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生高产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分析

2023-03-09张启全王玮玉滕蓬勃

种子科技 2023年1期
关键词:高质田间管理花生

张启全,王玮玉,滕蓬勃,赵 滨

(荣成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山东 威海 264300)

花生的应用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为了进一步迎合市场对花生的需求,农民必须转变传统花生种植方式,采用科学的方法种植花生。同时,还应在此基础上提高对田间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从种植和田间管理两方面入手,不断提高花生的产量与质量,为当地发展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1 花生种植现状

1.1 传统种植模式的弊端

目前,我国花生种植依旧应用传统生产模式,集约化程度不够,大规模种植尚未完全推广,种植者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为支撑,对于花生的产量产生了消极影响。由于我国目前的花生生产手段较为落后,土壤深耕程度不够,花生收割机械还未完全投入使用,容易造成花生感染黄曲霉素,降低花生产量,不利于花生种植业的发展。

除此之外,我国现有的花生专用加工基地还未完全实现规模化,与花生相适配的其他工作和行业也并未完全开展,严重阻碍了花生种植业的发展与进步。若不及时改变传统种植模式,不仅会减缓种植地的经济发展速度,还会影响我国种植业的整体进程。

1.2 尚未进行合理的田间管理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花生出口国,每年的花生产量达到1 400 万t。虽然我国在花生种植上已取得巨大成就,但其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田间管理不当等。

田间管理是花生种植的重要环节,但目前许多农民的关注点更多放在经济效益上,忽略了田间管理的重要性,若不能合理规范田间管理,势必会阻碍花生的正常生长。比如若不严格要求种植地管理,就可能导致土壤水分和营养含量不足,花生无法从土壤中汲取充足养分,使花生植株感染病虫害,严重影响花生种植业的高质量发展;若不科学施肥与灌溉花生种植地,会出现花生果荚膨大不明显等问题,影响花生质量。因此,必须加大对花生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在此基础上建立并完善花生种植管理机制,推动花生种植业向先进化、技术化迈进,不断调整和创新田间管理,有效利用田间管理技术,帮助花生种植业发展。

2 花生高产种植技术

2.1 种植前的准备

2.1.1 选择良种

在种植前应根据种植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状况等选择最合适的花生品种。山东省荣成市四季分明,阳光充足,气候变化十分明显,夏季气温高降水多,冬季气温低降水少,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不仅如此,当地土壤较为丰富且营养含量高,为花生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条件。为了进一步提高花生的产量和质量,可以选用一些品质好、抗倒伏能力强的花生品种,比如正规农作物公司的花生种子或是自留地中的高质量单株种子等。

2.1.2 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必须处理花生种子,处理效果的好坏会对花生后续的存活和发芽产生直接影响。在处理种子前需观察种子的外表,必须保证花生种子的完整度与饱满度,并按照等级和大小严格划分种子,淘汰外皮破损、颗粒不饱满的劣质花生种子,再剥壳晾晒花生种子,晾晒时间为24 h 左右,每隔2 h 检查种子,防止花生种子的表皮出现破损。

2.1.3 发芽试验种子

发芽试验是花生种植前的一项重要环节,能在一定程度上为花生种植提供相关数据支撑。试验员应在经过处理的花生种子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并将其放置在模拟环境中,观察该批种子的成活率和发芽率。若该批种子的成活率和发芽率较高可种植,若发芽率较低可根据发芽程度来催芽处理种子,确保其能正常萌发。

发芽试验不仅能避免种子浪费,还能使农民掌握花生的生长习性和种植价值,有利于提高花生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2.1.4 使用复合拌种剂

为进一步提高花生种子的发芽率,防止其在生长育期被病虫害侵蚀,必须在种植前药物拌种。适乐时+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是最常被用作花生拌种的复合药剂,利用该复合药剂搅拌花生种子可以有效防治花生青枯病、蚜虫等,不仅能提高花生的成活率和发芽率,还能减轻后续花生种植的田间管理负担。但在药物拌种前需要注意两个点,一是要充分分析与了解花生种子,选择与其相适配的药剂,二是要根据花生种子的数量和质量合理使用药剂,剂量过多会对花生种子产生负面影响,剂量过少达不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2.1.5 整地

土壤的肥沃程度是影响花生产量与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为了保证当地花生种植的高质高产,必须在种植前深耕种植地。整地工作通常可以用轮作种植方式,比如用小麦轮作,既有利于前期培育花生种子,又有利于增强花生抗逆性[1]。

