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不知道的台湾:两岸应知道的台湾历史故事(十一)

2023-02-24熊子杰

黄埔 2023年1期
关键词:丰臣秀吉日寇日军

□ 熊子杰

第十一章 日本:从未放弃占领台湾的图谋

台湾地处欧洲往来东北亚航线及美洲通往东南亚之要道上,自古以来就是世界各国船只往来亚洲的中继与货物转运站。尤其在16 世纪,欧洲海权大国崛起,英、法、荷、西、葡等国,无不视台湾为往返欧亚的补给站或休息站,甚至把台湾当作对中国大陆贸易的交易中心或是走私中心,许多大陆商人将丝绸、茶叶、陶瓷、珠宝、金银饰品等物品运到台湾卖给欧美及日本商人。就是这一层商业利益及地理优势,使台湾变成欧亚新兴海上强权觊觎的瑰宝,他们无不想尽办法巧取豪夺。

早期欧美强权船只到台湾基本上都是暂时性的,欧美列强攻打台湾,也不是为永久占领台湾,而是为贸易及商业考量。他们只是向清廷施压,抢夺岛上资源,或为船只避难及补给等,都是属短暂性停留,从未想永久占领台湾,当然他们也不会致力建设台湾。

然而与台湾毗邻而居的日本,对台湾的态度却非如此,这位恶邻一天到晚觊觎咱家围墙内的甜美果实,对侵略台湾是有深谋远虑的,甚早就积极布局,想有计划地占领台湾,甚至占领全中国。历史上,日本对台湾的侵略可分三阶段:

第一阶段:趁火打劫阶段。在元代中期至明代中期,以乌合之众的海寇为主。后来,一些日本诸侯也见猎心喜,组织正规海盗军加入。

第二阶段:偷鸡摸狗阶段。从明代末期到清代末期,以丰臣秀吉及德川家康为主,是有计划地占领台湾,甚至中国大陆、朝鲜。

第三阶段:明目张胆阶段。从清末到民初,日本的明治天皇时期,直接发动侵略战争,如甲午战争及二次世界大战,这时日本野心更大,意图并吞全亚洲,与德国及意大利结合想并吞全世界。

趁火打劫:元明日寇四起

1271 年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大元后,1274 年及1281 年两次发动战争,渡海攻打日本,但都铩羽而归。1283 年忽必烈还想第三次攻日,但因众臣反对,加上前两次挫败,元世祖心中不免迟疑,再加上打仗耗费金钱,国库空虚,内政混乱,最后还是打消第三次攻日的念头。元世祖两次攻日,虽都失败,但也重创日本,日本认识到蒙古大军的可怕,知道忽必烈必有第三次行动,而且规模会比前两次还大,于是日本全国都处于抵抗元朝的高度压力下,将全部资源投入在防元朝的工作上。此时的日本,幕府逐渐失去控制国内的武士集团的能力,导致日本镰仓幕府于14 世纪中叶时瓦解,日本群雄四起,诸侯割据,战乱不断,进入战国时期,即所谓的“南北朝时期”(1336—1392)。日本国内政治动乱,物资缺乏,许多武士集团、盗匪集团趁势而起,成群结党,借海上贸易之名,行海上强盗之实,常常骚扰中国沿海及周边岛屿,如台湾、澎湖等。当时元朝施行海禁政策,禁止一切对外贸易,然而效果适得其反,更促成中日“海盗贸易”的兴起,让日寇更为猖獗。

元朝中期,日本海寇的重点并非台湾,主要是中国大陆沿海省市。然而到元朝末期,中国内部民变四起,元朝已无力顾及海防,日寇更是猖狂,借机趁火打劫。日本诸侯看有机可乘,组织正规海盗军加入海上打劫的生意,当时元朝在澎湖地区设置澎湖巡检司,初期还能吓阻一些倭寇的袭击,到元末时期,澎湖巡检司自顾不暇,毫无能力阻挡倭寇侵袭,许多大陆沿海居民纷纷渡海移居台湾避祸,台湾大陆移居人口一时剧增,岛内经济也急速繁荣起来,但此一荣景却引来日寇的觊觎,使得倭寇侵台次数增多。

根据《元史》记载,在公元1353 年(至正十三年),有数千倭寇突袭澎湖列岛,这是史上有记载的倭寇第一次大规模侵略台湾及周边群岛,此后日寇对台湾的侵袭有增无减,日益频繁。

