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早期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控制静息心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2023-02-21陈愿赵子明崔留义马翔宇沈蕾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1期
关键词:利钠人脑静息

陈愿,赵子明,崔留义,马翔宇,沈蕾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三病区,河南 郑州 450000 )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急性呼吸困难,是短期内慢性心力衰竭急性恶化导致患者发病,该疾病是多发的心血管重症疾病[1-2]。我国近年来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病率提高,年龄越大的人群患病率越高[3-4]。洋地黄药物制剂和利尿剂是目前治疗该疾病的主要药物。脑利钠肽有改善血管舒张收缩、调节血压的作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在临床应用广泛,其生物效应类似于脑利钠肽,该药物是通过重组脱氧核糖核酸合成的新型药物[5-6]。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早期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静息心率的变化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2018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治疗的156 例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纳入标准:①心功能分级Ⅳ级或Ⅲ级;②年龄≥18 岁。③符合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诊断标准[7-8]。排除标准:①严重精神障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②急性心肌梗死、重度瓣膜狭窄及心源性休克患者。本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

156 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重组人脑利钠肽组,每组各有78 例。两组基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n=78)

1.2 研究方法

比较对照组与重组人脑利钠肽组静息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与临床疗效。显效是指心功能改善2 级以上,体征、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是指心功能改善为1 级;无效是指心功能、体征、症状无改善;恶化是指心功能、症状、体征恶化。总有效=有效+显效。

1.3 用药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米力农(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43025,生产厂家: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1061310,规格:5mL∶5 mg)注射治疗,首先静脉推注50 μg/kg,随后静脉泵入0.5 μg/(kg·min),连续泵入米力农72 h。重组人脑利钠肽组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生产单位: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S20050033,批号:20200957,规格:0.5 mg 500 u/瓶)治疗,初始剂量为1.5 μg/kg,90 s 推注完毕,接着给予维持剂量0.030 μg/(kg·min),静滴24 h。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静息心率比较

对照组与重组人脑利钠肽组用药前静息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05,P=0.422)。重组人脑利钠肽组用药后1 h(t=13.842,P<0.001)、用药后12 h(t=39.499,P<0.001)、用药后24 h(t=39.806,P<0.001)、用药后48 h(t=41.190,P<0.001)、用药后72 h(t=42.541,P<0.001)静息心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用药后1 h(t=2.862,P=0.005)、用药后12 h(t=37.795,P<0.001)、用药后24 h(t=38.121,P<0.001)、用药后48 h(t=36.224,P<0.001)、用药后72 h(t=38.413,P<0.001)静息心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组人脑利钠肽组用药后1 h静息心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49,P<0.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静息心率比较(n=78,,次/分)

表2 两组患者静息心率比较(n=78,,次/分)

注:†与同组用药前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呼吸频率、收缩压比较

对照组与重组人脑利钠肽组用药前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5,P=0.917)。重组人脑利钠肽组用药后1 h 呼吸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59,P<0.001)。对照组与重组人脑利钠肽组用药前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7,P=0.923)。重组人脑利钠肽组用药后1 h 收缩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45,P<0.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呼吸频率、收缩压比较(n=78,)

表3 两组患者呼吸频率、收缩压比较(n=78,)

注:†与同组用药前比较,P<0.05。1 mmHg=0.133 kPa。

2.3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

对照组与重组人脑利钠肽组用药前中心静脉压(t=0.055,P=0.956)、心输出量(t=0.471,P=0.638)、平均毛细血管楔压(t=0.028,P=0.9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组人脑利钠肽组用药后1 h 中心静脉压(t=7.982,P<0.001)、平均肺毛细血管楔压(t=6.304,P<0.001)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心输出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t=9.31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n=78,)

表4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n=78,)

注:†与同组用药前比较,P<0.05。

2.4 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

用药前两组脑利钠肽(t=0.220,P=0.826)、左心室射血分数(t=0.050,P=0.960)、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t=0.057,P=0.9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重组人脑利钠肽组用药后72 h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t=3.844,P<0.001),脑利钠肽(t=4.998,P<0.00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t=5.580,P<0.001)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n=78,)

表5 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n=78,)

2.5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重组人脑利钠肽组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3%(72/78)vs.73.1%(57/78),χ2=10.078,P=0.002]。

3 讨论

影响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发病的因素有很多,如心室重构、血流动力学、神经体液及心肌损害等,患者发病后机体为维持循环代偿而激活细胞因子、内皮素系统、肾上腺素能[9]。在激活上述因素的同时,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心室重构加速[10-11]。脑利钠肽能够降低心脏前负荷和血压,促进血管扩张[12-13]。

重组人脑利钠肽的氨基排序序列、空间结构与脑利钠肽相同,二者也具有相似的生物学活性,该药物的药理作用包括:抑制心室重构,促进间质金属蛋白酶表达;降低机体炎症应激,减少炎症因子分泌[14-15];减少心室前负荷,抑制加压素保钠、保水的作用,降低机体分泌肾素、醛固酮;降低心脏前负荷,扩张平滑肌血管[16];减少心脏后负荷,提高利尿作用,促进钠排泄,增加肾小球滤过率,拮抗醛固酮、去甲状腺素、心肌细胞[17-18]。

目前,正性肌力药物、血管扩张剂和利尿剂是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主要药物,患者应用以上药物后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但被过多激活的神经内分泌途径依然得不到抑制,而且内分泌系统还持续过度激活。本研究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用药后1 h 时重组人脑利钠肽组静息心率明显降低(t=10.149,P<0.001)。重组人脑利钠肽组用药后1 h 收缩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7.945,P<0.001)。重组人脑利钠肽组用药后1 h 中心静脉压(t=7.982,P<0.001)、平均肺毛细血管楔压(t=6.304,P<0.001)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心输出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t=9.316,P<0.001)。对照组起效时间较晚,同时重组人脑利钠肽组有效率明显提高[92.3%(72/78)vs.73.1%(57/78),χ2=10.078,P=0.002]。以上结果提示重组人脑利钠肽疗效肯定,以上结果与其他相关研究完全一致[19]。重组人脑利钠肽的应用具有剂量依赖性,要依据疾病进展随时给予患者病情评估,调整重组人脑利钠肽到合适的滴注速度、滴注剂量,避免低血压发生。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改善心功能、血流动力学,但不能降低患者死亡风险。重组人脑利钠肽价格较高,患者的治疗费用会增加[20]。因此,并非所有的心力衰竭病例都可以应用该药物,可见,临床实践中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决定该药物的应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后患者发病早期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后,心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改善,疗效明显提高

猜你喜欢

利钠人脑静息
人脑拥有独特的纹路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让人脑洞大开的绘画方式
血浆B型利钠肽在慢性心衰诊断中的应用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电功率谱熵的对照研究
让人脑洞大开的建筑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于AMI心力衰竭患者循环内分泌的影响
首发抑郁症脑局部一致性静息态MRI对比研究
心房利钠肽原不同肽段的抗肿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