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速读

2023-03-05

证券市场周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住房中医药数字

2023年3月1日,上海,上证综指涨1%, 报3312.35点; 深证成指涨1.11%,报11914.32点。沪深两市成交总额9189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的7567亿元大增1622亿元。北向资金合计净流入70.1亿元,终结连续5日净卖出态势。

数字中国建设

顶层设计发布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基础设施高效联通,数据资源规模和质量加快提升,数据要素价值有效释放,数字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大幅增强,政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数字文化建设跃上新台阶,数字社会精准化普惠化便捷化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数字技术创新实现重大突破,应用创新全球领先,数字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数字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打开新局面。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数字中国建设体系化布局更加科学完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数字化发展更加协调充分,有力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划》共包括七大要点:1.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大力推进北斗规模应用;2.系统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促进东西部算力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3.释放商业数据价值潜能,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制度,开展数据资产计价研究,建立数据要素按价值贡献参与分配机制;4.统筹谋划数字领域国际合作,积极参与数据跨境流动等相关国际规则构建;5.支持数字企业发展壮大,发挥“绿灯”投资案例引导作用,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6.增强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基础制度;7.鼓励引导资本规范参与数字中国建设,构建社会资本有效参与的投融资体系。

央行报告

加强风险防控

2月24日,央行网站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称,要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报告明确,密切关注重点领域风险,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压降存量风险、严控增量风险,加强金融、地方债务风险防控。进一步深化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和风险处置职能,不断提升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发挥风险差别费率的激励约束作用,提高早期纠正的权威性。压实金融机构及其股东的主体责任、地方属地责任和金融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形成风险处置合力,确保处置措施有效执行和落地。健全金融风险问责机制,对重大金融风险严肃追责问责,有效防范道德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证监会

严厉打击违规行为

证监会2月24日公布了对“两会”代表委员建议提案的受理工作,2022年,证监会共承辦全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91件,全国政协委员提案179件。其中一些代表委员提出了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证监会及时回复,着力推动解决一批各方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实际行动和更多实效回应代表委员关切。针对“严厉打击风水盲测股市动向”的建议,证监会表示,监管实践中,发现部分证券分析师、证券投资顾问利用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等理论对证券及证券市场走势进行分析、预测或提供投资建议服务,背离了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独立、客观、公平、审慎的基本原则,违反了法律规定和相关执业规范。证监会依法对违规证券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采取了行政监管措施,指导证券业协会对相关责任人员采取了自律监管措施,并督促相关证券公司内部严肃追责。在从严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加强现场检查,向行业通报利用风水学说分析、预测股市的违规案例,重申、强调法规和监管要求,加强警示教育,净化行业生态。针对“关于强化证券精准监管保障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证监会表示,依法合规进行市值管理成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但监管实践中,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与相关机构及个人相互勾结进行“伪市值管理”,滥用持股、资金、信息等优势操纵股价,目的主要为追求股价短期上涨、配合大股东减持、缓解大股东质押平仓风险等。为规范市值管理,证监会明确提出上市公司应当严守“三条红线”和“三项原则”。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会同司法机关加大对欺诈发行、违规信披、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犯罪的打击力度,构建行政执法、民事追偿、刑事惩戒相互衔接的立体追责体系。同时,注意区分上市公司责任、股东责任与董监高等个人责任,对涉案证券公司、证券服务机构等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一并查处,不断提高监管执法精准性。

金融支持

住房租赁市场

近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起草了《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主要围绕住房租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以商业可持续为基本前提,重点支持自持物业的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为租赁住房的投资、开发、运营和管理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全周期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体系。《意见》重点支持自持物业的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为租赁住房的投资、开发、运营和管理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全周期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体系,共17条。具体来看,一是加强住房租赁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支持商业银行向各类主体新建、改建长期租赁住房发放开发建设贷款等。二是拓宽住房租赁市场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支持商业银行发行用于住房租赁的金融债券,拓宽住房租赁企业债券融资渠道,创新住房租赁担保债券等。三是加强和完善住房租赁金融管理。严格住房租赁金融业务边界,严禁以支持住房租赁的名义为非租赁住房融资等。高质量供给缺乏是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此,《意见》提出,支持各类主体新建、改建长期租赁住房,盘活存量房屋,有效增加保障性和商业性租赁住房供应,创新手段包括发放开发建设贷款、租赁住房团体购房贷款以及住房租赁经营性贷款等。由于租赁住房的投资回收周期一般较长,在经营过程中,资金投入需求较大,资金成本对于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可以说,《意见》对自持物业的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是重大利好,有望缓解其流动性压力,有助于实现住房租赁市场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国办发文 

