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2.0 环境下教师研修共同体的构建与应用

2023-03-04深圳市观澜第二中学

师道(教研) 2023年8期
关键词:研修名师共同体

文/深圳市观澜第二中学

一、构建“三位一体”教师研修共同体模型

为了构建教育信息化2.0 环境下教师研修共同体,可以从组建教师研修共同体、搭建网络研修交流平台、建设资源素材库三个要素出发,并以模型为基础开展教师研修活动,将“教师—教研—技术—平台—资源”进行整合。

居于核心的活动行为层是组建教师研修共同体,以专家、教研员、名师、教师为研修共同体活动主体,在解决真实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组建“线上+线下”融合共同体。中间的技术支持层是搭建网络研修交流平台,教师在教育教学云平台搜集教学资源,利用信息技术软件丰富课堂形式,通过网络研修平台打破时空限制进行交流研讨,通过网络直播工具在更大范围内辐射交流。最外层是建设资源素材库,将成熟的课例、案例等资源集中汇总,作为共享共生的资源,积累教师发展经验,积淀教师成长文化。

二、教师研修共同体的组织形式

(一)青年教师能力提升共同体

以“校本化”“校际化”“区域化”为研修范围,以“青年教师能力提升共同体”为载体,以项目实践研究为内容,拓展原有“一带一”师徒带教关系,建立“德育+学科”双导师制。

(二)梯队教师专业提升共同体

结合学校教师结构,构建“四位一体”的教师纵向发展共同体,形成金字塔形的教师发展结构。教师经过系统研修培训,明确职业发展目标,逐步完成从入职走向合格、从合格走向骨干、从骨干走向卓越的蜕变。

(三)全校教师素养提升共同体

教师需要从“通识+专业”两个方面进行素养提升,开展“学校+科组”双线研修模式。学校教科研部门统筹规划通识研修内容,设计“反思式研修课程”“训赛式研修课程”“合作式研修课程”等课程,积极创建学习型、科研型、合作型学习共同体。科组从学科角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以研促教、以教促改,确定了“理论导航、骨干示范、研讨反思”的三步实施策略,做到“教”“研”“改”同步进行。

(四)“小联盟”教研共同体

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可组建“小联盟”共同体,采用“1+X”形式联合几所学校多途径开展集体教研,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共享先进的教学理念,达成联盟教师的共同愿景。

(五)省市区级名师联动共同体

充分利用省市区级名师资源,形成“专家引领探明研修方向、活动引领探索研修模式、骨干引领探究研修高度”教研策略,积极开展“专家进校园”活动,邀请专家名师来校讲学,汲取名师智慧,赋能教师发展。鼓励教师加入省市区级名师工作室,在各级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实践与学术研究活动。

三、搭建网络研修交流平台

(一)创建彰显学校文化内涵的校园公众号

学校公众号是学校对外的重要窗口,将学校文化浸润到研修共同体中,在校园公众号展示各项研修活动,既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也是对教师的一份认可和鼓励。

(二)充分利用网络研修平台

学校可充分利用中国教研网、广东教育研究、粤教研等资源,通过Classin、腾讯会议等平台,积极参与国家、省、市、区各类线上教研培训。鼓励教师选修国家智慧中小学平台网络课程。

(三)结合区域实际开发云校课程

学校既可利用教育云平台助学、助教、助研,也要为区域云校建设输入优质课程资源。我校教师积极参与深圳教育云平台资源开发,学校一半以上的老师参与了区域云校课程录制。

(四)畅享云端教研

学校不断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教研形式,打破传统公开课上课议课后没有反思性改进的弊端,云端教研弱化了时空限制,专家的理论优势与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得到深度融合。系统培训提高了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力,跟踪指导提升了教师对新课程的实施力,任务驱动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猜你喜欢

研修名师共同体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名师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