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燕飞:皮肤瘙痒当心肝不好

2023-03-01陈词

肝博士 2023年1期
关键词:胆管炎胆汁肝病

本刊记者:陈词

人物档案

陈燕飞: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传染病研究所副所长,擅长慢性肝胆疾病尤其是自身免疫性肝病、病毒性肝炎等疑难肝病诊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曾先后在美国杰克逊基因医学中心和上海仁济医院马雄教授团队交流学习,在Nature、Hepatology、Gut、Journal of Autoimmunity、《中华肝脏病杂志》等国内外杂志上已发表论文20余篇。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重大专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脂肪肝与酒精肝学组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分会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感染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委员

记者问:什么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

陈燕飞博士: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之前称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女性,近年来发现男性患者也有增多,PBC典型的肝功能异常为碱性磷酸酶(ALP)、谷 氨 酰 转 肽 酶(γ-GT/GGT)升高,其中ALP特异性更高,多高于正常高限2倍以上,见于95%以上的PBC患者。血清AMA尤其AMA-M2亚型是诊断PBC的特异性抗体,在PBC患者中阳性率超过90%,其他抗体如抗sp100抗 体、抗gp210抗 体 等 对PBC也有一定的诊断意义。PBC临床表现隐匿,部分患者发现时已出现肝硬化,原来称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近年来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早期患者被诊断,这些患者的肝脏病理尚处于小胆管炎症状态,治疗反应相对较好。所以2015年欧洲及美国肝病协会将原名中的“肝硬化”更改为“胆管炎”。

记者问:PBC为什么会有皮肤瘙痒?

陈燕飞博士:瘙痒是PBC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发生率约20%~70%。患者的瘙痒可能是全身性的,也可能是局部的(手掌和足底为主),瘙痒的强度不一,可自行加重和减轻。痒常在夜间和早上加重,女性在经前期也可能出现症状加重。长期搔抓可能导致皮肤破损、毛囊炎、结节性痒疹和苔藓样变。瘙痒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皮肤胆汁酸蓄积和内源性阿片类物质生成增加有关。

记者问:PBC及瘙痒如何治疗?

陈燕飞博士:PBC治疗的基础用药是熊去氧胆酸,剂量需达到13~15 mg/kg每日,其作用机制包括利胆、细胞保护、抗炎、免疫调节等,具有改善患者生化指标、缓解肝脏病理改变的作用。对于UDCA单药治疗无效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可联用苯扎贝特与UDCA。针对瘙痒的治疗取决于症状的严重程度,若为轻度瘙痒,温水浴、润肤剂、抗组胺药物等治疗方法可能有帮助。中到重度瘙痒采用药物治疗(如胆汁酸螯合剂考来烯胺)。

记者问:PBC患者长期管理

陈燕飞博士:PBC是一种慢性疾病,需长期随诊,监测病情进展并及时调整治疗。初次诊断后,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后,一般推荐1个月后复诊,之后可每3个月复诊1次。6~12个月如判断患者对熊去氧胆酸治疗反应欠佳,需进一步评估病因,加用二线治疗,之后可每1~3个月复查1次,评估生化指标应答情况及对药物的耐受情况,调整治疗,直至达到生化指标缓解。除评价生化指标外,还需要定期检查患者肝脏超声影像学改变、骨密度等骨质疏松相关指标、血脂情况、评估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甲胎蛋白等肝脏恶性肿瘤发生风险、食管静脉曲张等门静脉高压情况,综合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病情进展情况。

猜你喜欢

胆管炎胆汁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唐映梅:带你认识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
硬化性胆管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胆汁淤积性肝病问题解答
肝病很复杂,久患肝病未必成良医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重症胆管炎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