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智移云时代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问题探析

2023-02-24武志勇黄奕俊许驰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24期
关键词:智移云会计专业财务

武志勇,黄奕俊,许驰

(1.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2.哈尔滨金融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数字技术正在以全新的形式与理念融入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的边界将被打破。在此背景下,以大智移云为核心的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传统会计职能的外延不断拓展,这对我国会计行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1]。针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财政部于2021 年12 月印发《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2021—2025 年)》,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会计数字化转型,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国家会计信息化发展体系。然而,目前探索数智化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高校仍然较少,这也反映出我国大部分高校的会计人才培养体系仍滞后于数字技术发展进程[2]。数智技术在社会中的广泛运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对会计职业发展提出了挑战,具体表现为财务型会计人才已供过于求,而管理型会计人才需求却存在巨大缺口[3]。因此,在大智移云时代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实现改革和发展,成为当前会计教育行业关注的热点课题。

1 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现有人才培养目标尚未与大数据时代发展需求相匹配

在大智移云时代,财务云、电子发票、RPA、财务共享平台、电子会计档案等新型财务信息技术层出不穷,这些技术在企业资源更新与配置、环境适应性提升、战略决策制定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会计工作正逐步从审单、记账、编制报表等基础职能向分析、预测、控制、决策等与数据相关的高端职能转变。当前,只有部分高校试点培养复合型的数智化会计人才,大部分高校虽能敏锐意识到数据分析和运算能力与会计知识体系结合的重要性,但是受限于师资力量等因素,未进行改革,致使对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仍停留在记账、报税、制作财务报表等传统专业能力上[4],导致培养的会计人才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5]。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生数据挖掘、分析能力,实现从核算型会计人才到决策型会计人才的转变,成为各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值得深思的关键问题。

1.2 现有会计教学课程更新不及时

对会计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信息技术已经在各行业得到广泛运用,这些技术将在很大程度上替代财务会计从事的重复性账务工作,传统业务与财务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会计人员的工作角色正在从单一的数字记录者、核算者向数据的挖掘者、分析者转变,数据的价值及重要性日益凸显,对数据的处理、分析以及决策将逐渐成为会计人员的新工作内容[6]。然而,国内部分高校会计教学课程的教学重点依旧局限于基础的账务处理知识,虽然近年来大力倡导将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纳入会计教育课程体系,但部分高校仍未对会计课程体系进行更新,即使有部分高校试图在会计课程中加入与数智相关的学科知识,也仅仅停留在表面,两者仍处于相对独立的局面,难以实现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的融合[7]。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同时,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也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与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调整,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1.3 教育主体专业技能有待提升

在大智移云时代,影响会计教育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就是师资水平,在传统教育体系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其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及现代化思维逻辑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当前大部分会计教师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教学经验,但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比较有限,而年轻教师在拥有专业知识且具备相应专业技术的同时,却存在学科背景单一、缺乏教学实践经验等问题[8]。此外,我国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仍是以科研成果作为考核标准,年轻教师很难兼顾教学任务与科研任务[9-10]。因此,我国部分高校教师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难以将传统会计知识与大数据技术相关教学资源结合,难以培养出满足大数据时代需求的会计人才。

1.4 高校会计实习基地未能满足职业实践需求

会计职业具有实践性特点,大数据时代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数据处理、分析与决策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部分高校会计专业的实训实践仍然是采用沙盘模拟、手工账模拟等传统方式,或者组织学生到与高校签约的实习基地或单位进行教学实践,这些方式只注重基础性会计技能,并未针对性地加入智能财务、大数据、财务机器人开发等实训内容,缺乏数智技术在会计培养体系中运用的实践,难以满足大智移云时代业财融合的要求[11]。

2 解决大智移云时代会计人才培养问题的建议

2.1 明确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直接关系高校人才培养的效果,各高校应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确定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在大智移云时代,数据的价值日益凸显,以核算和监督为主的传统会计职能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会计从业人员不但需要拥有扎实的会计知识,还需要具备数据收集、分析以及运用数据进行决策的能力。因此,大智移云时代的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应当结合社会实际需求,着重培养能够掌握会计基础知识,同时具备信息技术能力的智慧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12]。

(1)具有数据挖掘能力。学生能够及时准确地从会计信息中挖掘数据;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上运用财务预测分析建立模型,对企业各项评价指标进行预测。

