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方协作共建科普阵地推进增强公众应急意识
——“公共卫生应急科普能力建设与提升”专题论坛综述

2023-02-24

科普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科普公众

赵 沛 高 荣 许 静

(中国科普研究所,北京 100081)1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 100871)2

2023 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公共卫生应急科普能力建设与提升”专题论坛于2023 年9 月20 日在北京成功举办。论坛由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大学、中国科协新技术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承办,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协办。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静担任论坛主席。论坛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总顾问陈君石,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国际传播学会(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ICA)会士何淑仪(Shirley S.Ho),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兰,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孟加拉国科学院院士、伊斯兰世界科学院院士、孟加拉国健康科学大学(Bangladesh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BUHS)前副校长利亚卡特·阿里(Liaquat Ali),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欧盟食品安全 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EFSA)第二任主席、爱尔兰食品安全局(Food Safety Authority of Ireland,FSAI)首任执行官帕特里克·沃尔(Patrick Wall)6 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报告。论坛还设置了圆桌论坛,围绕如何汇聚多方力量助力应急科普进行分享交流,并发布了公共卫生应急科普能力十大关键词。

此次论坛以公共卫生应急科普能力作为切入口,结合当前国内外公共卫生领域出现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总结目前公共卫生领域在应急科普能力建设中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同时提出现存困难与不足。以下是对“公共卫生应急科普能力建设与提升”专题论坛上各位专家主要观点的整理归纳,并展望了今后发展的重点方向。

1 加强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提升公共卫生应急科普能力

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当前社会各领域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科技手段在公众科普中体现的价值和功能,已成为科普能力发展的新动能。同时,信息化带来的效率提速也给科普信息审查监管和科学性验证等带来了挑战,如何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以应对和甄别信息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中国科协原副主席、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齐让在开场致辞中指出:“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更加高效地传播科学知识,提供公众所需的应对指导。同时,还应加强科技创新,研发更加智能化、精准化的科普工具和设备,提高科普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彭兰在探讨信息疫情与公众传播时指出,信息疫情是社交媒体时代的一种新型社会现象,是信息病毒在各种条件激发下出现的大规模传播并产生的严重社会影响。她认为,与公众沟通应该采取多元化、互动化、个性化、情感化等策略,增进公众对科学信息的理解。“在信息化时代要做好媒体类常规渠道的维护和社交媒体账号的运营,适当地利用算法,让一些科普文章、与公众沟通相关的文章能够通过算法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积极与公众进行真诚沟通。”

2 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需要在公共卫生应急科普中发挥积极作用

掌握科学知识、明确科学方法和具备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科学手段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在应急科普中承担着面向公众开展普及宣传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使用何种途径、采用何种方式帮助科学界积极参与应急科普能力建设,仍需要多方共同探索、共同协作、共同配合,以扩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传播影响力,提升公众信任度。

面对当前不时充斥在公众面前的虚假科学信息,何淑仪从可信度评估和科学家责任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分享了公众对于虚假科学信息的认知和评估过程,提出科学界应该在预防虚假信息传播方面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她认为可以通过建立组织的形式,把科学界、公众以及政府联合起来,帮助公众区分有效信息和虚假信息;科学家可以和媒体合作,传播来源正确的信息;同时,科学家必须要跟政府进行有效沟通,给政策决策者、立法者一些有效的建议。沃尔也从传播和互信的角度探讨了科学家和公众沟通的方式。他认为在非危机时期,科学家应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与公众交流,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面对公共卫生挑战做好准备。他强调了科学家需要采用可读性高的方法传达信息,并利用媒体渠道吸引公众的注意力,从传统的风险沟通走向真正的公众行为改变。

3 健全基层和社区服务建设是提升应急科普能力的重心和关键

一直以来,基层科普能力建设都是科普工作开展的重点和难点,作为与公众“零距离”接触的科普前沿阵地,基层科普是直接触达公众、为提供科普服务的核心环节。随着社区配套建设的不断完善,以社区为单元开展的各类社会服务也有了更丰富的发展模式,如何完善基层社区的科普功能也成为探讨热点。

吴浩基于中国社区疫情防控经验,从防治结合、平战结合的实践视野探讨基层社区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他指出,在近年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科普中,基层社区成为中外应急科普能力建设的重要场景,社区全科医生是一个重要角色,他们既懂医疗又懂公共卫生,是社区防控的关键力量。同时,他还提出要使用科技赋能社区防控,包括利用手机信号、大数据地理信息等工具来实现精准防控,以及需要加强物资供应的保障,并及时发布预防措施和指南。最后,吴浩强调了不断总结和丰富经验的重要性,以为未来的防控工作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国际科普实践经验方面,阿里院士分享了来自孟加拉国的疫情防控经验,详细介绍了孟加拉国在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采取的科普策略和措施。他指出,公共健康对于人类社会至关重要,需要科学、政策和社会各方合作。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需要及时、准确地传播科学知识,寻找适当的受众并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基本医疗服务和社区参与是关键,需要在应急科普的场景中填补科普鸿沟,确保信息传播的一致性。

4 鼓励高质量的应急科普作品创作仍是应急科普能力建设的核心任务

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观念等转化为公众可以理解、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方式,是科学普及过程中的核心要求,尽可能消除由于认知和知识掌握程度带来的差异,需要社会各界的科普创作者共同努力,从源头上积极鼓励有资质、有能力的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创作,产出优质的科普作品。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总顾问陈君石围绕食品信息应急科普效果的提升,从转换理念、循证交流的角度分析了当前面临的科普效果困境,指出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主观认知很难改变,而且往往存有负面情绪,公众对于食品生产中使用的新技术也常抱有迟疑态度,认为其不安全。这种情况下,科普易激发公众的抵触心理。陈君石坦陈,科学共识向社会共识转化仍然困难重重,高质量的食品安全科普仍是稀缺品。

5 结语

本次分论坛中,专家学者围绕新时期应急科普能力建设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探讨,聚焦当前公共卫生领域科普建设存在的挑战和难点,分享科普工作开展的案例和实践经验。论坛还设有圆桌论坛环节,由《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社长、主编于志宏主持,邀请了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ustainable Social Value Organization,SSV)智库负责人陈守双,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企业事务部高级副总裁殷妤涵,通用技术集团健康管理院院长李正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副所长、主任技师张必科,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委兼秘书长、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南通大学卫生与健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施琳玲,从多维度共促科普能力建设角度参与讨论。论坛最后发布了由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炼的公共卫生应急科普能力十大关键词。

围绕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今后应急科普能力研究有下列几个重点发展方向:一是从平战结合的视角,思考应急科普的全新内涵和特征;二是探讨利用数字化手段加强应急科普作品内容生产和传播能力;三是通过体制机制和专家库建设,促进突发事件中科学家与公众的充分、有效交流。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科普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科普达人养成记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