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路径研究

2023-02-24鲁迅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化产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中华中华民族传统

杨 蕊 鲁迅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培育和积淀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不懈奋斗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新时代下,要想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焕生机,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助力,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精神滋养,就要全力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是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内在动力。其中,文化自信,是更为基础、更为广泛、更为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持久的力量。这里所说的自信不是脱离社会发展的盲目自信,而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充分信任、高度肯定本民族的文化。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守正道的定力、砥砺前行的动力、变革创新的活力。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使中国人形成了独特价值观念、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的根本特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也是中国人民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根本来源,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战略支撑。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的强国。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遇到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但是都挺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创造了熠熠生辉、光耀世界的中华文明,也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些都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抛弃、背叛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还会上演一幕幕悲剧。文化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产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人们的认知水平、社会制度以及时代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难免会存在陈旧过时的内容。因此,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坚持什么样的立场,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值得每一位中华儿女深思。我们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那么,在进入新时代后,如何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展现出新的气象,同样值得深思。

传统文化在“两创”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方向、立场和原则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时代变迁,生产力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的继承,使其符合时代的需要,是中华文化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华民族向来主张适时而变,反对墨守成规。无论是《礼记•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还是《周易》中的“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勇于创新、积极求变的民族精神。但是变化有则,要按照事物的本质要求,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中华传统文化应该是有利于治国理政,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道德建设,有利于

文化认同,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民族复兴,有利于世界文明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因此,在“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两创”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尤为重要。守正,就是坚持正确的方向、立场和原则:方向,就是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立场,就是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原则,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守正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守正是价值层面,是原则、是立场、是保障;创新是技术层面,是发展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传统文化在“两创”过程中要兼收并蓄地吸收国外优秀文化的精华

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原则,那么就要思考如何进行“两创”。所谓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两创”,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符号以及价值系统加以改造,使这种经改造后的新的符号和系统变成有利于创新的样式,并且在创新的过程中,仍然保持着对原有文化的认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不是把过去的文化进行简单的拼凑,而是要以传统为依托,不断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想保持生命力,就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多元化发展之路。不能自我封闭,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华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的冲击。然而,完全坚守传统文化和全盘西化并不适应当今中国的国情。所以,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两创”,不能关起门来闭门造车,而要不断与世界先进文化、先进理念融合发展,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吸收世界各地优秀文化的养分,其次要借鉴其他国家文化产业先进的发展经验,同时还要寻找自己的出路,做自己的产品,形成自己的风格。

传统文化的“两创”过程要贴合时代精神

传统文化故事的产生距今已有几千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其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因此,要想使古老的传说故事重焕生机,在现代人心中产生共鸣,就需要把这些传统的神话故事用新的视角来重新演绎。比如,以往我们提到英雄人物,通常会采用朴素英雄主义的方式来描述,塑造出来的人物也是一身正气,没有邪念。虽然这种英雄人物形象高大,但是不够丰满,不接地气,造成的结果也往往使受教育者感到怯懦、沮丧、焦虑。真正的英雄首先应该是现实的人,具有人性之光、亲情之光。他们面对生活,也会软弱,也会犯错。但是当面对恶势力时,他一定会站出来,承担责任。例如,哪吒、杨戬,这两个人物在以往的影视剧中,人物本身并不讨喜,形象也不易被接受,但是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和《新神榜:杨戬》的主创人员通过挖掘中国传统神话体系中未被大众广泛认知的部分,并在故事情节的设计中加入了现代人的反思和批判,将主人公的人性与神性完美结合起来,把传统文化和现代人的意识融合起来,把不近人情的神性转化为充满温情的人性,重新塑造了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在作品中,主人公也会迷茫,也曾犯过错,像极了生活中的你我他。这种人物形象的设定,改变了过去英雄主义题材作品人物塑造的模式化和脸谱化,让角色从神坛上走下来,使其在具有神的力量的同时也具有人的善良和悲悯。同时,也告诉每一位观众:我们不必成为圣人,我们只需在命运召唤自己成为英雄的那一刻能够挺身而出就可以了,普通人身上也可以闪耀神的光彩。这样的处理使角色走进了观众的内心,拉近了人物和观众之间的距离。