到了明朝初期,倭寇侵犯问题更加严重复杂,元朝残部流落海外,摇身一变成为蒙古海盗,并与日寇勾结,协助日寇打劫中国大陆及台湾,作为日寇的参谋、向导、马前卒。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1368—1398),对倭寇骚扰头痛不已,遂采闭关自守的政策,施行海禁防堵日寇侵袭,可是日寇骚扰中国的情形比元朝还严重。明太祖对日寇不断骚扰的情形极为愤怒,多次下令备粮练兵准备发兵日本,但受群臣劝阻,并鉴于元朝大军两次出兵日本皆惨败的纪录,以及国内战后百废待兴的状况,只好忍气吞声按兵不动。但姑息养奸,日寇侵袭沿海省份及台湾的行动越演越烈。台湾及澎湖兵单势孤,又由于大陆移民剧增,商业、贸易快速成长,人民生活富裕,就变成了日寇唾手可得的肥羊,成了海盗集团打劫的天堂。

海寇侵犯中国大陆及台湾的情形,根据明朝《明实录》记载摘要如下:

1370 年(洪武三年),日寇窜犯台湾及福建。

1380 年( 洪 武 十三年)、1382 年(洪武十五年)、1386 年(洪武十九年),日寇连续三次大规模侵扰台湾。

1387 年(洪武二十年),明裁撤澎湖巡检司,澎湖沦为日寇、盗匪的巢穴。

1419 年(永乐十七年),明军在辽东大败日寇,歼灭日寇2000 多人,日寇元气大伤,稍有收敛,此后极少有日寇窜犯。

1439 年(正统四年),日寇突袭大陆沿海,此时台湾成为日寇的休息站。

1581 年(万历九年),日倭侵袭澎湖列岛。

1592 年(万历二十年),日寇侵扰台湾基隆、淡水。

直到明朝再次施行开放海禁,日本倭寇才无机可乘,再加上日本政府也为海寇不胜其扰,终于开始管制、约束日本海盗活动,最后才让日本大部分海盗集团无法生存,最终销声匿迹。此阶段日寇侵犯台湾,主要是趁火打劫的海盗行为,也属短暂性停留台湾及澎湖,但第二阶段日本诸侯侵台的野心,却是想有计划地长久占领。

偷鸡摸狗:以丰臣秀吉及德川家康为代表

日本对中国大陆及台湾的肥沃领土及天然资源一直有强烈的企图及野心,到15 世纪末,统一日本的军阀丰臣秀吉,对富饶的中国大陆及台湾野心勃勃。丰臣秀吉在统一日本后,意气风发、志得意满,像希特勒一样做起一统天下的白日梦,开始对海外扩张,他发现明朝及朝鲜内部正处于混乱和军事不振的时期,即意图以“假道入唐”(唐就是指中国,当时的明朝)名义,先征服朝鲜,再并吞整个中国。这一场“中朝日”战役历时7 年,是16 世纪世界上最大、历时最久的战争(史称“万历朝鲜之役”)。

丰臣秀吉的“入唐”计划行动共有两次,两次都采“先取朝鲜,后攻大明”的战略。结果丰臣秀吉两次行动皆未打到中国国境,就宣告失败,无功而返,真是天佑中华。

1592 年(万历二十年),丰臣秀吉第一次出兵朝鲜,前后共动员20 万大军。初期,朝鲜节节溃败,日军势如破竹,在很短时间内就攻下朝鲜主要城市釜山、汉城、平壤等,眼看日军就兵临大明边境,朝鲜火速向宗主国明朝求救,明神宗朱翊钧紧急发兵5 万驰援朝鲜,与朝鲜水师提督李舜臣合力抵御日军进攻,迫使丰臣秀吉和谈,丰臣秀吉勉强退出朝鲜半岛。丰臣秀吉第一次的“入唐”白日梦就此宣告破灭,但丰臣秀吉并未放弃他的侵华计划。

1597 年(万历二十五年)2月,丰臣秀吉发动第二次“假道入唐”,再次出兵攻打朝鲜,日军还是先盛后衰,明朝紧急调8 万大军驰援朝鲜,最后一场战役双方持续了5 个星期,日军大败,丰臣秀吉羞愧积郁,1598年8 月在日本京都伏见城内暴毙。在朝鲜作战的日军得知消息,全军无心恋战,夹着尾巴仓皇撤出朝鲜逃回日本,但多数日军还是被中朝联军歼灭,丰臣秀吉的第二次“入唐”梦又告破灭。

这两次战役,丰臣秀吉前后共动员了约30 万大军,皆无功而返,非但如此,还让自己的政权不保,不久就被德川家康取而代之。有些日本学者甚至大言不惭地表示,如丰臣秀吉晚几年死,“入唐”战役继续打下去,打垮明朝的人说不定不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而是丰臣秀吉。可见日本人对侵略中国的野心,做鬼都不会放弃。事实上,丰臣下一代也还是天天在做侵华的白日梦,侵犯我中国的野心从未改变。这场战争也是历史上日本第一次大规模侵略中国及朝鲜的行为。

