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中小外贸企业财务风险问题探究

2023-03-03向艳万楚军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双循环财务风险新常态

向艳 万楚军

【摘  要】中小外贸企业在拉动我国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加之汇率变动、融资困难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少中小外贸企业出现了严重的财务风险,极大地影响了中小外贸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论文分析了中小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与成因,提出了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及防范化解对策。

【关键词】新常态;双循环;中小外贸企业;财务风险;Z评分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6.3;F752.6;F740.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12-0178-03

1 引言

中小外贸企业一直是我国外贸的主力军,其进出口额约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0%。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我国中小外贸企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近几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贸易战及国内外疫情的影响,加之自身抵御风险能力不足,中小外贸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冲击,从而加剧了财务风险。鉴于此,本文对中小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与成因以及防控对策进行探讨。

2 中小外贸企业的财务风险及评价

财务风险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的债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因现金匮乏而导致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所有与财务有关的、因不确定因素而导致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按资金运动过程可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营运风险及收益风险。本文从广义的角度分析中小外贸企业的财务风险。

筹资风险是指企业筹资之后,发生的不能按时还本付息的风险。由于股权是永久性资本,因此筹资风险主要是由负债引起的。企业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究其原因主要是经营困难、现金流不足,如果这种状况持续恶化,导致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则企业面临破产清算。

投资风险是指企业的投资没有获得预期回报,或者发生投资损失的风险。这里的投资,既包括对内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资产等方面的投资,也包括对外的股权及债权投资。投资风险主要是由于缺少科学的可行性分析,投资决策不当所引起的。

营运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各种资金损失的风险,具体而言,包括在采购、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损失。中小外贸企业常见的营运风险包括:赊销产生的坏账风险、产品积压带来的成本与损失、汇率变动导致的汇兑损失等。

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利两个方面,收益分配风险是指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的后续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合理的利润分配可能会引起企业的流动性不足、偿债能力下降,甚至还会引发股东及员工的不满,以及股价下跌等问题。

根据Z评分模型的公式(Z=1.2X1+1.4X2+3.3X3+0.6X4+0.999X5),可以推断中小外贸企业的财务风险受到5个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一是资产的盈利能力;二是累积的利润水平;三是资产的流动性;四是资产的营运效率;五是财务结构,即股东权益对负债的比率。

3 中小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

3.1 对外融资困难,融资成本较高

中小外贸企业由于自有资金不足,高度依赖借入资金,但由于中小外贸企业没有足够的担保物,金融机构也不愿意对其大量借款,即便发放有限的贷款,通常利率也比较高,导致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3.2 项目投资风险高

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家族企业较多,管理者依靠自己或者亲属代为管理,缺少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有的虽然有相关制度规范,但也没有严格落实到位。进行项目投资时,没有进行必要的可行性分析,由于盲目决策,导致投资失败。

3.3 应收账款多,资金周转不畅

中小外贸企业自有资金不足,只能依靠大量负债来满足日常经营所需资金。但由于中小外贸企业赊销较多,且赊销期一般在1~3个月不等,这样就使得中小外贸企业的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应收账款过多占用资金,一方面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另一方面增加坏账损失风险和汇率风险。再者,中小企业存货积压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原材料、产成品大量积压,严重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

3.4 收益分配不合理,发展后劲不足

中小外贸企业投资人普遍有急功近利思想,希望尽快取得投资回报,甚至尽快收回投资。当企业取得一定经济效益时,往往采用高比例的现金分配,其不良后果是,分配资金过多,大量资金流出企业,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后劲。当市场出现新的机会时,因为资金有限,无法进行扩大再生产。

4 中小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4.1 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中小外贸企业在日常管理中,较少将财务风险管理作为其常规管理内容,财务风险的事前管理较弱。缺少风险意识,也就没有财务风险的预防机制。例如,在匯率风险管理方面,有些中小外贸企业,持有较大的外汇风险敞口,却不做套期保值或者套期保值比例很低。

4.2 负债率过高,资金结构不合理

中小外贸企业由于自有资金不足,只能依靠负债来满足经营资金需要。在这些负债中,除了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借款,还有民间负债和对供应商的欠款,甚至有对内部员工的负债。过度负债的结果是,中小外贸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而且在负债总额中流动负债的占比高,短期偿债压力大。

4.3 缺少可行性分析,项目投资不科学

中小外贸企业的项目投资对企业发展来说,具有长远的影响力。一旦投资失败,中小外贸企业就可能从此一蹶不振。因此,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至关重要。一个项目上马之前,必须从环境、技术、市场与财务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从而进行决策,这样可以避免盲目投资。有的中小外贸企业在决定项目投资时,没有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一旦投资失误,企业收益下滑,极易发生财务风险。

4.4 营运资金管理不力

在流动资产管理方面,中小外贸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现金不足或过剩、应收账款多且时间长、存货不足或积压等。这些问题容易引发企业的财务风险,如现金不足,容易出现支付困难;现金过剩,则会增加资金持有成本,增加财务费用。应收账款多且时间长,不仅会增加机会成本,而且会增加坏账损失。存货库存不足,则会引起停工停产,造成嚴重损失;存货积压,则会增加保管费用等。

在流动负债管理方面,中小外贸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短期借款不足或者多余、应付账款拖欠等。短期借款不足,会影响到企业资金周转;短期借款多余,则增加了财务费用,降低利润。应付账款拖欠,使企业遭受了信用损失。

4.5 分配方式不合理

中小外贸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资金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中小外贸企业在进行收益分配时,应充分考虑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资金的需要,再进行合理分配。分配方式的选择也应充分考虑企业的资金现状,如果企业现金紧张,则可采用股票股利或者不分配的方式。现实中,很多中小外贸企业在收益分配时,因为没有考虑以上因素,选择了不恰当的分配,导致企业出现资金紧张,引发财务风险。

