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档案数字化管理与乡村振兴建设应用探究

2023-02-24徐玲珍南阳师范学院

文化产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数字化档案管理农村

徐玲珍 南阳师范学院

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大数据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乡村建设的各个领域,对乡村经济振兴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目前,中国农村数字化建设工作已全面推进,进一步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农村建设的有效融合。在我国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档案数字化管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乡村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现状来看,其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要积极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并结合乡村建设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推动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优化升级,使其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档案数字化管理对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意义

乡村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就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乡村档案管理质量的提升,从而促进乡村的经济发展。发展绿色生态环境和建设智慧数字平台是乡村振兴的基本原则,此外,还要以建设魅力乡村为出发点,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在全球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为了紧跟世界经济的发展步伐,乡村振兴的规划与建设要紧随数字化发展转型的步伐,并对与乡村振兴战略密切相关的档案数字化管理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与创新,将乡村档案数字化管理置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在乡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乡村建设已成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这有效推动了乡村数字化建设的进程。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数字农村发展战略可以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农村档案管理工作中,从而解决传统农村档案管理模式落后的问题。乡村振兴主要解决的是“三农”问题,而涉及“三农”问题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都需要档案管理的帮助和支持,因此乡村档案管理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有必要将乡村档案管理作为重点,提升乡村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质量。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的效率,提高乡村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从而提高农民的各项基本生活保障,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同时,加强农村数字化建设,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农村的各项管理事业中,可以让更多的农民了解数字技术的现实作用,这将有效提高农村的数字化水平和农民的信息技能,对进一步构建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同村庄的档案管理模式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农村的档案管理工作问题较少,管理模式也相对成熟,因此档案的管理和调取都非常方便,再加上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逐步开展,其档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仍有一部分农村没有形成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档案管理的基础业务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当下迅速调取档案和归档的需求。同时,其在档案信息安全方面也存在较大隐患。不同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差异性导致无法在农村全面开展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工作,不利于档案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真正作用。我国部分农村虽然开展了经营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业务的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但仍有一些档案没有进行妥善的管理。这就使得档案长期处于疏于管理或粗放管理的状态,导致许多重要档案信息丢失、损毁。特别是部分农村地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严重不足,导致电子档案信息和数据泄露和损毁等情况出现,对农村档案管理数字化转型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无法满足现阶段人们对档案信息的应用需求,不利于档案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可见,仍有部分农村地区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导致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未能有效提高。不同村庄之间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等存在差距,许多村庄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导致当地的档案管理意识严重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面临很大的困难。同时,一些村庄的管理人员和档案管理工作者缺乏责任感,缺乏档案管理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导致农村档案管理数字化转型工作还处于进展相对缓慢的状态。因此,为了提高乡村档案管理水平,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提高现有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因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参与者是档案管理人员,所以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档案管理数字化进程有很大影响。有关部门要积极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特别是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这样才能使档案在乡村振兴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其次,加快农村档案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现代设备和技术,为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提供先进的设施支持,全面提高档案服务质量,更好地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开展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措施

完善档案资源管理制度

目前,农村档案管理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不同村庄的档案管理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农村的档案管理工作做得比较好,档案种类比较齐全。再加上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逐步开展,档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仍有部分农村没有形成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档案管理的基础业务相对落后,不能满足现代档案管理的需要,档案信息安全方面也存在较大问题。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差异性,导致无法在农村全面开展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工作,不利于档案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因此,完善档案资源管理制度也是提高农村档案管理质量的重要措施。档案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农村相关部门开展档案资源普查,以便更全面地掌握农村档案资源的具体情况,尽快建立起规范的档案资源管理制度,使农村档案资源得到更系统、更全面的保护和管理。同时,也要注重对农村档案资源结构进行优化,并对农村档案资源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从而提高农村档案管理质量。

