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品自动化机械工程设计与研究

2023-02-21杨鑫

工程技术与管理 2023年1期
关键词:机械自动智能

杨鑫

温州日益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浙江 温州 325025

1 引言

伴随着中国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自动控制技术正逐步由电子工业向机械制造业过渡,在新的历史时期,机械设备必须依靠信息技术来实现性能的优化。因此,运用自动化技术进行优化是可行的,以提高机械制造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论文运用理论与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机械制造中的机械自动化技术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2 机械自动化概述

机械自动化的本质就是依靠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实现的,而机器自身的运行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利用计算机的知识进行操作。从机械的设计上来说,机械设备的制造过程中,很多环节都是相互配合的,而手工的操作和设备的自动操作,本质是保证生产效率和品质[1]。从分类上来说,自动化技术在机械生产中的运用,着重于智能硬件管理、智能软件检测、自动化运行等多种环节为一体的管理模式。

3 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在产品生产制造中的应用

3.1 柔性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由于机械制造项目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其自身的性能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机械制造过程中,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要改变传统的机械制造模式,建立灵活的管理指标,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对这些变数进行适当的调节[2]。因此柔性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加工中注重适应性、灵活性,以适应各种机械生产的实际需要。

如一种不锈钢材料的废气再循环阀隔热罩的加工,传统的生产工艺是由剪板机下料,由CNC冲压成形,然后对连接部位进行焊接。这种传统的生产系统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人工成本高,一条生产线需要8个以上的员工同时进行管理和作业;其次,对人的高度依赖,总体质量不稳定,需要大量的手工操作;最后,工作效率低。为解决这一问题,企业采用自动化技术,建立灵活的生产线,以保证更大的可调节空间,为柔性生产线建立了一套自动化的仓库。

现有的数控冲孔机、一套CNC折弯机、一套自动清洁、涂胶、压紧机、自动铆接、滚轮传动等设备。采用西门子总线控制系统(图1),提高整个流水线的可调节性。新的柔性产线生产工艺为:全自动料仓自动送料,冲孔机自动弯曲系统能迅速运转;再对已加工完成的成品进行清洗、上胶,最后将上、下两个结合部位进行压合,并实现自动铆合[3]。经过改进的生产线能够根据不同的生产要求,进行全面的调整,从而防止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实现自动上料和折弯,整个生产线可以实现流水线操作,解决生产过程对员工的高度依赖性,提高产品质量。

图1 西门子总线控制系统图示

3.2 智能化自动技术

智能自动化技术是指依靠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用“智脑”取代传统的手工操作。从技术上来说,其涉及机械、自动化、人工智能等多个技术的结合,让机械制造业的生产变得更加灵活,能够实时监测生产线的运转状况。与传统的机械化生产相比较,智能自动化技术在企业中的运用,着重于整个生产系统的监控,生产组织有序、物料信息监控、设备运行过程监控、质量监测等功能。

目前,世界各大生产大国都已经基本实现了智能化的生产线,并且形成自己的技术体系,研发出智能化系统,实现对机械生产线的智能化控制。例如,某铸造企业的传统流水线是依靠人机交互系统来完成的,其注重的是人工操作和机械自动化,尽管可以采用一定的自动化技术进行系统的优化,然而由于原料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低下,很难满足高端用户的实际需要。而通过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改造,将自动化技术和智能铸造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既能提高产量,又能提高产品的质量[4]。从优化转型的角度出发,对传统铸造工艺的各个关键环节进行智能化改造,包括智能配料、智能熔炼工艺、智能浇筑工艺、智能清理单元、细节处理单元五大智能单元,形成一个闭环的体系,使每个单元都能实现本地的智能生产。并在中央处理器的支持下,实现生产、能源、质量的监控、安全管理、排放控制,真正做到生产线的全过程智能化管理。

3.3 集成化自动技术

集成化就是对机械制造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控制,形成企业与企业、人与人、项目与项目的集成化控制,不断缩小行业间的差异化,与国际接轨,真正达到全性能优化、全流程控制的机械生产与制造系统。集成设计具有很强的复合性,从单机到系统,从简单到复杂,从刚性到柔性。

以某发动机电控产品为例,其主要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采用一体化、自动化的方法进行系统的设计,以形成一套完整的生产体系,各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联系,使设备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而这些整合的内容除包括压装时对物料有无、方向是否正确的判定,还包压装过程压力、位移的实时监测等[5]。将传感器技术、视觉技术等相关的智能技术应用于装备制造中,通过对信息的连接,实现对上料系统、送料系统、压装系统的合理利用,从而提高生产的过程防错和生产效率。

