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属高校保险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基于对H学院毕业生的跟踪调查

2023-02-27孔月红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关键词:保险学省属毕业生

孔月红(湖北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朱秋宇(山东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7)

一、引言

国家中部崛起、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带动了中国保险业的创新发展。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保险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为保险学科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对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与部属高校相比,省属高校所处的环境、面对的矛盾和困难均有所不同,有必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调查研究省属高校在保险学专业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和劣势,探索更具时代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之路。

H学院是中南地区开办保险高等教育历史最长的院校之一,迄今已近40年保险专业办学历程。自2002年该校举办保险本科专业方向至今,已经为社会输送了16届本科毕业生。本文以该校2006—2018届保险专业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目的是通过对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跟踪调查,掌握其就业质量,了解其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反馈意见,依据调查结果总结该校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败得失,为改进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依据,明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和举措。

二、调查的组织实施和样本结构

(一)调查的组织实施

本次调查的问卷经研究者与调查对象多次沟通修改后定稿。问卷共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旨在调查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包括调查者的入校年份、就业地点、性别、年龄、学历、目前所处行业以及年薪水平等。第二部分重点调查毕业生对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包括毕业生对师资配备、教学设施设备、课程设置、管理制度、专业教育、实践技能培养、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满意度和获得感。第三部分是毕业生对学校保险本科教育的评价与建议,包括对专业课程设置的总体评价和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的想法。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站面向该校2006—2018届485名保险专业本科毕业发布,共收回有效问卷182份,占总样本量的37.53%,调查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

(二)样本基本情况的统计分析

本次调研的182个样本量中,男性74位,女性108位,女性较多,与财经类高校女生占比高的特点相符;样本在年龄分布上也与整体实际情况相符。学历方面,以本科为主,共134位,占总样本的73.63%,26.37%的学生在毕业后选择了继续深造。所从事的行业以保险业为主,占比50.55%;另外银行业占比18.13%,非银行保险类金融机构占比7.14%,而从事其他行业的占17.58%,可见大多数保险专业毕业生留在金融行业工作。样本的年薪水平处于10万元及以下的占比48.9%,处于10-20万元的占比37.36%,高收入人员占比不高(见表1)。

表1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统计

三、H学院保险人才培养的主要成效

(一)为行业输送了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

表1的数据表明,该校保险本科专业毕业生从事保险业占比为50.55%,银行业占比18.13%,其他金融机构占比7.14%,合计达75.82%,可见大多数毕业生留在了金融行业。年薪酬10万以上的占比为51.1%,说明半数以上毕业生能获得较为可观的薪酬收入,而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此外,26.37%的毕业生继续深造,获得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反映其具备较强后续学习意愿和能力。由此可见,该学院已培养出一批能够胜任银行保险及风险管理等相关领域工作,后续学习和发展能力强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取得初步成效

该校保险学专业的办学定位是立足湖北、培养富有技术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人才流失率高是困扰保险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但此次调查结果表明,该校保险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行业以保险业为主,占比达50.55%,而从事保险行业的毕业生,主要分布于保险销售、营销管理、核保核赔、组训、运营管理各个专业岗位,反映该校保险专业毕业生行业归属感和专业性较强,本专业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取得初步成效。

(三)已建成较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毕业生对该校保险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满意率高达96.7%。让毕业生从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选出对其工作帮助最大的课程,其结果显示《保险学》《人身保险》《保险法规》分列前三名,分别占比84.06%、81.86%和80.22%,《财产保险》《社会保险》《风险管理》《金融学》《经济学》紧随其后,而基础学科的选取比例则相对较小,反映出毕业生对课程设置重要性的选择主要基于实用性和专业性。由此可见,H学院保险专业课程设置与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基本契合。

(四)师资队伍和教学保障体系获得高度认可

近年来,H学院加大了人才引进、师资培养和教学设施改进力度,效果显著。毕业生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师资配备得到97.8%的满意度(见表2);在“母校开展的哪些工作让您受益最多”的选项中,“教师为人师表”和“课堂教学”获得最高支持率,说明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受到毕业生一致认可(见表3)。其次,在此次调查中,毕业生对该校的教学设施配备、课程设置、专业教育和管理制度的满意度都达到90%以上,其中教学设施配备尤为出众,达到98.35%的满意度,说明该校硬件设施良好,广受学生认可。

表2 毕业生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满意度

表3 毕业生认为学校开展的让其受益最多的活动

(五)学风建设稳步推进

重视学风建设是H学院保险学专业的优良传统。学风建设从“教”“学”“管”三管齐下,均有不错的成效。“教”方面,毕业生对教学设施配备、师资配备和课堂教学都有很高的评价(见表2和表3)。“学”方面,该校重视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工作责任意识的培养(见表4),积极开展校外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校园学术活动众多、学术氛围浓厚(见表3)。“管”方面,该校一直重视激励约束机制建设,以评先评优和优良学风建设为抓手,营造浓郁学习氛围,保证了较高升学率和就业率。