加强农村对档案管理的重视

为了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中档案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努力提升农村档案管理水平,各村庄要积极谋划,做好村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性。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从档案形成到归档再到销毁的整个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还要明确分工,提高效率,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档案信息服务。一方面,各村要指定专人负责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和管理工作,根据档案类别、年份、期限等内容进一步细化档案分类,建立电子文档,实现档案信息在线检索;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归档文件和材料的保存和保密,由档案管理人员统一集中进行管理。应建立专门的工作台账,任何人不得擅自挪用。加大投入,强化保障,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硬件设施。在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过程中,因地制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工作目标,建立综合档案室,为档案室配置机柜、空调、除湿机等硬件基础设施设备。将档案规范管理纳入日常工作考核,不定期开展档案管理监督考核,不断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助推乡村振兴。总之,要加大农村领导和群众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度,不断增强其对档案管理的认同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因此,有关部门需要采取多样化的宣传手段,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力,结合农村实际情况,落实新时代档案管理目标,不断提高农村档案管理的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更好地推动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使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引导作用更加突出。

提高数字化档案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质量

要想提高乡村档案管理的质量,做好乡村档案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特别是进一步推进对红色档案资源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抢救和保护,就必须努力解决有关的问题。同时,要加强对专职和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综合素质,努力建设精干高效、忠诚廉洁、负责任的乡村档案管理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信息化人才队伍是农村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工作。目前,我国农村正面临着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的困境。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线下讲座等形式开展一些教育活动,让更多农村群众了解乡村振兴的整体规划和布局,帮助他们掌握一些现代信息技术。同时,政府部门可以制定一些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农村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中来,建设一支能力强、素质高、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优秀人才队伍,使之成为农村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主力军。政府也可以与当地高校、环保部门协调沟通,为农民提供大数据技术等方面的专业指导,这些措施将有力推动我国农村的建设。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我国农村数字化建设全面展开并取得了长足进展,这代表我国数字农村战略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加大支持和保障力度,促进档案资源开发利用

档案资源建设是增加档案资源数量、优化档案资源结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规划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各级部门要将乡村振兴档案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中,结合实际情况和地方特色资源,制订切实可行的档案资源开发与保护计划。其次,要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依托社会各界及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有效地推进农村档案建设。要重视软硬件设施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改善农村档案的储存和利用条件,采取典型培养、实地观察、点对点的方法,逐步推进农村档案文化阵地建设,以先进的档案文化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最后,要发挥联动效应,讲好农村故事。各部门要相互配合,加强对农村档案资源价值的挖掘,积极向党委、政府提出建议,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利用好档案资料,挖掘历史文化。

档案数字化管理与乡村振兴建设的关系

对乡村建设、管理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类档案进行数字化转化和管理,是保护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部分农村档案信息资源结构单一,档案管理工作依然沿用传统模式,工作步骤烦琐且效率不高,难以满足乡村振兴建设的实际需求。因此,有必要对农村档案数字化建设进行规划。

在顶层设计中,既要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分类,也要加大档案人才培养力度。农村档案管理人员应重点收集有关乡村记忆、乡村文化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档案,更好地服务于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乡村档案管理工作要积极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配备必要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建立档案电子目录和全文数据库,逐步实现档案信息的网络共享。现在我国农村地区已经实现了数据网络的全方位覆盖。而且,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中老年人也能使用智能手机进行操作。加强乡村地区的档案数字化管理,应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号召全民共同参与,提出促进产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点,积极推动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是提高档案服务质量的关键。通过提高档案服务质量,促进农村地区民生和经济发展,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以农村档案管理工作为抓手,以服务基层为纽带,优化各种利民措施,创造性地开展档案开发利用工作,使档案服务惠及农村群众。积极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宣传农村档案资源的利用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档案,让农村群众知道涉及自身利益的重要档案在哪里查阅,如何查阅。加强农村重点土地权属档案、精准扶贫档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等的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地提供档案获取和利用服务。让农村群众走近档案,把公开的档案和政府公共信息送到千家万户,把档案服务送到人民群众身边,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村群众的幸福感,为促进乡村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数字化档案管理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如何规范档案管理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数字化制胜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