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王堆导引术对中老年慢性病的治疗机理研究

2023-03-07

武术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意念手臂动作

李 楠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人民群众的健康状态成为国家乃至社会的关注焦点。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步伐加快,大部分人群可以达到小资生活的状态,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些疾病问题出现在大众视野。由于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会产生营养过剩的问题,因此对于中老年人群,容易出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但是,“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1]马王堆导引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历史解读。据史料《庄子·刻意》中记载:“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2]所谓导引,即运用“吐故纳新”的呼吸方法,使气息平和顺畅,同时结合肢体动作的屈伸,进而血液流通,遍布全身,最终达到天人合一、内圣外王的境界。它和人体血液、经络的正常运行路线相结合,糅合了大量中医学中的经络知识,以气、血、经络为支撑点,以“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为基本内涵,发挥其舒展筋骨、调理肺腑、防治未病的作用。它由12个动作组成,它不仅有整体锻炼功效,而且突出了体医结合的特点。[3]作为一种健身气功,习练过程简单,中老年人群更容易掌握动作要领,在没有药物干预的情况下,病症也可以得到改善。

1 马王堆导引术对中老年人群糖尿病的治疗机理研究

随着快节奏的生活,部分人群对饮食健康、生活规律等关注力下降,一些慢性病也随之而来,由于摄入营养成分过多,对于中老年人群而言,又缺乏系统合理的运动锻炼,生活中常见的慢性病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胃炎等,除了药物干预,健身气功的一些动作机理对慢性病的治疗也起到了辅助作用。《吕氏春秋·古乐篇》中写道:“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洪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阙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宜导之”。[4]由此可见,马王堆作为健身气功,最早用于治疗疾病,如抻筋拔骨、调理行气。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症,发病人群多为中老年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人体糖代谢能力下降,血糖升高,同时还会伴随高血压症状出现。针对这种情况,不宜进行高强度运动,有可能会给心脏造成一定负担。马王堆导引术中的第一式动作“挽弓”对改善糖尿病有很好的作用,主要经由手太阴肺经。手臂开合与呼吸配合,伸臂时,意念从中府穴出发,经过尺泽穴、鱼际穴等,最终到达拇指端少商穴。其中鱼际穴位于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可以清宣肺气、舒经活络,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血糖。第三式动作“凫浴”,主要经由足阳明胃经。两手臂同时向一侧摆动,头向相反方向转动,意念从承泣穴,经过天枢穴、足三里穴等,最终到达脚趾端厉兑穴。其中足三里穴位于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处下面约四指宽处,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同时经过的重要命脉,可生发胃气,调理肝、脾、胃,改善胰脏功能。内庭穴位于足部第二指、三指之间,刺激此穴位可以清理体内浊气,调理脾胃,中和气血。所以练习“凫浴”,可以有效降低血糖和血压。第四式动作“龙登”,主要经由足太阴脾经。半蹲姿势,手掌外翻,根据自身情况尽量保持重心稳定,身体舒展,意念从隐白穴,经过阴陵泉穴、关元穴等,最终到达腋下大包穴。其中关元穴位于人体腹部,肚脐下三寸,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太阴肾经的交汇处,是储藏人体元气的地方,练习这个动作,腹部得到锻炼,同时改善了胰脏功能,部分糖尿病患者容易手脚冰凉,元气不足,“龙登”是最合适的练习动作。第八式动作“引腰痛”,主要经由足少阴肾经。身体前俯后仰,两手掌上抬,意念从涌泉穴,经过然谷穴、阴谷穴等,最终到达俞府穴。其中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的第二、三趾缝与脚跟连线的三分之一处,练习“引腰”,会刺激到涌泉穴,血管逐渐扩张,促进血液流动循环,增加肾气。糖尿病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肾气不足而导致的,《黄帝内经》:“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因此涌泉穴在辅助治疗糖尿病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谷穴位于足底内侧,刺激该穴位可以很好地帮助糖尿病人消渴、调理阴虚症状。因此“引腰痛”也是中老年糖尿病人群的适宜选择。

