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茶叶产业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探讨

2023-03-07杨雨蓉罗晓庆宋启道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怒江茶园茶叶

杨雨蓉 罗晓庆 宋启道

(1. 怒江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673199 云南怒江;2.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海南省热带作物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海南海口 571101)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是三大茶产国及出口国之一,也是茶消费大国[1-2]。2021年全国茶叶产量318万t[3],云南茶叶产业作为我国茶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云南茶叶总产量49万t[4]。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简称怒江)茶叶在全省中产量占比较小,2021年怒江产量为161 t,主要分布在福贡县,其次是泸水市和贡山县,已成为地方经济产业之一。由于自然环境、市场因素等影响,导致目前怒江茶叶产业化经营存在一定难度。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挑战,通过SWOT模型对怒江茶产业发展进行系统分析,找出核心的问题,并提出适合地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 怒江茶叶产业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怒江就开始栽培茶树;有凤庆大叶茶和本地细叶茶2种。1960年,泸水县茶园面积6亩(1亩≈666.7 m2),1964年发展到225亩,茶叶产量0.35 t。60年代后期,茶树栽培发展到全州5县,1970年全州茶园面积1 824亩,产量6.7 t,茶叶生产时起时伏,1979年7月,州委提出了“以林为主、林、粮、牧、药全面发展”的农业生产方针,此后推行了包交提留到户的生产责任制,在粮食生产迅速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调整了种植业内部结构,茶园面积逐步扩大。1985年,茶园面积发展到4 531亩,茶叶产量21.1 t。茶叶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项目之一,逐步得到发展,茶叶加工质量亦不断提高。1993年后,州科委提出并制定一系列规划和调整,全州茶叶产业得到发展,2000年全州茶园面积1.75万亩,茶叶产量91 t[5]。在绿色产业的发展中,一批绿色企业应运而生,如福贡县匹河乡的老姆登茶厂,在绿色产业的开发中不断得到上级的重视和支持,该企业正努力改进和发展,生产了怒江上档次的品种“老姆登茶”。据行业部门统计,截止2021年,怒江茶叶种植园面积达4.97万亩,总产量161 t,茶园主要集中在福贡县,综合产值2 779万元。

2 怒江茶叶产业SWOT分析

SWOT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法,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 S(strengths)、劣势W(weaknesses)、外部的机会O(opportunities)和威胁T(threats)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匹配起来并加以分析,全面、系统、准确地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以便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6]。

2.1 S(优势)分析

2.1.1 气候优势怒江茶园主要分布在怒江两岸河谷,种植海拔1 100~2 300 m,怒江峡谷山高谷深,最高海拔4 379 m,最低海拔1 010 m。茶树普遍生长于1 200~2 200 m高度的峡谷峭壁,属于典型的高山茶产区范围,立体气候明显,江边河谷为亚热带,半山为温带,高山为寒温带。由于地形高低悬殊,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形成了春季和夏秋间2个雨季的独特气候。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8℃左右,光照平均为1 626.7 h,相对湿度为80%。茶叶种植山坡背阴向阳,山间云雾多,太阳直射较少,全年有雾天气超过100 d,这种独特的气候及种植地域满足了茶树喜欢漫射光和阴湿的习性,非常有利于茶树叶片内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的积累,茶区林木苍翠、空气清新、绿色生态,是茶叶生长的最佳气候环境[7]。

2.1.2 土壤优势土壤以红壤、黄壤为主,pH 4.5~6.5,具有高山、高海拔的优势特点。怒江大峡谷独特的地理条件改变了茶树形态特征、生长发育规律、适生环境,造就了“高山云雾出好茶”,形成了“高山茶特色”精品产品,茶树鲜叶内含成分含量:游离氨基酸7.14%,咖啡碱1.96%,儿茶素12.91%,水浸出物46.8%,茶多酚27.9%,锌30.9 mg/kg,钙0.428 mg/kg。怒江的茶产品茶多酚与氨基酸含量高,品质优良[8]。