传统文化的“两创”过程少不了现代科技的加持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文化传播方式层出不穷,现代人的生活理念也在与时俱进。泱泱华夏,从不缺好故事,也不乏先进精神,只是缺少能把故事讲好的人以及能生动表现这些精神的方法。传统文化的产业化,需要技术和艺术同时做支撑,技术与艺术并重,技术是为了让艺术呈现出更好的故事。互联网等新的传播媒体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展示手段;AR、VR等技术的应用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穿越历史;动画电影通过IMAX系统声光电特效的加持,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而不仅仅只是在屏幕上投放的故事……一系列新科技让生动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好中国精神成为可能。先进技术在传统文化创新过程中的运用让曾经晦涩难懂的内容和思想变得生动鲜活,让沉默了几千年的艺术作品重焕生机,让文物不再冰冷,历史不再遥远,文化不再陌生。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出新的荣光。

传统文化在“两创”过程中要弘扬工匠精神

如果说科技的背后是实力,那么实力的背后必定是情怀。过去,千千万万劳动者用专注、求精、坚守的工匠精神铸就了璀璨的中华文明,“遵肘后,辨地产,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正是靠着这份承诺,同仁堂从一家普通的家庭药铺发展成为国药第一品牌。如今这种精神更是千千万万劳动者所遵循的理念。在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创新不止。文化传承者对工艺品质有着不懈的追求,用严谨的态度,规范地打磨每一道工艺,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着自己的初心,旨在让中华传统文化真正传承下去。

大国崛起,一砖一瓦工匠造;家道兴旺,一代一代匠心传。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正成为文化创造的主流,只有用精益求精的精神,才能打造出好的文艺作品,这正说出了“工匠精神”与“文艺精品”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工匠”们只有经过长时间的淬炼,才能拥有精湛的技艺。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也是如此,脱离群众、脱离生活所创作出来的产品必然是苍白的。只有沉下心来细细体会,反复推敲琢磨才能创作出“接地气”的作品。

近年来,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如《唐宫夜宴》《洛神水赋》,这些展示传统文化的作品成功“出圈”,好评如潮。这再次证明,即便没有流量明星和强势宣传,传统文化类节目仍然可以凭借内容、创意和精良的制作“火”起来。这些实例并非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呈现,而是把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习俗风情、家国情怀、民族精神等文化符号巧妙地融入作品,对这些文化符号进行重组,再配以精良考究的服化道,以及表演者细腻入微的情感传达,最终呈现出优秀的作品。

这些优秀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严谨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力图使每一个故事乃至人物造型、服装均可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依据。为了实现更好的艺术效果,他们探寻敦煌壁画,考察三星堆出土的文物,研究汉代的宫灯……以期在其中获得创作灵感。力求做到每一个画面都考究,每一个细节设计均出自古籍。在表面上,人们看到的是一个产业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群人的坚持,支撑他们的最本质的东西是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正是这群人的坚持,观众可以在享受视听美感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这触发了人们对其所代表的历史与文化图景的想象,进而产生一种跨时空的文化共鸣。这些作品时隔多年仍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被观众奉为经典。它们的成功并非偶然的,而是在于创作者、表演者以及幕后工作人员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同时,它们也提升了人们的审美标准,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现在人们已经把追捧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时尚,社会上“国潮”“国风”等风格也越来越流行。

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普及和宣传

让青少年发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崛起。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领先于西方则国领先于西方。”在青少年群体中普及带有传统文化色彩的作品,站在年轻人的视角讲古老的文化,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倡导中华传统文化或具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走进校园,使孩子们能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接触到中华传统文化,使其从小就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文化自信。比如,在语文课上利用汉字、书法、传统节日等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课堂里开展传统节日、服饰、建筑等交流展示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灿烂的文化;在历史课上,通过让学生了解甲骨文、都江堰、“四大发明”等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在美术课上,引导孩子们欣赏皮影、剪纸、年画等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在物理课堂上,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青铜器、铁器制造技术及其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我们应该给皮影、剪纸这些传统文化艺术更多的展示机会,让传统文化走出“大山”,走进大众的视野,使其重新焕发出生命力,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传统艺术的精美绝伦,让青年一代更好地体会东方之美、中国之美,也让这些传统文化和中国元素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这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审美观念的形成以及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渴望讲好这片土地的故事,用经典的、纯粹的故事加上先进的、精准的工艺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了解它,让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新的光芒。同时,我们也希望带有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经典作品走出国门,不只为中国,也为世界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让世界人民更加了解中华文化。

猜你喜欢

中华中华民族传统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