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跨学科写作”模式的实践研究

2023-02-23朱培培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3年8期
关键词:调查报告模块信息技术

朱培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课程内容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注重听说读写的整合,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由此可见,跨学科写作是一种打破写作训练和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指导学生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写作,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写作教学模式。在跨学科写作中,学生可以将写作知识和各学科的课堂笔记、调查报告、说明书、流程单等不同的文体形式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性写作训练,以提升作文水平。

一、搭建思维跳板,建构写作模块

跨学科写作是一种连贯性的思维活动,教师要搭建思维跳板,建构写作模块,帮助学生逐步解决写作中的各种问题。写作模块分目的模块、对象模块、体裁模块三种,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写作情况,依次提供,引导他们层层递进地思考。

1.目的模块,指导精准立意

建构目的模块是要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真实意图出发,明确写作目的,做到精准立意。

例如,教学“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教师可以将其和科学课程结合在一起,指导学生写科学调查记录和调查报告,完成跨学科写作活动。在建构目的模块时,通过实验情境、问题启发等方式,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教师可以先展示“人工喷泉”等有趣的实验项目,启发他们思考:“你们是否想知道这个实验是如何完成的?能否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加入一些自己的创造性想法呢?能否清楚地记录下实验的过程,给后来者启发呢?”通过思考这一系列问题,学生明白了撰写调查记录和调查报告的目的是清晰记录实验流程,展现科学构想,启发后续的研究者。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优化后续的写作成果。

2.对象模块,捕捉细节特征

对象模块要建立在目的模块的基础上,主要作用是让学生明白“写什么”。他们要深入研究自己的写作对象,在观察中捕捉其细节特征,并思考如何用合适的语气、表达方式来描述该对象。

教师鼓励学生思考“我做了一项小实验”的写作对象是什么,应该运用怎样的写作手法。思考过程分为“观察对象、细节表达、酌情调整”三个环节,以“人造喷泉”为例,在“观察对象”环节,教师鼓励学生参加实验,观察实验材料,看看在喷泉出现前是什么状态;出现的瞬间给人怎样的视觉震撼;喷泉消失后,又给人什么感受。在“细节表达”环节,鼓励学生思考在调查报告中,怎样才能详细、生动地描写喷泉出现的瞬间,试着用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在“酌情调整”环节,则激发学生的读者意识,围绕阅读对象调整文风。学生要思考一下,如果阅读对象分别是“对科学感兴趣的孩子”和“有一定科研经验的教师”,合适的语言风格分别是什么样子。如有一名学生提出,如果阅读对象是科学爱好者,那么在描写细节的时候,可以用“喷泉如同长龙一般,飞向空中”这样的比喻句;如果是科学研究者,则可以用列数字的方式具体写喷泉的高度,体现思维的严谨性。

在写作对象模块,学生认识到要根据写作文体、目的等差异,调整细节描写的手法,灵活运用语言文字,这样才能写出内容丰富且贴合读者阅读习惯的作品。

3.体裁模块,掌握行文结构

体裁模块关注的问题是“怎么写”,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掌握行文结构,探究具体该用何种手法完成写作任务。

写调查报告,教师可以设计“总结归纳、对比分析、自主创写”三个环节。在“总结归纳”环节,学生上网搜索各种调查报告,总结归纳它们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如一名学生发现:“很多调查报告都运用了表格的形式,标注了调查时间、地点、对象、材料、实验过程等内容,这样写给人清晰明了的感觉。”在“对比分析”环节,教师让学生对比科学调查报告和科普文,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调查报告给人严肃的感觉,科普文虽然也很严谨,却更为生动有趣。在“自主创写”环节,学生可以结合此前总结的内容,优化自己的作品结构。如有学生决定将表格和科普文结合在一起,既能给人严肃认真的感觉,又有幽默的语言。

二、整合知识信息,积累写作素材

1.操作类,记录过程体验

跨学科写作的写作素材比较多元化,学生要从实践活动、科学研究、艺术审美等诸多活动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整合成写作素材。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学习各学科的时候,都积极观察、主动积累,挖掘写作素材。

信息技术课具有操作性、科学性、艺术性合一的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神奇的探险之旅”的时候,可以充分融合信息技术课,让学生想象自己是电脑中的一串数据,在接收到网络指令后会如何行动,以什么方式在电脑屏幕上呈现。学生围绕此主题,自主设立关键词,上网搜索,然后想象自己是调皮的网络信息,在收到不同关键词后,反应是什么,会采取什么行动。通过这样的写作,学生将信息操作的实践过程和信息搜索、呈现结合起来,写了“信息数据的神奇旅行”,给读者奇特的阅读感受。这样将抽象的信息技术学知识转化成有趣的童话故事,体现了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科学类,理解事件逻辑

在跨學科写作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科学探究的过程记录下来,思考事情的逻辑顺序,理清思路,有助于学生写出逻辑性强的作品。

