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内蒙古工业与信息化形势分析与展望
2023-02-21郭淑军
郭淑军
一、2022年内蒙古工业经济运行稳定
2022年,全区工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采取有力举措,全力以赴抗疫情、稳运行、促发展,全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增速居全国第3位,连续8个月位居全国第一方阵,超额完成年初目标任务。
一是工业生产稳定增长。三大门类中,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制造业增长10.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5%。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能源行业增长7.6%、冶金建材10.3%、化工5.8%、装备制造43.3%、农畜产品加工5.9%、高新技术33.6%。全区38个行业大类中,有25个行业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65.8%,其中13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全区工业产品产销率达98.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二是数字化转型加快。出台5G基站建设支持政策,建成5G基站2.1万座,累计达到4.1万座。推进大数据项目建设,新增服务器装机40万台,累计达到200万台。建成1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新接入用户0.8万户,累计达到6.8万户。建成4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已全部接入国家顶级节点。推进5G+智慧矿山,已建成井工矿智能化采掘面148个,完成无人驾驶重卡改造233台。推进5G+智能制造,建成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7个,民爆行业、电石行业“机器换人”分别达到70%和60%。全面推进全区智慧园区建设,智慧园区建设实现全覆盖。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49.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9%,分别提高1个和2.6个百分点。三是企业经营效益大幅提升。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4060亿元,同比增长1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3个百分点。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6.4元)减少14%,资产负债率(55.4%)下降2.1个百分点,人均营业收入(295.1万元)增加11.3%。四是工业投资保持稳定。全区工业投资增长44.6%,居全国首位,工业投资占全区投资的53.3%,较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42.6%。重大项目带动明显。全年实施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18个,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74%。重点行业拉动明显。实施新能源开发项目149个、农畜产品加工项目102个、现代装备制造项目94个、新型化工项目90个、新材料项目148个、生物医药项目44个。能源开发投资增长49.6%、农畜产品加工投资增长5.4%、装备制造投资增长120.2%、化工投资增长20.3%、冶金建材投资增长51.4%、高新行业投资增长81.8%。五是工业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园区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新增千亿级园区2个,总数达到4个;新增500亿级园区2个,总数达到10个。入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4.6%。全年工业园区产值达到近2万亿元,增长18.9%。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坚持“亩均论英雄”,以亩均效益、招商引资、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为核心指标考核评价园区,引导园区集聚集约发展。持续建设污水处理厂、固废处置场、集中供热、污水收集管网等环保设施,逐步完善非环保类基础设施,园区承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2023年内蒙古工业与信息化总体经济形势判断
当前,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有利因素和难得机遇。从全国看,围绕稳住经济大盘、加力振作工业经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政策红利还将持续释放;从区内看,近两年我区工业利润大幅增长(2021年完成3381亿元,增长150%;2022年完成4060亿元,增长18.3%),企业投资能力增强,特别是今明两年投产项目多,对工业经济增长形成有力支撑。但经济发展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和风险挑战,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持续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全球经济增长2.7%,国内经济低位运行,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从内部发展看,倚能倚重的状况还没有根本转变,原材料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今年煤炭产量大、增长快、占比高,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难度很大,对工业增长拉动作用有限。
三、2023年内蒙古工业与信息化发展重点任务
2023年,是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承上启下关键一年,做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工作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在稳中求进的基础上稳中快进、稳中优进,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以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主攻方向,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聚焦聚力五大任务,加力振作工业经济,持续调结构、转功能、提质效,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转型
围绕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加强项目储备,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新增鲜奶加工100万吨、玉米加工转化370万吨、屠宰能力430万头/只。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新增风机整机4000台、叶片2800套、主机2000台,推广新能源汽车2万辆。新型化工产业集群,新增煤制乙二醇100万吨、煤制气13亿立方米、高性能树脂16万吨、合成氨60万吨。新材料产业集群,新增多晶硅21.5万吨、单晶硅28万吨、稀土功能材料3万吨、锂电池隔膜8.8亿平方米、电池正负极材料23万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新增原料药8.2万吨、中药材深加工7万吨、动物兽药2500万支。
(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加快5G基站建设,全年计划新建5G基站2万座,累计达到6.1万座。加快大型数据中心建设,年内新增服务器装机50万台,达到250万台。推动建设6个工业互联网平台,累计达到32个,新增用户8000户,达到6.8万户。继续实施“万企登云”行动,新增登云企业3000家。持续推进5G+场景应用,建设智能化采掘面60个,改造无人驾驶矿卡100台,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5个。到2023年底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0%。二是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90个、节水技术改造项目30个,年内实现节能量92万吨标准煤、节水量1200万吨。继续开展绿色制造示范创建,大力实施数据中心、单(多)晶硅、铁合金等高耗能行业“绿电”替代,推进低碳零碳园区建设,大幅提高新能源消纳比例。三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全面完成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任务,完成9个技术成果产业化示范项目建设,再启动实施9个产业化应用项目。新培育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家左右。
(三)推动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一是持续推动园区集聚集约发展。突出“亩均论英雄”,确定并公布亩均效益指标,新引进项目亩均效益必须达到控制性指标要求,到2023年底工业园区亩均投资、亩均产值、亩均税收,分别增长4%、15%和8%,新增千亿级园区4个、达到8个,新增500亿级园区2个、达到12个。二是启动建设自治区先进制造业集中区。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完成集中区总体规划和配套规划,完成起步区区域评估。创新体制机制,以市场化方式推进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运营。瞄准产业链头部企业,建立招商引资目标企业清单、外资对接清单,大力开展组团式、集群化招商引资,落地建设一批“飞地经济”项目。三是加快盘活闲置资源。扎实推进开发区大起底,争取年底前基本完成停产企业、僵尸企业、停建项目处置任务。
(四)全力稳定市场主体
一是建立入规企业储备库,列出退规企业清单、“小升规”清单、新投产项目清单,一对一、点对点帮助企业落实入规条件,实现应统尽统。二是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强化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汇聚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全年新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20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0户,争取国家认定“小巨人”企业6户。三是培育自治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制定内蒙古自治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认定管理暂行办法,认定自治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0个左右。
(五)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推进产供需一体化发展。在深入推进新能源装备企业与新能源开发企业、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与矿产资源开发企业产供需对接基础上,将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及产业链全部纳入产供需对接范围,通过建立对接机制、搭建对接平台,常态化推进产业集群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二是深化产融合作。按季度向金融机构推介有融资需求的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有效缓解融资难问题。优化“助保贷”融资服务,扩大“信易贷”规模。落实国家降费奖补政策,实现担保费率降至1%。三是扎实推进清欠工作。保持无分歧账款动态清零,分类化解有分歧账款。