(2)具有数据分析能力。学生能够以数据赋能财务为目标,加强企业业务管理,帮助企业构建从各项财务数据中高效挖掘有效信息与潜藏价值的技术体系。

(3)具有数据决策能力。学生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通过数字技术发掘出的数据资源进行整理,分析其内在逻辑,最终形成数字会计报告,并根据报告向管理层提供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建议,参与企业管理决策的制定。

2.2 重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在大智移云时代,信息技术对会计行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为了实现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对现有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势在必行。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会计职能由核算监督向管理决策转变,因此,现有信息技术并不是与会计行业相互独立的,培养满足时代需求的会计人才需要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将大数据技术知识与基础会计知识融合,从而进一步丰富会计学科体系的内涵[13],具体建议如下。

(1)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方面,高校应紧密结合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以满足各行业对会计人才的新要求为立足点,在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模块中新设一些凸显办学特色的课程,如财务共享、智能财务、财务大数据分析等,做到与时俱进,以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和新环境下的会计人才培养需求。

(2)在学科交叉方面,会计课程应体现通识和专业两个维度的融合。基于价值共识的理念对不同学科进行融合,在开展学科建设的同时将Python 程序设计、数据可视化、数据挖掘、深度学习与财务机器人等相关课程纳入会计课程体系,实现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的跨界融合,帮助学生掌握机器学习与计算机信息知识。此外,还可加快会计专业与信息管理等学科的交叉融合进程,助力跨学科复合型会计课程的开设。

(3)在授课方式方面,高校应紧跟时代发展,同时结合线上课程与线下教学,建立多通道、多方向、多维度的知识传输模式,以教学目的为导向设计课程教学环节,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多维、立体、灵活的课程教学。

2.3 优化教育主体资源

在大智移云时代背景下,对教育主体即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会计专业教师要掌握扎实的财务会计、税法、企业会计等传统会计知识基础;其次,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会计知识体系融合的背景下,会计专业教师还需要掌握大智移云相关技术[14]。具体建议有以下几方面。

(1)重点引进“专业+信息技术”复合型教师。在引进会计专业教师时,应重点引进同时具备会计专业基础知识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青年教师。

(2)引导教师自主学习。高校可以引导教师在企业学习与实践大智移云等信息技术,广泛参加国内外各类数字会议,积极与国内外院校访问互动;还可以邀请相关数据专家来校举办专题讲座,与教师分享、交流数字技术的学习经验,使教师掌握更多的数智知识。

(2)优化教师考核机制。高校可以将教师对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掌握加入考评体系,优化会计专业教师考评机制,评测教师在会计课堂中结合信息化技术培养学生大智移云等技术素养的能力,进而提升会计专业教师对大智移云等新技术的关注程度与接受程度。

2.4 健全会计实践体系

为了满足社会各界在大智移云时代背景下对会计行业提出的创新型、复合型、决策型人才需求,高校的会计专业实践体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财务实践能力,还应当重点关注其创新能力及信息分析能力,确保学生在进行系统学习后,能够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并将其付诸实践[15],具体建议有以下两点。

(1)建立校外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建立“高校+企业”的会计人才实践基地,通过与上市公司、金融企业、商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的深度合作,建立产教融合实践基地。依托这些机构的实际工作场景,聚焦智能财务时代的会计实务,帮助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会计理论知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培养学生在数据分析、财务共享、智能财务方面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构建认知与实践的桥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优化现有校内实训平台。可根据高校的办学特色以及教学需求有针对性地引进虚拟财务平台,如人工智能会计场景学习、信息技术学习平台、智能财务平台等,加大实践平台建设力度,对现有实训平台进行更新;还可以聘请企业专家,将其所在企业的财务数据、税收数据导入校内平台,让学生在校内实训平台直观了解大智移云等信息技术与会计的融合发展现状,培养学生对文本数据的处理能力。

3 结语

在大智移云时代,新一轮信息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会计领域的格局,传统的会计工作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刻不容缓。高校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应及时掌握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化,洞悉会计行业的变革方向,将重心放在创新型、复合型、决策型会计人才培养上。此外,还需注意会计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完整的闭环,会计课程目标的制定、会计课程的更新、教育主体资源的优化及会计实践平台的健全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高校需要以此为立足点,逐步实现数字信息技术与传统会计培养体系的融合,并以此为依托积极探索“智能会计”“大数据+会计”“数字审计”等新兴会计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精准匹配。

猜你喜欢

智移云会计专业财务
“大智移云”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策略研究
基于“大智移云”背景下高校会计教育教学创新模式研究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大智移云”驱动下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实践教学发展路径研究
“大智移云”时代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研究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水利财务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