2 马王堆导引术对中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治疗机理研究

中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大动脉内膜变性,钙含量增加,动脉弹性减弱,因此血压数值波动较大,容易造成高血压的发生。另一方面,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体会经常摄入高油脂的食物,而中老年人缺乏科学的体育锻炼,导致血脂附着在血管壁上,进而血管内壁形成粥样硬化斑块积聚,且血管弹性降低可导致血管中血流速度减缓。因此心脏迸发出的血流量较大,给血管造成冲击,产生压力,此时老年人群血压上升。马王堆导引术中有几式动作和经络学说相结合,通过拉伸经筋,牵动身体各部软组织结构,循环血液流动至全身,气血舒畅,以增强身体机能的自我修复功能。例如导引术中第十一式“仰呼”,主要经由足少阳胆经。双臂展开,随着呼吸自然振臂,调理三焦,意念从瞳子醪穴出发,经过风池穴、环跳穴等,最终到达脚部第四趾外侧足窍阴。高血压患者会出现后脖颈发僵发硬的症状,其中风池穴位于人体后脑勺枕骨两侧的凹陷处,风池穴的解剖含有较多神经,可触动神经系统。练习“仰呼”可以牵动此穴位,降低颅内血压,使血清中胆固醇含量减少,还可以活络肩颈筋骨,改善僵硬情况,高血压人群可以药物和导引术相结合,效果更佳。导引术第二式“引背痛”动作,主要经由手阳明大肠经。拱背提踵,手臂轻微抬起,夹角约30度,重心右移,左脚向前迈,两手臂外展,接着重心前移,两臂向上摆动。意念由商阳穴发出,经过合谷穴、曲池穴等,最终到达鼻翼外侧迎香穴。合谷穴位于大拇指和食指之间,一般高血压患者在此处的脉动现象比较强烈,练习该动作时会刺激到合谷穴,可以缓解颈部血管堵塞紧张,从而达到降血压的目的。导引术第八式“引腰痛”动作,主要经由足少阴肾经。意念从涌泉穴,经过然谷穴、阴谷穴等,最终到达俞府穴。足部是人体的另一个心脏,它将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联系起来。练习该动作时,会牵拉刺激到足底的涌泉穴,“可加强足底部末梢神经和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密切练习,改善血管通透性,促进血液循环,调整人体代谢,从而发挥降压功效”。肝脾肾功能下降是导致高血压病发的主要原因,导引术第九式“雁飞”动作,主要经由手厥阴心包经。两腿微屈,两手臂缓缓抬起,头部向左转动,目视左掌,接着向右转动,目视右掌。意念由天池穴,经过曲泽穴、内关穴等,最终到达中冲穴。其中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上方约三指距离,做该动作时,手臂的上升和下降会牵动内关穴的运行,改变血管的收缩和舒张,从而调节全身的血压。导引术第三式“凫浴”,主要经由足阳明胃经,以腰为轴进行转动,手臂向后摆动,头转向与手臂摆动相反的方向,同时顶髋,意念由承泣穴,经过人迎穴、天枢穴等,最后到达脚趾第二节外侧的厉兑穴。其中人迎穴位于人体喉结旁的颈部动脉处,此穴位对于胃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胃经气血的运行由人迎穴输出供给。“凫浴”式会使头部、颈部和腰部得到充分牵伸,疏通经络,血管扩张,降低血液的粘稠度,血流速度平缓,进而心率降低,达到一定的降压效果。导引术第二式“引背痛”动作,主要经由手阳明大肠经,拱背抬脚,重心前移,同时两手臂内旋下按,意念由食指桡侧商阳穴,经过合谷穴、曲池穴等,最终到达鼻翼外侧的迎香穴。其中曲池穴位于肘关节外侧,做该动作要求手臂与身体成30度夹角,会刺激到曲池穴,这个位置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可治疗肝气上行等相关症状。因此,曲池穴可以治疗肝火旺盛,调节气血,达到降压作用。第二式“引背痛”和第三式“凫浴”搭配起来练习,使肺和大肠气机舒畅,从而可以平降肝火,其中合谷穴的刺激可以升清降浊,泻火降压。导引术第十二式“折阴”动作,主要经由足厥阴肝经,左脚向前迈进,右臂举起,右脚提起,重心前移,两臂内旋向上提起时,意念由大敦穴出发,经过太冲穴、曲泉穴等,最终到达乳房下侧的期门穴。其中太冲穴位于足背部一、二指中连线的凹陷处,练习该动作力量从足底、足背发出,《灵枢·本输》中曾写到:“肝出于大敦,大敦者,足大指之端及三毛之中也,为井木;溜于行间,行间,足大指间也,为荥;注于太冲,太冲,行间上二寸陷者之中也,为腧。”肝脏的行气始于大敦穴,太冲穴的运行可使气血下行,防止上逆,造成肝气郁结,防止血压上升到头部。