表4 毕业生对学校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水平的评价

四、H学院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H学院在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特色。具体表现为:

(一)专业办学定位不够清晰

放眼湖北全省,现有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和H学院四所高校开设有保险学本科专业。作为省属财经类高校,H学院保险专业办学历史较早,但办学定位与其他三所学校相比未体现应有特色。如何通过实现差异化的办学定位,来提高专业的竞争实力和品牌效应,是值得思考重要问题之一。调查结果也表明了这一点:61.7%的毕业生认为H学院保险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应放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显专业特色”上。

(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脱离省属高校的实际

H学院保险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复合型风险管理专门人才”,这一目标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基本一致。调查结果表明,70%左右的毕业生入职基础业务岗位,如销售、营销管理、核保核赔等,进入精算、风险管理和保险经营管理等高层次岗位的毕业生相对较少。无论从横向对比来看,还是从本专业实践层面来看,这一目标定位太高,明显脱离了该校的实际情况。

(三)专业课程体系的特色和实用性不够突出

目前H学院保险学专业必修课主要开设了以《金融学》《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等课程为核心的金融类课程和以《风险管理》《保险学》《财产保险》《人身保险》等课程为核心的保险类课程,体现了“大金融”的理念。但就整体而言,专业课程体系更偏向于传统,并未呈现自身特色,课程实用性和创新性受到学生质疑,表现为当被问及“认为学校教学工作亟需改进之处”时,30.77%的受访毕业生学生选择“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当被问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时,40.11%的毕业生认为应着重于“创新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

(四)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有待进一步改进

目前,H学院已经开设了体系较为完整的实验和实践教学课程,形成了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良性互动的机制,建成了与业界长期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但依然存在实验课程内容陈旧、实践教学方法传统和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层次低等一系列问题。在此次调查中,84.62%的毕业生认为“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64.97%的毕业生认为学院应“重视实践实习环节,强化实践教学”。

五、省属高校保险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与主要举措

(一)改革方向

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全国已有百余所高校开设有保险学本科专业,其中既有北大、人大、南开等为代表的传统名校,也有以安徽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等“跨界”代表。H学院的保险学本科专业应当以申办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契机,坚持立德树人,围绕协同育人传统做厚崇实、新文科建设提质增效这一建设主线,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打造一流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建立一流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现培养一流应用型保险本科人才目标。

(二)主要举措

1.拓宽视野,着眼长远,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升级版

以H学院为代表的省属高校保险学专业发展,既面临着中国保险业蓬勃发展和本校整体办学实力快速发展的时代契机,也面临着业界对专业人才的高要求和财经类省属高校内外发展空间受限的挑战,要用时代发展的眼光看待保险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培养创新型保险人才;应主动适应金融保险科技带来的产业大变革,增主体、拓行业、重科技、出校园,打造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校政行企所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升级版。

2.精准定位,凝聚力量,建设新时代特色教学团队

省属高校要充分认识自我,明确自身优势和劣势,找准定位,通过差异化发展突出重围。在教学团队建设中,要充分发挥现有师资学历层次高、队伍年轻、可塑性和积极性高的优势,注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引进和培养,树立共同发展目标,共同谋求事业发展;应主动适应新时代日新月异的金融保险科技变革,围绕人才培养应用型技术特色,引进跨学科背景人才,实行兼任教师制度化,激励青年博士到行业挂职,打造双师型高水平教学团队。

3.与时俱进,开放共享,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新时代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省属高校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挖掘、转化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推动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融合;积极总结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经验,完善线上线下教学融合;深入推广兼任教师、业界专家进课堂,实现专任教师与兼任教师融合;推广“首节课公示”和研讨式教学,提高考核难度,保障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

4.创新发展,办出特色,打造新文科实践教学高地

省属高校在专业建设上要有创新精神,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敢于“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省属高校的特点,创建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可将重点着眼于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上,紧跟场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实践大趋势,增开跨学科课程,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实现金课、融合课程、新课程实验教学进企业,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竞赛实践入行业,构筑涵盖实验教学、实践活动、专业实习的实践教学稳定三角形。

猜你喜欢

保险学省属毕业生
“新财经”改革背景下保险学课程思政建设
“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在保险学课程中的应用
三季度陕西省属企业营收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保险学:宜未雨绸缪,毋临渴掘井
保险学:宜未雨绸缪,毋临渴掘井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省属出资企业加快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
2015 级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状况调查概述——以某地14 所省属本科院校预科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