作用,同时能够保障我国农业水平持续进步,为玉米、大豆高品质高产量种植提供思路,进一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猜你喜欢

高质秸秆病虫害
小我融入大我 跑出高质发展加速度
高质高效完成冬奥会延庆赛区工程建设保障任务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勇于担当敢于负责 推进项目高质发展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教你孕晚期拥有高质睡眠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