例如,教学“多彩的活动”,教师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用网络软件记录整个活动的过程。学生发现,运用科学工具辅助,有助于更好地梳理事件的逻辑。如一名学生写的是科学小实验,但是他发现,自己将“放置实验材料”写到了“观察实验变化”的后面,这样就发生了前后颠倒的问题。他利用软件工具,调整两个“节点”的位置,理清了事情的逻辑。还有学生发现,自己在整理事件发展过程的时候,漏掉了“调整温度”这样的重要环节。经过一番调整后,学生发现清晰记录了“多彩的活动”的各个环节,在这个基础上写作,更有条理。

3.艺术类,掌握表现手法

教师还可以将写作和美术、音乐等艺术类信息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博采众长,从其他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从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学教材中,有一些类似“××即景”“推荐一个好地方”等主题的作文,要求学生生动地描写某种景物,写出它们的典型特点。此时可以整合信息技术学科,用多种艺术形式,描写景物。在“诗画欣赏”中,教师推送不同朝代的绘画和诗歌作品,让学生说说诗画如何展现意境,怎样表现景物特点的。学生发现,绘画能通过色彩、结构等方式,构筑意境,表达情感。诗歌则用文字巧妙地组合各种意象,将情感融入意象中。在欣赏诗画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初步了解如何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描写景物。教师还可以用信息技术展示音乐作品,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听觉艺术呈现景物,思考是否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如有学生认为在音乐作品中常常塑造“歌者”的形象,该形象和景物的意境相符合,认为在写作中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塑造“景中人”。这样就利用信息技术串联起不同的艺术门类,帮助學生掌握了表现手法。

三、聚焦文体意识,创新写作形式

1.数学日记,描摹心理活动

在语文课堂,学生接触的大多数是文学类作品,较少接触实用类、学术类作品。故此,他们在文体知识的建构方面有所欠缺。教师可以构筑跨学科的写作课堂,指导学生写作不同文体的作品,创新写作形式。在数学课上,学生可以试着写数学日记,将自己学习数学的心理活动记录下来。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在线写“数学日记”。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时候,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将题目上传到网络上,并写出内心感受,寻求他人的帮助。此后,其他同学可以一起研究这道题目,发起网络互动讨论,解答题目。在得到他人的帮助后,提交问题的学生要写出成功解决难题后内心的感受。在“数学日记”板块,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数学题和心理描写的内容分成两个板块,各自提取出来,让学生总结归纳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人们一般会有怎样的心理,可以用哪些手法描写这种心理变化,哪些同学的作文更有新意。这样就用信息技术,将数学和语文结合在一起,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撰写数学日记的过程中,学生将生活感悟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在描摹自己心理过程的同时,认识到该如何进行心理细节描写,以后也可以将这种方法运用到撰写其他作品中。

2.历史评论,阐发个性观点

评论类文章是文史类研究中常常使用的文体类型,但是小学生一般写记叙文比较多,较少写评论文。教师可以结合历史学科,组织学生写历史评论,总结此类作品的文体特点,写出个性化观点。

学习了《将相和》等历史主题的作品后,教师可组织“历史评论”写作活动。在“网络搜索”环节,学生主要搜索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搜索历史资料,了解所评价历史的全貌;二是搜索其他人撰写的历史评论文章,看看他们的观点是什么。在“纲要归纳”环节,学生也要完成两方面的任务,一是要总结各种评论文章的写作结构,试着用信息技术软件整理写作的流程图;二是结合要写的作品,整理大纲,总结观点。在“写作交流”环节,学生提出个性化观点,并上传到网络上,围绕有争议的观点展开辩论。如有人提出“廉颇好大喜功”,不赞同的学生可以发起网络辩论,促使作者调整观点,修改历史评论文。

3.将道德与法治结合,见证社会发展

结合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可以组织调查采访类的文章,将写作和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让他们在写作中见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为了让学生写好“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师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的“请到我的家乡来”一课,试着设计采访稿,采访路人,看看家乡人对未来的设想是什么,看看其他地方的人对当地的看法是什么。将这些信息整理起来,就能写出内容翔实的作品。如有一名学生在采访中发现,有很多人都对家乡的交通情况感到困扰,希望以后能解决交通堵塞的问题。他在撰写报道的时候结合视频,展现了上下班时交通拥堵的状态,突出了问题的严重性。之后在文章中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写下对城市交通建设的设想。最后写下美好的祝愿,希望二十年后家乡能变得更美好。这样的文章巧妙利用多媒体的表现方式,融入了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设想。

写调查采访类的文章时,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课上学到的多媒体技术,将视频、图片、文字等整合在一起,这样设计出的调查报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更好。

猜你喜欢

调查报告模块信息技术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例育雏室通风不良造成鸡苗慢性死亡的调查报告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2016年中国台湾直销事业调查报告
京族医药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