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番茄新品种陇番16 号的选育

2023-03-08胡志峰邵景成

中国瓜菜 2023年2期
关键词:东农花序抗病性

胡志峰,邵景成,张 莉,王 萍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兰州 730070)

1 育种目标

番茄是重要的蔬菜作物,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据FAO 统计,2019 年我国番茄种植面积108.7 万hm2(1630 万亩),总产量6287 万t,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5.8%,是世界上番茄种植面积最大和产量最高的国家[1]。目前我国蔬菜呈现出大生产大流通的鲜明特点,耐贮运性往往成为种植户和经销商选择品种的首要目标,因而大批国外番茄品种因为耐贮运、抗性强、产量高迅速占领国内市场,近年来国内也选育出一批耐贮运番茄新品种[2-8],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品种的多样化需求日益旺盛。由于我国番茄种业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诸多方面的差距[9],产品的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与人民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亟待提高[10],生产中“高产低质”的问题日益突出,市场上“果肉硬、汁液少、风味淡”的番茄占了大多数,消费者对口感风味好的番茄越来越关注,因此风味品质成为新品种改良的重要指标。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番茄课题组以提升风味品质、兼顾适度的耐贮运性、增强抗性为重点育种目标培育番茄优良新品种,以缓解生产者、流通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供需矛盾,满足市场供应。

2 选育过程

2.1 亲本来源

母本14157 是2005 年从地方收集的一代杂交种,代号2005396。2005—2013 年通过8 代单株连续定向分离选择,育成优异自交系14157。无限生长型,生长势旺,中晚熟。普通叶,叶量中多,7 片叶出现第1 花序,花序间隔3 片叶,单花序。平均单果质量300 g 左右,果实高圆形、粉红色,果实稍软,4 穗果单株果数12 个左右。一般配合力强,综合性状优良。

父本14151 是2000 年从地方收集的一代杂交种,代号2000343,2000—2013 年通过连续13 代单株定向分离选择,育成稳定自交系14151。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旺,中晚熟。普通叶,第1 花序出现节位8 片叶,花序间隔3 片叶,单花序。果实圆形、粉红色,平均单果质量150 g 左右,色泽艳丽,无果肩,果皮厚,果肉硬。单穗坐果5~6 个,属串收类型,4 穗果单株果数23 个左右,坐果整齐均匀。抗TMV 病毒病及叶霉病、耐早疫病,抗病性强,一般配合力强,综合性状优良。

2.2 选育过程

2014 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兰州育种试验基地露地进行组合选配,选用母本12 份、父本8 份配制杂交组合23 个。2015 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兰州育种试验基地塑料大棚进行组合评比试验,组合14157×14151(田间编号2014-B8)产量高、商品性好、风味品质佳、综合抗病性强。2016—2018 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18—2019 年在甘肃酒泉、张掖、武威、天水、平凉进行区域试验,2019—2020 年在甘肃省内进行生产试验、品质测试分析及室内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组合2014-B8 综合性状优良,符合育种目标,定名陇番16 号。2022 年6 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番茄(2022)620103。

3 选育结果

3.1 丰产性

3.1.1 品种比较试验 2016—2018 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兰州育种试验基地春茬塑料大棚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4.2 m2,对照品种东农712(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选育),2 月中下旬播种,3 月底或4 月初定植,地膜覆盖栽培,16 mg·L-12,4-D 保花保果,植株保留四穗果后留2 片叶打顶,育苗及田间管理等均按常规生产进行。连续3 年试验结果表明:667 m2前期产量平均为1 684.98 kg,比对照东农712 低16.25%,其中2016、2017 年与对照差异不显著,2018 年比对照减产23.87%,与对照差异极显著;667 m2总产量平均为6 682.24 kg,比对照东农712 高16.77%,其中2016 年比对照增产21.19%,与对照差异极显著;2017 年比对照增产18.37%,与对照差异显著;2018 年比对照增产11.38%,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表1)。陇番16 号6~9 节出现第1 花序,花序间隔3 片叶,易坐果,成熟果实粉红色,幼果无果肩,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78.3 g,果实整齐均匀、一致性好,完熟期果实硬度1.60 kg·cm-2、硬度中等,畸裂果率4.61%,明显低于对照,商品性优良(表2)。