3 马王堆导引术对中老年人群冠心病的治疗机理

在中老年人群,最常见的病症还有冠心病,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脏需要氧气和血液才能运行,而这两者的必经之路是冠状动脉,在冠状动脉产生堵塞或变窄的情况下,会造成供氧不足,此时心脏会发生一些突发问题,如心绞痛、呼吸困难、胸闷无力等。在生活中,一些生活习惯不规律也会导致冠心病。如果长期熬夜、酗酒,情绪不稳定,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冠状动脉的供氧能力跟不上心肌代谢的频率,会引起心肌梗塞,严重的病情可能会造成心肌坏死。在饮食方面,人体摄入过多高热量、高浓度盐分,血压会产生波动,也会有一定的风险。在冠状动脉变窄或堵塞的情况下,由于心肌持续性缺血,会导致一系列症状,如心律不齐、胸痛无力、血压下降、心力衰竭、恶心腹痛等。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服用一些降脂药物和阿司匹林,严重者可植入支架治疗。但由于人体长期服用药物,会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可以搭配一些中医原理中的动作进行治疗。马王堆导引术第七式“鸱视”动作,主要经由足太阳膀胱经,右腿弯曲,重心左移,左脚向左前方迈进,两手臂向上画弧抬起,左膝弯曲,右脚前踢,同时两臂向上牵拉,肩部尽力后按。这个动作的要领是手臂牵拉,头部前屈,达到最大程度的拉伸。意念由肺俞、厥阴俞,经过心俞、肝俞、脾俞、委中等,最终到达至阴穴,其中厥阴俞位于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该动作主要发力部位是肩部、背部、小腿,背部的牵拉会刺激到厥阴俞,周围的血管和经络被疏通,心脏流出的血液不会受到阻力,此时冠状动脉逐渐扩张,血流量也随之增加,对预防和缓解心绞痛有一定的作用。心俞穴位于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所谓心俞,即心脏中的湿热之气向外疏散至足太阳膀胱经,对于缓解心悸、心律不齐有辅助作用。脾俞位于十一腰椎棘突下,旁开约1.5寸,脾主统血、主运化,可以控制身体内的血液流动而不到血脉之外,因此练习该动作可以运行脾俞,使其对血流能够稳定控制,保持心脏血液的输入量,避免心悸、心律不齐等症状的发生。导引术第九式“雁飞”,主要经由手厥阴心包经,左臂向斜上方抬举,目视左方,随后左臂落下,右臂缓慢抬起,目视右方,形似大雁。意念由天池穴发出,经过曲泽穴、内关穴等,最终到达中冲穴。其中内关穴位于手腕内侧约2寸,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心主血脉。内关穴通于阴维脉,且阴维脉与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阴肾经相关联,都循行于胸协,因此练习该动作,可以牵动内关穴,从而疏通经脉、宽胸理气,缓解胸痛、心肌等症状。第七式和第九式组合练习,可以更好地发挥厥阴俞和内关穴的作用。心包经中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穴位—膻中穴,位于胸骨前正中线上。《灵枢·邪客》中写道:“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刺激膻中穴可将产生的神经冲动运行到大脑,影响心血管系统的神经中枢,从而改善全身血液运行,稳定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因此牵动这个穴位可以通畅三焦,调理气机,宽敞胸膈,有效改善心绞痛、呼吸急促等症状。导引术第四式“龙登”,主要经由足太阴脾经,两腿弯曲缓慢下蹲,双掌向斜前方伸出,站立时,双掌上举过头顶,目视前方,随后手掌外旋,同时提踵。意念由隐白穴发出,经过三阴交、阴陵泉等,最终到达大包穴。其中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上方约3寸,是足三阴的交汇处,可调理人体气血和气机,使心脏血压保持稳定,对冠心病的治疗有辅助作用。导引术第四式“龙登”、第八式“引腰痛”和第十二式“折阴”,这三个动作所主导的三条经络交汇于三阴交,可以搭配练习,效果更佳。导引术第五式“鸟伸”,主要经由手少阴心经,两脚与肩同宽,开步站立,手臂向内旋转,转动腰,接着腰带动手臂向外展开,俯身按掌,颈部、腰椎、胸椎逐渐伸拉,带动手掌活动。意念从极泉穴,经过少海穴、神门穴等,最终到达少冲穴。其中神门穴位于手腕横纹尺侧。在《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中写道:“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谷。”神门穴是治疗心脏疾病的最佳穴位,可平心静气,缓解心悸。练习“鸟伸”动作可宽胸舒气,改善心脏功能,对冠心病的辅助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猜你喜欢

意念手臂动作
意念机器人(上)
手臂上的抓痕
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
动作描写要具体
涓滴意念汇成河
章鱼长长的手臂是用来做什么的
抱手臂的娃娃
意念打字,让幻想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