2.1.3 生态环境优势怒江4个主要县(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均为100%。全州地表水功能区划达标率为92.3%。怒江的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生态环境保护良好,茶树栽培区没有任何污染源,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土壤以黄棕壤为主,表层有机层厚15 cm,土层厚30 cm,表层有机质含量31.4%以上,总氮1.6%以上,平均pH 4.8,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湿润。茶叶新梢粗壮,叶色绿而叶质厚,芽叶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缓慢,持嫩性强。

2.1.4 民族茶文化特色明显傈僳族唐代史籍称“栗蛮”或“栗粟二姓蛮”,明、清称“力些”或“栗粟”。主要聚居在怒江一带,流散在云南省丽江市、大理州、德宏州等地[9],傈僳族多与多民族交错杂居,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是一个简单而又十分好客的民族,饮茶是傈僳族广为流行而又十分古老的饮茶法。傈僳族喝茶,制作方法奇特,在茶叶采摘季节,直接用茶鲜叶烘烤煮茶,采摘下的茶叶直接在阳光下晒干,保存储备常年用,因为当时条件有限,不具备茶叶加工能力,这种初制方法形成了福贡茶叶的初制,当地也叫“树叶子茶”。先将小陶罐放在火塘(坑)上烘热,再将适量鲜茶叶放入罐内,不断在火塘上翻动,使茶叶烘烤均匀即可。待茶叶变黄,并散发出焦糖香时,加上少量油脂、盐;稍时,再加水适量,煮沸3 min左右,即可将壶中茶汤倒入碗中,待饮。油盐茶因在茶汤熬制过程中,加入了食油和盐,所以,喝起来,“香喷喷,油滋滋,咸兮兮,既有茶的浓醇,又有糖的回甘!”喝起来涩中带甘甜,咸里透清香。既能增加人体抗寒能力,又能暖身,还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养分,对身体健康有益。傈僳族同胞常用来款待来客,也是家人团圆、品茗的一种生活方式[10]。

2.2 W(劣势)分析

2.2.1 基地建设薄弱,生产力水平低茶园建园基础较差,大部分茶园以分散经营的农户为主,茶园粗放管理,广种薄收、重种轻管、重采轻培,境内现有茶园主要集中在福贡县匹河乡老姆登,鹿马登乡赤洒底村、石月亮乡亚朵村等村庄。其他乡镇约80%的村庄也有茶林,分布比较散,以至管理不方便,鲜叶产量较低。茶园普遍存在“散”种植模式,茶树早衰、茶树老龄化、生长势弱、良种化程度低情况仍存,种植管理在低水平徘徊,低产茶园面积占茶园总面积2/3以上。

2.2.2 品牌创建滞后,缺乏市场竞争力虽然怒江茶叶品质好且味道独特,但缺乏高素质营销队伍和稳定有效的市场销售网络。品牌建设意识淡薄,品牌开发和整合力度不够,区域公共品牌打造不足,缺乏统一策划与宣传,没有形成一个全州的公共区域品牌。品牌宣传力度不够,品牌效果不明显,利用互联网和其他新平台的宣传工作起步较晚,茶叶品牌价值在云南省影响力较小。生产企业、合作社、加工厂都存在产品包装不够精致、企业产品少、产品单一、品牌杂乱等问题,削弱了品牌优势,虽然开发了著名商标、知名商标品牌,部分茶叶企业已取得了有机茶认证,但由于传统的小生产模式,缺少核心竞争力的挖掘,普遍存在质优价不优,茶叶的价格易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区域核心产品存在滞销的现象,严重制约了茶叶产业化发展进程[11-12]。

2.2.3 技术支撑缺乏,生产加工能力弱区域内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和从事茶叶生产科技服务的人员稀少,大都是90年代毕业的中专生,老龄化较严重,培训学习机会少,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经营主体缺乏核心技术,加工人员普遍存在受教育水平低、素质不高、质量安全生产意识不强、生产加工水平不高等现象。怒江茶叶大多以分散性经营为主,无法保证茶叶标准化生产,就无法保证茶叶的品质。怒江目前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种植茶叶,茶产业仍以“小而散”的农户种植生产为主。茶叶入市的门槛较低,许多地区农家手工炒茶的现象司空见惯,但一些农家小作坊茶叶原料把控不严,生产设备设施落后,炒茶技术落后,生产的茶叶质量不高。