3.4 虚拟化自动技术

虚拟自动化技术着重于把已有的加工产品转换成数字化模型,并对其进行早期的品质调整和系统分析,从而确定机器的各部分和系统的故障。并结合机械的动态特性和有关活动,建立模拟分析模型,及时发现问题,并对生产计划和生产计划进行调整,一般用于机械设备的早期制造。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保证产品的一次生产符合性,大大缩短生产周期,降低错误成本,提高产品的综合品质。

如在汽车零件生产中,利用虚拟技术对零件进行绘制,并对各种动力因素进行分析;采用计算机虚拟技术进行图形和动画处理,可以直观地分析模型的工作状况,并对零件的各个细节进行详细的了解。该流程可以直接用于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早期的虚拟分析。此外,在目前的一些电力设备制造中,利用有限元技术建立运动系统的模拟模型,可以了解多个结构的动态模拟和受力状况;还能对动载和静态载荷进行分析,提高机械制造的精度。

4 应用PLC技术实现产品的机械化自动生产

4.1 PLC技术概述

PLC在传统继电器接触控制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利用单片机实现对其进行自动化控制、不需要专用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由于指令的结构简单、调试方便,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机电自动化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另外,PLC存储区具有可编程功能,能够按照自动控制系统的命令信息进行逻辑运算。同时在该系统中,控制器可以进行多次的扫描,并将扫描的结果传送到执行单元,并循环执行。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采用PLC技术,只有输入和输出两种接口,通过对内存编程的调节,达到了控制目的。PLC技术体系随着行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改进,比如对基本性能的提高,而对PLC的抗干扰能力则是最基本的能力。研究表明,采用绝缘变压器来屏蔽干扰源,或者在供电端配置LC滤波器,可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从而可以避免由于电磁干扰等因素对指令的传递和执行产生影响。

4.2 机械工程自动化生产中PLC技术的应用

4.2.1 在生产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在机电一体化方面,PLC技术部门采用模拟参数控制、顺序控制和定位控制等方法,实现了对工业控制的自动化。同时本技术的存储器区域具有可编程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控制参数,并能对目标和行为进行监测,以实事求是的方式来进行生产控制,以最合理的加工方法实施机械控制,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能控制生产成本。例如,将PLC技术用于热处理炉温的操作控制,可以实现热处理炉的温度控制;当温度变化时系统会收到相应的信息,并作出相应的反应,使其符合生产的需要,从而使热处理炉的温度达到预定的要求,保证产品的正常运转。

4.2.2 在控制逻辑运算中的应用

PLC技术具有逻辑计算功能,可以根据生产资料进行灵活的控制。在此工艺中,本工艺系统主要采取两种控制方法:

①连续控制。PLC可以用作连续控制,它包括主站控制模块、传感器模块和自动控制模块,实现对生产过程中的某些控制。

②控制开关量。采用PLC技术,使中间继电器具有切换控制功能,同时克服了传统的继电器保护技术的缺点,使自动控制系统得到最优的设计。系统具有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及时、高效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4.2.3 在远程通信与系统控制中的应用

PLC技术是一种安全、稳定的技术,它在机械工业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三大技术:

①集中监测技术。通常是在生产设备中进行自检,对于安全性的需求比较小的时候,也比较容易进行。该技术使各系统的各部分功能都在一个单一的处理器上,具有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同时也减少对目标的监视。

②将两台监视器的计算机相连,监视器具有完全的掌控力,可以遥控操控被监控者的计算机,其具有灵活、高效、低成本的特点。

③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发展,既具备远距离监测的优势,又具备很好的适用性,使原有的电气自动控制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5 结语

在目前的生产制造行业中,电气机械已经逐渐取代人工,成为目前机械制造与生产的主力,在能源的驱动下为人们和社会创造了十分丰富的物资。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人们也在开始逐渐研究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控制技术,减少人工运营成本的同时来提升工业制造效率。电气自动化技术本身由自动化软件、硬件和系统三个部分组成,核心为PLC技术,以开关和顺序等控制方式,实现产品生产与机械制造的自动控制与调配。

猜你喜欢

机械自动智能
自动捕盗机
调试机械臂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简单机械
让小鸭子自动转身
自动摇摆的“跷跷板”
关于自动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