丰臣秀吉攻打朝鲜时还不忘染指台湾

丰臣秀吉在“假道入唐”的同时,还不忘台湾这块肥沃岛屿,1593 年(万历二十一年)丰臣秀吉派遣使者原田孙七郎携带招谕令文书前往“高山国”(日本古代对台湾的称呼),要求“高山国”臣服及纳贡于日本。丰臣秀吉显然对台湾的情资不够,台湾当时既无国更无王,也不是他们想象中的统一的“高山国”,当时台湾少数民族部落各自为政,互不隶属,只有许多部落酋长而已,并无统一的领导人,根本没有一个所谓的一把手“国王”,丰臣秀吉的使者来台当然找不到可以呈递国书的“高山国”国王。结果原田孙七郎在不得要领下,无功而返,不但无法完成使命,还损失多人,遭台湾少数民族“出草”(杀害)。(《台湾历史图说(八):野心勃勃的日本人(一)》,《海峡快讯》编辑部,1999 年11 月17 日。)

1609 年(万历三十七年),德川家康任命有马晴信到台湾,欲霸占台湾港口,将台湾变成日本对中国的贸易基地,并要求台湾(国王)向日本称臣纳贡,可是仍然不得要领,还是找不到台湾的“国王”,结果反而与台湾少数民族冲突,有马晴信俘掳数名台湾少数民族回日本。在侵略过程中,有马晴信与西班牙及葡萄牙人发生严重冲突,最后有马晴信不敌,狼狈地返回日本。

1616 年(万历四十四年),日本德川家康命令长崎代官村山等安筹备侵台事宜,村山等安乃命令次子村山秋安率船舰13 艘及三四千名士兵向台湾进攻,这是日本第一次大规模侵台行动。当村山秋安舰队航行至琉球附近时,遭遇到台风,他们仅有一艘船抵达台湾。抵台之日军登岸,却被台湾少数民族歼灭。这是日本第一次有计划性地侵略台湾行动,结局还是铩羽而归。

此时日本对台湾的侵略战略,从乌合之众的打劫行为演变成有计划的偷鸡摸狗行为。

此次德川家康侵台行动失败,使德川幕府侵台的计划转趋保守,但其他日本人侵台活动仍十分活跃,犯台行动时而有之。1616 年,德川家康身亡,继任者德川秀忠原本也想侵略台湾,但都未成功。1633 年(崇祯六年),德川家光继任后,改行锁国政策,发布锁国令,禁止日本海上活动,日本在台湾的活动也就渐渐减少。到1641 年,共发布5 次锁国令,终完成锁国制度,对外交流逐渐减少,此阶段日本对台湾的侵略也暂告结束。

综观这段时期日本人占领台湾的意图,其最大目的除了领土外,就是想利用台湾作为对中国大陆贸易和南洋通商的中转站或休息站。在这方面,日本人和远渡重洋来台的欧美人目的是没有太大区别的。(《海峡快讯》1999 年12 月2 日。)

牡丹社事件:日本占领台湾东部

/ 石门古战场纪念碑。

1871 年(同治十年)10 月18日,一艘琉球国的贡船“山原号”(当时琉球同为清朝及日本的藩属国),从日本回航时,遭遇到飓风,漂流至台湾屏东满州附近,船上69 名乘客,3 人溺死,66 人登陆台湾,其中54 人被台湾屏东高士佛社少数民族杀害,其余12 人逃走。1873 年,日本向清朝总理衙门交涉,大臣毛昶熙竟无知地答复:“(台湾)生番系我化外之民,问罪与否,听凭贵国办理。”日本逮到此次绝佳机会,便借毛昶熙所言台湾东部为“无主番界”为由,向台湾东部出兵。

1874 年5 月8 日,日 本 派遣3000 多名士兵从台湾东部屏东车城乡射寮村附近登陆。5 月18 至21 日,日军与台湾少数民族发生零星战斗;5 月22 日,日军进攻屏东石门村;6 月1 日,日军分三路全面扫荡屏东牡丹社、高士佛社、女仍社等台湾少数民族部落,疯狂杀害台湾少数民族;6 月中,台湾少数民族战败投降;7 月,日军占领屏东龟山(今车城乡),开始盖房修路,准备长期占领屏东龟山。