2.3 O(机遇)分析

2.3.1 旅游自然资源丰富怒江特有旅游资源是以山水生态为主,文化旅游为辅的产业转型建设,不仅可以吸引外地游客,还可以开展茶叶宣传活动以加大推广宣传效果,包装设计加入怒江第一湾、民族象征图文等标识的外观,使特色民族文化和茶叶文化相结合。随着现代产业链的延伸,以资源优势带动以茶为主导的农业经济结构向拓展销售渠道迈进,为塑造怒江茶业旅游品牌注入强劲的动力,同时为加快推动怒江茶产业升级奠定基础[13]。

2.3.2 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结合创建“绿色食品牌”打造工作,从怒江“三品一标”发展的实际出发,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持续推广,持续提升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水平,积极培育知名地理标志知名品牌。通过“三品一标”标准化生产示范,辐射带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稳步提升。全州茶产业已形成横跨一二三产业的产业链。随着消费升级和健康观念的提升,中国茶叶消费一直保持增长态势。怒江围绕全力打造云南省“三张牌”的世界级部署,怒江茶叶现已取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1个,有机产品16个,绿色食品9个,纳入国家追溯平台茶企业11家,自主培育有“石月亮”“亚朵村的茶”“老姆登”“石月红”“瓦姑”“雪黎牌”“陆金”“怒江老树茶”等多个品牌产品。“老姆登”茶成为全州首个地理标志登记农产品,实现全州地理标志登记农产品零的突破,地域范围涉及面积2.7万亩,产区联合申明企业有8家,但有SC证书的企业仅有1家。福贡石月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申报的精制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全州绿色食品零认证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14]。

2.3.3 茶叶产业市场需求不断增高随着消费能力和理念的提升,以及人们对茶文化知识的普及与提升,购买茶叶的人群趋于年轻化。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也不再是单纯地买一种茶,而是趋向一种多样化的尝试。茶叶消费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茶叶消费从最初的礼品、饮品,不断地延伸和细化,衍生出更多样化的新需求、新模式。近几年,随着茶叶收藏价值等的不断提升,消费需求及高端藏品的定制需求明显增加。随着消费需求的多元化,茶叶产品的全品类或多品类、产品定位多样化,将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2.4 T(威胁)分析

2.4.1 交易市场不稳定怒江茶叶的价格受市场订单量影响。怒江茶产业因疫情冲击面临生产成本提高、市场销售环境不佳等严峻挑战。其中,对茶企、合作社的影响主要是市场订单量减少、生产成本高等,而市场订单减少、管理人员无法正常到岗等是茶店、茶楼受影响的主要原因。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茶企、合作社在设备保养、人员组织管理等生产准备工作上抓不住,茶店、茶馆在电商投入、开拓网络市场等工作上也有所疏漏[15]。

2.4.2 田间管理不到位经过调查,茶叶产地内80%的村庄都有老茶树,但相对分散,管理粗犷。一方面,由于农户缺乏管理经验,多数村庄的茶树一直处于半野生状态,无人管理,甚至部分老茶树遭到砍伐。另一方面,由于鲜叶长期无人收购,茶农没有从中获得具体的经济实惠,管理和采摘鲜叶积极性不高,导致鲜叶产量较低,但鲜叶有其天然优势,品质较好。因此,加强老茶林的管理迫在眉睫。对茶叶种植、修剪、采摘和加工等环节进行技术培训,培养一部分技术人员,将相关技术知识普及到各个村寨,让老茶林提质创收,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对于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4.3 专业技术队伍不健全茶叶科技服务形式少而单一,科技服务内容少,领域狭窄。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少,农技推广人员知识更新迭代慢,知识老化严重,技术服务能力与指导能力跟不上茶叶发展需求,造成技术普及率低、新技术推广能力不足等问题。

