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机化技术推广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2023-02-22

农机科技推广 2023年1期
关键词:减损机收总站

年末岁首,时序更迭,是展望之机,亦是回望之时。

回顾刚刚过去的2022年,我国“三农”事业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取得“十九连丰”的好成绩,为国家社会发展及应对多种挑战提供了坚实保障。农业机械化以稳健态势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2年,农机化技术推广作为农机与农艺结合的终端接口,为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强力支撑作用。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日前召开2022年工作总结会。会议对包括农机化技术推广在内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总站2022年农机化技术推广与应用工作亮点纷呈。

一是着力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装备配套和技术支撑。总站编写配套机具应用指引和调整改造指引,发布4项播种机、收获机调整改造实例视频,积极推动各地探索适宜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编印发布复合种植收获机具备选机型、减损收获技术指导意见,分区域、分模式总结发布机收实例,做好机械化收获生产指导。举办4期复合种植专题培训,培训超过8万人次,覆盖所有实施县。

二是着力做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补短板技术装备支撑。总站配合部司开展南方水稻机种补短板促全程工作,起草发布早稻育插秧、南方双季稻抢收抢种等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编制水稻育秧中心建设指引,加快水稻机械化移栽技术推广应用。配合科教司、种植业司、农机化司起草技术材料,针对再生稻头季稻机收碾压率大的问题,提出机械化解决方案。组织开展再生稻收获机作业效果综合测评,探索补贴技术支撑新举措。

三是着力做好油料生产机械化技术装备支撑。总站紧盯油菜扩种机械化保障重点工作,开展油菜机收、机种2个全国现场推进活动,分别有500万人次和40万人次通过线上线下观摩参与。组织专家编写并通过部司发布《南方冬闲田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协助部司抓好油菜机械化移栽示范推广,在7个省的70个县建立了106个示范点。开展油菜籽收获机、花生收获机、油菜移栽机作业效果综合测评,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为农民购机用机提供了参考。积极争取部门的支持,油菜机械化移栽与低损收获技术被列入2022年粮油生产主推技术,稻油钵苗育秧移栽机械化技术被列入2022年农业农村十大新技术。

四是着力做好粮食等重要农作物生产机收减损技术支撑。总站组织编写修订并通过部司发布了水稻、小麦、油菜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参与制定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2022年主粮作物机收损失监测调查方案》。深入各地开展机收减损专项指导工作,持续指导各地开展机收减损大比武、大培训、大宣传,印发《小麦机收减损歌》,组织举办全国粮食作物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谷物机收减损机械化技术培训及2期粮油作物机收减损操作与损失率快速测定培训。成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2022年中国农机推广“田间日”,810万人次在线观摩,示范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

五是着力做好重要农时农机作业和防灾减灾机械化技术指导与服务。总站编写印发《2022年“春耕”“三夏”“双抢”“三秋”农机检修技术指引》,为重要农时农机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及时规范完成跨区作业证印制采购发放,保障跨区机收顺利开展。麦收期间,站领导班子成员和技术人员分别深入安徽、河南等6省小麦机收一线开展机收技术指导服务,为实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作出总站贡献。“三秋”时节,总站编写并由部司发布2022年“三秋”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总之,一年来,面对疫情影响等困难挑战,总站干部职工以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精神强担当,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自觉抓机遇,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落实,推动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提供了技术和服务保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总站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减损机收总站
省蚕业管理总站组织召开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七届二次会议
合作社成了『粮保姆』每公顷地减损500斤
省植保植检总站张武云一行赴翼城调研
机收减损,颗粒归仓,湖南早稻机收预计减少损失1.45亿斤
节粮减损,讲好中国“粮”言
科学减损就等于绿色增产
重庆市水土保持监测总站
全国小麦机收率96%创新高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今夏山西省小麦机收率达到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