表1 陇番16 号品种比较试验产量结果

表2 陇番16 号品种比较试验果实商品性表现

3.1.2 区域试验 2018—2019 年连续2 年在甘肃酒泉、张掖、武威、天水、平凉早春茬日光温室进行多点区域试验,试验为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小区面积17.0 m2,每小区定植76 株,以东农712 为对照,1 月中下旬定植,单秆整枝,留4 穗果摘心,其他管理同常规。试验结果为陇番16 号10 点次667 m2产量平均为7 085.07 kg,比对照东农712 平均增产12.50%,各试验点次产量均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以上(表3)。

表3 陇番16 号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3.1.3 生产试验 2019—2020 连续2 年在甘肃酒泉肃州区、张掖甘州区、武威凉州区、天水武山县、平凉崆峒区早春茬日光温室进行生产试验,试验面积333.3 m2,地膜覆盖宽窄行种植,株距38 cm,以东农712 为统一对照,1 月中下旬定植,单秆整枝,留4 穗果摘心,保花保果,其他管理同常规。试验结果为陇番16 号各试验点667 m2产量为6 754.1~7 468.5 kg,10 点次平均为7 214.67 kg,比对照增产8.51%~18.72%,平均增产13.64%(表4)。

表4 陇番16 号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3.2 品质测定

2020 年委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进行品质分析测定,陇番16 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 含量、有机酸含量、番茄红素含量均高于对照东农712(表5)。其口感沙、口味酸甜,风味浓郁,风味品质佳。

表5 陇番16 号品质测试分析结果

3.3 抗病性

2020 年委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所进行室内苗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表6)表明,陇番16 号对叶霉病表现为高抗,对烟草花叶病毒病、早疫病表现为抗病,对照东农712 对叶霉病、烟草花叶病毒病及早疫病均表现为抗病,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表现为感病。2016—2018 年品种比较试验田间抗病性调查,陇番16 号田间未发生叶霉病及烟草花叶病毒病,对早疫病表现为抗病,综合抗病性较强。

表6 陇番16 号室内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结果

4 品种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无限生长类型中晚熟一代杂交种,春季塑料大棚栽培全生育期170 d 左右,植株生长势旺,叶量中多;单花序,6~9 节出现第1 花序,花序间隔3 片叶,易坐果;平均单果质量178.3 g,中型果,果实圆形,幼果无果肩,成熟果实粉红色,色泽鲜艳,畸裂果率4.61%、畸形果极少裂果轻,完熟期果实硬度1.60 kg·cm-2、硬度中等;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9%,可溶性糖含量3.90 g·100 g-1,有机酸含量0.44 g·100 g-1,维生素C 含量25.8 mg·100 g-1,番茄红素含量4.86 mg·100 g-1,酸甜可口、品质佳。抗烟草花叶病毒病、叶霉病及早疫病,日光温室早春茬生产试验,667 m2产量7200 kg 左右,比对照东农712 增产10%以上,丰产稳产,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适宜甘肃及北方地区保护地早春茬栽培(见彩插2)。

5 栽培技术要点

该品种持续结果能力强、产量高,保护地栽培应重视基肥,定植前施足基肥,667 m2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5000 kg,磷酸二铵复合肥50 kg。一般采用高垄覆膜栽培,垄高15 cm 左右,畦宽70 cm、沟宽40 cm、株距38 cm,667 m2定植2800~3000 株。宜采用单秆整枝,宜采用熊蜂或震荡授粉器保花保果,激素蘸花浓度要适宜,每穗留果5 个左右,打杈要及时彻底。盛果期要根据天气情况及长势及时灌水和追肥,适时采收保证果实商品性优良。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及化学防治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控。温室或大棚育苗时应在通风口及缓冲间门口设置40~60目防虫网进行隔离,育苗前对育苗场所用1.8%阿维菌素乳油1500 倍液喷雾,彻底杀灭烟粉虱,同时在育苗场所悬挂粘虫板对烟粉虱成虫进行诱杀。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时可用1.5%菌毒·烷醇可湿性粉剂500~800 倍液,或20%盐酸吗啉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800 倍液等病毒抑制剂交替喷雾防治,每隔5~7 d 喷1 次,连喷3~4 次[11],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东农花序抗病性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不同春大豆品种产量品质差异比较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一些花序的新定义和一个新的花序分类系统
——植物学教材质疑(六)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几个加工型马铃薯品种主要品质形成的比较
傀儡师
花序最大的木本植物
花序最大的草本植物
植物免疫蛋白对有机栽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