在整地时,必须冬耕翻晒土地,这样能保证种植地土层深厚、疏松,使其富含花生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等到春季土地开始解冻后及早耙耢,越早对土壤耙耢,土壤熟化程度和精细程度就会越高,促使土地开始升温,并呈现出上虚下实的趋势。除此之外,在整地的过程中遇到降水天气,必须在雨后进行深度耙耢土壤,但这个环节不能在雨停后马上进行,要等地表水分稍干后进行。

整地时可以开展追肥作业,对种植地土壤追施肥料能大大提高土壤的肥沃程度,为花生提供充足的养分。通常来说,追加施肥是由氮肥、磷肥和钾肥按比例混合而成的,这个比例可以根据种植地的实际情况相应调整,但总体比例仍以1∶1.5∶2 为准。不仅如此,每公顷应施加完全腐熟的有机肥料45 000 kg、尿素150 kg、氯化钾15 kg、硫酸钙180 kg。按照这种方式深耕土壤,均衡土壤养分,为花生提供有利的生长环境。

2.2 播种环节

2.2.1 确定播种时间

确定播种时间是影响花生生长的因素之一。花生从发芽到生长再到成熟的整个过程都需要温暖的环境,应在适宜的温度内种植。一般来说,花生花期温度在23~28 ℃,最低温不可低于19 ℃;花生结荚期温度要略高于花期,温度在25~30 ℃,最低温不可低于15 ℃。同时,还要注意播种期尽量避开伏旱期,避免温度过高对花生种植产生消极影响。另外,农民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查看播种期天气,尽量选择在晴天播种,有利于花生种子的健康生长。

选择播种时间必须遵循“适时”“晚播”两个基本原则,“适时”是指选择合理的时间播种,“晚播”是指要求农民适当合理延迟播种期并完成播种工作,适时晚播可避免花生至收获时出现多茬果,早茬果因生长时间过长而出现烂果现象,同时能利用秋季的气候特征,如秋高气爽、光照充足,易于积累养分,从而保证花生高质高产。

2.2.2 薄膜覆盖播种技术

常见的花生播种方式有两种,分别是露地播种模式与薄膜覆盖播种模式,山东省荣成市多采用薄膜覆盖播种花生,在此环节使用起垄播种机能大大提高播种速度与质量,减少土壤内部水分的流失,保持温度。

播种深度在3~5 cm。若深度<3 cm,会导致花生种子无法从渐层土壤中汲取足够的养分,从而影响花生的产量与质量;若深度>5 cm,会阻碍花生种子的呼吸作用,轻者会延缓花生种子的发芽时间,延长整个生长周期,严重时会导致该种子出现腐烂等情况。但这个标准不是完全固定的,农民还应根据种植地土壤的实际情况调整,若种植地土壤沙性较大,可适当提高播种深度至6 cm;若该种植地土壤黏性较大,可适当降低播种深度至2cm。根据土壤性质调整播种深度的方法充分体现了“湿不种浅、干不种深”的原则[2]。

在使用薄膜覆盖播种技术种植花生时,需合理控制垄高和双垄距。通常情况下,垄高20 cm,双垄距85 cm,同时需注意垄边与种植行的距离不应低于12 cm,否则也会对花生的种植产生消极影响。

2.2.3 合理控制播种密度

要想确保花生高质高产,就必须合理密植。在种植前应对花生的生长习性、植株高度、叶片大小等方面进行数据分析,再利用有关数据和结论合理密植,花生数量应保持在127 500~142 500 穴/hm2。

除了考量花生植株生长习性以外,还应分析种植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全方位计算出最适合的花生种植密度,尽最大可能保证花生在单位面积内的生长效果,从而保证花生高质高产。

2.2.4 垄上覆土

为了进一步提高花生的出芽率,在播种时还应垄上覆土[3]。覆土量要适宜,过多会影响地温提升,过少易导致花生不能拱出地膜,增加人工破膜的难度。

3 花生种植的田间管理技术

相关农业技术人员应对农民普及田间管理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农民田间管理技术,将花生种植的相关理论与种植地的气候、土壤性质等有效结合,从根本上解决花生种植问题,以达到花生高质高产的目的。

3.1 种苗检查与补苗

及时开展种苗检查与补苗工作是有效提高花生产量的手段。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无法保证花生种子全部存活,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花生种子的发芽率,农民应在播种结束后定期检查花生种子和植株,若花生植株出现问题,应及时将其彻底移除,并在缺苗的位置补种。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花生一致性,补种花生应选择与该批花生相同的品种。除此之外,要确保花生成熟时间一致,可以先催芽处理花生种子,然后再将其补种。

