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习作教学的几点策略

2023-03-04广州市海珠区知信小学

师道(教研) 2023年8期
关键词:例文习作课文

文/广州市海珠区知信小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也是由作文体现出来的。小学作文的教学成效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写作能力的发展,但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浪费时间、浪费力气、效率低下的问题。如何使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提升呢?

一、树立正确习作教学观念

我认为学生最常用最有效的练习写作,应当贯彻在阅读教学之中。可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绝大部分时间用于阅读课的教学,但现在的阅读课对语言的体会、练习、表达方式方法的感受和指导练习不够深入,读与写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其实阅读是学习,是往内吸收积累,将优秀的、出彩的文字记录下来;作文是表达,是向外输出,是将吸收的东西通过吸收消化,转换成自己的内容表达出来。阅读是习作的基础。阅读中的“理解”不单对文字的内容的感受体会,还有对文章写作手法的领会感悟;阅读中的“积累”不单是对文中好词好句好段的记忆积累,还有对文章好的写作方法的学习模仿;阅读中的“运用”主要是对文本展现的信息的吸收、吸收消化后的输出过程,常常通过口头和书面这样的形式呈现出来,它是检验阅读成效、巩固所学内容、提升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二、小学习作教学的策略

(一)推行小老师制,引导模仿借鉴。以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围绕中心意思写”为例,细心观察,可以发现习作例文模块提示了一些可参考的方法、表达规律,即文本是怎样紧扣“爸爸爱订计划”这一中心意思写清楚的方法:首先,一般性罗列;其次,选取经典案例描写;最后,选择重点事例具体写。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探究例文,对例文怎样表达中心意思的方法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为学生后续学习描述事物多个方面彰显文本中心思想的方法埋下了伏笔。语文运用是一种习惯、技能,要经过一定的模仿、实践才能够逐步形成。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例文的应用,引导学生多加“观形”,有效模仿、实践,最终转变为创作。在品析与感悟环节,学生就能够结合例文列出习作提纲。学生在习作中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例文,寻找可模仿、学习的地方,踏上一条较为规范、有效的习作道路。

(二)搭建问题支架,激活习作思维。以习作“我想对您说”为例,学生需要确定说的对象以及想说的话,学会用书信与家长、为社会做贡献的人交流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三个角度切入:首先,将与家长交流作为话题,引入本节课的习作任务,鼓励学生敞开心扉;其次,提醒学生从多个方面与家长诉说心里话;最后,将习作要求告知给学生,包括选材、表达、相关建议等。为了让学生有更加清晰的认知,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①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等几篇课文,在这几篇课文中,令你印象深刻的场景有哪些?打动你的细节有哪些?②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与家长有过冲突?如果有,是哪些冲突?请你谈谈。如若你与家长的意见不一致,你会怎么办?假设家长不同意你的要求,你又会怎么办?这样,通过问题支架的创建,引导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诉说”话题,如感恩、沟通等,为习作指明方向。而且,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的习作思维得以启迪,习作素材也愈加丰富,这对接下来的习作大有裨益。

(三)随文练笔,落实读写结合。1.编故事巧练笔。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喜欢听老师讲故事,也喜欢自己讲故事。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先给学生出示故事的前半部分,或着故事中间的部分情节,又或者直接出示故事的结局,再引导学生猜想故事的情节,没有展示的部分可能会发生什么并让他们写下来,即续写故事。2.拓展写话巧练笔。我们还可以把相关的课文阅读,课外阅读和口语交际,语文综合性学习整合拓展后进行写话。如:学习了三年级的有关秋天的文章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找秋天,说秋天,画秋天,游秋天”等活动。学生可以找出秋天特有的景物,比如:火红的枫叶、金黄的田野、美丽的菊花等,并通过画画的方式记录下来。还可以收集课内外描写秋天的词句、美文、古诗等,进行文学积累。3.给学生想象空间巧练笔。课文中往往有许多“留白”,或者有一些简写的地方,值得我们拓展延伸,用笔把“留白”的地方填充起来,把“简写”的地方写得具体详尽,就是想象练笔。

猜你喜欢

例文习作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以例文引路,促妙笔生花
例文引路,读写相随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背课文
习作展示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