清廷获知后,立即任命在福建的船政大臣沈葆桢为钦差大臣,授予他处理此事件的军事外交大权,命其率兵火速前往台湾。沈葆桢立即征调唐定奎部队6000 余人、张其光及吴光亮等洋枪队共8000 余人先后抵台,积极备战。此时双方战力情势逆转,我强敌弱。当时台湾南部疟疾肆虐,侵台日军因疟疾疫情,病亡惨重,加上弹尽援绝,正处于相对劣势情形下,日本政府只好派内务卿大久保利通赴中国交涉,最后在英、美、法三国调停下,中日政府于10 月31 日签订了《中日北京专条》(又称《北京专约》),日军于12 月1 日撤出台湾。日军虽然退出台湾,但此专约内容等于清朝默认中国的藩属国琉球(冲绳)属于日本,然而日本还心有不甘,也并未放弃侵略台湾。

明目张胆: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明抢中国东北及台湾

日本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是蓄谋已久的,早在1867年(清同治六年)日本明治天皇登基后,改变基本国策,施行军国主义,鼓吹以武力对外扩张国土时,就一心觊觎中国肥沃的领土及自然资源。日本政府为推行军国主义,施行军制改革,积极推动军事现代化,大量扩充军备、兵源,以备对外作战之需。到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陆军已建成6 个野战师、1 个近卫师,当时服役兵力高达12—13万人。甲午战争之前,还不断派遣间谍、密探到中国大陆、台湾、朝鲜、东南亚等地搜集军事及民间情报,绘制详细的军用地图,但清朝上下却是浑然不知。

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矛头首先就对准邻邦朝鲜和中国大陆。1894 年7 月23 日,日军从仁川登陆,闯入朝鲜王宫,逼迫朝鲜驱逐驻守牙山的清军。提督江自康率领2200 名士兵搭乘“高升号”轮船赶赴牙山支援,在毫无警觉及戒备的情形下,被日舰突袭,不幸沉没。日军同时进攻驻守牙山的清军。同年8 月,中日双方正式宣战,清军在平壤战役和黄海海战中受到重挫,日军开始借机侵略中国东北。次年2 月,日军攻占中国山东的威海卫港,清朝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辽东半岛也全部沦陷。最后清政府派李鸿章赴日本马关港,于1895 年4 月17 日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结束,清朝割让台湾、澎湖及其附属岛屿予日本。原本清朝也割让了辽东半岛,在俄罗斯、德国与法国三国干预下,清朝以赔款3000万两白银赎回辽东半岛,而台湾、澎湖及附属岛屿从此与中国分离开来,长达50 年之久!这50 年是两岸人民心中的痛。

当钦差大臣李鸿章代表清廷割让台湾给日本的消息传回台湾时,全台湾民众义愤填膺、痛不欲生,“绅民奔走相告,聚哭于市”,希望清政府能改变初衷。名臣张之洞建议以台湾矿产利益授权英法诸国,希望他们为其利益出面干预,但皆无效。1895 年5 月25 日,台湾人民成立台湾民主国,推举巡抚唐景崧为大总统,刘永福为大将军,李秉瑞为军务大臣,发表宣言,宣布脱离清朝。此举并非独立,反而是希望能不离开中国,并借此引起国际重视、干涉、调解,使台湾免于被日本统治。

然而,此举还是无法改变台湾被割让的事实,日本侵占台湾已是处心积虑,岂会放弃。日军急迫地在5 月29 日于北台湾基隆澳底登陆,6 月3 日攻占基隆,唐景崧和丘逢甲等要员相继内渡大陆。台人辜显荣(辜振甫的爷爷)等人在6 月11 日打开台北城门,日军不费一枪一弹占领台北城。此后3 个月,台湾义勇军、少数民族等和日军发生大小无数血战,例如苗栗之役、彰化八卦山之役等。同年10 月下旬,刘永福在弹尽援绝下,只好弃守台湾内渡大陆,日军占领台湾南部,结束台湾民主国184天的寿命。

此时,日本几乎已控制全台湾,但台湾各地抗日义举并未随之终止,如1907 年的北埔事件,1912 年的林圯埔事件,1913 年的东势事件、苗栗事件,1915年的西来庵事件,1930 年莫那·鲁道领导的雾社事件……在50年的日据时期,台湾人的奋勇抗日行动不曾间断,直到1945 年日本战败,台湾光复,回归祖国,才告终止。只可惜当时中国政府没能一并收回琉球群岛(今日冲绳岛),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永久遗憾。

猜你喜欢

丰臣秀吉日寇日军
中医药堂传奇 第五十二回 曲焕章研制百宝丹 六十军携药杀日寇
丰臣秀吉升职记:从提鞋兵到CEO
侵华战争中的日军“三羽乌”
丰臣秀吉升职记:从提鞋兵到CEO
三杯茶成就名将
狂雪
——为被日寇屠杀的30万南京军民招魂
石田的三碗茶
日军“特攻战之父”大西泷治郎
对日军编制和军衔称谓的商榷
日军密码四次落入美军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