3.2 水分管理

由于花生抗旱性较差,应为花生提供源源不断的水分,才能确保其正常生长,土壤水分含量应保持在50%~75%。通常来说,花针期和结荚期的花生对水分需求量较大,而此时的天气较为炎热干旱,降水较少,若不及时灌溉可能会导致花生叶片枯萎,影响花生高质高产;饱果期花生需水量较小,若此时的天气仍以干旱少雨为主,农民应及时灌溉,保证土壤湿润[4]。

种植地水分应不超过80%,若出现连续降水天气,要做好种植地排水工作,避免水分过多泡坏花生根茎,从而影响花生的高质高产。

3.3 叶面喷肥

始花期是花生汲取营养和形成花针的重要阶段,但该时期的花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为了给花生提供充足的养分,帮助其生长,可对叶面喷施多种营养物质。始花期可喷洒0.3%~0.5%硼砂水溶液,并在盛花期二次喷洒,保证硼砂水溶液用量>450 kg/hm2,这样能有效提高花生坐果率,对花生有一定的催熟作用,合理喷灌硼砂水溶液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花生产量15%~20%;在喷灌前应使用水+钼酸铵于盛花期前第一次喷灌,第二次喷洒水+亚硫酸氢钠,二次喷灌的时间应与首次喷灌间隔7 d,这种喷灌方式能使花生增产600~750 kg/hm2;在喷磷作业时,花生盛花期保证首次喷灌,应用0.3%磷酸二氢钾溶液,二次喷灌应用0.3%磷酸二氢钾溶液+1%尿素,二次喷灌的时间应与首次喷灌间隔7 d,在二次喷灌中增加尿素是有效提高花生产量的方法之一,但尿素剂量的多少应根据花生盛花期的生长情况确定[5]。

3.4 及时处理杂草

种植地内的杂草会与花生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对花生的生长起到阻碍作用,如何有效清除种植地内的杂草也是农民在管理花生田时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常见的杂草处理手段多采用化学技术手段,即在播种工作结束后将异丙甲草胺胺均匀喷洒在土壤表面,异丙甲草胺不仅能抑制杂草生长,而且不会对花生的生长造成影响。及时处理田间杂草能够使种植地保持着较高的通风透光性,为花生健康生长保驾护航,因此农民必须提高对田间杂草处理的重视程度,将杂草处理工作贯穿到花生生长的全过程中。

3.5 病虫害防治技术

褐斑病和黑斑病是花生生长中最常见的两种病症,属于真菌性病虫害,若不及时对其处理,会使当季花生产量下降10%~20%,因此必须使用相关药剂防治。处理这两种病虫害的药剂可以选择百菌清600~800 倍液或50%多菌灵1 000 倍液,喷洒时间从播种后的50 d 至花生成熟采摘前21 d,每次应按照675~900 kg/hm2喷洒,时间间隔为15 d。

茎腐病是花生苗期的高发病虫害,应使用70%甲基托布津800 倍液喷洒花生,必要时还应对花生施加活力素800 倍液;若种植地水分含量过大、通风透光性较差,会发生花生黄叶病,主要解决方法为喷洒花生生长调节剂,中耕土壤,降低土壤含水量,减少或避免花生黄叶病再次发生。

除了防治花生病害以外,还应科学防治花生虫害。蛴螬能深入花生果实内部,会严重损害花生质量,因此在耕地时洒施辛硫磷颗粒30 kg/hm2,可有效清除蛴螬。若花生出现蚜虫,必须及时喷施吡虫啉。

若花生出现了旺长情况,必须及时喷洒生长调节剂,在花生植株高度达到30~35 cm 时,第一次化控,每公顷使用烯唑醇375~450 g,兑水450 kg 喷施。如果7~15 d 后出现旺长现象,第二次喷施,剂量同上,这样不仅能抑制花生生长,防止出现果实生长不完全的情况,还能为花生果实提供二次发育的机会,激发果实生长。若花生出现早衰,可以喷洒叶面肥,喷洒时间为结荚期至饱果期,这样能有效促进花生光合作用,为花生生长提供所需的叶绿素,避免花生叶片掉落。除此之外,还应检查早衰的花生种植地,查看是否出现缺水甚至干旱的情况,并及时浇灌种植地,保证土壤湿润度,降低花生早衰的发生概率。

4 结束语

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是影响花生高质高产的两大主要因素,只有农民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才能不断提高花生产量,既满足市场需求,又能给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促进当地整体发展水平,为我国种植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猜你喜欢

高质田间管理花生
小我融入大我 跑出高质发展加速度
掏花生
无花果田间管理
高质高效完成冬奥会延庆赛区工程建设保障任务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勇于担当敢于负责 推进项目高质发展
教你孕晚期拥有高质睡眠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