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实施策略探析

2023-03-07于疏影灌云县沂北中心小学

流行色 2023年1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色彩美术

于疏影 / 灌云县沂北中心小学

0 引言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之中有明确指出,美术教育过程中要注重美术语言表达,要求小学美术教师在课程实践期间注重美术情感及思想渗透。色彩教学作为小学美术教学重要部分,不管是教学安排亦或者是学生实际活动,都有着不小的难度,这种情况下如何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于色彩知识点的掌握及运用也成为小学美术教师教学思考要点,而笔者也是就此展开了如下分析。

1 色彩概述及教学现状

1.1 色彩概述

纵观小学阶段教育内容即可发现,小学艺术课程主要是以音乐及美术为主。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环境下,群众对于美术这一学科的重视程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从美术构成视角来分析的话,其主要指由点、线、面、色彩等模块一同构成的,这也体现出了色彩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1]。在现实生活中色彩可谓是随处可见,已经渗透到我们实际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色彩教学作为小学美术教学基础内容,其重要性自然毋庸置疑,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对于色彩的认知,并且鼓励学生创造性使用色彩,这样才能确保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有效实施。

1.2 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现状

分析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现状即可发现其效果并不理想,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部分教师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较为滞后,还是以灌输式、理论式讲解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美术色彩教学,这直接降低了学生美术趣味性,学生对于美术色彩学习缺少兴趣,自然也就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二,不少学生对于美术色彩学习逐渐失去好奇心,尤其是一些高年级学生,其在年龄不断增长、教师教学方式不够有趣的情况下自然无法对色彩知识产生兴趣,美术教学期间课堂表现情况也不理想,所以最终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 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2.1 强化学生审美感知

对于学生审美素养大多需要从小对其进行培养,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实施就有助于学生审美感知能力得以提升,是强化学生色彩知识把握及理解的有效方式[2]。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实施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来了解色彩搭配特点,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色彩使用的时候借鉴生活中的常见花草、树木等景物色彩来进行创作,长时间下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自然也能得到提升,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的有效方式。小学生本就年龄小,对于色彩认知也大多是处在初级阶段,对于不同色彩元素更是会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通过色彩教学活动的开展,来提高学生对于不同色彩及其表现方式的理解,有效优化小学美术教学、强化学生审美感知。

2.2 培养学生美术思维

色彩本就是美术教育重要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有效培养学生美术思维的重要环节。在色彩教学过程中,教师自然会教导学生辨别不同色彩,而且还会引导学生注重色彩搭配、配比,这样学生美术思维就能在色彩创造性使用中得到提升,是真正优化中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提高学生色彩使用能力的有效方式。

2.3 提高学生色彩认知及观察能力

首先,能够提高学生色彩认知能力。小学生刚好处在一个好奇心较强的阶段,这一阶段学生探索欲望较强,而美术作为一门艺术性生活性学科,自然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如能有效实施色彩教学,就能创新美术教学、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对于学生色彩感知能力提升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在小学美术色彩辨别教学课堂上,就可以采用联想的方式来强化学生认知,如看到蓝色就能联想到天空、大海;看到黄色联想到玉米、香蕉等,这样就能有效增强学生认知能力。其次,还有助于学生色彩观察能力得以提升,毕竟色彩本就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构成,教师在开展色彩教学活动的时候,本就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而这一过程就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得以提升[3]。

3 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3.1 发现生活中的色彩,感悟色彩之美

在新课改环境下,生活化教学理念可谓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理念,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在实施色彩教学的时候,采用生活化教学理念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借此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色彩、感悟生活中的色彩之美,这样就能确保色彩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美术本就是实际生活的体验及创造,美术教师在色彩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握美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针对小学生具有较强好奇心这一特点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亦或者是让学生融入大自然、社会生活中来观察生活中的色彩美,这样就能拉近学生与色彩之间的距离,有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例如,教师在“我设计的服饰”这一课上,就可以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观察班级同学的着装,让学生观察这些服饰色彩搭配情况,在实际观察中总结色彩搭配规律,之后再基于此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以及实际生活中的服装样式来设计服饰,这样学生就能在生活中感悟色彩之美,从而真正提升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效果。

3.2 借助多媒体技术,强化学生色彩认知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其在教育领域中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强化学生色彩感知、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上,将一些与色彩相关的知识,借助多媒体技术直观呈现出来,这能让学生在视觉直观感受到得到色彩冲击,这样就能有效提高学生色彩学习兴趣[4]。为此,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实施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意识到多媒体教学的价值,在课程实践期间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且将多样化的色彩形式展示出来,这样学生整个色彩学习自然也能因此而变得越发的生动,最大程度提升美术色彩教学效果、有效增强学生美术色彩认知。需要注意,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来对学生进行美术色彩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毕竟小学生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即使是多媒体技术也无法一整节课完全使用。例如,教师可以在色彩教学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先呈现出两种颜色,如紫色和黄色,之后再让学生基于多媒体技术来对比分析这两种颜色,要求学生思考他们之间的差异性,让学生讨论:“将这两种颜色放在一块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这两个颜色对比是不是十分的强烈?”这样学生就能在教师有问题有效引导下学生及思考,而多媒体技术的存在则能让学生对这两种颜色形成较为有效的认知,真正提升小学美术色彩教育效果。