5 中小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对策

5.1 政府部门的政策帮扶

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提出了13条政策措施帮扶外贸企业应对困难挑战,具体包括推动跨境电商、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出口信贷支持、对中小微外贸企业金融支持、提升外贸企业应对汇率风险能力、促进企业用好线上渠道促进贸易成交等方面,这些措施都有利于中小外贸企业降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5.1.1 在融资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相关政府部门要为中小外贸企业的发展打造一个更加优良的大环境,特别是对于中小外贸企业的融资给予更多的支持,帮助其做好资金筹集,为中小外贸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持与帮助。此外,政府在税收方面给予的优惠政策,可为企业降低支出,减少负债。

5.1.2 在经营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国务院明确提出,相关部门要巩固提升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促进进口、服务产业、提升消费、示范引领等方面作用,培育新一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扩大优质产品进口,指导中小外贸企业用足用好现行出口退税政策,及时申报办理退税。

5.1.3 在汇率风险防范方面加强支持和引导

在这方面,作为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聚集地的广东省东莞市的做法值得借鉴。东莞市人民政府在2022年11月发布了《关于支持东莞市中小微企业防范汇率风险的工作方案》,方案明确要求,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金融工作局、市国资委及人民银行东莞市中心支行和外汇局东莞市中心支局,通过连续实施3年(2022-2024年)帮扶措施,帮助中小微企业降低汇率风险,推动外贸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旨在通过政府部门的帮扶,来降低汇率避险的门槛和成本,引导中小微外贸企业利用金融市场汇率避险工具,提升汇率避险水平。具体措施主要包括:设立公共保证金池,减少中小微外贸企业资金或授信占用;开展首笔期权费资助,支持企业通过期权交易管理汇率风险;奖励首次办理外汇套期保值的企业,引导中小微外贸企业充分认识防范汇率风险的意义。

5.2 银行业与保险业的支持

5.2.1 银行业的支持

银行可以在解决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2022年,中国进出口银行为外贸企业设计了“保理E贷”“电商贷”,建设银行首创大数据普惠金融“跨境快贷”系列产品,为中小外贸企业提供全线上、纯信用、低利率的贸易金融支持。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披露,在2022年第一季度,建行的“跨境快贷”系列产品为一万多家小微外贸企业提供信贷资金200多亿元;遨森电商已有多家小微供应商获得中国进出口银行的“电商贷”,资金达数千万元。

5.2.2 保险业的支持

国家在政策层面要求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帮助中小外贸企业抢抓新订单、开拓新的市场。金融时报报道了一则成功案例:广西伟创瑞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南丹县的小型电子元件出口企业,在2021年接到美国客户100万美元的订单,客户要求验完货才付款,赊销期30天。公司负责人刚开始认为风险太大,不敢接单,后来得到中国信保的支持才放心接单。

据金融时报报道,为助力中小外贸企业走出去,保险业不断提升风险保障功能,出口信用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提升,在2021年,中国信保承保金额近8 302亿美元,向企业支付赔款近19亿美元。

中国信保除了为中小外贸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信保服务外,还为外贸企业提供海外国家、行业、单位风险信息的快速查询服务。

5.3 中小外贸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5.3.1 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和水平

中小外贸企业要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必须是管理层与员工共同参与。首先,中小外贸企业可以聘请熟悉财务、金融、外贸的专家进行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防控常识的宣讲,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风险意识。其次,中小外贸企业的财会人员作为财务风险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更加重视风险,提高风险意识敏感度,随时检测财务报表内容。例如,密切关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如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且呈下降趋势,就要发出预警;如果资产负债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或者持续走高,也要密切关注。最后,中小外贸企业的业务部门必须参与到汇率风险、坏账风险的管理中,如通过设置报价有效期、在合同中增加保值条款、运用金融工具等方法来合理避险,可以有效控制汇率风险;通过5C评估法评价客户的信用状况,制定合理的赊销政策,积极办理出口信用保险,控制坏账风险。

5.3.2 优化融资渠道,控制负债规模

第一,中小外贸企业要注意加强与银行的合作,争取银行的低息贷款满足资金需要;第二,中小外贸企业还应拓宽融资渠道和方式,增加股权融资,降低负债资金的比重;第三,中小外贸企业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融资“红包”,如应收账款融资、出口信用保单融资及中欧班列融资等。

5.3.3 加强可行性研究,谨慎进行投资

第一,中小外贸企业在投资决策前,需要做好宏观政策分析,包括财税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等;第二,投资前预先制定周密的计划,对投资的对象、金额、行业、周期、收益额、风险大小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据此进行投资决策。

在“双循环”的大背景下,中小外贸企业要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尝试转型发展。疫情之后,由于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开拓国内市场是大势所趋。船小好调头,中小外贸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灵活的优势,在外贸受阻时,积极开拓内贸市场。

5.3.4 进行合理的收益分配

中小外贸企业在进行收益分配时,应充分考虑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资金的需要。收益分配既不能影响眼前的经营,又要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贺俊华.A外贸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策略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3.

【2】关于支持东莞市中小微企业防范汇率风险的工作方案[N].东莞日报,2022-11-28(A08).

【3】孟妮.化危机为生机 中小微外贸企业有啥招[N].国际商报,2022-11-17(003).

【4】王笑.中国信保:为中小微外贸企业“保驾护航”[N].金融时报,2022-06-07(004).

【5】徐佩玉.“融资不再愁,我们敢接订单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05-17(006).

【6】刘禹松.中小微外贸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N].中国贸易报,2023-03-30(003).

猜你喜欢

双循环财务风险新常态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