3 怒江茶叶产业发展对策

3.1 充分挖掘茶叶潜力

一是茶叶本身资源的充分利用,许多茶叶下脚料、茶叶废料、低档茶叶没有直接的市场,而这些资源中有大量的可利用资源,经过深加工再创造,本身的价值就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企业也能从中获得经济和生态效益。对茶叶种植、采摘、加工等进行经常性的技术培训,培养一些茶叶种植技术人员,并将相关技术普及到各个村寨。二是开辟新的饮用方式,充分吸收利用茶叶中的功能成分。传统冲泡方法中不能充分利用茶叶的许多功能或功效成分,对茶叶进行深加工,可以根据目的和方向定位,对这些功能成分加以利用,同时还能在深加工中与其他的物质相配合,起到更大的效用,如将草果和茶的功能相结合,创新研发出草果正气茶,可以发挥其提正气、去湿气的效果。三是要适应茶叶的消费需求逐渐向精品化、品种多样化方向发展。目前茶叶加工仍然只是提供初级产品,品种更加单一;用千年不变的热水冲泡方式来喝,对于市场需求的变化不能完全适应。

高新技术应用于茶产业,让茶叶突破只是饮料的概念。通过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不仅使产品品质得到大幅提升,产品种类也会更为丰富。开展茶叶深加工,使茶叶产品向卫生、保健、便捷等高级商品方向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茶叶加工的一大潮流。

3.2 做好知名品牌推广工作

当下,人们越来越注重选择知名品牌的产品,“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茶时的重要参考。品牌内涵与消费者感知高度契合越来越重要。企业应当更加注重对品质的追求,改变以往粗放式以量取胜的模式,将品牌做精做深、做大做强,让消费者对茶叶品牌有更深的了解,充分提升茶叶品牌的附加值[16]。如加工茶产品,速溶茶、茶饮料、茶色素胶囊、茶多酚系列、茶粉系列。

3.3 打造新型茶园观光旅游模式

茶业带动旅游,旅游带动茶业。集茶叶生产、观光采摘、科技示范、茶文化展示、茶品销售、休闲旅游度假于一体,集农业、茶产业、旅游等多种产业为一体,打造怒江新型观光农业发展模式,是怒江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石月亮旅游风景区亚坪景区:一是依托该景区内原始植被资源丰富、山水环境优美等自然优势,以茶树为核心,利用光、热、水、土、气等生态条件,构建科学和谐的生态旅游环境;二是开放成熟的茶园、果园、菜园、花圃,给游客提供融入式参观、采摘、品茗、购买等旅游体验,在园内可开展自由采茶、摘果、摘菜、赏花等活动,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三是打造亚坪一体化游憩茶园。集生产销售、休闲度假、科普教育、观光体验等多种元素为一体的游览方式,更能吸引更多消费者[17]。

3.4 推广特色独有的傈僳族茶文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纯天然、助健康的特点以及人们对茶文化知识的普及与提升,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茶叶。茶叶的消费主体也由中老年群体向各类青年群体拓展[18]。随着消费方式与销售主体的变化,可将傈僳族独有的饮茶文化结合旅游体验、特色饮茶方式建设推广。

3.5 拓展多元化的销售渠道

茶叶的销售渠道日趋多元化,可根据消费者接触方式、接触场景的不同,将销售渠道适应这类消费人群;线上线下,直营加盟渠道经营侧重点各不相同,布局销售网点或品牌占有率较大。随着互联网和电商渠道的兴起,面对房租和人力成本的增长以及疫情的冲击影响,传统销售渠道成本压力日趋加大。最近几年,传统茶企逐渐意识到销售渠道多元化的重要性,纷纷加大多元化销售的力度,持续抓好产销对接工作,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利用东西部帮扶机制,采取多种方式,让更多的优质农产品进入东部市场。不断加大电商渠道的投入,通过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店铺、制定电商优惠促销政策、利用电商直播销售等方式,增加与消费者的接触点,提升电商渠道的销售金额[19]。重视互联网的应用,让更多互联网的用户群体变成怒江茶叶的消费群体。

猜你喜欢

怒江茶园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一图看懂怒江特大桥
怒江卡雀哇节
茶园飘香
怒江 神秘绝美的“东方大峡谷”
茶园之晨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
香喷喷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