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2023-03-04潮州市潮安区登塘镇白水小学

师道(教研) 2023年8期
关键词:董存瑞小艇詹天佑

文/潮州市潮安区登塘镇白水小学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充足的技术支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辅助,不仅为教学带来了许多便捷,而且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多样化的认知空间,从而使语文课堂更高效,更有活力。

一、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兴趣

巧妙的课堂导入总能吸引人的眼球,有效帮助学生开启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推动他们主动去探求知识,为一堂课的成功开展铺下基石。信息技术能创造出一个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的教学环境,使“乐学”落到实处。例如,《海底世界》一课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但对于山区学生来说,海底世界是那么陌生。如何让他们感受到海底世界无穷的魅力?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条件,带领学生们走进海底世界是最好的办法。上课伊始,我将一张张海底生物的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美丽的珊瑚、肥硕的章鱼、颜色各异的海藻、成群结队的深海鱼……再播放一段海底世界的动态视频。图片和视频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目光,他们个个情绪高涨,课堂上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伴随着轻快的背景音乐,全班学生充满激情地朗读着课文,早已遨游在美妙的海底世界之中。

二、巧用信息技术,理解内容

语文教学内容范围广泛,涉及到古今中外各个方面,有些是学生所未知的,而要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就必须打破时空界限,引领其置身于文本情景当中,才能产生更深层的感悟。如何做到这一点?那就是巧用信息技术。例如,《威尼斯的小艇》一文展示了瑰丽的异国风情与小艇的独特作用,文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不过学生对于水上名城威尼斯并不熟悉。为此,我将文字、图片、视频等有机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直观理解文本内容。教学“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这部分内容时,在学生品读文本之后,我出示了一组不同造型船只的图片,让他们结合课文分辨出“真正的威尼斯小艇”。这一环节,可让学生对小艇的特点有更直观的认识,他们也会自然捕捉到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即小艇的“长、窄、深、翘”等外形特征,然后带着这种真实感,在阵阵朗读中感受小艇的独特美感。在该部分教学最后,我又出示威尼斯俯瞰图以及播放教师配音的威尼斯简介视频,让学生们知道威尼斯有118 座岛屿、177 条河道、400 多座桥,纵横交错的河道让小艇成为了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学生对威尼斯这座城市有了更多了解,也就明白小艇这样设计的原因。

三、巧用信息技术,化解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语言文字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对我们的教学来说是一个难点。究其原因,不是知识太抽象,就是知识太复杂,又或者太生疏。这时候,巧用信息技术,将知识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能帮助学生消除思维障碍,进而化解难点。例如,《詹天佑》一文中讲到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时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果仅让学生阅读静止文字,不好理解。为了化解教学难点,我从网上下载了动画制作的开凿过程示例,学生看了之后,一下子就明白这种方法的妙处。在讲到顺着山势设计“人”字形线路时,我依然借助动画让学生直观感受火车爬陡坡的全过程,他们还特别注意到了“人”字的爬坡轨迹,因为上面用红色标识出来,特别醒目。接着,我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由于前面巧妙地运用了动画演示,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人”字形线路的含义,从而对詹天佑杰出的才能和超凡的创造精神有了更具体的体会。

四、巧用信息技术,激发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学更应当挖掘文章中包含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此作为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触发点,提高学习效率。信息技术的运用,架起了一座沟通学生情与作者情、编者情的桥梁。例如,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时,为了激发学生对于董存瑞不惜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炸毁暗堡这种奋不顾身精神的敬仰,课上,我播放了电影《董存瑞》的一个片段:总攻的号角吹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千钧一发之际,董存瑞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猛拉导火索。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用尽力气高喊着:“为了新中国,前进!”董存瑞高举炸药包的动作、钢铁般坚毅的神情、铿锵有力的口号犹如一记记重锤敲击着学生的心灵,学生被深深震撼了。他们对董存瑞的崇敬之情瞬间得到升华,动情地朗读起来。这短短的画面,胜过了教师的千言万语。

猜你喜欢

董存瑞小艇詹天佑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我最崇敬的英雄2
池上
河北省隆化县新兵出征仪式在董存瑞烈士陵园举行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威尼斯小艇的“秘密”
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简介
母船带航速收放小艇实施方法研究
32项工程喜获第十一届詹天佑奖
AECOM荣获第十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