规划中医药发展

2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方案》统筹部署了包括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中西医协同推进工程、中药质量提升及产业促进工程、中医药开放发展工程、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工程在内的8项重点工程,并安排了26个建设项目。《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将加快建设,中医药防病治病水平明显提升,中西医结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中医药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成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方案》共包括六大要点:1.科学界定政府和市场投入责任,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中医药振兴发展,各级政府在卫生健康投入中统筹安排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并加大支持力度。2.建设130个左右中医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布局35个左右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开展中医医院传染病防治能力建设。3.引导地方建设一批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和珍稀濒危中药材野生抚育、人工繁育基地。开发30-50种中药材林下种植模式并示范推广。4.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采取市场化方式,与有合作潜力和意愿的国家共同建设一批友好中医医院、中医药产业园。5.积极推进中医药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国际合作,并加强抗疫类中药产品海外注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6.发展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发挥中医药在老年人慢性病、重大疑难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和优势。

10年期美债

收益率逼近3.95%

美债市场当地时间2月28日走弱,10年期美债收益率逼近3.95%;稍早公布的美联储贴现利率会议纪要表明地方联储分歧严重,在美联储1月31日至2月1日的政策会议之前,12个地区中有2个联邦储备银行的委员会寻求不改变贴现率;3个联邦储备银行委员会希望1月份将贴现利率提高50个基点。美联储公布的贴现率会议记录显示,亚特兰大联储和达拉斯联储的董事会在1月中旬投票支持维持联储向商业银行收取的紧急贷款利率不变。克利夫兰联储、圣路易斯联储和明尼阿波利斯联储的董事会成员投票支持将贴现率提高50个基点。其余七家地区联储董事会投票支持将贴现率上调25个基点,否决了以上五家地区联储的要求。据悉,这与美联储在1月31日至2月1日会议上的加息幅度一致。各地区联储对贴现率的合适水平存在分歧,表明官员在应该进一步加息多少以降低过高的通胀方面意见并不一致。贴现率不同于联邦基金利率,但与之同步变化。地区联储主席们表示,尽管不参与制定实际的政策利率,但董事們的意见有助于他们确定对未来的预期。美联储古尔斯比表示,过度依赖市场反应来指导货币政策是“错误”的,美联储需要参考实体经济的“实际”数据来做出最佳政策决策。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称,最新的通胀报告证实了美联储需要更多加息以确保通胀回落。波士顿联储主席柯林斯则表示,美联储必须继续提高利率,以使其达到足够限制性的水平,并且可能需要在“更长”一段时间内维持高利率。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更是敦促美联储加快加息步伐,快速重建美联储的信誉。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在3月和5月的会议上会将政策利率分别上调25个基点至5%-5.25%,并在2024年3月首次降息,先前预计2023年12月首次降息。该机构表示:“随着劳动力市场放缓程度低且时间晚,首次降息的条件支持性下降,而且随着失业率温和上升,由此造成的放松速度也可能会放缓。由于在整个预测期内利率远高于中性水平,增速也会仍然低于预期。”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3月加息25个基点至4.75%-5.00%区间的概率为76.7%,加息50个基点至5.00%-5.25%区间的概率为23.3%;到5月累计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0%,累计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73.4%,累计加息75个基点至5.25%-5.50%区间的概率为25.6%,累计加息100个基点至5.50%-5.75%区间的概率为1.0%。

日本新生儿

首次跌破80万人

2月28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日本新生儿数量首次跌破80万人,仅为79.97万人,较上年减少4.3万人。这是日本自1899年有统计数据以来,新生儿数量首次跌破80万。新生儿数量下降速度达到5.1%,超过前一年的3.4%。日本厚生劳动省表示,主要是由于多年来日本育龄人口的减少和生育倾向的下降。厚生劳动省警告称,日本的新生儿数量减少,将成为动摇整个经济和社会基础的危机。调查显示,包括教育支出在内的各项成本,令日本年轻夫妇难以负担养育孩子的压力,加剧了出生率的下降。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7年,日本国立人口和社会保障研究所曾预测称,到2033年,日本新生儿数量将降至80万以下。意味着,日本出生率的下降速度比该机构的预测整整快了十一年。与此同时,日本的死亡人数却大幅增加,几乎是新生儿人数的2倍。数据显示,2022年,日本总死亡人数达到158.2万人,较上年增长近9%,为二战以来的最高数值。这也凸显出日本人口老龄化和疫情的严重影响。出生率断崖式下跌,死亡率却大幅攀升,意味着,日本人口危机愈演愈烈。出生率下降通常会导致未来劳动力和纳税人的短缺,损害经济和公共财政。2023年1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国会上警告称,出生率下滑导致日本正处于“社会崩溃边缘”,并强调解决这一问题是“一项刻不容缓的挑战”。

猜你喜欢

住房中医药数字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走街串巷找住房
答数字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住房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