3.3 创设教学情境,注重色彩表达

小学生年龄尚小,大多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色彩教学的时候,不能只是进行理论性概念灌输,还需要凸显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借此来为学生打造出一个较为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色彩学习之中。而在这一过程中,情境教学法就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在实施色彩教学的时候,为学生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境,利用情境来引导学生感悟色彩、表达色彩,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个情感体验及表达的情境,即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来鼓励学生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绪,借此来帮助学生感受色彩学习的乐趣,这样学生自然也会主动参与到美术色彩学习之中[5]。以“色彩明度渐变”为例,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可以先借助投影技术来为学生出示教材中的两幅渐变色彩,以此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且让学生对教材理论有所理解,之后再要求学生找一找、说一说身边的明度渐变,可以是同学的衣服、书包的色彩、不同的图案;最后再组织学生欣赏明度渐变范图并且从节奏感、层次感、递进感等多方面来描述色彩的变化,这样学生就能在情境分析、观察及体验中真切感悟色彩表达,有效提升色彩教学效果。

3.4 设计色彩游戏,引导学生大胆使用颜色

小学生年龄尚小,这也促使其在美术色彩学习过程中缺少良好注意力,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还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来激发学生色彩学习热情,这也能确保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有效实施。游戏对于小学生而言可谓是他们都十分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在美术色彩教学过程中,以游戏的方式来展开教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则能让学生在游戏体验中掌握色彩知识,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由此可见是十分契合小学生学习需求的一种美术色彩教学方式。为此,小学美术教师在实施色彩教学的时候,可以为学生提供自由空间及时间,在课程实践期间结合教学内容来为学生设计趣味游戏,以游戏化的手段来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使用颜色,这样学生自然能够在趣味游戏体验中掌握色彩教学知识,同时为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发展提供良好保障。以“动物装饰画”为例,教师在完成教学之后即可为学生组织一场“创意绘画游戏”,在游戏过程中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燃料为动物装饰画上色,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动物选择、颜色搭配没有任何限制,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天马行空上色,也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动物形象来上色,这样学生就能在绘画游戏比赛中感受到其趣味性,而这一整个游戏过程本就是学生色彩使用及创造的过程,有助于学生色彩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得以发展,从而真正提升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效果[6]。

3.5 加强作品鉴赏,深化学生色彩感悟

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要想得到有效实施,无法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循序渐进,还需要教师在课程实践期间结合学生学习规律、身心发展规律来有序推进,这样学生才能对色彩教学内容形成良好的感悟,从而提升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过程中,可以注重作品鉴赏,通过增加艺术鉴赏来为学生提供鉴赏优秀美术作品的过程,这样学生就能在鉴赏中分析创作者色彩使用独到之处,有效深化学生色彩感悟,最大程度提升小学美术色彩教学实效。在美术作品色彩鉴赏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鉴赏及观察的机会,还可以引导、组织学生对美术作品色彩展开深层次的思考及讨论,这能让学生整个审美鉴赏水平得以提升,促进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提升。例如,教师在“点彩游戏”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在教学课堂上为学生出示法国著名画家修拉创作的《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图1),并且结合作品提出如下问题:“这一作品如果我们单独欣赏或许无法发现其独特之处,不如我们将其与其他作品进行对比一下?”这样学生就能在对比鉴赏中了解“点彩画”,之后为了深化学生对于色彩教学内容的感悟,可以继续设疑来引发学生深度鉴赏:“在表现不同物体的时候要选择不同的点来表现吗?相邻的两个物体可以使用相同的颜色来点画吗?点在画面中的排列方向有什么不同之处吗?整个画面中的色彩是如何搭配的呢?尝试使用两种颜色混合点会有什么效果呢?多种颜色混合搭配呢?”这样学生就能在教师有效引导下深入到作品内部展开色彩鉴赏及分析,有效强化学生作品感悟及其对于色彩知识的理解,从而真正提升小学美术教育效果[7]。

图1 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

3.6 注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色彩应用能力

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实施效果较为理想,可是要想真正有效实施,除了上述几点之外,教师还需要注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色彩应用能力。实践活动可以说是一种开放性的教育模式,其在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多方面起着较为显著的优势。小学美术教师在实施色彩教学的时候,可以为学生设计出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色彩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这样就能有效起到良好的色彩教学效果,无形中促使学生接受艺术熏陶。为此,教师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意识到实践活动教育价值,在课程实践期间为学生设计出形式不一的色彩实践活动,借此来强化学生对于色彩教学内容的认识。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色彩教学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使用邻近色来创作美术作品,借此来提高学生色彩搭配能力及美术创造能力,真正促进学生对于色彩知识的运用及理解。又比如,教师在完成“动物明星”教学之后,就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图案的动物简笔画作品,然后让学生在课后使用自己喜爱的颜色搭配方式来进行涂色,并且鼓励学生在色彩搭配之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自然也能在色彩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色彩应用能力,真正有效确保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有效实施[8]。

4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本就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而美术这一课程则能有效满足学生好奇心,教师在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要想有效实施色彩教学,不仅要提高对色彩教学的重视,还需要在课堂上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色彩学习兴趣,同时利用多种手段来引发学生色彩鉴赏及使用,让其在丰富色彩体验及感悟中掌握美术色彩知识,从而真正提升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效果,为学生今后美术素养及审美能力提升提供良好保障。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色彩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